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其实学佛这件事情,从古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世间人很喜欢算命,有的小孩,他去算那个八字,虽然佛法不特别说,但是生辰八字可以应现一些世间法,也不能说它没有世间的理,它还是有世间的一些。有的小孩他看了以后,就知道说这小孩活不久。以前的方式是怎么做呢?古人他有智慧,他知道佛有大威德力,佛可以庇佑、庇护一切众生,而且在佛的面前一切众生平等,祂不会计较这个人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意境真的是好美!所以一般而言,红尘这一词是从人潮来往很多而产生种种的尘土,所以说红尘滚滚;或者有着人间熙来攘往或是人多事杂,而引申为说,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的意思。从这样看来,看破红尘就有一点想要远离这一些纷纷扰扰尘世的意涵;或者,有的是已经不再眷恋这些曾经已经受用过的这些繁华景象。所以说,厌倦官场的这些虚幻的富贵生涯,然后向往着什么?向往着简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说声闻缘觉乘他没有办法摄受与自己同一种种性的有情,而必须要由菩萨来摄受呢?这是因为说,声闻缘觉乘的有情,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亲证解脱,一旦入了无余涅槃以后,五阴身俱灭,已经没有阿罗汉、辟支佛在这个世间出现;即使是最懈怠的声闻人,他七返人天,一样也要取证无余涅槃。只有菩萨才能够发愿生生世世入世,来利乐有情;只有菩萨才具足乃至于超过阿罗汉、辟支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小到大,形成的一个固有观念是:民以食为天。初接触佛法,听到说,色界天人没有团食,不吃食物,以禅悦为食,颇感奇特,无法相信。怎么可能不吃饭,以禅悦为食?那不会饿死吗?世间的人常常生气时,骂人说:喝西北风去吧!难道色界天不吃饭,靠类似于西北风一样的那种没有质感的东西生存?不可思议!由此而又衍生出一个问题,我们在吃什么?简单的认知是,我们有两种食物,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般来说我们常听到六道轮回、或五道轮回,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分类不同而已。五道就是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而六道是加了阿修罗道,因为阿修罗道遍布在五道中,因此也可以称为五道轮转。《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的白话翻译如下:我阿难是这么听佛说的:佛在迦维罗卫国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住在释氏精舍的时候。由于九月结夏安居已经结束,于是佛从禅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铁城泥犁经》)《铁城泥犁经》里面所描述的状况是说,天下人有不孝顺父母乃至造作种种罪过的人,当他与阎罗王相见的时候,就去善归恶。为什么去善归恶?因为人间的好日子过完了嘛。而这个时候阎罗王在不受痛苦的半天,反而还要努力来教化这些人去恶归善,而且还要明白地告诉这些罪人说:处汝罪者,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首先为什么说佛门中会分宗分派呢?一者是说,因为当代的环境之下,某一个法门因为感应殊胜,所以会引发信众的信乐,这就好像前面讲的狭隘的净土宗而言。再者,因为古大德观察因缘,用某一个法门来摄受众生,而学人看到大德的证量是这么样深广,因而建立宗派;可是当大德舍寿之后,往往后继乏人,所以法便式微,很少有能够像古德一样证量这么深的人,譬如说法相唯识宗。再者,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布施在佛法中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又云: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也就是说,就连一只鸡,牠饮一滴水,啄一粒米,都有过去生的因缘。而我们每一个人一辈子都为了赚钱养家活口,为了准备退休金而努力赚钱。古德云:人人知道有来年,个个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人为了明年、后年、晚年的生活都会努力存钱了,何况是未来世,更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六百卷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面卷第一这么说:【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常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何以故?以有菩萨摩诃萨因缘故,世间诸善法生。何等是善法?所谓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六波罗蜜、十八空、佛十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家喻户晓的一段话就是在说明因果昭昭不爽,因为佛道的基础在于相信有三世轮回、因果业报,如此我们所作的一切修行才会功不唐捐,因为我们所作的业都会被带到未来世去。众生会有生死轮回、因果业报,代表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一定有个永远不灭的主体,把我们的身口意所造的业从上一世带到这一世来,再从这一世带到未来世;而我们身体和意识心在死亡时都毁坏了,所以这一世出生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要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想要请大家先一起来思考一个相关的问题:在家学佛容易?