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瞋在五位百法中,归属于五十一心所法的六根本烦恼所含摄。根本烦恼也叫作缠,会缠缚有情在三界中流转生死,这六种根本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由此能生出其余种种的烦恼,就好像草木的根,能生出枝叶花果一样;譬如十个小随烦恼中的忿、恨、恼、害等法,就都是因为瞋的缘故所引生。所谓瞋,就是瞋恚、忿怒,也就是在逆境当前时,由于不顺己意的缘故,所以脸上就显现出忿怒的表情 | admin 2020-02-21 |
![]() |
唯一不同的是,小本的情绪总是持续动荡,孩子、先生、朋友总能成为情绪不稳的源头,好像圆融平稳的状态她永远无法企及。但在别人看来,小本就是没事找事,那么好的日子却不愿静下心来享受,天知道,她还有啥不满意的!阿外来访前还不觉明显,阿外的出现让我顿时觉得小本的状态实在是让人叹息,看来是小本的福报比不上阿外。因为觉得阿外这么有福报,和自己缘分也好,就忍不住说 | admin 2020-02-21 |
![]() |
那么以这三种情形来看的话,我们假设把它比喻作人,那么大家应该就可以了解,这三种人当中当然第一种人是最愚痴、最没有智慧的,因为他连镜子当中的影像是不真实他都不晓得;那么第二种人跟第三种人:第二种人就像什么?就像佛法当中说这个人他知道镜子里面的影像是不真实,他可以说是有解脱的智慧,他不会执著镜子里面的影像,但是他没有实相的智慧,因为他没有去找到那面镜子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佛法三乘菩提的讲说,在上一个系列当中,为大家说明了三乘菩提的意涵以及学佛的知见,这个系列我们要为大家来解说念佛法门。念佛对一个学佛人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也是很普通的观念,几乎每一个学佛人都会自认为知道什么是念佛,但是念佛也是佛门当中普遍被误解的一个观念。一般人总以为说念佛是老公公、老太太他(她)们念的,会认为说自己是有学识、有经验,自己的聪明智 | admin 2020-02-21 |
![]() |
或者遇到一个学法一直不得力,就会想着自己业障深重等等。但究竟什么是业?佛教认为一切万法就是万事万物无不基于因果之法,不仅众生出生成为天、人、畜生、饿鬼、地狱,哪一道的有情?拥有怎么样的色身?以及身体健康衰弱、美丽丑陋、寿命长短等的正报;乃至于拥有的财物或者是富足,他的眷属是不是亲睦,以及生存环境是清净的还是垢秽的这些的依报;这种种的苦乐果报都是由业 | admin 2020-02-21 |
![]() |
在佛法内容的主轴三乘菩提当中,无论是以佛菩提般若智慧,或者二乘声闻菩提的解脱智慧,同样都要面对生命中一个根本的严肃课题:那就是如何透过佛法的修习来解决生死的问题?如何挣脱无始以来生命在世间系缚、六趣轮回无穷尽的苦?所以我们应从透过佛法的智慧,正确地认识生命的本质开始,清楚且正确地观察生命中苦的现象、苦不断形成积集的过程、苦灭解脱的涅槃境界,以及如何 | admin 2020-02-21 |
![]() |
佛陀在人间或在天上说法时,天龙八部中各个天主、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等都会带着他们无量的眷属一起前来听经闻法。佛陀说会生到龙族里有四种因缘,如《佛说骂意经》中说:【堕龙中有四因缘:一者、多布施,二者、多瞋恚,三者、轻易人,四者、自贡高坐,是为四事作龙。上头一得福,后三事得龙身。】所以,如果有人过去世多怀瞋恚 | admin 2020-02-21 |
![]() |
)但往世一切的事情和种子都存在第八识如来藏中,但意识无法接触第八识如来藏中的种子,所以我们不会记得前世和往世的记忆,只有意根可以随机地接触到第八识如来藏中的种子,但意根的了别很差,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除非意识的敏锐度很高和智慧不错反观自己而发现!因为意根无法反观,只能靠意识常常反观自己和做合理的推测。所以为什么菩萨可以没有宿命通知道往世的事情?就是 | admin 2020-02-21 |
![]() |
死亡后、坏灭后就再也没有色身安住了;若是无住的,把别人色身伤害以后尚且不会有作之罪,何况会有无作之罪呢?依据医学家的说法,人类色身的全身细胞新陈代谢,大约十年就完成一个周期;换句话说,十年就完全换新了,就叫作新陈代谢;因为细胞不断在更替,所以说念念灭。前后每一刹那的色身都各不相同,到最后年老舍报时灭已无住,也就是不能再安住于人间了。如果是念念生灭而 | admin 2020-02-21 |
![]() |
这个误会佛法的人这么说:因为这一念杀心并不常住,这一念杀心正在过去,哪有杀可说呢?他又继续误会了说:而过去的那一念杀心已经过去了,未来起杀心的那一念还没有起来,现在这一念杀心正在过去,如何可以说现在、过去、未来一念有杀生这样的事呢?你怎么可以说有杀生这回事呢?他也可以解释说:我对一个众生不是杀,对别的众生也就不是杀了啊!哪里还有杀生这回事呢?但是佛 | admin 2020-02-21 |
![]() |
