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阿罗汉无法成佛,最大原因就在这里,不单是智慧问题;因为他舍报就入无余涅槃,他不再摄取众生,不摄受众生就不能成就他未来成佛时国土。所以诸佛所得净土要从摄取众生中成就,所以诸佛不能离开四摄法。因此一切菩萨要成就佛国净土,不能舍离一切众生,任何众生只要愿意被他摄受,他就必须摄受,不能推辞。如果有人愿意被他摄受,而菩萨说:我不愿意摄受这么多人, 三摩地

2018-07-23

五欲不净在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中有详细说明:菩萨为了度众生,也应当要努力修证禅定而往离欲方向迈进。例如《大智度论》卷17〈序品第1〉: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得实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药,将身权息家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以禅定力故,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解脱道教导我们如何把对于三界贪著给修除掉。但是在能够断除三界烦恼之前,必须要先能够见道,见道就是断三缚结,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其中最主要关键就是断我见。一般人一定会认为五蕴十八界里面有一个真实法,是我们可以依靠,是不坏本体。通常大部分众生都会去认定自己意识心,把意识心种种相貌当作是真实自我,譬如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摩地

2018-07-23

学佛就是要成佛,也就是福德和智慧要修集,以达到四宏誓愿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学佛可以让我们越来越快乐解脱,帮助自己和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以及福德和智慧都能增上。不了解佛教人会以为佛教是厌世或消极,其实那都是错误观念!佛教因为包含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也包含了大乘与小乘(或称三乘菩提:大乘 三摩地

2018-07-23

大家都知道,佛有一个名号叫作两足尊,意思是说佛福德与智慧,两者是具足。智慧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而福德部分,到底要大到什么程度才叫作呢?而这个问题所牵涉到是:菩萨所修福德又与成就佛菩提道关联是什么呢?首先,先简单来形容福报大小,然后再说其种类差别,最后再说明福报与成就佛菩提道关联。福报这个名相,大家都是耳熟能详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每个众生都活在自己业力与业种当中,因为我们每个众生都有第八识如来藏,其实都是生活在自己第八识如来藏里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出生了我们五阴十八界,也就是身心总和,那我们色身会长什么样子?也是依照自己往世所累积业种,或者自己发愿,来成为是男生还是女生?长得高还是矮,高矮胖瘦、相貌是如何?这都是每个人基因不同,也就是业种 三摩地

2018-07-23

今天这个单元,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大乘见道所需福德资粮。各位菩萨,我们都知道,大乘菩萨入道之门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才能进入大乘佛法修道之门,也才能开始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然而在求明心见性之前,除了必须建立正确佛法与禅法修证知见以外,还要锻炼参禅所应该具备功夫,以及具有简择真正善知识能力,并且还要培植福德筹集见道资粮。也许有人会问说: 三摩地

2018-07-23

种福田目录一、福田简述二、福田种类1、报恩田2、功德田3、贫穷田三、种福田应以智慧为先导(一)种福田要做到三净1、物净2、心净3、福田净(二)种福田应如法回向(三)种福田同时要严防损福(四)种福田同时要注重修慧一、福田简述田是生长意思,如同田地下种及耕耘以后,未来就会出生果实;福田即为可生福德之田,被下了善业种子以后,未来世会出生可爱果报,所以未来世 三摩地

2018-07-23

种福田时特别要注意到三件事一、什么是福田?福田种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讲记:菩萨如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三种是应该注意事项,我们今天要说是修集福德资粮方面。佛菩提法道是无上、甚深广大、无有能超越。因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它不是最究竟,因为他还没成佛,所以它是有上法;那佛菩提能够含摄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最后佛道,所以是无上,没有一法可以再超越它。它是甚深广大,它是连声闻缘觉都不能知道这个智慧内容是什么,含摄了世间法,含摄了声闻缘觉 三摩地

