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可是他实证了佛法之后,譬如说他断我见,或者是说他已经明心乃至见性,那他就可以称为大乘的菩萨僧,他就是真实的僧宝,而且这样的僧宝,是真实的出世间僧宝,他是超越于世间的表相上的这个僧宝。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认清楚,佛法的所修所证都是智慧,是以智慧来论位阶,而不是依于表相来说。所以有些人就会误会说,特别是有些修声闻法的他就会说:为什么有些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有的人一天到晚贬抑自己:明心与见性,在末法时代根本不可能,我是一定没有希望的。那他就真的没希望了。如果有信心:善知识可以证悟,我也应当如是。若不看轻自己,将来总有机会证悟的,所以于己身中莫生轻想。对自己如是,对于三宝也应当如是莫生轻想。若对三宝生起轻想,对佛法就无法具足信心,就脱离不了十信位了,所以对三宝千万不可生起轻想。塔庙、如来形像都作好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明心见性了,“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也就是说,不在于他是不是、有没有剃除须发或是著染衣;如果他已经见了自性的话,虽然他现的是在家身,“白衣亦是佛”白衣就是在现在家相的意思,所以说白衣亦是佛。但是如果你没有明心见性,虽然你剃除了须发、著了染衣,还是外道。因为还没有入到这个无门之门,还没有见到这个真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者身出家、心亦出家,如十方诸佛,及我会中已明心见性之法师是。(改版补案:二○○七年起,为恢复佛世大乘菩萨僧团之住世利生,已有正受菩萨戒而不受声闻戒之出家僧宝,住持于正觉祖师堂,名为菩萨僧,如同佛世之文殊、普贤、童女迦叶等菩萨无异,与兼受声闻戒之菩萨僧和合共住;未来正觉寺兴建完成时,将扩大如是菩萨僧团规模,建立三乘之长久基业)。又如文殊、普贤、观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有的人一天到晚贬抑自己:明心与见性,在末法时代根本不可能,我是一定没有希望的。那他就真的没希望了。如果有信心:善知识可以证悟,我也应当如是。若不看轻自己,将来总有机会证悟的,所以于己身中莫生轻想。对自己如是,对于三宝也应当如是莫生轻想。若对三宝生起轻想,对佛法就无法具足信心,就脱离不了十信位了,所以对三宝千万不可生起轻想。塔庙、如来形像都作好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外道们告诉你:观想中脉明点并且练气成功以后,观想明点成功时就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因为证得如来藏就是观想明点成功,那时就是证得中观,就是明心开悟成佛了!那你照着这样错误的教导去修,佛道就走歪了!因为明点绝对不是如来藏,他们却说明点就是真正的菩提心,就是如来藏;你如果相信而跟着修炼下去,那你就走错路了!也会成为大妄语者。甚至于,被古时未悟的凡夫们胡乱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历史上所知的人间初有三宝,开始于二千五百多年前,悉达多太子坐于菩提树下,夜初分时降魔及明心,到夜后分时仰观星辰,天将拂晓时睹见明星而得见性,金刚喻定现前,四智圆明而成佛。释迦成佛后,七日思惟诸法,谛观众生愚钝,难可救度,于是默然不语,意欲入涅盘;后因大梵天劝请住世常转,于是思惟佛法之分期宣讲方便,前往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开示四圣谛法,令皆成为阿罗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他实证了佛法之后,譬如说他断我见,或者是说他已经明心乃至见性,那他就可以称为大乘的菩萨僧,他就是真实的僧宝,而且这样的僧宝,是真实的出世间僧宝,他是超越于世间的表相上的这个僧宝。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认清楚,佛法的所修所证都是智慧,是以智慧来论位阶,而不是依于表相来说。所以有些人就会误会说,特别是有些修声闻法的他就会说:为什么有些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如同禅宗当中这个裴休丞相,这个所谓的张无尽居士,这所谓的张拙秀才,这一些虽然是不曾剃发、不曾出家、不曾所谓的“着染衣”,可是绝对无碍于他们是真实禅宗里面的七住位明心的身分。那刚刚也有说到了,这个胜义僧主要重点在于他只要证得小乘的初果以上,乃至大乘他明心见道了;虽然这样子的有情,是在家相、是居士相,他不剃须发、不着染衣,他虽然不得受一切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法无常以及一切法无我,比较容易讲,但是一切法涅槃寂灭,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要是还没有证悟般若,生起总相、别相智的话,真的就讲不太上来了,可见得明心真的很重要!如果能这样教导众生,然后再布施,功德以及福德就会无量的广大,所以我们应当要赶快求明心啊!然后我们还要思惟整理:为什么一切法是涅槃寂灭?当现观完成了,就能够为受施者来宣讲。当教完了这些法,受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法无常以及一切法无我,比较容易讲,但是一切法涅槃寂灭,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要是还没有证悟般若,生起总相、别相智的话,真的就讲不太上来了,可见得明心真的很重要!