受乐之后又去对别人宣扬,没有惭愧心,也不生悔恨心,甚至炫耀说:我就是有办法让别人欢欢喜喜地把钱送来给我。这也是贪业的成已之罪。我们接着来看一下瞋的根本、方便、成已这三件事。《优婆塞戒经》如是说:【若打骂人,是名根本;若捉杖石问其过罪,是名方便;打已生喜,受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优婆塞戒经》卷6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都知道十善业是一切佛弟子所应当戮力奉行的,因为十善业是一切世间与出世间善法的根基,而十不善业是一切众罪的根本,因此在菩萨的长劫修行中,都一直要修十善业。在上个节目中我们谈到,因为众生的十善业而感生种种的器世间依报,相对的十善业也使得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正报身,因此正报与依报是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因为众生的如来藏能够执持诸法种子,才能使得这些因果业报 | admin 2020-02-21 |
![]() |
而这里面众说纷纭,其中也只有佛法,才能圆满说明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今天我们的节目就是要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相信这个议题也是大家都非常有兴趣的,当然它也是很重要的知见。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优婆塞戒经》卷六)在这 | admin 2020-02-21 |
![]() |
譬如在《大悲经》卷一中的开示:【梵天言:世尊!我以无智邪见未断颠倒心故,常于如来所说正法不听受故,我本曾作如是恶见、如是恶说:‘此诸众生是我所作、是我所化;所有世界是我所作、是我所化。’世尊!我今还复问佛此义,所有世界是谁所作、是谁所化?一切众生是谁所作、是谁所化、是谁所加、是谁力生?佛言:梵天!所有世界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一切众生是业所 | admin 2020-02-21 |
![]() |
那其实也不是刚刚好是十二年,大概以精确的天文学的估计的话,应该大概是在十一点八六年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历法会有闰年、闰月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我们这个历法里面,有以太阳为历法、以太阴为历法,乃至于搭配这个木星去换算成的历法。所以这十二个地球年,配上十二地支,也就是配上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戌[xū]、亥,刚刚 | admin 2020-02-21 |
![]() |
譬如说一个面临五欲(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这样可爱的境界;面临这样可爱的境界的时候,你的心里没有办法拒绝它的,没办法说不,这样的心行就是贪。再来说瞋,瞋就是被不可爱的境界所系缚,而起了种种恶心行,这样的心行就叫作瞋。再来说痴,痴的定义很广,就是无明,或者说没有智慧,但是在声闻解脱道当中的痴,指的就是没有断除烦恼的智慧。阿罗汉在具足十种断除烦恼 | admin 2020-02-21 |
![]() |
而这众说纷纭里面,也只有佛法,才能圆满说明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是要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相信这个议题也是大家都非常有兴趣的,当然它也是很重要的知见。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wéi]持大水、阿修罗宫、大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在这里面世尊已经为我们开 | admin 2020-02-21 |
![]() |
戒法可以说是诸佛世尊为了让我们在修行路上,能够安全又快速的前进所制定出来的;戒法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应该要作,以及什么不应该作。它是诸佛世尊以无量无边的智慧,对于因果之究竟了知,而为我们所制定的;因此,凡是佛子们,都应该要确实遵行。因为戒法是以利益佛子成就为目的,也是遵循三界因果律而制定出来的;因此依之确实修行,一定是可以成就修学的目标。例如在世间法上 | admin 2020-02-21 |
![]() |
舍离头部以后,意识全部断灭而不存在了,因此接下来的舍身过程,死者都无法知道,这种恶人的死亡过程属于不正知舍报。当阿赖耶识继续舍身到心脏处时,由下往上而舍的过程,也到了心脏处的时候,意根便随同阿赖耶识从心脏处离开色身;而阿赖耶识完全离开的前一刹那,冷触已经遍满全身,但舍离头部的后段时间中,意识已经不在了,已无意识心能触知全身的遍冷。另外一种死亡的过程 | admin 2020-02-21 |
![]() |
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我们说到在佛法中,有关往生者的中阴身现形的三个法则,就是随业、随重和随愿。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中阴身现起的过程,接续前面的随业、随重和随愿的三个中阴身现形法则。我们今天在节目的一开始,先举一个譬喻,来简单地说明法界的这三个规则。大家都知道在地区,要进入大学就读有一个制度,叫作大专联考分发制度。大专联考的分发规则有两个条件,一个就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