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现世父母师长(现世有缘众生)及此地地基主,屋内屋外有情众生,及法界一切有缘众生,福慧增长,善根增长,早生善处,归命三宝,悉发无上心,修学正法,早证菩提。回向×××色身康泰,福慧增长,善根增长,道业增上,护持正法,弘扬正法,摧邪显正,早证菩提,求护佛向正道,早成佛道。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三摩地

2018-07-23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了要维护环境的清洁卫生,有时候难免会遇到必须要处理蟑螂、蚂蚁、蚊子或是老鼠等等的问题;有许多的学佛人,认为已经受了五戒或是菩萨戒,不应该轻易地杀害任何的有情众生,所以遇到有虫蚁等问题时候,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感到很困扰。其实佛陀在世时,已经有教导过该如何处理这些状况:有一次比丘们的浴室,由于有一段时日没有用了,所以就长满了许多的 三摩地

2018-07-23

而且佛功德无远弗届,不断地来摄受一切的有情众生。因此佛又说:这样的供养雕像,当作是佛真正的在面前,这样就是供养三宝、供养诸佛;这样功德,跟来到我面前亲身供养功德都是一模一样、无有差别。所以我们今天来看,如果家里面可以摆放一尊、安置一尊佛像,这样来诚心供养,功德就跟罽夷罗夫妇是一样的。他能够改善他家里面的生活,可以改善他的业报,那我们将来也一定是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弟子○○○今在佛前至心忏悔往昔所造一切罪业,发誓永不再造任何伤害有情众生之微小身口意业行,发愿好好受持清净佛戒、拥护正法,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救护一切有情众生得以出离生死,乃至成就佛道。祈求诸佛菩萨慈悲加持,冥佑弟子得以在善知识摄受教导之下努力精进,消除无始劫来之一切业障、罪障,身心清净,修学佛法没有障碍。弟子○○○并愿将修学、护持了义正法之所有功德 三摩地

2018-07-23

缘起性空是在说一切诸法的空相,也就是说,我们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它是暂时有,不是真实有,你可以体认它现前存在,但它不是永远存在,不是永远不坏的我,所以依世间法假名为「我」,但不是有情众生真正的「我」。佛所说「真实的我」真实的我是恒常不灭的,而且是无始无终、离苦离乐的,那才是真实不坏的我。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诸经中,也处处说「我」。这样的「我」或说之为 三摩地

2018-07-23

记得几年前,媒体有一则报导说,有一位女士自认为长得奇丑无比,于是到法院控告她的母亲,为什么其他的兄弟姊妹都长得那么庄严,而独独把她生得如此丑陋呢?您觉得她的母亲有能力决定把她生成这个模样吗?到底是谁把我们创造成这个样子啊?难道只有父精母血、四大和合就能成就有情众生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每个人出生时都应该像工厂里面的机器做出来的产品一样,因缘果报也 三摩地

2018-07-23

各位菩萨!一般来说人们所造的恶业,大多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以身口意行伤害其它有情众生者居多,严重者则是谤佛、谤法和毁谤贤圣等,以致造成今生不管是生活、学法或者是修道,都因为身心的种种痛苦遮障而不得自在。从佛法的角度来说,惭愧和忏悔都是善法,因此在生命过程中,如果我们曾经对其他有情犯过不好的身口意行,应该如法忏悔,也就是心生惭愧而发露忏悔,并且发愿永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的本源如来藏本不生灭,自无始劫前一直到尽未来际,永远都是这样的体性,而不会稍稍改变;所以,所有的业种也都不会随意消失的。而且,在本识如来藏众多的体性当中,有一种体性叫作异熟性,它有三种意涵,就是变异而熟、异时而熟以及异类而熟。第一种的变异而熟是说:当业种产生变异的时候,果报才会成熟。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在恶念出现的时候,随着恶念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菩萨除了为自己求得解脱之外,还想要求得无上的佛菩萨智,并且利益无量的有情众生,这就像是「大白牛车」一般,有大能力,能够乘载许多的众生共同出离三界火宅。其实梵文中的「萨埵」,除了有情众生的意思之外,另外还有勇健、勇勐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的「菩萨」,就是能够不畏惧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于三界之中难行能行,为了悲愍无量的有情众生都能够共同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因为有情众生的根本,都同样是不生灭性的如来藏,除非是已经能够实证无余涅槃的阿罗汉,才能够在死后不再出生;至于其他的有情众生,则都无法在今生舍寿的时候,就完全结束,都还是会继续不断地在三界六道当中出生。当然造善业重的,就会往生到人天善道之中;而造恶业重的,就会往生到三恶道去受苦果。而如来藏的异熟性,会依着福田、施心,以及财物的差别不同,而使得果报 三摩地

