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缘觉乘者先顺逆观察、思惟十因缘法,确定有一个万法所依识;然后知道诸法是齐识而还,不能过彼道理,再依照十二因缘来一一去观察思惟。但是这个前提必须要一一去了解,十二因缘里面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等一一这些名相真正内涵;然后去观察思惟说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道理。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如实去观察、思惟蕴处界我,一样要去断我 三摩地

2018-07-23

众所周知,眼睛是生命体重要器官,能够通过眼睛感知外界环境,它对于动物生存至关重要。然而,神秘大自然无奇不有,一些奇特物种竟然没有发育眼睛。以下摘录了一个报道:洞螈学名为Proteusanguinus,是欧洲唯一一种喜洞脊椎动物,它像利普托迪鲁斯甲虫一样,生活在欧洲阿尔卑斯山脉迪纳拉山东南部石灰岩洞穴中。首次对该物种描述是1768年,但当时仅记录它是一种洞 三摩地

2018-07-23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时间,则是要看众生心性状况。善根好,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 三摩地

2018-07-23

到了色界,就少了六界;色界天人没有团食,而甘露正是团食;到了色界,不吃食物,是以禅悦为食,以禅定定力所生禅悦喜乐,做为色界天人食物,那纯粹是依禅定而有。色界天,从初禅天第一天开始,就已经不像欲界天人;欲界天人还有微细物质所造成五脏六腑,所以他们还要吃甘露,以维持欲界天身之生存;但是色界天人,从初禅天以上,都没有五脏六腑,所以他们都不吃甘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依于行者所修证内涵不同,方便建立了大乘、小乘名称。(原标题: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三摩地

2018-07-23

(《深密解脱经》卷二)一切法,举例而言,桌子是无量无边法中一个法,而从现象界来看,它是依于人们分别建立,假名施设而称为桌子,没有它真实体性存在,所以说是虚妄分别相;可是又依于人们种树、伐木、裁制,或是开矿、冶炼、锻造而有木桌或是铁桌种种外相差别,乃至材质差别,因为它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所以称为因缘相。然而虚妄分别相跟因缘相发生跟 三摩地

2018-07-23

就是在说明,一切万法都是由我们真心如来藏所出生创造。而一切万法必定有一个出生根源,那个根源就是我们第八识如来藏。世间是共业所成,是大家各自如来藏共同运作而形成。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一切佛语心品之四〉云: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关 三摩地

2018-07-23

经论当中佛陀及菩萨们开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佛教中所说正命——如法职业,就是对于色身生存没有了无理欲求,不贪取过多欲求而无厌足;也不以种种占卜、咒术等不合乎佛陀所制轨范方法,来求得资养生命物品,然后来存活色身;反之,必须仅以合乎佛陀所制轨范方法,来求取生活所需衣物、饮食、床座等等这些物品。简单地说,就是要不 三摩地

2018-07-23

《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大师所说一首偈,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坛经》)(从上段话移至这里)那不仅是宗门如此,经教中也有如此记载。譬如《维摩诘经》有这样说:【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有开示说,要想成就菩萨道无量行愿话,应当要「先正三业,习三宝教,信向因果」。也就是要先端正我们身口意行,要三业清净,还要修习佛陀以及贤圣僧教导与教诲,并且要深信因果,信受三宝,这样话就可以深入佛陀教诲,快速成就佛道。 所以我们要先来谈谈「先正三业」,这里所谓三业就是指身业、口业以及意业。所以,先正三业 三摩地

2018-07-23

一切菩萨,如果要修集殊胜佛菩提道及解脱道,得要这样修集圣道;能够成就话,那就要遵循四种法要来如理实践——第一就是要亲近善友,而不是亲近恶友。我们前面提过,选择善友、善知识时候,应当要以智慧爲先导来抉择,依于圣教开示内容来选择,这样来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而学佛修行。这是第一个要注意广结善缘要点。第二个要注意重点是什么呢?就是要 三摩地

