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并应该自誓说:我今天受持八关斋法,对于一切有情皆无所犯,学习诸佛菩萨的真实教导,不起杀害众生的心,不窃盗众生的种种资财,不行于男女淫行,不说种种妄语,也不饮酒,如同出家僧人一样过午不食,也不坐卧犹如古时国王等人他们所坐卧的那类又高又广大的床座,更不作种种的娱乐,也不会以各种香花来涂身,庄严自身。假如持守八关斋戒的人不能理解上述的教导,比丘们也应该一 | admin 2020-02-19 |
![]() |
这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讲到,第八识阿赖耶识祂的现行的一个过程,有一个叫作有情相望。有情相望,就是彼此之间过去世的一个因缘,让彼此之间见面以后,过去世相熟相识的习气种子就现行了;这并不是因为贪爱,而是因为过去的习气使然;这样的一个现行,纵然是阿罗汉也不能避免!只要不违反菩萨戒,只要不是见一个爱一个,只要不是喜新厌旧;不要违反菩萨戒重戒发生破戒的行为 | admin 2020-02-19 |
![]() |
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瑜伽师地论》卷40)弥勒菩萨已经开示得很明白了,在家分戒、出家分戒都含摄于菩萨戒之中。不能够像一些人硬要扭曲戒法 | admin 2020-02-19 |
![]() |
现在来看弊魔波旬也有五力,弊魔波旬又称天魔波旬,就是他化自在天天主,专以五欲绳系缚欲界有情,特别是人间有情,让人间有情沉溺在五欲中,以致无法出离欲界。什么是弊魔波旬的五力呢?就是色力、声力、香力、味力、细滑触之力。凡是愚痴无智的人都贪爱染著色尘、声尘、香尘、味尘、细滑触尘;细滑触主要是指男女淫触之欲力,尤以此力为欲界有情最粗重难断之欲,以及这五尘上 | admin 2020-02-19 |
![]() |
能作正行供养的前提就是求证菩提,这样的供养才是真正地具足供养;因为能解如来真实义,能以此智慧功德,方便善巧广施大众,救护众生于生死流转之中,令有情众生时常获得殊胜善法的利益。《宝云经》说: “如来法身不待财施供养,惟以法施供养为上;以具足供养利益众生,令得安乐,常获善利。(《宝云经》卷5)” 因为未开悟佛法智慧之前,一切在戒定慧或 | admin 2020-02-19 |
![]() |
一旦因缘成熟,亲证能生能显世出世间法的自心如来而明心见性,发现自己就在无余涅槃中,本来无生无死,又何必急着入无余涅槃而了生死呢!菩萨知道这个道理以后,转依没有生死的自心如来,却在世间示现有生有死,以此来利乐有情,乃至最后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仍然不改在初地以前所发的十无尽愿,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又菩萨知道对如来的生身、舍利、形像、塔庙至心精勤地供 | admin 2020-02-19 |
![]() |
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地方来建立正法,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僧,而且受持清净的禁戒;另外也常变化成佛门四众,以种种善巧方便,将无量无数的有情安置于人天善法之中,乃至于让他们得到三乘佛法的涅槃解脱果证。 虽然说佛共有三身,但全部都要摄归于无形无色的清净法身。因为法身就是因 | admin 2020-02-19 |
![]() |
由世尊在这部经中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义谛的究竟法宝指的还是有情众生的本心如来藏。世尊所开示的三乘经典中,都是同一种说法,只是应听法者的因缘方便,用不同的名相来说明祂的体性;因为第一义谛真理只会有一个,不会有互相矛盾的两种以上的说法,佛说“诸法无二、法界无二”,就是在说明这个道理。 因为一切诸法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因此如来藏能 | admin 2020-02-19 |
![]() |
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说,僧宝也有三个层次: 第一种是第一义僧,指的还是一切有情的如来藏,如来藏祂无形无色,不可睹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也无能烧害,不可思议,唯证乃知;祂才是一切众生最好的福田,祂从来无受无取,具有无量诸功德法,常不变易,所以名为第一义僧。 第二种僧宝,指的是已经实际证果的圣僧,包括所谓初果须陀洹,乃至四果 | admin 2020-02-19 |
![]() |
佛在经典这样开示: 【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解释如下:【如果有人现的是在家相,不曾剃除须发,也不穿袈裟,没有受声闻的别解脱戒,也没有作任何的羯磨与布萨,自己可以随意观照自己不善的念头加以遮止与遣除,自 | admin 2020-02-19 |
