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佛悲心,唯愿众生早日成佛,因此诸佛为十方有情成就佛国淨土,摄受有缘共成佛事。 又,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妙法莲华经》中,释迦牟尼佛开示大众:我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之前成佛以来,不但常在这娑婆世界说法度化众生,也在其他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数的国土导利众生。[5]又,《央掘魔罗经》中,文殊师利菩萨和央掘魔罗菩萨到十方位的各十个佛土世界礼见诸如 admin

2022-06-23

   可调整为: 以此供佛诸功德,迴向受施有情众,鬼道畜生免饥苦,心开意解离恶趣,往生善处修福慧,蒙佛接引生淨土。 原标题:〈佛前大供〉更正启事 admin

2022-06-23

  目录 一、佛前大供本仪之“斋佛仪”探讨 (一)“斋佛仪”之内容 (二)三称三请佛菩萨 (三)密咒 (四)总结 二、佛前大供本仪 (一)“南无灵山会上佛菩萨”与“归敬佛法僧三宝” (二)“归敬佛法僧三宝”之“归敬诸佛菩萨” (三)十方诸佛赞偈 (四)释 admin

2022-06-23

  至于一般僧众之个人施食,则因大众修布施行的缘故,可于多得乞食时,自行施食给鸟兽等有情;这都无特别规范或限定法式。 这个单纯的法式到了密教崛起之后,就逐渐加入了密教咒语乃至外道持器,从这一点可以明瞭,当时的佛寺已经逐渐丧失佛教原本的清淨性与真实义,反而大量使用外来的咒语、持器。在公元八世纪,密教实质地全面併吞天竺佛教之后,密教法便堂而皇之进入佛门 admin

2022-06-23

其实佛陀哪有入灭?佛陀证得四种涅槃之中最后一个,叫无住处涅槃,无住处涅槃就是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嘛,那怎么会入灭?佛陀是永恒的!每一个有情都是永恒的!除非你是定性声闻。所以呢,都是无始无终的,怎么会是入灭就不存在了?那些人就是善根还不够,才会去相信部派佛教那一些声闻僧,成为声闻僧的遗绪。那因此呢,这观念大家还是要建立起来,不要听到说某某人可能是古德什 admin

2022-03-18

  《每段一拜》十、回向归依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一拜》十一、礼成 礼佛三拜  admin

2021-06-08

  尔时,清净慧菩萨在众中坐,为欲愍念诸有情故,作是思惟:“诸佛如来以何因缘,得清净身、相好具足?”复作是念:“诸众生类,得值如来亲近供养,所获福报无量无边;未知如来般涅槃后,所有众生作何供养、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无上菩提?”作是念已,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顶礼佛足,长跪合掌白(bó)佛言:“世尊!我欲请问,愿垂听许。 admin

2021-05-19

  有智慧的人,得到这些丰饶的财宝时,除了照顾自己的眷属之外,也会拿来广作有智慧的布施及救助,包括供养出家及在家修行人,或者种种德性高洁的人;并且广泛地救济度化一切有情,不会有贪爱吝惜的心念生起而觉得可惜。而因为广作布施利乐众生的结果,便种下许多福德种子,使得自己未来世也能广有资财,而继续行菩萨道。在这个故事里面叙述说:在波斯匿王时代,有一位婆提长者, admin

2021-05-14

 ●炉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归敬佛法僧三宝(三称三请)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行普 三摩地

2021-03-11

  知诸有情胜解差别示现种种佛影像故。」(CBETA,T31,no.1585,p.22,a7-16)平实导师就其「结语」于信件中的答覆如下:四、结语:学佛还是单纯比较好,太聪明都不很好,因为聪明不是世出世间的智慧;这事情我弘法近三十年以来所见已多,而您并没有比杨先生他们更聪明。您现在所走的路子,还没有像琅琊阁中的张志成那样严重,还有救;若是哪天真的像他那样,我是不会想要覆信的,因为 admin

2021-02-02

  ]当任何有情明说、暗示有哪一部符合佛菩提正理的大乘经不是佛所说时,他就是毁谤佛法—谤大乘法(“密续”悖逆佛菩提故非大乘经,破斥密续则有功),即成就了如来在《佛藏经》定义的谤法。琅琊阁固然可主张他有公开表达意见的言论自由,以其世智辩聪来辩解其行为仅是“质疑”而已;然当他一落实这“质疑”在文字上且对外发表时,这就逾越了 admin