或者是出家学佛容易?所以理当先要来思考一下,在家与出家的真实义。可是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有人以已经出家的身分,或者是说以世俗上表相的在家与出家来讨论。可是,今天我们希望说,纯粹依佛法上的义理,乃至可以兼顾表相上的摄受众生,以及住持佛法的角度上,来作说明跟讨论。出家这个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真实佛法的实证,绝对不是在世俗法上面修行可以证得的,也绝对不是在经忏、朝山、劝募、盖道场、救灾、济贫这些世间法的事相上,就能够证得这个真实佛法。因为真实佛法乃是生命的实相之法,应该要向五蕴色身之中去找寻《心经》里面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一不异、不观自在的,本来无念离念的实相心如来藏,那才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入道的首要。如果还不能够实证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间邪命当远离佛教中是要以正当而如法的职业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的生活,不要邪命自活。邪命自活的这个邪命,在《大智度论》当中有提到,说有四种邪命:第一是下口食,就是种植田园、调合汤药以求衣食;第二是仰口食,它指的是要仰观星宿、天候变化,以术数之学而求得衣食;第三则是方口食,是说曲媚权贵、阿谀富豪,巧言而求食;第四则是维口食,就是要研习咒术、卜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念佛时或者打坐修定的时候,你见到的如果是真正的瑞相,不论是见到光、见到花,听到美妙的音乐乃至闻到异香种种,这其中的内涵必须是要与三乘菩提的内容吻合。而其中很多的目的,我们简略来说常见的几个目的——第一个目的,乃是要让行者起信,能够继续进步,但是却不是让众生要执著这个瑞相。因此,加持有些人见到瑞相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让这个行者能够生起信心,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的「法宝」,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法宝有三个层次:第一法宝,指的仍是一切众生都有、与佛无差无别、自性本来清净、无生无灭的如来藏,又称为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第二法宝,则是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戒定慧诸妙功德。因为修学这些法,就可以证得第一法宝清净法身,所以才被称为第二法宝。第三法宝才是指诸佛菩萨所开示的经律论等。世尊又说,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天魔有的时候与鬼神魔归类在一起,有的时候则是分开讨论的。如果是天魔的境界,你只要发起了初禅而不退,其实就超过了天魔了,因爲天魔波旬的境界是欲界的境界;这是因爲天魔波旬最喜欢的就是拥有很多很多的眷属,他的眷属欲是非常的强。可是鬼神魔只是人间的鬼神境界,如果您的禅定已经到了初禅,那鬼神魔也无法奈何你了,因爲鬼神魔只是人间的鬼神境界而已。然而,鬼神魔的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法的目的是让众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并且让众生修集福德与智慧直到成佛;因此这一切的修行都是从过去生延续到这一世,再从今生延续到未来无量世。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们得到好对象时也会跟对方说:能与你当夫妻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俗话说:七世夫妻。或愿生生世世结为眷属。因此中国人是相信有三世轮回的,在古印度也是如此深信著,所以佛陀在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首先我们看一下大小乘的差别。在《大智度论》第二十六卷,龙树菩萨提到说,佛法有二道:一个是声闻道,一个是佛道。那这个部分跟平实导师所说的佛法二主要道——解脱道跟佛菩提道,其实是异曲同工的。也许有的人会说:那平实导师所说的佛法二主要道中的佛菩提道,跟龙树菩萨讲的佛道是一样的,这个我们可以接受;可是另外一个部分的解脱道,就跟龙树菩萨所说的声闻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就好像说,有一类的众生多半不信地狱的存在,因为不相信地狱的缘故,所以往往敢于恣意妄为,因此而就造作很多的恶业,舍报之后当堕地狱。乃至会有假名善知识暗示说:哎呀,地狱其实是圣人施教的方便,并没有地狱。不是不相信有没有地狱,而因此就没有地狱;这就好像说,在几十年前,大家也都不相信说人类可以登陆月球,不相信归不相信,人类最后还是登陆月球了。又好像说,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佛的开示可知,孝养父母福德真的很大,以此福德未来可以成为有福报的人。譬如天帝、转轮圣王等类,乃至可以成为佛菩提道的福德资粮,未来能够很迅速地成就自己的佛道。所以说身为子女孝养父母乃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身为佛所应为的事,菩萨不应该推卸这个责任。如果菩萨推卸这个责任,表示他是不孝之人,也不配当菩萨;如果菩萨不孝养父母,不供养父母,乃至杀害父母,将受极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