![]() |
佛、法、僧三宝到底对我们有什么恩德,使得我们要感恩他们,要信仰他们? 佛在经中说到,有长者问佛:【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是说有一位长者问佛:“我等不了解为什么要说佛、法、僧为珍宝。希望佛您能为今天法会 | admin 2020-02-19 |
![]() |
例如:无色界天境界,必须有意识安住其境,方有无色界天境界现前,方有无色界有情;然意识于此四天已极微细,名为意识细心,乃至非非想天意识名为极细心,要皆不离第七识意根。若离第七识意根,意识不得现起,意识要依意根触无色界天境界法尘、而后能起故,以意根为根故。意根非自在心,不能持无色界天业种(异熟种),要依第八识阿赖耶方能现行运作故(此理详见拙著《真实如来 | admin 2020-02-18 |
![]() |
另外在阿含诸经中,佛陀处处说众生是色、受、想、行、识五法蕴集而成的有情;五蕴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其中识蕴是因为根、尘和合才出现的;识蕴是被生的法,有生之法必有灭,不说每天夜晚睡着时,识蕴六识全都不现前,等到这一期命终舍寿再受生时,这一世的识蕴六识也将不再现起了,所以这一世的识蕴六识并不是从前世来的,也不会再出现到下一世去;如此缘生无自性的法,正是 | admin 2020-02-18 |
![]() |
第二篇〈五阴十八界概说〉,此篇之内容极多,除了详述五阴及十八界之内涵外,并说明五阴十八界皆摄归如来藏阿赖耶识,所以不管是五阴或者是十八界,都是直接、间接或辗转从阿赖耶识心体—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因此说第八识如来藏是万法的根源,也是一切有情的究竟归依处。第三篇〈涅槃如来藏概说〉,此篇宣示涅槃正理,导正佛弟子长久以来对涅槃的迷思。并对如何经 | admin 2020-02-18 |
![]() |
所谓见一处住地烦恼即是我见,谓一切凡夫众生误计色身为我,或误计能知能觉的灵知心为常住不坏我,或误计受、想、行为我等等;由于我见不断故,导致有情轮回生死,在三界生死海中流转,头出头没,受尽一切苦楚不得出离,而与三界二十五有诸有情众生互为眷属。佛陀以大慈悯故,示现受生于人间,八相成道而度众生,为令众生解脱生死苦恼,于是有三藏十二部经之先后开演。为了让众 | admin 2020-02-18 |
![]() |
而色阴——十八界法中的五色根、五尘以及法处所摄色,都是依因藉缘才能出生的因缘所生法,缘生之法未来必定会缘散而坏灭,当然是无有真实自体性的虚妄法;然而,人间有情的识阴必须藉由虚妄性的色阴为缘才能生起,故知识阴六识也都是虚妄不实的;至于受阴、想阴、行阴则都是藉由虚妄的色阴与识阴为缘才辗转生起的,是故更加虚妄不实,所以说五阴都是虚妄不实的。又, | admin 2020-02-18 |
![]() |
而一神教臆想上帝是诸法的根本因、第一因,完全不知实际上如来藏才是真正的第一因,而且这一切众缘都是从第一因如来藏中出生的——助缘或外缘诸法都是已经先从自、他有情的如来藏中出生了,然后才能成为助缘,第一因如来藏才能间接或辗转藉之出生其余诸法。如果世间万法只要有助缘就能出生,而不须要有根本识第一因,那幺因果律就无法实现了,世间的因果必将错乱而无 | admin 2020-02-18 |
![]() |
依前所述,可以清楚的了知:五阴不是常住法,都没有真实自在的体性,所以说五阴都是虚妄性的;而且五阴都只能存在一世而已,不能去到未来世,往生到未来世时,已经不是这一世的同一个觉知心、同一个五阴,已经又是另外一个人了!因此,有情必然都有各自能贯通三世及出生五阴的持种心——根本识如来藏,才能成就三世生死的流转及业果的酬偿,这就是《优婆塞戒经》中所 | admin 2020-02-18 |
![]() |
如来藏能够藉众缘出生六道有情的五蕴十八界,可是不会因为是属于三恶道的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有情的五阴十八界,而损灭祂的真如法性;也不会因为出生了人天的五阴十八界比较庄严、比较殊胜,而增加了祂的真如法性。如来藏本身具足了种种五阴十八界的功德法,不会因为在三恶道而损减祂的种子功能,也不会因为祂在人天而增加祂的种子功能,如来藏祂是不增不减的。如来藏不垢不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这个心能够出生一切有情的五蕴世间、一切器世间。而五蕴悉从生,这个五蕴呢,都是由这个心所出生的,没有一法不是由祂所兴造变化的。一切世间的五蕴,我们举例来说,就好像是我们南瞻部洲的人间,有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等男男女女的五蕴身;以及畜生道没有脚的、两只脚的、四只脚的、多只脚的,以及水中游的、陆上走的、空中飞的,这些种种的畜生五蕴身;饿鬼道、地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