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维摩诘经讲记》开篇提到:修学佛法应有明确之初期目标,然后应有到达此一目标之方法,以及完成初期目标后进修之次第;此方法与次第,必须是明确可行者;如是学佛,方能有成,不致浪掷一世宝贵之生命时间与精神、钱财,空修一世佛法。在大乘佛法中,学佛人的第一目标即是断我见,继之以大乘法的见道,成为真实义菩萨,此后才是真入内门广修菩萨万行,一步一步确实迈向成佛之道 三摩地

2018-07-23

又《维摩诘经》卷三也说:「法〔真实法第八识〕不可见闻觉知」(CBETA,T14,no.475,p.546,a23),又说「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在在表示万法实相的第八识真心是离见闻觉知的,祂不在六尘中生起任何觉观;既然不起任何觉观,就无能所可言;在这些经典中,在在都已说明第八识无能所、无觉无观的体性,这才是真心,才是不生灭心。又第八识真心从本以来离见闻觉知,无始劫以来不 三摩地

2018-07-23

诸天主见了你都得跟你顶礼,那你还有什么慈忍、悲忍可修呢?全部都是顺境时,诸地满心现观的引发因缘就不会出现了,那要怎么修成诸地满心的现观智慧?《维摩诘经》不也这么说吗:烦恼淤泥中出生莲华。菩萨的道业就是在众生的烦恼淤泥中完成的,如果不是卑湿淤泥,还长不出莲华呢!所以烦恼存在并没有关係,但是我们应该于烦恼得自在,不要让烦恼于我们得自在——我们 三摩地

2018-07-23

维摩诘经》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泾淤泥乃生此花。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不能得一切智宝。平实导师在讲《法华经》时也提到,欲界人间是个大染缸,具足各种心所法。菩萨不要怕脏,与众生一同在烦恼污泥中打滚,只要把心弄清静就好,这样才易于 三摩地

2018-07-23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讲记:接着文殊师利菩萨又 三摩地

2018-07-23

维摩诘经》不也这么说吗:烦恼淤泥中出生莲花。菩萨的道业就是在众生的烦恼淤泥中完成的,如果不是卑湿淤泥,还长不出莲花呢!所以烦恼存在并没有关系,但是我们应该于烦恼得自在,不要让烦恼于我们得自在——我们要能够掌控烦恼——这样你就成功了。菩萨的最后一分思惑就这样一直留着,到七地满心时才断尽,可以作为六地满心前的六种现观修证因缘,所以 三摩地

2018-07-23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盘;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菩萨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维摩诘经、楞伽经、楞严经、不退转经、十地经、华严经》等,都告诉我们如何悟后起修。此师虽然也讲《圆觉经、楞伽经、维摩诘经》但却错会了。他讲《圆觉经》,却不知道《圆觉经》已经把悟后起修讲出来。他错解理障与事障的意思,才会说「见性就是成佛,悟后不必再修行」。(原标题:《圆觉经》理障与事障)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我们这个团体有很多的共修处,在这些共修处里面,有许多已经明心见性的人,《大宝积经、大集经、维摩诘经》都告诉我们,见道的人就是菩萨僧,不管他是出家相在家相。如果我们在这里面挑拨是非,搬弄口舌,而造成见道者之中,某些习气未尽者因此产生误会,而造成隔阂,那我们便成就破和合僧的重罪。破和合僧在菩萨戒而言是重戒,犯了不通忏悔。因此我们说话要很小心,因为我 三摩地

2018-07-23

而且,一灯点百千灯,灯灯相续不断,就可以成为《维摩诘经》中所说的无尽灯,能够普遍照耀一切众生,照耀诸佛世界永无穷尽。相反的,这一盏灯如果不去点燃其他的灯,则永远只是它一盏灯的光明,能照耀的范围十分有限,当然也就无法照亮大地,照亮其他众生,也无法照之久远了。《大乘义章》卷九菩萨的开示:【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一菩提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一灯点百千灯,灯灯相续不断,就可以成为《维摩诘经》中所说的无尽灯,能够普遍照耀一切众生,照耀诸佛世界永无穷尽。相反的,这一盏灯如果不去点燃其他的灯,则永远只是它一盏灯的光明,能照耀的范围十分有限,当然也就无法照亮大地,照亮其他众生,也无法照之久远了。------《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之学佛释疑1第62集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正圜老师开示(原标题 三摩地

