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二辑、第八辑,《维摩诘经讲记》第三辑、第五辑、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空性之实证 大乘法却不是只有讲二乘法的蕴处界的空相,除了二乘所讲的“空相”以外,也讲“空性”。空性就是我们大家都有的真如正理的本体:我个人有这个理体,你身上也有你的真如本性,这个叫做“空性”。大乘佛法的困难 | admin 2018-12-27 |
![]() |
所以菩萨的不可思议解脱,就是讲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说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而一切众生的如来藏都是本来解脱的;所以从明心者来看,没有一个众生不是解脱的,都是在轮回当中本已解脱、当下解脱,所以叫作不可思议解脱,而《维摩诘经》讲的不可思议解脱,就是这个道理。(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九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3月初版首刷,页187。)本来自 | admin 2018-12-27 |
![]() |
《维摩诘经》在卷二里面也说:“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莲华那么漂亮、那么清静,却是从污泥中长出来的,佛菩提就是要在烦恼中成长、发现。[5]有人称赞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但是六祖却说:“惠能无伎俩,不断 | admin 2018-12-27 |
![]() |
有人就说:“开悟就是【当下】明明白白的见闻觉知心” 《维摩诘经》云:“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佛经这里说:【不会是菩提】,而一般我们【会】知道事情的这个见闻觉知的意识心,就一定不是这个【菩提心】。这个【会当下】明明白白的见闻心,其实也就是意识心,而这心 | admin 2018-08-20 |
![]() |
听《维摩诘经》〈佛国品〉还没完,又入院了。后来健康好转,则续讲《成唯识论》,初能变与二能变交代完毕,其余则待来世接著讲,就走了。老人家曾指导阅读《大正藏》。 阅读佛光山之《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一三二册,八成五是响当当的知名学者专家,来自中国大陆佛学界,其余则出自台湾。纵览群书,皆依文解义;若论真参实证之悟者,一位也无。 阅读法鼓山圣 | admin 2018-08-16 |
![]() |
可是,这里世尊所说的对象是“在家、出家菩萨”,是不是跟我们一般所认定的“在家、出家人”是一样的呢?而“出家”一词的意涵,在经典中的开示又是什么呢?举例来说,《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之中,当佛告罗睺罗:“汝行诣维摩诘菩萨问疾。”而罗睺罗回答说他不堪去探望维摩诘菩萨的病情时,有一段经文是这样的:【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 | admin 2018-08-15 |
![]() |
但是,有时菩萨会故意示现女身,譬如《维摩诘经》中的天女一样的示现,可是她一转身就成佛了,所以这个也是有例外的。另外,还必须要再发一个愿,发什么愿呢?就是必须要发:“未来世所生之处皆有自在之力。”有能力而且是自己发心主动供给众生一切物资,而不是被人家所命令去做的,是以尊贵之身而主动为众生去做。这就好像现在有些大老板去当慈济委员、会员而为众生 | admin 2018-08-15 |
![]() |
摘录于《维摩诘经讲记》 (原标题:小心学佛而成为魔眷属) | admin 2018-08-10 |
![]() |
《维摩诘所说经》中云:「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六入不会者才是真正的菩提心,既然不会六入,当然就于六尘、定境法尘都是不知的,为何又说「知是菩提」?以意识之差别境界思惟揣测者,未亲证自心如来者,往往曲解真实意涵,或是不敢两者一起解说,而只能单取其一而说。以意识之一念不生心境视为悟者,就会说:一念不生之当下不了别五尘及五尘上面 | admin 2018-08-08 |
![]() |
如此误认为好脾气、修福、打坐、修定就是在修证佛法,而且还自得其乐,不肯接受正确的法义,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难道真的要完全断除世间法中的所有烦恼,才可以明心证悟实相吗?维摩诘大士说:“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也就是说当您还有烦恼时,不用先把烦恼完全断了,只要先降伏部分烦恼而能够专心修学、发起菩萨性、累积福 | admin 2018-08-07 |
![]() |