2018-07-23

50,b9-10)平实导师说,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修百福久了、习惯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安详!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也不会谄媚和嫉妒别人,甚至别人一提到他就会觉得他是位大菩萨!因此他修行是没有恶缘,道业进展将会神速。当一个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是说:如果要修学三十二大人相时候,每一个大人相修集,都要以百种福德来作为围绕。也就是每一个大人相要能够时候,事实上要有百福庄严;也就是说每一个相要有百福庄严,才能够最后成就菩萨身力,来使得菩萨所显现三十二大人相能够异于转轮圣王,乃至超越转轮圣王。因为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大人相,可是菩萨最后成就佛果,所成就三十二大人相是超越转轮圣王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信根部分,我们要为大家说明,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信有体,第二个层次是信有德,第三个层次是信有能。什么是信有体呢?也就是说对于这个法本身是真实可证要信受。什么是真实可证呢?也就是说,不管是解脱道或者是佛菩提道,所证法一定是真实而不是虚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知道说五阴十八界本身是藉因藉缘而出生,不是真实,你要去求证解脱道话,那么 三摩地

2018-07-23

一切三宝皆由自性三宝所含摄,所以归命自性三宝,不仅是归命自己自性三宝而已,同时也归命宇宙一切自性三宝。第二、培植福德广结善缘所应做之事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行十善业,行三种布施。不能孝养父母者,如对父母苛求或瞒骗欺诈父母所有财物,而想求解脱者,学佛必不相应。对于师长不能奉事者,则学法不得力;因信心不足,不能奉事而有慢心,师长虽有传授,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说爱语是度众生,跟众生广结善缘最重要方式。《瑜伽师地论》卷46〈18菩萨功德品〉说:「爱语摄事,于诸摄事最为殊胜。」(CBETA,T30,no.1579,p.547,b4-5)瑜伽师地论说爱语是四摄法中最殊胜,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爱语就是为众生说法或布施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因为「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在 三摩地

2018-07-23

前天电视弘法也有提到「证悟所需福德不够无法证悟,如果福德够话那佛菩萨一定会帮忙我们开悟,因为需要我们来弘传。」因此我们努力护持,证悟所需福德够了,那一定可以开悟明心,这也是许多已破参菩萨亲身体会。记得平实导师常说福德和智慧就像水和船一样,「水涨船高」,福德累积够多了就像水很多了,那船自然就被撑起来。因此菩萨道修行,每一个阶段智慧实证 三摩地

2018-07-23

在上一集我们解说了(初住位到五住位)菩萨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集见道所需要福德资粮!这一集我们要继续解说是菩萨修集见道所需要智慧资粮内容。菩萨因为调柔心性以后,并能接受善知识教导,来听闻菩萨藏妙法,能够缘于菩萨藏妙法,善于修学来引发静虑功德,发起出世间智慧。那么在六住位菩萨所修学智慧内容,是以熏习相似般若为主,来熏习四 三摩地

2018-07-23

在上一集由正纬老师解说了十信位修证,菩萨修集满足了信位福德以后,进入十住位来修证;十住位,按照次第从初住位到六住位,菩萨所应修学内容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波罗密多。要修学这六度波罗密多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要饶益诸有情,第二个是要对治诸烦恼。从饶益有情、对治烦恼中,来修集见道所需要福德资粮,在十住位中最重要就是要亲近真 三摩地

2018-07-23

福德累积重要:苦命阿罗汉娄沙迦故事「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确人生是苦,所以我们要不停地修行累积福德、智慧,要往解脱和成佛之道迈进。而如果当我们觉得很辛苦或很不顺时候,也不必气馁!因为世间上还有比我们更辛苦更可怜人,比我们福报更差众生,例如非洲或偏远穷困地带,也有许多难民非常地可怜!还有许多众生在三恶道受苦, 三摩地

2018-07-23

昨天(2012年7月24日)平实导师所讲述《法华经》讲记实在太精彩了!葛格我实在很想分享给大家,但是法华经讲记平实导师又还没出书,葛格我不能违反著作权,加上不能把上课笔记借给别人看,所以葛格我只好稍微简单介绍来分享给大众。昨天平实导师提到了百福修行,经文中讲到了这里,《妙法莲华经》卷6〈19法师功德品〉:「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