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谓批评,是在讲人家的身口意业上的对或者不对,这叫作批评。指出别人对佛法的理解有误,是法义辨正。法义辨正是纯粹从法上来讲,说你讲的这个法是对还是错;如果是对,为什么是对?如果是错,为什么错?要讲清楚,要有证据,要有正理;而不是像有些人只说你讲错了,却不举证说你什么地方错,为什么错,都不讲;他只是一味地说你错了,这样就不是法义辨正。得要举证人家错误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诸法‘空’相,这五字有什么密意?妄心的法相是无常的,终归于空无,所以叫作空相。真心的法相也是空,但是祂的法相虽然是空,却有真实体性,所以不叫空相而叫作空性,有时也简称为空。真心与妄心两种心,都是具有空的法相——空无形色,所以合在一起可以说是诸法‘空’相。真心如来藏如果不能摄取四大元素——如果不能依祂的大种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曾在《妙法莲华经》当中,以羊车、鹿车、大白牛车作为譬喻,来说明三乘佛法的差别。世尊说:有些众生具有出世间的智慧,跟随佛陀听闻解脱道法之后,能够真实信受;他厌腻了生死轮转的痛苦,急于想要解脱、出离三界,进入寂灭、清凉、清净、真实的涅槃之中;像这样的人就叫作「声闻乘」,就像是小小的「羊车」,只能载他自己一个人出离三界火宅。另外有一些众生,信受佛陀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做菩萨就是要坦坦荡荡,不怕别人挑错处,如果没错,就感谢别人的关照,然后继续欢喜地做菩萨,如果错了,就赶快忏悔,忏悔过后身心清净,仍然继续欢喜地做菩萨。我一直都记得张老师的这番嘱咐,她是那样一个温和简单如慈母般的人。其实要着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有私心的,因为这几天在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而我自认为自己被误会了,委屈至极,便忽然想起张老师的这番话。就私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既然要布施,也要有波罗蜜,也就是要以佛法的智慧来作布施。那么什么是有智慧的布施?怎么样作布施,才能够称为是大施主?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继续开示说:【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的意思是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应该同时以之理来教化众生,这样才能给众生长远的利益。佛陀首先说,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进教堂和进寺庙的目的却大不相同。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中国人进庙是为了贿赂。进教堂的是免费听布道,忏悔自己的灵魂,听劝导与教诲;而进寺庙的则是花钱烧香求佛、求签,寻求保佑,乞求平安、发财、升官、交好运。前者是灵魂的沟通与升华,净化心灵;后者则用金钱图谋更多的好处与利益(不可否认,单就迷信和仰信的层面来讲,很多初级的信佛人确实如上所说。)在中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下的中国社会,信仰越来越被人关注。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多归咎于信仰缺失,以至于人们有一种错觉,以为当今社会只要有了信仰,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天下太平。有了信仰,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其实不然。很多人的所谓信仰,不过是选择了一个自以为对自己有用的神灵加以崇拜罢了。有事就去拜神,希望以这种求神与拜神的行为,获得对现实的象征补偿,希望所求的神灵,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加持的功德主要是来自于佛菩萨的悲愿,透过教化的力量来转变被加持者的心灵,因而产生转变有情众生因缘之力量。所谓神力的加持,主要是在帮助被加持者能够安心、安身而度过难关,加强他们面对现实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在叫他们躲债、逃债乃至逃避现实。也就是说,透过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来缓和化解有情众生当前所面对的压力和困境,使学人有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心态,有勇气来承担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消灾指的应当是说,希望能够消除可能发生的灾祸或者是灾难。但是假如说平常烦恼染污很重,所造作的身口意业都与烦恼相应,这样的情况之下,假如说饮酒,因为饮酒容易让人放逸,因为饮酒它会让这个意识失去理智的;因为意识失去理智而放逸,就有可能与眷属以外的第三者发生邪淫,假如事情发生以后又覆藏、妄语,就有可能造成家庭的破裂。另外一种情况是说,饮酒以后又是过失伤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界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包括人是怎么出生的。如果说以人出生来讲,世间的人信了一些宗教,他们都说人就是他们教主来出生的,可是这件事情就更奇怪了。这教主这么喜欢生人,把人出生以后,却没有好好地来教养,那你说没有好好地来教养,是怎么一回事呢?