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彼等成为如大伏藏故,对有情众生宣说未曾闻之因相、喻因、能作因及事业,是为具无碍勇气之大藏库施主。彼等成为诸多佛法—力与无畏—之库。 善男子!(E.52)如来、应供、正圆满佛以如来清净眼观一切有情乃如是,为诸菩萨说法,令彼等彻底修炼如来之智、力、无畏及不共佛法之库。(注9) 复次,弥勒之《无上续论》(SublimeContinuum)(注10)及无著之《释论 | admin 2019-09-02 |
![]() |
我们在学校学过天文学,知道一个太阳系就是有许多行星围绕著一个太阳不断的运行,而我们这个地球旁边还有月亮围绕著地球运转,地球上的环境正是适合要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类及动、植物生存;而我们现在也知道宇宙中有无量无数的银河系,更有无量无边的太阳系,当然在其他的太阳系中也会有适合有情众生居住的星球。而这个观点,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于《起世因本经》中就开 | admin 2019-09-02 |
![]() |
看到同行比丘有这样的想法,促使摩诃迦叶尊者思惟著:有这种想法之比丘能导致恶法生起,应该趁恶法未兴起之前结集世尊言教为法藏,让世尊正法能够住世久远以利益有情众生;世尊亦教导弟子,于世尊涅槃以后应以世尊所说之法及戒为师。摩诃迦叶尊者为护持世尊正法,遂邀集声闻法中共五百位阿罗汉与凡夫,同聚于王舍城,以持律第一的优波离尊者为首而诵出毘尼藏(律藏),以多闻第 | admin 2019-07-29 |
![]() |
所以说,有情众生所感知到的外境,其实都是如来藏这个本体所现起的影像而已,如果离开了本识如来藏,其实就没有外境可说了,这就是万法唯识的真理。依照他空见的教义,这个自心如来藏,从本以来就是自有的,但是显现于外在的蕴处界等等虚妄境界,却是属于他空之法,依于这个本不生灭的本体,而说一切的事物或者现象是空相、是性空。因此说性空只能说是他空,而不能说是自空;也 | admin 2019-07-19 |
![]() |
佛堂是最殊胜的风水佛门以慈悲利益众生为本怀,且不分民族、贵贱、贫富、男女、老幼,黑白、丑俊,皆能够给予平等的对待,包容及慈悲一切有情众生!正是因为佛菩萨博大的胸怀,才能够化解众生种种的冤缘!把佛、菩萨圣像请到家里来,如理如法的供养,就会感得佛、菩萨的加持、护佑与摄受,冥冥中帮忙化解曾经造作的不善因缘,使行者去恶行善,改往修来,从而改变命运的行程!因 | admin 2019-07-06 |
![]() |
此心是有情众生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证得这个无形无相人人本有的真实心,便能如实了知此心不是妄想、分别、思惟、觉观的心,不是能听能知的心,也不是一念不生时还能观照分别的心;而且能够时时刻刻观照此心,确定此心是真实不灭的本来面目,也是《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心;也能够现观此心藉缘能生万法,与蕴处界及一切万法非一非异,现前领受阿赖耶 | admin 2019-06-19 |
![]() |
众生如是无始以来对于万法实相之无知,即是无始无明;亦名无明住地,一向住于无始无明之中而未曾了知无始无明故;一切有情众生,一切二乘有学无学圣人,悉皆不离如是无始无明所遮障故;唯有真正明心之人方是打破无始无明者,唯有诸多已悟之菩萨方是分断无始无明者,唯有诸佛方是完全断尽如是无始无明者。如是无始无明,函盖全面之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如是无始无明之存在,乃至现 | admin 2019-04-24 |
![]() |
”意思就是说,在这个娑婆世界南瞻部洲的这些有情众生,就是因为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常住众生心中的缘故,所以连起个心、动个念都是造罪,都是造业,因此众生就不得不在六道不断的生死轮回。底下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众生因为一念无明而生死轮回呢?因为这一念无明会让众生生起贪瞋痴,有了贪瞋痴之后就会去造作种种的善业、恶业或者是不动业,所以众生之所以会造业, | admin 2019-04-24 |
![]() |
明心之后,可证知五蕴十八界的空相,并能证知阿赖耶识的非空非有,证实在五蕴十八界空相的同时,有一真实不空的阿赖耶识存在,祂是一切有情众生生命的本体,本来自在,具足一切妙功德性;祂在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之中,却又远离见闻觉知,不对六尘生起分别,故不对六尘万法处处思量作主;祂没有众生我的我性,却能了知五蕴及种子、业种等等,一切法莫不是直接、间接或辗转由祂 | admin 2019-04-24 |
![]() |
又五阴为何名为“五盛阴”,就是众生从来极力执著五阴令五阴极为炽盛,故名五阴炽盛——名为五盛阴;五阴炽盛不绝故,导致有情众生流转生死而不断绝,故名五阴为五盛阴。五阴之内容细相是什么?第一、色阴的定义:谓色阴由四大与空大所构成;因为经文繁冗,我们直接语译如下,容易解知经意:各位贤士!如何是五阴炽盛之苦呢?这就是说色阴炽盛,觉、想、行 | admin 2019-04-24 |
![]() |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间的每一个有情众生都是各自拥有八识心王在密切地和合运作,不多也不少,刚刚好八个识在和合运作。所以我们不可以头上安头,另外建立第九识、第十识,否则就违背了佛的圣教。自古以来,真悟祖师开示说:“如来藏中藏如来。”这意思就是说阿赖耶识心中含藏着能使众生成就究竟佛地功德的种子,所以叫作如来藏。也就是说,未来果地的如来功德已经隐藏 | admin 2019-04-17 |
