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他们在年老舍寿后,将会先受最重罪之报,然后就是在无量世以后再领受行善的果报;他们会先入无间地狱之中,这样受尽五种无间之苦,然后再次第上生到上层比较小的地狱之中,这样历经了十劫,一一受报完毕以后才能够转生于饿鬼道当中去继续受苦,受尽完毕以后,再转生到旁生畜生道当中去受种种的苦,一直到成为人类的宠物以后,已经是几十大劫以后的事了;这个时候就是即将受完谤 admin

2020-04-07

李源知道圆泽虽身是隔世之身,然旧日性情没有变,一时间百感交集,晃似前世的圆泽朝他走来了,他问:"你身体好吗?"圆泽笑着说:"李公,你是个守信用的人!可惜你的尘缘未了,我们无法再续前缘了,请你继续勤加苦修。"说完又唱道: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唱罢,牧童拂袖隐入烟霞而去。-----------简评:三生石的故事很好,流传很广 admin

2020-03-26

他托钵的时间到了,进入村庄里,才刚刚想要开始乞食,在道路上看见人以及兽类的各种死尸。看见之后,生起了厌离之心,于是断除了食欲,而往所住的山洞回去了。心里面想:‘呜呼!实在是痛苦啊!我将来也会像是这样。’他在其后的另一个时间,由于远离的缘故,心中得到了快乐,就这样子思惟说:‘我应当再一次前往那个地方,观察各种的死尸,使我增加对于五阴的 admin

2020-03-19

如何使自己不断精进不放逸于无相忆佛拜佛,不断延长自己每天忆佛拜佛的时间,最终使意根于无相忆佛拜佛形成串习,成就净念相续之无相拜佛忆佛功夫,具足足够的火候。菩萨当于此用心。-----浅谈无相忆佛拜佛之中的掉悔盖http://www.sanmodi.cn/mobile/club/show-940.html 所以要在日常生活运为时较能摄心无相忆佛,先要意识如理说服意根,收摄意根让意根不随种种法尘变动而 admin

2020-03-17

本会眼见现状如同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因此置之不理,仍继续出版唯识增上慧学的书籍及传授,不浪费时间与其纠缠,盼能完成佛门中的要事而利益今世后世的有缘人。而今又值出版此书第七辑之时,如是略说唯识增上慧学的要理,不多作注释,若欲详知者,请于明后年直接阅读本会出版的《成唯识论释》即可,总有十辑,将会逐年随于所讲解已毕之内容而出版之。今于本辑中,不但继续 admin

2020-03-17

法师学佛仅数月之后,就自然对禅宗深有兴趣,开始自修一些禅宗典籍,也熏习了诸多禅宗禅法和公案;并在之后的大约十年时间里,逐渐突破禅宗的各个瓶颈和关口。法师于二〇〇四年八月开始个人静修,仅用三个余月时间,静心阅读完四大部阿含经,对小乘的空观有了很深的体悟。随后又用数月时间专心恭读六百卷大般若经,对般若的空与有的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悟。同年十一月中旬即断 admin

2020-03-12

后来还有美国宣化上人座下的比丘尼也来修学,一时间还觉得藏密的法好像蛮殊胜的。 藏密的法哪里殊胜?不过就是搞一些噱头:观想啦!大礼拜啦!破瓦法(也就迁识法)啦!观想将自己的意识与阿弥陀佛合一,然后又回到自己身上,那岂不是自己也变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变成自己?还是阿弥陀佛与自己合而为一?这岂不违反《心经》所说“不增不减”?还有一些莫名其 admin

2020-03-03

他想:我就是想要一死了之,为什么都达不到这样的心愿呢?因此他又想:那我来违犯官法,被官所处决,那样总该可以吧!因此,他就私下探知了这个国王的女眷属(阿闍世王的女眷)什么时候会到哪里去沐浴,因此他先偷偷藏在那里,等时间到的时候,他就赶快把这女眷的衣服都抱走;抱走以后他就故意地走出来让那看守的人看见,于是他就被逮捕了。阿闍世王听到这消息非常震怒,决定亲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卷7)就是依着所造业受报的时间来区分业有四种。在部派佛教的《成实论》中说:【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是名现报;此世造业,次来世受,是名生报;此世造业,过次世受,是名后报,以过次世故名为后。】(《成实论》卷8)就是区分业为三种:一是这一生造业,现生就感招果报的现报业;二是要等此身死后的下一生,就会受报的生报业;三是造业以后,要隔一生、两生 admin

2020-02-21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业的力量是很大的,与三恶道相应的业通常需要非常久的时间才能报尽,这个也与三恶道中很难修行,与植福有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时时留意自己的身口意行。------《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084集十善业与业报因缘>高正国老师 admin