理由很简单,也就是说:第一,可能是你品管不良。那你说什么叫品管不良?就是你不会生人,你没有生人的技巧,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供养父母的方法除了供养财物和生活必需品之外,恭敬礼拜、赞叹尊重也是很重要的。《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第14〉: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人有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颗炸弹掉下来,炸死的都是恶人吗?世间上的人很难要求自己在每一个境地之下,都可以完全达到一个完美的善的标准。因此大家就想:是不是佛法中可以通融,把善的标准稍微降低一下?或是说我这样做是不是违背了善法?是不是变成了以后会遭到恶果?也就是说,我是不是触到恶的底线呢?在那种情况下就引生第二个问题是:我怎样去看待世间上的人?为什么有的人我觉得说他好象是一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内外兼学的菩萨具有威德力在佛经上有说,这是属于阿含部的经典,叫《恒水经》。《恒水经》上面有提到说:世间的一切的经法,世间一切,就是真正可以流传、利益世间的,实际上都是从佛法而来的,所以佛法也包含世间法。包括这些外学,就是包括医方明,还有世间法的因明,这些全部都是佛法所包含的。明就是指彻底明了这些世间法的道理,其实不论是卜卦、八字、风水,实际上是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归依的福德是无量的,佛陀在经典上说:布施无量无数珍宝的福德,不如受持三归依的福德,也就是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福德是无量无边不可计算的。佛开示说:如果有人能够受三归依,应知他所得的福报不可穷尽啊!佛又举例说:迦陵伽国有七宝的宝藏,这宝藏的地点名称叫作宾伽罗,迦陵伽国人民不管大小男女,有人七天之中以车子或象马驼驴来挑担回去,有人七个月之中每天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天人的最终归宿是哪里?天界的人他们原则上就因为这样就中夭了,中夭就是中途过世了;中途过世的话他们就会轮转,继续不再于天上安住了,他们就会到达三恶道,大部分的天人,他们的下场都是如此。但有的人他们可能想:怎会这样呢?他们当初是好好修行啊!相信这上帝所说的道理啊!然后为什么他到天上以后就会如此呢?是的,如果说在教,这天堂里面,你没有继续修善法,而只是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阎罗王怎么样化导救护众生的呢?阎罗王怎么样化导救护这些罪人呢?就为他们宣说,三恶道之罪是咎由自取,不是因为父母,不是因为天、帝王、沙门、道人的过错。这意思是说:罪人哪!你现在应当知道说生到三恶道的原因了吧!那也应当进一步要去了解说,要如何出离三恶道的苦啊!然后就让他们生起忏悔心,当然这个目的就是要这些罪人能够改恶修善。那么请问一下:你愿意当这一类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让巴巴麻麻们感动的话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6〈五戒品第22〉中说: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饶财物,兼得自在,先应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持法之人,供给远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须;言则柔软多有惭愧……。佛陀在经典中说如果有人有很多财物,应该要先供养父母,然后再供养师长、和上、年高德劭的长者、已实证的修行人,还有供给远行或远来之人以及生病的人,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提到布施的果报就是富裕,如《佛说罪福报应经》云:为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另外在《中阿含经》卷44〈2根本分别品〉中也说:摩纳!何因、何缘男子女人无有财物?若有男子女人不作施主,不行布施,彼不施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饮食、衣被、华鬘、涂香、屋舍、床榻、明灯、给使。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佛是要让众生能够普济,能够普度一切的众生,不论他现在在哪一个恶道里面,不论他在哪一个善道里面,都能够究竟地利益。所以说即使你说,自己的修行能够多好,可以當到天人,然后可以过着永久快乐,在那个梦幻世界里面安住,这样还是无法的。没有世间,没有这样究竟的法,所以应当要来学佛。另外有的人,他心目中有一个想法,他说:实际上,我做人也不是坏人啊,其实我算起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揭秘14种常见素食惊人疗效1、哮喘与胡萝卜素研究人员日前发现,果蔬中的营养素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其中对哮喘的治疗效果明显。女性食用大量西红柿、胡萝卜和绿叶蔬菜,罹患哮喘的可能似乎更小。植物性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和特定营养物质,可能阻止或改善哮喘和其他过敏症状。胡萝卜、番茄汁和蔬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称为类胡萝卜素,其中部分可以转化为内的维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