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两位嘉宾,他们是来自正觉教育基金会张公僕先生和余正伟先生,二位今天要和我们大家共同来分享学禅智慧,开释佛法精义。首先欢迎二位!张公僕:大家好!主持人好!中国网:那我们首先要问一下余老师,您从事佛法多年,那究竟什么是佛法?它精髓是什么呢?您首先和我们大家来分享一下。余正伟:好,首先我们要谢谢主持人,也谢谢中国网有这个机 三摩地

2018-07-23

行十善人可以增加内财、外财以及寿命什么是禅师?说到禅师,大家都会想到中国禅宗那些祖师们,禅宗公案都称呼他们为禅师。但是,一般人通常从字面上说禅师,就认为是专修禅定人,或者进一步说是专意坐禅、通晓禅定人;可是这样界定禅师意涵,却是禅宗祖师所不认同。这十种善业其实就是五戒延伸以及扩充,而最重要差别,是增加了意业上不贪、不嗔、不痴。也就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禅师?说到禅师,大家都会想到中国禅宗那些祖师们,禅宗公案都称呼他们为禅师。但是,一般人通常从字面上说禅师,就认为是专修禅定人,或者进一步说是专意坐禅、通晓禅定人;可是这样界定禅师意涵,却是禅宗祖师所不认同。像禅宗公案中有这样一则公案记载,说石霜庆诸禅师舍寿迁化,寺院里面大众都拥护首座来接续住持。可是石霜禅师九峰道虔禅师,他却认 三摩地

2018-07-23

佛教正觉同修会是由萧平实导师所领导大乘菩萨僧团及共修团体,自1997年开始正式弘传玄奘大师所宏扬中国文化特色佛法,即是以如来藏為佛法精髓,讲求实证正统佛法。但平实导师早在正觉同修会成立之前1990年末,便已开始弘扬中国佛教如来藏妙法了。台南文化中心佛法讲座川震賑灾捐款宗教局莫拉克风灾正觉捐款教育部7025000元2008年更以阐扬佛教内明哲学,以教化社会净 三摩地

2018-07-23

学正法,来正觉復兴传统中国佛教文化,仍需要大家齐心合力才能成功;成功前提则是要有更多同胞实证佛法,所以说:学正法,来正觉正觉菩提现观人法无我不共凡愚正智亲证本来性净涅盘唯我大乘唯有正觉才有能力復兴中国佛教佛教进入中国,从魏晋以下发展过程中,真修实证、德高智广大修行者,也曾歷代辈出,有其光辉灿烂成就,成为中国傲视全球传统佛教文化。经过一段光 三摩地

2018-07-23

地前菩萨修行内容菩萨行,简单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所修学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成就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嗔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 三摩地

2018-07-23

神通在佛教中是存在,有时为了摄受众生也是必要佛教它并不是不重视神通,神通在佛道修学中有它必要性,但却不是修学究竟目标;而且要有智慧与禅定基础,再来修学神通,才会事半功倍,也才不会为鬼神所利用而障碍了佛道修学。我们常会在经典中看到,佛菩萨为了摄受教化众生,以其不可思议威神之力,示现种种神通变化。比如说在《妙法莲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 三摩地

2018-07-23

社会对证严法师评议,多集中在世间法上有关土地开发、财务状况、善款流向、会员层级等事项………,其内容不外抨击证严贪得名闻利养,对不起社会优容与信众支持。在此,我们要更进一步严正指出:证严身为佛门出家人及庞大宗教团体领导者,其贪念与慢心,其实来自对于佛法无知与自我膨胀,因此才敢于一意孤行,妄语妄作。这种身在佛门中、心在佛门 三摩地

2018-07-23

佛宝与清净法身所谓「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 三摩地

2018-07-23

如何获得神通?佛教它并不是不重视神通,神通在佛道修学中有它必要性,但却不是修学究竟目标;而且要有智慧与禅定基础,再来修学神通,才会事半功倍,也才不会为鬼神所利用而障碍了佛道修学。佛教将神通分为六种,就是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以及漏尽通,简称为六神通。神足通又称为神境智通,或者称为神如意通、神境通,或者就简称为身通。这个神足通 三摩地