2020-02-21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四)由这里面的开示我们也可以了解先受报的业,是属于力量比较大的,包括这个业本身就是重业,因此本身就有很大的力量;或者将舍报前现起的业,因为时间最接近,而念力较强的缘故,譬如临终之人随念佛之净念而往生极乐世界;或临终忆念曾作过的大善业,这时因善念力的关系,使大善业的果报境界现前;或者是常常重复在造的业,因此累积了很强的力量; admin

2020-02-21

因为造业与受报之时间的不同,造业与受报之五趣身也可能不同,同时造业与受报之地方不同,因此称为异熟果。这是在学佛过程里面,非常重要的知见;了解这个道理,就可以信受因果,也可以接受事实,接受现在自己这个五阴身而不怨天尤人,而能够从现在开始努力精进修学正法。接下来我们看,在《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一段开示:【若诸众生,异界异有,异生异色,异命异名,以是因缘 admin

2020-02-21

我们只要自己准备一张照片,或是简单的画像,等到要供佛的时候,就在自己的房间,这样也是可以的;这样就把佛像请出来,请出来以后,你可以准备食物,不论是哪一种类的食物,只要是可以来食用的、受用的,这样就算是供佛的物品了;然后再礼敬这尊像的相貌的佛菩萨,然后诚挚地发愿,希望以这供佛的功德,供养菩萨的功德,来让自己未来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等到供佛好以后,过 admin

2020-02-21

但是一切众生唯除成佛,否则各自的第八识除了含藏会障碍解脱的烦恼障外,同时还有着会障碍成佛的无始无明所知障,因此第八识,在所知障的法执未破或破而未究竟断尽之前,就还有异熟性须受变易生死,只是在烦恼障的种子现行未断时,引生分段生死的阿赖耶性特别显着,所以称为阿赖耶识;等到烦恼障种子现行断尽,第八识舍去阿赖耶性,不再有分段生死,但仍有烦恼障习气种子未断, admin

2020-02-21

】(《菩萨善戒经》卷1)也就是说,菩萨宁愿对众生起了贪爱之心,也不愿意对众生起瞋,因为对众生起了贪爱之心,就能够爱护众生,与众生结下善缘,未来要度这位众生就比较容易,未来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就容易多了;如果是对众生起瞋,便与这位众生结下了恶缘,未来想要摄受这位众生,将要花很多的时间与心力来完成,未来想要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就会大大的延迟。同样的道理, admin

2020-02-21

这心中种子现行的道理,如同掉落在土壤中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遇到适当天气与土壤环境的缘,就会发芽,乃至开花结果,三世因果的法则,也就发生了。只是因果关系的微细差别,唯佛乃能完全了知,实在不是我们凡夫众生可得知晓其中千万分之一。不过这样的理解与信仰,却给自己深刻的警醒,就是随缘尽份----一方面善了过去生的一切善恶因缘,同时不要在身口意上再去造作会引发未来 admin

2020-02-21

例如有人用土葬的方式来处理后事,时间久了以后,其棺木腐坏,先人的骨骸为树根所围绕,为水所淹等等。这个骨骸的先人,其法身如来藏仍然会执受这些骨骸,于是施殃给后代子孙不得安宁,直到后代子孙将他的骨骸处理妥当以后,就不会继续施殃给后代子孙,使得后代子孙得以安宁;也就是说,先人在施殃时,他知道自己在施殃给后代子孙吗?根本不知道!后代子孙也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不 admin

2020-02-21

堕到饿鬼以后,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呢?这边说形体羸瘦,也就是骨瘦如柴,因为骨瘦如柴,所以骨节相敲,骨头跟骨头之间,都互相碰撞了,所以我们说这个饿鬼道,因为这样子会举身火然,全身都像火在烧一样,百千万岁无有解时,时间时节必须要非常的长,才有办法脱离饿鬼道。在这个饿鬼道的期间里面,如果没有人救拔,他是昼夜饥渴,白天晚上都感觉到饥渴,拿到食物就变成木炭,喝 admin

2020-02-21

】意思是说,一个人造作恶业之后,不是鸟飞空无迹,而是心中会留下痕迹,假使经历百劫那么长久的时间,业种都不会消失,都眠藏在自己的如来藏心中,未来缘熟了,因缘际会时,就一定要受报。如果曾经造作恶业,也别太担心,为什么呢?经文一开头就说假使两个字,那意思是说,假使曾经造作恶业,赶快去作补救,业就会改变,因为佛法所讲的不是一成不变,当不同的缘加进来之后,就 admin

2020-02-21

(《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经文很明显地讲的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劫(在佛教里面劫就是表示很长的时间的意思),那么百劫的时间的话,百劫之前所作的业报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过去所作的业是没有所谓的业会消失的道理;一旦到因缘会遇的时候,就会呈现果报。所以,《大宝积经》在这里,正是使用了因缘这两个字。希望各位观众好好把这一点记住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