如果能这样教导众生,然后再布施,功德以及福德就会无量的广大,所以我们应当要赶快求明心啊!然后我们还要思惟整理:为什么一切法是涅槃寂灭?当现观完成了,就能够为受施者来宣讲。当教完了这些法,受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用不坚固的财,去赚取坚固的圣财,而且在未来世还会有很多不坚固的世间财让我们享受,何乐不为?这边佛陀很有方便善巧的说法,刚开始要给众生一点布施的动机,众生刚刚开始会想:我今天供养了三宝,这一位僧宝又是已经明心开悟的圣人,我未来世将会得到无量报。心中很欢喜。等他布施习惯了再告诉他:你不要只得到这一个福报,你还得要得功德。福德是一定跑不掉的,何必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学佛者行善之目的,乃在于修集今世或未来世亲证三乘菩提之福德资粮;学人若欲求开悟明心,入七住位菩萨数,首重于累积福德资粮──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慈心不杀、归依三宝、修学佛法正知正见,并且随缘随分随力修集六度十善,护持三宝、护持正法,以此培植深厚福德。成佛之道资粮位的修集有二:一福德资粮,二智慧资粮;也就是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如世亲菩萨于论中说:布施、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想要亲证无始劫以来自性清净、不生不灭、生出万法及储存每世所造业行的真心-如来藏,需要将五阴十八界之功能知见了解透彻且藉由观行勤加练习,当菩萨种性者定慧福德具足时,即会与如来藏一念相应而明心开悟。学佛近三年的自己,看到了佛法的智慧与价值观逐日注入自己生命中,也慢慢看到自己人生观念改变且反映到日常生活中的处世与抉择,对生命的意义、自我存在的目的与价值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想进一步解脱生死,甚至进而想要追求大乘佛法的明心见性,也是需要这些次法福德之修集作为基础。事实上,正确地修学佛法是可以让人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解脱,福报越来越好,智慧越来越高的。(这一点你可能没有想到喔!)而佛法的内涵就是宇宙实相的一切智慧。佛法的殿堂——琳琅满目的智慧珍宝佛法的修证要求福德和智慧并重,不可偏废。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说二乘解脱道,它仅能证得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而大乘菩提的解脱道,则可以证得四种涅槃!而除了可以证得二乘人所证得的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之外,还有大乘菩提在明心的时候,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佛地的无住处涅槃等,总共有四种涅槃。菩萨们虽然可以证得解脱果,但是他们却不在这些事相上取证解脱,而是继续再进修佛菩提,在般若实相的智慧,在如来藏本来解脱的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从七住位明心的观点来看,当一个人证得七住位,也就是开悟明心证得如来藏以后,他对于佛是什么境界,其实他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他不认为佛离他很远,因为没有通达佛道的缘故;也就是说,他不了解要成佛应该要怎么修,这个次第其实他是不清楚的,所以他不会觉得离佛很远。但是当他一直修一直修……等到他入地以后,因为通达了佛道,也就是说初地菩萨祂叫通达位,祂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只要证悟此心,就是禅宗所谓的开悟明心;也唯有证得此心,才能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这才是真正修道的开始,故而一切佛子当以找到自己身中之如来藏,正式进入见道位中,作为修学佛法的第一标的。那些否定如来藏空性心的胜义实有,否定如来藏在吾人身中的学子们,都应当慎思明辨,不应随着否定如来藏妙法的破法者,妄加否定;如来藏妙法甚深极甚深,若没有深入的教理熏习,若没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明心就是亲证如来藏。为什么明心就是亲证如来藏?如同以往,先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如经中佛的开示:【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一切众生本清净,三世如来同演说。】(《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解释如下:【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真实心,这个真实心叫作如来藏;因为有了如来藏存在,佛法僧三宝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今各大道场异口同声说:萧平实所弘扬的明心是证如来藏,与我们各大道场所证的‘离念灵知、放下一切烦恼的觉知心’都不一样。这已显示各大山头所弘扬的实证内容都是意识,而不是天童宏智正觉与径山大慧宗杲所悟的如来藏。有智之人由此即可了知各大道场的所悟同样都落入意识中,与常见外道的落处并无不同。差异之处只是常见外道们不用佛法名相来弘扬,而各大道场都用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