2018-07-23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问题应该说有两个面向问题存在:第一个就是说佛教中常说万法唯识与三界唯心是同还是异呢?这两个关系是怎么样呢?其二就是佛教中唯识,跟哲学上唯心论,是同还是异呢?有这两个面向问题。因为要探讨这第二个面向问题,就是说唯识跟哲学上唯心论是同还是异,我们就必须要先了解佛教所说唯识真实意涵是什么,因此还是得要先来探讨第一个 三摩地

2018-07-23

一贯道为近代兴起、流行于华人一种宗教思想。其名称取自孔子《论语•里仁》中吾道一以贯之。一贯道认为五教──佛教、道教、儒家、教、回教,其本质是一样,此五教彼此间理论是互相贯通,都是依于一贯道「道」而教化人心。而这个「道」,一贯道有以下四种意涵:一、宇宙万物生成主宰、一切造化之本来面目:《道德经》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一行三昧一心这个词在中文中本来就常被使用,像说万众一心、上下一心以及团结一心,都是在说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共同地完成一项艰巨任务。那如果说是各怀一心呢?那就各自怀着不同想法,不能够同心齐心,那就会像《三国演义》里面所说: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另外说到个人呢,则有一心一意,就是全心全意、心意专一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五阴会成爲魔?五阴之所以会成爲魔,都是因爲衆生自己我见不断它所导致;如果能够将我见能够断除话,那这个五阴魔就减少了一分,少掉了一大半,只剩下我执还有习气种子部分要断除。因爲还有我执存在,就表示我们还没有完全超过五阴魔范围;但是,在我见断除时候,五阴魔其实已经对治了大部分了。所以说,在降伏五阴魔第一个首要之务,就是能够确实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说,僧宝也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第一义僧,指还是一切有情如来藏,如来藏祂无形无色,不可覩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也无能烧害,不可思议,唯证乃知;祂才是一切众生最好福田,祂从来无受无取,具有无量诸功德法,常不变易,所以名为第一义僧。第二种僧宝,指是已经实际证果圣僧,包括所谓初果须陀洹,乃至四果阿罗汉、辟支 三摩地

2018-07-23

大部分人,一生当中都在追求安居乐业,想要有幸福快乐人生,也许要五子登科,也就是要有房子、车子、银子、妻(夫)子、孩子;但也因此奔波忙碌、辛苦一生。而不论能否达到这些目标,到老时候,才发现人终究还是会死,所以开始追求安身立命之道,于是走入了佛法修行想要悟道解脱、明心见性。如果这一生不想要悟道解脱,只想要过著幸福快乐生活,那还是要有基本当人 三摩地

2018-07-23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关键,就是要明瞭「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所谓「欲为不净」是说,因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会沉迷在天界胜妙五欲当中,一直到把往世所修福德都享用完了,那时候就只剩下以往所造小恶业要受报,所以就会因此又下堕恶道受苦去了,因此世尊就提醒我们「欲为不净」。在欲界天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男女欲,是像人间一样要两两相交,但是没有 三摩地

2018-07-23

进一步来说,就算能够离欲发起四禅八定,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那也还是「上漏为患」,并不是真正解脱境界。譬如在人世间想要离欲而修学四禅八定外道人,只要他们能够远离淫欲,而且有未到地定定力,再加上把五盖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初禅天去,远离欲界一切苦恼。出生到色界天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没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们已经完全离开了欲界男女欲 三摩地

2018-07-23

十信位第七信位叫作回向心。到回向心时候,是说因为对佛菩提道已经能够信心坚定不退,原本是一直积极在世间五欲上用心,到了这个时候,就能够回转过来——心向佛道;而在善法上所作福德,也就会心心念念、坚定回向给佛菩提;这就是对佛菩提具足了回向心。到回向心时候,各位可以发现回向表示说自己所关注部分,不再是自己一个人人天福报。你开始会注意 三摩地

2018-07-23

总之赚钱这档事情,跟往世累积福德加上今生很努力赚钱非常有关系!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往昔就常布施又广结善缘!末学观察到一个点,就是他们这一世个性都比较乐善好施、非常喜欢跟众生结缘!而且有个关键是,他们心性上烦恼也比较少!很多人如果常常悲观,那也会相应到不好种子,因为意根会促使如来藏中种子流注,而且如来藏又「了众生心行」,也就是意识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