*************三归依一定要在寺庙里面归依出家法师吗?不一定的我们最熟知之七大等觉菩萨:文殊、普贤、弥勒、观世音、大势至、维摩诘、地藏王,现出家相者究有几人?而诸少数崇拜僧衣之声闻心态出家法师,每日头顶礼拜恭敬之,竟未省觉此诸等觉大士多现在家相。《华严经》中善财大士五十三参中之菩萨,始自初信位,末至等觉位,亦唯有五参善知识现出家相,而且多 | admin 2018-08-06 |
![]() |
这又是大邪见,维摩诘居士是古佛再来,但是《无垢称经》中明确的写到,维摩诘居士在给僧人讲法前,先要恭敬向比丘僧作接足礼,亦从未上座说法。给孤独长者奉佛命负责教导新出家的沙弥,教导前同样要先顶礼沙弥。维摩诘居士是古佛再来尚且不敢于比丘僧逾礼、给孤独长者有大恩于僧团尚且礼沙弥,何况一帮凡夫居士,无惭无愧无所忌惮到敢受僧人礼拜?如果说那些敢白衣上座的居士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也是《维摩诘所说经》当中开示的「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的悲心写照。又如地藏王菩萨常常处于地狱中,不断的救护地狱中的众生,也一样是大悲心的示现所致。虽然菩萨不能承担众生的恶业果报,但是以祂们的大悲力及威神力,促使众生在恶道中发起忏悔心,使恶业减轻,提前离开地狱而专心修行,再以证悟三乘菩提的功德来作下回向,使无量世以前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维摩诘经》卷2)接下来叫作不念心,祂不念一切法,表明祂是离见闻觉知的;接下来谈无住心,指祂不与六尘相应,所以才无所住啊!所以二转法轮所说的非心心、无心相心、不念心、无住心,指的还是第八识,只是祂在不同阶位所施设了不同的名字。接下来我们来看初转法轮,初转法轮分两个(内容),一个是声闻菩提,一个是缘觉菩提。声闻菩提就是佛的以四圣谛为主旨,以四念处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这里世尊所说的对象是在家、出家菩萨,是不是跟我们一般所认定的在家、出家人是一样的呢?而出家一词的意涵,在经典中的开示又是什么呢?举例来说,《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之中,当佛告罗睺罗:汝行诣维摩诘菩萨问疾。而罗睺罗回答说他不堪去探望维摩诘菩萨的病情时,有一段是这样的:【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诸长者子言:居士!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1,由佛经证明真心离见闻觉知,但是又有知的一面!《维摩诘所说经》云:法(第八识真心)离见闻觉知。不观是菩提。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深密解脱经》云:第一义谛(如来藏)离诸觉观,无觉观者是名心性。《佛说解节经》解节经过觉观境品第二佛云:如是,法上!如是实相过觉观境,我觉了已,为他解说,安立正教,开示显现,令义浅易;何以故?我说真实但是圣人自所证见;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天,张商英拜访他的一位同僚,看到同僚家佛龛上面放着经卷,便问:此何书也?同僚道:《维摩诘所说经》。张商英于是便将该经借回家阅读。向氏问:看何书?张商英道:《维摩诘所说经》。向氏道:可熟读此经,然后著无佛论。张商英一听,心里感到很后怕,同时觉得妻子的话颇为奇异。从此以后,张商英对佛教深信不疑,并留心于祖道,随有机会,即参学请益。元祐六年(1091),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我又想:『文殊师利菩萨的舍利应该也会来吧?』就这么期待着;然后过一段时间我又想:『维摩诘菩萨也有个纪念冢在天竺,祂的舍利哪一天也许也会来吧?』」虽然平实导师谦称:「就这样打了一堆的妄想。」但是以正觉讲堂住持正法的殊胜因缘,以及平实导师每次预记必然应验的往例,我们相信文殊菩萨以及维摩诘菩萨,乃至其他诸大菩萨的舍利,应该不久都将乘着不可思议的殊胜因 | admin 2018-07-23 |
![]() |
”从此以后世亲菩萨就专心的宣扬大乘,广造诸论阐扬大乘佛法,对大乘经典譬如《华严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般若经》、《维摩诘经》、《胜鬘经》等都加以阐释;对瑜伽宗的许多论着也详加论述,譬如《十地经论》、《唯识三十论》、《大乘五蕴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等,总共有五百部大乘论着,合以前所着之小乘论五百部,总共一千部,因此享有千部论主之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先来看看《维摩诘所说经》里面的一段文字:【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维摩诘所说经》卷一)表面上看起来,维摩诘菩萨好像有一点在跟佛唱反调的味道,其实不然。佛的说法一向就有很多层面,所以才会有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的这个事实。当然,出家一词有着出世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