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五、结语:《弥陀法会》在现代化社会的意义 《弥陀法会》结合了佛法摄受众生的悲愿,让这个苦难世界的人们有了无穷的希望。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个不可思议的淨土法门,中国人很早就相应于淨土法门,也很早就齐全了淨土的经典,又从慧远庐山结社以来,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中国佛法文化,长久不坠。“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这法门在中国遍地开花,许 admin

2022-06-23

  苦难末法万年中,皆有大乘法种,现身中土不绝如缕唐宋之时禅门兴盛,以公案接引后进,于教门中大多唯有略述证悟标的即如来藏;然今日大禅师平实导师身兼经师、论师、戒师、禅师,长年深入浅出演绎大经至论,恢弘圣教,意在令诸从学弟子通达三藏圣教意旨、得入圣位,于弥勒菩萨成佛时得成大用;故虽遭多次法难及网络匿名恶念攻讦,祸生肘腋—遭受亲炙弟子直接反噬,皆不能 admin

2021-01-02

  观世音菩萨发愿偈摘自《大悲心陀罗尼经》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 admin

2020-07-30

  所以接着就向十方稽首作礼,叉手祝愿祷告说:世间的众生纷乱不安,所受的这些苦难真的是无量无边,我应该能够让他们有所庇荫、庇护,能够让他们有一个安住的地方;如果他们需要雨的时候,我就能够弄水来,让他们能够有所滋润,让他活下去;如果是碰到水灾的时候,他能够即时有船筏,让他们得以安身;饥饿的时候就给他们食物,渴的时候就给他们汤水;寒冷的时候有衣服穿,热恼的 admin

2020-07-06

  又有的时候,大菩萨还会去地狱,去勉励地狱里面的苦难众生,去救济他们的苦恼,这最有名的就是地藏王菩萨。又有的时候呢,菩萨也会去畜生道投胎,去度化畜生道里面的有缘众生。这在《本生经》里面,我们可以看到释迦佛在往昔行菩萨道时,受生为各种不同身形、不同身分的许多事迹。所以说,如何修菩萨道?如何行菩萨行?就是要这样去修、这样去行,一世又一世不舍众生,一世又一 admin

2020-07-06

  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 admin

2020-06-14

  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相。佛言: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 admin

2020-06-14

  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为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圣女又问大鬼王曰 admin

2020-06-14

  菩萨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面,就是看到别人有苦难,然后自己能够无怨无悔的为对方付出而不求回报,这样的一个有慈悲心的人,通常就被称为菩萨。但是这样的一个认知,其实并不符合佛菩提道当中所谓的菩萨。菩萨一定具有慈悲心,但是有慈悲心的人不一定是菩萨;因为慈悲心只是菩萨所具备的条件之一,除了慈悲心以外,菩萨还要具备其他的条件,我们才可以称他作菩萨。如果说有慈悲心的 admin

2020-06-08

  ,哪一个都能要你的小命,好不容易熬到妈妈要生了,还不知道最后等着你的是什么,一个六七斤重的婴儿,必须通过狭窄的产门才能来到人间,逼迫挤压之苦难以形容。脱离母体后冷风扑面,犹如刀割,被陌生人抓来提去,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犹如皮鞭抽体。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无一例外哭着喊着来到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天一位妈妈看到自己刚生下的孩子眉开眼笑,她一定会被吓跑 admin

2020-06-08

  触报发起亦有二相,无知觉则迷惑慌乱,奔走不息;有觉知则痛苦,无量煎烧,痛苦难忍。如是邪思结思时,能为地狱处所;邪思结见时,能为鉴证;邪思结听时,能为大合石、为冰霜、为土雾;邪思结息时,能为大火车、火船、火槛;邪思结尝时,能为大叫唤,为悔为泣;邪思结触时,身或大或小、或仰或卧、一日中万死万生。--------《广论之平议》─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平议正雄 admin

2020-06-08

 3、人间疾疫的开示《有关释迦世尊对应人间疾疫的开示》余正伟老师各位菩萨们,阿弥陀佛!许久不见,不知各位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共同经历了一段世间的疾疫病苦,也看到了因缘成熟时,业报现前众生的苦难,以及菩萨的殊胜庄严功德所成,即使在人间游戏轮回,菩萨都仍然能够在世间得到自在。两千五百年前,拔耆国的首都 三摩地