2018-07-23

当佛陀看到这个人听不进去,就知道他善根微少,所以就只讲到布施为止,不再往下讲了。如果他乐于听受施论,那么就接着再为他讲戒论,说持戒轨范以及持戒利益,让他可以在下一世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如果说戒论也乐于听受,那么再为他解说要如何行十善业道而得生欲界天,以及如何修四禅八定而往生色界、无色界天等生天之论。假使这些他都能够听得进去,佛陀就再为他 三摩地

2018-07-23

在三乘佛法中小乘声闻解脱道,是以身念处(也就是观身不净),还有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以及法念处(观法无我)四念处法为行门,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而作观行,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是虚妄不实,可以因而得以断我见、断三缚结;进一步又依八正道而行,修断我执思惑等三界惑及我所贪爱,因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其中,八正道是八项远离偏邪,质直而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部分研究量子物理、分子生物学以及天文学等所谓尖端科学家,还在不断地研究物质粒子,希望从四大微尘乃至邻虚尘当中,找出宇宙以及生命根本。但可惜是,这种执着于唯物论思想不肯放捨盲点,会让这些最先进科学家不断在生生灭灭微细物质牛角尖当中打转,难以迴转过来去找物质背后犹如虚空如来藏心。另外,相信生命根本是心人,绝大多数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说佛事二字,从字面上说是关于佛教事,或者是关于佛陀事,而佛教就是佛陀法教,所以,佛教事可以说就是佛陀事。我们在前面几集讨论到佛为什么要度众生这个题目时候,也曾经说到说,度化无边众生,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这是诸佛于因地行菩萨行时候所发,乃至于成佛之后也不舍弃殊胜大愿。所以,佛陀所施作佛事,可以说都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了利乐有情。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祂是福慧两足尊,祂福德与智慧都已经成就,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方便善巧。当然就如同《维摩诘经》当中佛陀这样开示说: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维摩诘所说经》卷三)因为如来进止举动,威仪俯仰,乃至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未曾无益于众生;所以,诸所作为,无非佛事。就像《维摩诘经》当中记载,维摩诘菩萨令他所化现菩萨,前往上方四十二恒河 三摩地

2018-07-23

地上菩萨修行内容菩萨当十迴向位满心时候,要勇发十无尽愿,成为通达位菩萨,发起一分道种智,并且要能够永伏性障,成为意乐清净初地菩萨。二地菩萨要主修戒波罗蜜,要能够戒行自然清净不犯;三地则主修忍波罗蜜及四无量心、五神通,要能够成就俱解脱果而不取证,并且要能够成就无漏妙定意生身;四地则主修精进波罗蜜,要能随意到十方世界度衆,无有疲倦;五地主修禅定 三摩地

2018-07-23

中國網「全國兩會中國訪談特別報導」之網路直播節目,即將於2015年3月11日(週三)下午2:00開始,播出採訪本會親教師之現場報導,闡述有關弘揚中國傳統佛教文化議題,訪談時間約1至2小時,敬請各位同修準時收看,並廣為介紹親朋好友一同收視。阿彌陀佛!附註:訪談報導之網址:(原标题:通告全国中国特别访谈特别报道采访本会亲教师之现场报道) 三摩地

2018-07-23

佛教正觉同修会(TrueEnlightenmentPractitionersAssociation)是由萧平实导师所领导大乘菩萨僧团及共修团体,自1997年正式弘传玄奘大师所确立,融摄中国文化佛法--以如来藏为核心,实证三乘菩提。二十年来坚守佛立场,以清净平实门风,低调稳实行事,从事弘法利生工作;教学上以「无相念佛」为入手,转成看话头功夫,导入中国大乘禅宗,实证佛法第一义谛,进而于菩 三摩地

2018-07-23

新年伊始,阳春三月,举世瞩目中国在北京隆重召开,希望从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正能量祖国,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学中,如何下手汲取佛教文化营养,振兴民族自信心,实现中国梦?各位菩萨,各位大德:中国网「全国中国访谈特别报导」之网路直播节目,即将于2015年3月11日(週三)下午2:30开始,播出採访本会亲教师之现场报导,阐述有关弘扬中国传统佛教文化议题,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