![]() |
3月24日(农历二月初八)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逢此殊胜日,广做功德,回向、祈愿一切有情众生善根增长、皈命三宝、修学大乘、早证菩提!回向佛法常兴、久住、国运昌隆、风调雨顺、灾劫消弭、社会祥和、人民安乐、善根增长、干戈永息、世界和平!释迦牟尼意译能仁寂默,也是释迦族的圣人之意。释迦牟尼出生、出家、成道与涅槃之具体时间,经典以及相关史载不一,多认为佛 | 三摩地 2019-03-06 |
![]() |
你开始会注意到,你的修行是跟其他人息息相关的;在你的旁边,还有很多跟你有缘的有情众生,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会懂得要回向给他们。这表示说如果你回向心常常去做,常常去发起的话,那么就会有助于你以后能够发起菩萨的种性,这是回向心。第八信位则是护心。护心有些人把它解释成摄护自己的心念,但是这个摄护自己的心念,其实跟后面的戒心有所重叠,所以其实我们在这里的看法 | admin 2019-02-20 |
![]() |
)三乘菩提的智慧 “般若”这个意思,它是函盖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世间法是指三界有情众生的身心,出世间法则是指三乘菩提的智慧,所以般若属于世出世间的智慧,不属于世间凡夫的智慧。(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5月初版首刷)大乘菩提智 由如来藏所生的六根与六尘来出生能返观自己的意识心,然后由意识 | admin 2018-12-27 |
![]() |
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生命的本源、根源,我们称之为真如、真心、自性弥陀、菩提、涅槃、佛性、如来藏……许多名称,这些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所以空性者,非如印顺、昭慧、传道师徒等人所谓缘起性空也,乃谓自心真如之无形无色而有能生万有之功德力用,名为空性,亦名空、识、真相识、如来、我、如来藏、无住心、非心心、所知依、阿赖耶、异熟识、实际、本际、自性弥陀 | admin 2018-12-27 |
![]() |
如果否定了意根与阿赖耶识的真实存在,主张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妄称如来藏只是施设假立的名相,就是只承认说一切有情众生只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个识;这样主张的人当然会进一步否定,佛菩萨在经论中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认为那只是一种学说思想。但是,识阴六识都是生灭法,都没有能够自己存在的自体性;纵使是禅定境界中的意识 | admin 2018-11-03 |
![]() |
因为祂又有大种性自性以及异熟性等等自性,能够随著众生所造作的善恶业因来酬偿业果;所以会在有情众生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随著众生所造业力的轻重,以及各种时节因缘,而出生在三界六道的某一道当中,所以祂同时又是实现因果的主体。有些佛门外道、研究佛法的学者以及附佛法外道,他们不了解如来藏心确实是宇宙以及生命运转轨则背后的根本实相,所以就随意的以宗派之别来否定 | admin 2018-08-21 |
![]() |
接著我们再来看看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是依于涅槃而修,但是是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一切有情众生本自平等具有的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这个如来藏心他虽然含藏有烦恼种子,但是却不妨碍他的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他也具备有无量无数的微妙功德,所以能够出生万法,而在一切万法的上面显现出他的真如体性,而与一切万法不一不异。每一位有情众 | admin 2018-08-16 |
![]() |
接著我们再来看看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是依于涅槃而修,但是是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一切有情众生本自平等具有的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这个如来藏心他虽然含藏有烦恼种子,但是却不妨碍他的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他也具备有无量无数的微妙功德,所以能够出生万法,而在一切万法的上面显现出他的真如体性,而与一切万法不一不异。每一位有情众 | 三摩地 2018-08-10 |
![]() |
能作正行供养的前提就是求证菩提,这样的供养才是真正地具足供养;因为能解如来真实义,能以此智慧功德,方便善巧广施大众,救护众生于生死流转之中,令有情众生时常获得殊胜善法的利益。《宝云经》说:“如来法身不待财施供养,惟以法施供养为上;以具足供养利益众生,令得安乐,常获善利。(《宝云经》卷5)”因为未开悟佛法智慧之前,一切在戒定慧或六度之上的修行,都只是 | 三摩地 2018-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