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他经过长时间的暗中观察,发现俱胝和尚接引所有信众,都竖起一个指头,因此便觉得接引人也挺容易的,并不是什么难事。于是私底下,常常趁俱胝和尚不在家,凡有人前来参问,也学着俱胝的样子,竖起一个指头。天长日久,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于是就告诉了俱胝和尚,说道:“和尚,童子亦会佛法,凡有问,皆如和尚竖指。”俱胝和尚听了,决定勘验一下童子,看他是真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宝金禅师发现自己在修行上却并没有多大的长进,遂感叹道:“三藏之学,皆标月指耳!”于是便弃经教的学习,开始游方参学,后入蜀,投缙云山如海真禅师座下。一日,宝金禅师入室请益。真禅师特地为他开示了入道之要。宝金禅师听了,疑情大起。于是奋志参学,昼夜精勤,未曾稍懈。宝金禅师曾一度入峨嵋山隐修,日以松柏为食,胁不至席。其间,他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当地信众的护持下,元长禅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便修复了久已荒废的圣寿寺,使之成为一代名刹。元主因仰慕元长禅师之道名,特赐元长禅师“佛慧圆鉴大禅师”之号及金襕法衣。元长禅师圆寂于大元至正丁酉年(1357),春秋七十四岁。临终有辞世偈云:“平生饶舌,今日败阙。一句轰天,眼灭。” (原标题:403千岩元长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时蔚禅师虽然用功精勤,参究了一段时间,最终却迷闷无所入。于是他便前往明州达蓬山,于佛趾寺侧,卓庵隐修,奋志参究“三不是”公案,以至于废寝忘食,目不交睫。一日,时蔚禅师入室礼谒寺主宗律师,宗律师遂为他举沩山踢倒净瓶之因缘——灵祐禅师悟道不久,恰逢司马头陀从湖南来。司马头陀告诉百丈禅师道:“顷(前不久)在湖南寻得一山,名大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过了一段时间,明悟禅师又入丈室,参礼古拙禅师。明悟禅师刚要开口说话,古拙禅师便震声一喝,并拈起拄杖,作出要打人的样子。明悟禅师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主动地迎上前,让古拙禅师打。古拙禅师道:“我棒头有眼,不打者(这)般死汉!”说完,便拽着拄杖走出丈室。明悟禅师拱手而立,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那儿等候着。过了一会儿,古拙禅师又回到丈室坐下,开始用话头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尽管慧旵禅师一直想韬光养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道誉却日渐隆盛。禅林尊宿都争趋座下,亲近请益。不多久,慧旵禅师卓庵之处不知不觉间便建成了一个很大的丛林。大明宣德年间,皇上特赐“东明禅寺”之额,并令度僧,以奉香火。一时门庭兴盛,衲子云集。慧旵禅师圆寂于大明正统六年(1441)。临终时,座下请求他留下辞世偈。慧旵禅师道:“一大藏经教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样,善坚禅师参究“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话头,前后时间长达十余年,最后终于有所契入。明英宗正统年间,无际明悟禅师奉诏住持隆重恩寺。善坚禅师听说后,遂前往参礼,请求印证。初礼无际禅师,善坚禅师便首先通报了自己十多年来的行脚功夫及修证体会。他说:“理穷情尽,十方坐断,凡圣不容,心同太玄,了无一法,即如来清净觉地。是,则和尚证明;不是求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普慈禅师未能明白时蔚禅师所咐嘱的话中的意思,自以为已经彻悟,大事了毕,于是在洞庭山坞旧庵而居,时间长达二十九年,其间,更不游方请益。一日,有一位行脚僧人来至庵中。普慈禅师问:“上座何处来?”行脚僧道:“安溪。”普慈禅师又问:“安溪有人么?”行脚僧道:“虚白和尚(慧旵禅师)说法不异高峰。”普慈禅师道:&ld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经过一段时间的猛利修行,本善禅师的功夫日渐纯熟。一天,本善禅师正在打坐,忽然听到钟声响起,豁然有省,遂当即作偈云:“沈沈寂寂绝施为,触著无端吼似雷。动地一声消息尽,髑髅粉碎梦初回。”不久,本善禅师又准备前往礼谒无际禅师,请求印证。可是无际禅师刚刚迁化。本善禅师于是改投月溪澄禅师座下。因机语相契,月溪澄禅师遂予印可。后来,月溪澄禅师临终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由于净澄禅师长时间坐在地上打坐,双腿受了寒湿,不能站立行走。多亏有人发现,把他背到后山一处干燥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息,他的脚瘫终于治好了。一天,净澄禅师在树上打坐,就在他刚进入湛寂状态的时候,忽然听到附近村庄爆竹的声音,终于豁然心空。