2021-02-02

  ”如是这些人毁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还教导无量有情一起毁谤[《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81〈谤般若品第33〉:“谓彼闻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即便不信诽谤毁呰言:‘如是法,非诸如来、应、正等觉之所演说,非法、非律、非大师教,我等于此不应修学。’是谤法人自谤般若波罗蜜多,亦教无量有情毁谤。”《大正藏》册5,页978,上6-10。],而自认为是在护 admin

2021-01-02

  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大正藏》册13,页749,下7-14。]。若得要真出家圣僧平实导师现出家相,才愿被摄受的人,他其实是依僧服表相而出家,不是为法出家,即文殊菩萨说的非真出家。释惟护本说平实导师所传是邪法,这里为何却又要平实导师出家?莫非以 admin

2021-01-02

  阿弥陀摄受有情到极乐世界,是以祂的方便摄受您免除三界生死轮回之苦。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不是真实解脱,只是暂时免除三界生死轮回之苦而已,这是一定要有的观念。所以说求解脱,如果说您在这里娑婆能够先有这些——具备解脱的正知正见,知道说怎么样断我见,哪些是断我见的内容;那要成佛呢需要修学哪些菩萨道,你在这里能够先行的修学熏闻,或者是说努力精进的去 admin

2020-08-28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有情在观察我们的所知的境界、所见的境界的时候,总是认为有一个我在作观察,所以我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在作五阴十八界的观察的时候,事实上是要在五阴十八界里面去确认说,这个五阴十八界里面的色、受、想、行、识都不是我。因为我们常常以色身为我,以我们的苦、乐受或是不苦不乐受为我,乃至以我们的目标当作我,以我们的行为当作我,乃至以我们所见所闻 admin

2020-08-28

  所以,佛陀虽然示现种种的身相来度化一切有情,可是他没有留下任何的烦恼,而是断尽一切烦恼而度化一切众生。我们今天就简单解说到这边。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09集佛会留惑润生度众吗?蔡正礼老师 admin

2020-08-28

  也就是说,只要把烦恼障的现行断除,有能力入无余涅槃,不受三界束缚就行了,不必急着取证无余涅槃,应当继续留在三界生死中,利乐有情,因为一切法本来不生,不必急着灭掉一切法而入无余涅槃。接着,以真如离于生死涅槃相故,这一句我们先解说什么是真如?这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第一,在般若经中,常用真如指称如来藏心,而真如这个名称通一切位,不论因地或佛地的第八识心 admin

2020-08-28

  佛地的无住处涅槃,仍然不离第八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由于断尽烦恼障的习气种子以及所知障随眠而证得大菩提果,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利乐有情于未来际永无穷尽,称为无住处涅槃。这四种涅槃都是依第八识如来藏而存在与显现,都是依如来藏所处不同的状态而施设不同的名称,假使离开如来藏,那么就没有任何涅槃可修可证。无住处涅槃只有佛地才能证得,十方诸佛都具足证四种涅槃 admin

2020-08-28

  他们会憎恨对方并致互相残害;渴求血肉、兽皮;常执兵器杀害有情。众人会以赛马、剑术为乐,并喜握各种兵器。也有众生乐行毫无意义之苦行、丑陋禁行……当此之时,为调化如上种种浊世众生、成熟他们善根,愿我能从兜率天降临人间,入于转轮王种姓父王之贤慧王妃胎中。此时,上至色究竟天,下至金刚大地以上,愿遍满大光辉。愿此光辉于一切时照耀,三恶趣及人天众生 admin

2020-07-30

  这时,佛地的无垢识与二十一心所有法(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相应,所以佛地的每一识、每一心所有法都能独立运作,能够随缘赴感靡不周,利乐有情无有穷尽。这样的境界,连等觉菩萨、妙觉菩萨都无法想象,故名为佛地不可思议境界。因此缘故,在佛门中,如果有人主张“佛地的无垢识、庵摩罗识就是无明识”、“佛地的无垢识、庵摩罗识,有识名而无实”、&l admin

2020-07-27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82   83   下一页»   共1649条/83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