2018-07-23

加持的功德主要是来自于佛菩萨的悲愿,透过教化的力量来转变被加持者的心灵,因而产生转变有情众生因缘之力量。所谓神力的加持,主要是在帮助被加持者能够安心、安身而度过难关,加强他们面对现实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在叫他们躲债、逃债乃至逃避现实。也就是说,透过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来缓和化解有情众生当前所面对的压力和困境,使学人有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心态,有勇气来承担自 三摩地

2018-07-23

由世尊在这部经中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义谛的究竟法宝指的还是有情众生的本心如来藏。世尊所开示的三乘经典中,都是同一种说法,只是应听法者的因缘方便,用不同的名相来说明祂的体性;因为第一义谛真理只会有一个,不会有互相矛盾的两种以上的说法,佛说「诸法无二、法界无二」,就是在说明这个道理。因为一切诸法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因此如来藏能够摄持一切诸法,所以我 三摩地

2018-07-23

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地方来建立,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僧,而且受持清净的禁戒;另外也常变化成佛门四众,以种种善巧方便,将无量无数的有情安置于人天善法之中,乃至于让他们得到三乘佛法的涅槃解脱果证。虽然说佛共有三身,但全部都要摄归于无形无色的清净法身。因为法身就是因地的如来藏,只是 三摩地

2018-07-23

你开始会注意到,你的修行是跟其他人息息相关的;在你的旁边,还有很多跟你有缘的有情众生,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会懂得要回向给他们。这表示说如果你回向心常常去做,常常去发起的话,那么就会有助于你以后能够发起菩萨的种性,这是回向心。第八信位则是护心。护心有些人把它解释成摄护自己的心念,但是这个摄护自己的心念,其实跟后面的戒心有所重叠,所以其实我们在这里的看法 三摩地

2018-07-23

对一般众生而言,有情众生都是好死不如赖活,每一个有情都非常的宝爱自己的生命,因此我们实在不应该去杀害其他有情众生的生命。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你们说有情都是宝爱自己的生命,我看不见得吧?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想要不想活了呢?各位菩萨,我们想想看,一个人如果不是因为爱自己,因为爱自己的五阴,那么受苦就受苦,有什么关系呢?又何必要以来免去身心的痛苦呢?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既然证得真如佛性,将来生生世世不畏生死,在世间与诸同修共度众生,在世间与有情众生在一起,才能究竟佛道。惟其必须有许多助缘,故应修十善业,所谓十善业即十恶业之相反。十恶业为:身三业:杀、盗、邪淫(在家是指邪淫,出家是指行淫)。口四业: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三业:贪、瞋、无明(愚痴)。若于此十恶业不犯,反而积极护生,修正自己各种行为而利益众生者 三摩地

2018-07-23

至于真实的不退,就得要等到初地入地心对般若通达以后了;所以佛说菩萨性的发起,得要靠众生的善法欲,再加上思心所的确定:决定想要利乐有情众生。然后加上遇到善知识的助缘,才能发起佛菩提的菩提心来。(原标题:菩萨性是何时才算具足呢?)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有缘的人要精进的修禅,福德因缘不具足的话,就应当和有情众生广结善缘,多多修集福德资粮;修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来修学参禅的功夫,看看有没有障碍。如果还有障碍,就得放下参禅法门,继续去修各种福业,和有情众生广结善缘,并且要每天把所修福德功德回向怨亲债主,将来同得解脱。魔境大多是打坐的时候,入了定境而产生,在参禅的过程里面很少产生,所以不须害怕。而且参禅 三摩地

2018-07-23

(以上仍落生与无生两边)中没者,就如有情众生因无明遮盖,妄心染着,贪恋男女欲爱,不知自拔,就好象沉没在江水中,无法摆脱江水的纠缠。在岸上者,即追逐享受世间‘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境界乐,而不知放舍此五欲系缚。为人所捉者,就有如在家佛弟子发这样的誓愿:‘持此功德福佑,未来世能作大国王或作大臣。’非人所捉者,就有如比丘,发这样的誓愿:&l 三摩地

2018-07-23

假使对父母不肯孝养,对父母讲话恶行恶状、恶口恶语,背后常常说父母的闲话,不能孝顺,却说要去利益有情众生,那都是假布施,我们无法认同这样的布施。他们说要去学做人,我赞成,本来就应该这样嘛!好好的先学习怎样作人家的子女、媳妇,把这个学好了、做成功了,才有资格去谈怎么学作人。对父母不好,而去对众生行善、学作人,那叫做伪善,不是真正的善行;所以说善品法的修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