从此以后,他一切时中洞然明妙。不久,净澄禅师便前往参礼福云谷禅师,请求印证。云谷禅师见净澄禅师平日神情孤迥迥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经过一段时间的参究,了改禅师终于由此悟入曹洞宗旨。了改禅师于是问子严禅师:“这个莫是背触不得底意么?”[“背”和“触”,在宗门语录中,经常被用来表示对真俗的执着。如“唤作竹篦即触,不唤作竹篦即背”,唤作竹篦,即落于实有,违背真谛,称之为“触”;不唤作竹篦,即落于空,违背俗谛,称之为“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法聚禅师悟道后,为报师恩,曾有一段时间留在显禅师身边,殷勤执侍。一日,法聚禅师陪显禅师前往杭州,游南屏。在宗镜堂,显禅师升座云:“此处正好说法。”法聚禅师道:“说法已竟。”显禅师一听,便下座,看着法聚禅师,问道:“何者是我所说底法?”法聚禅师道:“剑去久矣!”显禅师微笑着点了点头,遂予印可。法聚禅师后隐居于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暗自发誓道:“若不见性明心,决不将身倒睡!”经过一段时间的勤苦修学,一天晚上,正传禅师忽然听见佛前供桌上的玻璃灯灯花爆裂有声,当下豁然有省。第二天,正传禅师便将自己所悟向乐庵禅师作了汇报,乐庵禅师遂点头印可。乐庵禅师迁化后,正传禅师便前往京师,礼谒观音庵笑岩德宝禅师。初到观音庵,德宝禅师便问:“上座何来?”正传禅师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雪庭禅师于兄弟三人中年龄最小,自幼丧父,后患痘风,双眼近视,畏光畏风,长时间不得痊愈。后因念佛,梦中感得神人劝他出家。开始,的母亲和兄长不同意。只好在家中自修自学,无明师指点,得正眼。他他因不成化癸巳年(1473),雪庭禅师年满十八,听说休休禅师从四川来杭州仙林寺(亦作仙灵寺)传法接众,于是前往礼谒。二人相见,言谈甚契。雪庭禅师于是从休休禅师落发受戒,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住在如是空定境界中,大约过了五寸香长的时间,德清禅师才逐渐感觉到有身心,感觉到脚下踏实,山河大地,一切境相,恢复如故。此时唯觉身心轻快无比,受用胜妙,无可言喻。德清禅师于是举足如轻风,重新回到岩中。隐者问道:今夜经行,何其久耶?德清禅师便把自己刚才经行时所得到的境界,向隐者作了汇报。隐者提醒道:此色阴境耳!非是本有。我住此岩三十余载,除阴雨风雪,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广印禅师虽然用功精勤,参学了一段时间,但是苦于无法契入,心中的疑滞一直不能打破。一日,广印禅师在山间经行,偶然抬头看见的菊花开得正浓,飘着阵阵清香,当即便豁然大悟,脱口说偈道:“却是虚空讲得经,碌砖瓦砾正堪听。向来扭捏娘生鼻,错认葫芦作净瓶。”于是,广印禅师便前往云棲,礼谒莲池大师,请求印证,并尽得其旨。不久,广印禅师又前往龙池,参礼正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从此以后,法藏禅师开始行脚参方,遍扣名宿,时间长达八年之久。法藏禅师曾经参究过“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公案,可是未能彻旨。后来,他便隐居于虞山之三峰,“虚檐罅壁,草屋萝墙,床下水流,庭前草没,麦麸豆滓,掬水补衣。”在隐居期间,法藏禅师奋志用功,夜不倒单,历尽了千辛万苦。后来有一天,法藏禅师在庵中打坐,窗外有两位僧人正在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宗杲禅师苦苦参究了一年的时间,一共下了四十九个转语,均不契旨。后来有一天,克勤禅师应邀赴一达官之府宅,升座说法,宗杲禅师亦随同前往。克勤禅师又举东山水上行之公案:“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云门云:‘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克勤禅师自指)即不然。若有人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只向道:‘薰风自南来,殿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经过长时间的漂泊,光绪三十三年春天(1907),来果禅师回到故乡,化导其父亲及众亲眷完毕,立即前往金山,住禅堂专修。来果禅师自誓“以悟为期,不悟不出禅堂”,终日惟单提一句“念佛的是谁”,不打妄想,不说话,不左顾右盼。一次,有人问来果禅师:“大殿供的,甚么佛像?”来果禅师居然不能回答,对方进一步追问:“可有胡子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觉无观三昧︰精进修习无觉有观三昧而能长时间安住者,舍观便入二惮。此定境虽离觉观,似无所有,仍非证悟般若,不离境界故。以上乃个人修定之体验,皆属禅定有境界法、有所得法,非般若禅、祖师禅,不能发起智慧。若以证得上示一种或多种定境之心而自以为悟者,乃是错悟,是以定为禅。若因此而以证悟者或圣人自居,便成就大妄语地狱业。尔来多有邪师以定为禅,不知禅—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