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譬如父母照顾我们,可是我们要照顾父母的时候,父母很快离开人世;我们照顾了子女,让他长大,可是我们也不过就是照顾他那段时间,事实上我们要照顾他一辈子也不可得。同样的道理,众生呢,我们的父母子女乃至我们的亲朋好友都照顾我们,可是我们能够照顾他们极为有限。我们现见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眷属,那其他的众生呢,也是我们过去或是未来的眷属。所以,归依之前就应该想到, | admin 2020-02-21 |
![]() |
近期一些师兄姐纷纷倾述职场和修行结合的情况,比如不愿意和世间人往来,工作会有很多不如法,甚至有可能破戒的地方,如何处理?每天忙碌,没有太多时间护持正法;很想不工作,全职修行,但是又不得不继续工作;老板很苛刻,同事很刁难,想找如意的工作很难找,父母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总之,两个字:烦恼。经过一段时间职场历练,对大家的诉求,多少感同身受。从 | admin 2020-02-21 |
![]() |
这时童子竟在此时得了重病,不过短短时间便死亡了。童子的母亲失去了财产,又逢丧子之痛,心怀伤心欲绝的忧愁而想念着儿子。在一亿里中,有一位最富裕的首富年已八十,却仍膝下无子,于是童子就投生到他们家中,成为首富与他的大夫人之儿子。大夫人怀胎满十个月后,童子出生,非常端正聪明而且记得宿命,但亲生妈妈亲自抱着喂奶他也不肯进食,以及所有婢女及请来的保姆,谁来抱 | admin 2020-02-21 |
![]() |
这个生母于是就造作了一些诽谤的话,这父亲因为疼爱这一个新妾,当然就不理会她,反而指责她说:你是不是在诽谤她?过了没有很长的时间,反而不是这个娶来的妾怀孕了,而是实力子那一世的母亲,这个大老婆她先怀孕了!怀孕了以后,生下了那一世的实力子,他的名称取名叫作实语,就是真实言语的实语,不要妄语的实语。这一个生母生下了实语之后,实语之所以会被称为实语,据说是 | admin 2020-02-21 |
![]() |
那就是说,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贪口腹之欲的惯性,渐渐被消除掉了,这就是业的改变。一个人惯常于打打杀杀的江湖行,喜欢动不动就瞄你一眼。你如果回瞄他一眼,他就将你白的进、红的出。这种人长命的少,因为习性一直不改的话,被杀的机会一直在增加。因为过去生大多是这样,所以怨家债主很多,总是会相遇的。今天决定要改邪归正,弃恶迁善。可是那一些怨家一天到晚来骚 | admin 2020-02-21 |
![]() |
那佛有讲啊,说七天,一个七天、两个七天,乃至一年你都要忏;但是一个人信心不足,他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不忏了。为什么?他对于这个他到底会不会下地狱,这时候起了疑了,因为有疑所以他就不忏了。所以,一个人不见好相,其实是因为对于佛菩萨的信心不够;还有,对于他犯了重戒以后,到底会不会下地狱这样的一件事情,他其实是怀疑的,所以就不见好相。像我刚刚举的那个学员 | admin 2020-02-21 |
![]() |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进佛教来修行的凡夫,毕竟在无量劫以来,就是在六道轮回的世界里面,上上下下的浮浮沉沉,所以您可能这一世当帝王,或者当一个非常有钱的大老板;可是由于轮回的关系,由于因果业报的关系,所以下几世也许您就下堕了三恶道,这个事情在无量劫的时间里面,其实这些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按照这样来说的话,我们说众生一个特征,就是在六道 | admin 2020-02-21 |
![]() |
这位首罗长者就说:你如果来乞食,这个时间不对哦!然后就让摩诃迦叶空手的离开了。同样的,舍利弗、目犍连尊者,还有其他的阿罗汉也是这样,次第走到他家跟他乞食,他都一样不愿意来供养他们。接着世尊也走到他家,然后世尊就对这位首罗长者说:你今天应该要修五大施。首罗长者一听,就产生很大的苦恼,他心里想:我连一点点饭都不想要布施了,竟然教我作五大施,难道这个如来 | admin 2020-02-21 |
![]() |
平实导师着作《识蕴真义》对于意识心的体性有很详实的解说,若您喜欢看书,时间也很充裕,平实导师着作《阿含正义》总共七辑,配合《识蕴真义》一起看,这样对于断我见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定力的重要性,修学三乘菩提一定要先于未到地定得自在,因为定力可以伏惑,若不是有定力伏惑的话,就算观行具足,也无法得到断惑与见道的功德,也就是不会有受用。意思就 | admin 2020-02-21 |
![]() |
由此可知意识不会像意根一样同一时间而遍缘一切现法,以上略说意根与意识之差别。《杂阿含经》三二二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眼是内入处’,世尊略说,不广分别。云何眼是内入处?佛告彼比丘:眼是内入处,四大所造净眼,不可见,有对。耳鼻舌身内入处亦如是说。复白佛言:世尊! | admin 2020-02-21 |
![]() |