2018-07-22

”从此以后世亲菩萨就专心的宣扬大乘,广造诸论阐扬大乘佛法,对大乘经典譬如《华严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般若经》、《维摩诘经》、《胜鬘经》等都加以阐释;对瑜伽宗的许多论着也详加论述,譬如《十地经论》、《唯识三十论》、《大乘五蕴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等,总共有五百部大乘论着,合以前所着之小乘论五百部,总共一千部,因此享有千部论主之美 三摩地

2018-07-22

第十二:关于实相忏悔部分,请大家参阅《维摩诘经讲记》第二集第P177页---P188页第一自然段。维摩诘大士、导师讲解的极为精彩!以上这些方法都是有菩萨师兄姐告诉我做的。最后附某师兄的三篇忏悔、发愿文供各位师兄参考。 忏悔文佛弟子○○○,在此生及往昔诸生,曾经对父母尊长兄弟姐妹配偶子女及诸亲友,于身口意行,造过很多伤害之事,而使今生及往昔诸生父母尊长兄弟 三摩地

2018-07-22

第十二:关于实相忏悔部分,请大家参阅《维摩诘经讲记》第二集第P177页---P188页第一自然段。维摩诘大士、导师讲解的极为精彩!以上这些方法都是有菩萨师兄姐告诉我做的。最后附某师兄的三篇忏悔、发愿文供各位师兄参考。忏悔文佛弟子○○○,在此生及往昔诸生,曾经对父母尊长兄弟姐妹配偶子女及诸亲友,于身口意行,造过很多伤害之事,而使今生及往昔诸生父母尊长兄弟姐妹配 三摩地

2018-07-22

在中文里面,居士这个字本来是指学有专精,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士;佛教传入以后,居士这个称呼就变成了专门指修行很好的在家佛,才有这个资格被叫作居士;譬如说在维摩诘经里面,维摩大士就被尊称为维摩居士。譬如说在《维摩诘经》〈方便品〉里面说到: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着。所以在中国古时候,有所谓居士十德的这种说法,意思是说,在家的佛,要有十种德行才能被叫作 三摩地

2018-07-22

维摩诘所说经》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维摩诘所说经》卷一)。表面上看,维摩诘菩萨好像有一点在跟佛唱反调的味道,其实不然。佛的说法一向就有很多层面,所以才会有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的事实。当然,出家一词有着出世俗家与出三界家的差 三摩地

2018-07-22

(《维摩诘所说经》卷一)另外又说到,说: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维摩诘所说经》卷一)所以,庄严佛土就是从清净自心如来而来,想要清净佛国佛土,要靠自己努力清净众生的自心如来,而产生庄严的结果。若是没有一世又一世不断地教化利乐很多众生,将来你就无法成佛;因为你的佛土不能成就,因为是没有摄受以及庄严佛土,所以你的佛土也没有办法成就。所以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会中有一位师兄,从禅三见性回来以后,有一天做梦,梦中在研读《维摩诘经》,醒来之后觉得很奇怪,因为他根本不曾读过这部经,他就去问别人,看是否有这部经典,结果是真的有;他就去找了一部来读,竟然和他梦中所读过的内容完全一样。他这一生从来只是持名念佛,不曾读过什么了义的经典,所以这是过去世所曾熏习的记忆,在梦境中、由于见道的功德而现前的。至于警示的梦境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再来看看现童子相、童女相的出家菩萨(出家修童子行、童女行,才称为童子与童女)像文殊师利、普贤都称为童子,善财大士也称为童子;可是维摩诘菩萨就不称为童子,因为他示现为在家相而住在自己家中,也有妻女,所以他不是出家人而是在家人。在大乘法中出家而修童子行、童女行,他的出家身分,在外观上是与在家菩萨一样的,并不容易分辨出来;大家也可以看到经中的记载,文 三摩地

2018-07-22

这些出家众有时候叫作僧宝,这是就小乘而言;大乘来说的话——胜义僧,也就是说带发修行的菩萨,譬如弥勒菩萨、譬如观世音菩萨,乃至佛世时期维摩诘菩萨,这些都是所谓的大乘胜义僧,也不能说他不是僧宝,如果这样子说法是有很大的过失,一方面既毁谤了这些菩萨们真实的存在,又毁谤了大乘非佛说。回来我们刚刚说的三宝的道理,依于佛出世说法,而有这些佛弟子们能够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