2020-04-12

后来有一天他终于想通了,他想:我因为自己的淫欲心,所以去跟人家的歌声相和,在这过失中就使得我会遭遇到这样的苦难,要不是有人肯仗义执言来救我一条命,我今天就不知道会沦落在哪里了?所以,他决定要去出家求法。因此他就来向这位大臣请辞,大臣说:好啊!这是好事啊!如果说你有证得道果的时候,请你回来相见。于是这个人就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专精地修学,最后成就了辟支佛 admin

2020-02-21

悟达国师坐上宝座后,却生起傲慢的心念,之后膝盖上便开始长出一个人面疮来,长得和人面一模一样,让悟达国师痛苦难忍,遍请名医却都无法医治;后来就前往西蜀山间,寻访那位僧人,僧人带领他到山岩下清泉的溪边清洗,才治愈了人面疮的痼疾。当国师刚要捧清泉水洗人面疮时,人面疮竟然开口说话,说西汉初年朝廷中有两个大臣袁盎和晁错,但两个人意见不合。晁错曾为了某事,建议 admin

2020-02-21

堕入地狱道后回到人间其实是有顺序的,不是在地狱受完罪以后马上回到人间,而是在地狱受完纯苦重报以后,先去饿鬼道受生,多劫领受种种苦难而报尽了,再去畜生道多劫领受苦报受,报尽了才能够回到人间,都是依着这个顺序辗转回到人间来的;而且佛说初回到人间的时候,前五百世盲聋瘖哑,或当瞎子,或当聋子;耳朵聋了就只好当哑巴,甚至于不瞎不聋,就只是喉咙发不出声音。而且 admin

2020-02-21

而那时井口的上方,正巧有一棵大树,在每一天当中正好都会滴下一滴蜂蜜,也刚好滴到在井中这犯人的口中;当犯人尝到这一滴蜜时,马上被这甜蜜的滋味给迷住了,心里只想着这蜜的甜美滋味,而完全忘记了他所曾经历的种种险境,也完全忘记了眼前正面临的种种苦难,一心只想再尝尝那甘甜的蜜,所以便不想要再离开这口危井了。圣人就借这个故事作譬喻来开示:那关着囚犯的牢狱,就好 admin

2020-02-21

避免了种种的过失之后,我们众生虽然在恶趣之中或者是在人中,因为归依了三宝,就好比我们在人间本来是一个没有势力的人,可是因为诸佛菩萨是解脱于三界,祂是法界中最有威德的人,我们依靠有威德的人,我们就可以依于佛菩萨的庇护,我们就可以来获得菩萨的调解,而能够获得菩萨的帮助,而免离种种的苦难,这样就可以让我们万事如意。------《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05集学 admin

2020-02-21

而那时井口的上方,正巧有一棵大树,在每一天当中正好都会滴下一滴蜂蜜,也刚好滴到在井中这犯人的口中;当犯人尝到这一滴蜜时,马上被这甜蜜的滋味给迷住了,心里只想着这蜜的甜美滋味,而完全忘记了他所曾经历的种种险境,也完全忘记了眼前正面临的种种苦难,一心只想再尝尝那甘甜的蜜,所以便不想要再离开这口危井了。因此,圣人就借这个故事作譬喻来开示:那关着囚犯的牢狱 admin

2020-02-21

避免了种种的过失之后,我们众生虽然在恶趣之中或者是在人中,因为归依了三宝,就好比我们在人间本来是一个没有势力的人,可是因为诸佛菩萨是解脱于三界,祂是法界中最有威德的人,我们依靠有威德的人,我们就可以依于佛菩萨的庇护,我们就可以来获得菩萨的调解,而能够获得菩萨的帮助,而免离种种的苦难,这样子就可以让我们万事如意。------《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05集学佛后能万 admin

2020-02-21

因为你心里面也不断地在观这苦乐的因缘,乃至于你尽未来际都不会和这位众生再起种种的恶因缘,这样不是很好吗?所以应当想:众生因为无常,他自己受到苦,所以他有苦难以度过,所以会对我们作种种瞋恚无理的行为;你应当想:他因为受了很严重的病----这个三界法的贪爱的病,这个病对众生来说是不可医治的。所以我们既然要免除这三界的痛苦,就应当去想:我对于一切的境界,应当 admin

2020-02-21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66条/9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