有许多人在学佛一段时间之后,了解到心中生起了无明烦恼,是去造作身、口、意恶业的根源;因为已经深信因果,所以就很担心造作了恶业会下堕三恶道长劫受苦,所以就开始努力地想要降伏烦恼,认为降伏烦恼是修行的首要工作。在禅修的道场中,大都会教导打坐数息的方式来去除念头以及烦恼。可是无论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大多是修了十几年,还是无法数到一心不乱、妄想不起;这是 | admin 2020-02-21 |
![]() |
即使是退休在家专修都够我们忙了,更何况大部分人都还是有职业在身,朝九晚五;下了班回家后还要照顾家庭、奉养父母,剩下的才是自己的时间,这么多的时间到底够不够我们用来修行呢?那一定有人会说:这个时间太少了,你怎么说这么多呢?但是我们要说:时间其实是很多的。那怎么叫作多呢?譬如说,我们在办公的时候,或是说居家的时候,在一切身口意行当中专在法上用功,当你专 | admin 2020-02-21 |
![]() |
接下来,虽遭恶时不犯小戒,不令烦恼秽污其心,修集忍辱;这部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犯戒可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够轻易完成。譬如,口业只要很短的时间,说一说就可以完成,但是其后果却可能很严重;而且业果展现时,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受报结束,这些都是法界因果律的事实。菩萨应当要信受,才能尊重戒法而不犯戒,即使是犯了小戒,也会让他的内心产生染污的熏习、让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不论哪一个时间点,我们都有一个地方可以安住、都有这个法可以听受;所以不应该轻视自己说,我一定没有办法成佛,或是这个学佛的路程太难了。即使是说娑婆世界的日子很苦,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世界都是五浊恶世啊!我们也可以方便在像极乐世界的净土安住,这样的净土在十方世界可是非常非常的多。我们可以直接说,许多的佛祂们在菩萨因地还没有成就的时候,都是在净土安住的; | admin 2020-02-21 |
![]() |
又菩萨修学佛菩提道,所需时间久远,没有不犯戒的。所以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才会开示:【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这告诉大众两件事,一者:菩萨修学佛菩提道的时的很久远,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以后,才能成佛。所牵涉到的:要如何清净自己的身、口、意行,尤其是意行的部分,最不容易防护,只要心不在正念而到处攀缘,就已经犯戒了,所以没有不犯戒 | admin 2020-02-21 |
![]() |
在当时已经入初地的须菩提,也有被授记,但是他还需要再供养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之后,才能够成佛;这个时间是当时法华会上,被授记的大弟子之中,最迟、最长远的。而其他的大阿罗汉,例如大迦叶尊者,却只要再供养三百万亿诸佛之后,就可以成佛了;另外会更快成佛的,譬如论义第一的大迦旃延尊者,他只要再供养两万八千亿诸佛,就可以成佛了。在《妙法莲华经》的〈授记品〉中有记 | admin 2020-02-21 |
![]() |
前言转到正觉同修会来重修禅净双修班,终于毕业啦!不觉时间漫长,倒是感到一下子就过去了,应该是老师讲得好的原因吧!我向来比较ㄧㄥ〔编注:闽南语,坚持、不自然之意〕,感谢感恩的话常说不出口,但这份教导之恩情,心中是知道的。当然啦!感谢的话仍是要说,总不能上完课,酷酷的,拍拍就走人;但另一方面,我想,老师最欣慰的应该是希望学生们这两年半上课下来,法上的突 | admin 2020-02-21 |
![]() |
时间的关系,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把污戒、净戒的部分完全讲得很如实;希望能够依于最后这一段断我见,乃至于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境界现前的时候如何去面对它,如何有定、有慧来伏除它,来趣向于断我见;乃至依于未到地定断我见之后,能够我见具断,明心证真;因为您是具足菩萨种性的菩萨。希望菩萨们!这一系列的演说对于您在断我见方面有一定的帮助。祝愿菩萨们菩提 | admin 2020-02-20 |
![]() |
这个忍,越到末法的时候就越重要;由于起悲心,而生起利益众生的心,并且能够长时间的这样安忍。关于这个悲忍我们分六点来说:第一,因为悲心的缘故,所以不应该忍受那些破坏佛法的人。你如果忍受那些破坏佛法的人,不加以辨正,众生就会被那些人误导,而走入歧途,佛法就会开始在人间渐渐地灭绝了。如果你不知道某人的开示、所写的书、所作、所为是在破坏佛法,那么这个人的破 | admin 2020-02-20 |
![]() |
”因为菩萨整天忙着修学正法与利乐众生,他是没有时间去说,或者听闻一般世间的世俗法,因为这些世俗法对菩萨来说并不重要;因此内心的作意,自然也不会在这上面,所以说出来的都是佛法,或者是围绕着佛法的事情。同样的在正法道场里面,都会教导学员不要到处攀缘,应该摄心在正法上面,这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时常攀缘不仅浪费时间让内心不寂静,也很容易越谈越多,超越 | admin 2020-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