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譬如:生命若是由上帝创造的,那么上帝无慈无悲,让所造的众生受诸苦难;若上帝是纯善无恶的,善只能生善,又怎么会造出;若众生是上帝所造,则众生都附属于上帝所有,那么众生所造的恶业,也归于上帝,应当由上帝受诸恶果……是以万物决定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一神教的信众因为不明三界唯心造的道理,无法参透生命的奥秘,故将自心藏识所具有的功能作用,推给了上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心中念念都在念佛的时候就没有妄念,就不会有邪念,也不会有害人之心,因为这样当然可以永远离开三恶道的这种苦难,所以命终之后也就可以随着我们的意愿。因为我们的愿会跟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相应之后我们就可以因为信、愿、行的关系,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解信,就是说能够了解西方极乐世界,它的生成跟我们这个世界的生成事实上还是同样的道理。就像是说现在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修学者对众生无慈悲心,对正法无护持弘扬流通之愿行,只顾自己道业修学、烦恼修断、智能增长,一向远离众生、嫌弃众生、不顾念众生的苦难及道业,当知其菩萨种性尚未发起,于如来藏法尚无因缘修、证。须知实义菩萨是在利他行中,自己道业才有增上因缘,般若智能才有增上因缘,福德资粮才有修集因缘,恶习性障才有伏除因缘。是故,修学如来藏法是为了带给众生大安乐,为使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当一个机锋公案在您的前面,如果您就认为是这样,这就像是俱胝禅师的弟子,小小的沙弥学着禅师的作略,只会举出一只手指头,心里面洋洋得意,以为这样就是无上道,我们看了都不禁哑然失笑,可是却还是有这么多人,自己还自己说学佛很多年,自己说自己是知识分子,自己说自己是老修行,这样地学这个童子的作略,却自己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一丁点可笑,真是见树不见林之辈!机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城里的人民,听到消息,又看到他们敬爱的国王受到这样的苦难,都感到忧愁烦恼。那一头狂象,在野外沼泽地里,吃了污秽的草和浊水,淫欲也止息了。想到王宫里清凉甘美的食物,像疾风一样,快步往回走,又回到牠在王宫的居所。散阇看到白象回来了,就去对国王说:『启禀大王!先前走失的象,现在回来了,请大王去看看。』国王不悦的说:『我以后不需要你,也不要那头象了!』散阇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哪一个都能要你的小命,好不容易熬到妈妈要生了,还不知道最后等着你的是什么,一个六七斤重的婴儿,必须通过狭窄的产门才能来到人间,逼迫挤压之苦难以形容。脱离母体后冷风扑面,犹如刀割,被陌生人抓来提去,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犹如皮鞭抽体。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无一例外哭着喊着来到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天一位妈妈看到自己刚生下的孩子眉开眼笑,她一定会被吓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在那里已经免除生死轮回的苦难,所以叫横超三界。也借著弥陀世尊和两大菩萨的愿力,和他们各种应化身的度化,可以很稳定的修行,直到究竟解脱。《莲宗宝鉴》卷六里有一段话:“盖一切人力量有大小,机智有浅深,所以行业不等。上上根智人,直下自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是弥陀,此则是如来无住无依最上乘境界,万中无一也。其未能顿悟之人,须是谛信净土,一心念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菩萨的大愿:首先要发愿,愿亲见自住弥陀,得上品上生,立刻回入娑婆乃至一切苦难世界、五浊恶世之中,去度一切有缘的佛子,这是第一个愿。然后要再发四个大愿,这菩萨四个大愿又称诸佛通愿,十方三世诸佛莫不曾在菩萨因地发这个愿,这称作四宏誓愿:“愿度一切众生、愿断一切烦恼、愿修一切法门、愿成究竟佛道。”有了这五个大愿,体究念佛就容易相应。第二个心叫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得事一心者--即无相念佛修成者,固然可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亦可即生深入修学更深境界,藉以提升莲品,得以早日迥入娑婆,救度苦难众生。参禅人若不欲深入念佛圆通法门,则可将此法门作为敲门砖,用过即弃(其实此法胜逾金玉);亦如渡河需要船,到岸不用舟。以此法门修成动中工夫后,即已具备看话头、参公案的能力。此时参来,踏实稳当,绝不会著不得力。所以真心参禅者,若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心中念念都在念佛的时候就没有妄念,就不会有邪念,也不会有害人之心,因为这样当然可以永远离开三恶道的这种苦难,所以命终之后也就可以随着我们的意愿。因为我们的愿会跟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相应之后我们就可以因为信、愿、行的关系,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上次已经简单的说到解信,就是说能够了解西方极乐世界,它的生成跟我们这个世界的生成事实上还是同样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说只要我们能至诚念佛名号发愿往生,并且修诸功德回向,皆是万修万人去,弥陀世尊会依其大愿,救护苦难的众生,绝对不会辜负我们。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51集如何修行对往生西方最有利?>张正圜老师(原标题:为什么见面要称“阿弥陀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虽有诸多佛国净土可让此娑婆世界阎浮提众生求愿往生,然而与此娑婆释迦牟尼佛刹因缘较深者,乃是西方净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因此本书将以西方净土为所阐述之重点,将西方极乐世界之修道次第直往圣道门,与此娑婆世界阎浮提之净土念佛法门直往圣道门,加以剖析说明比对,让行者能对净土法门有全新而正确之认知,藉此能利益修学净土念佛法门诸上善人,也期望能劝进诸上善人发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诸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其皮毛齿角森然变现时,岂复能知遍法界异类身是阿弥陀佛?当其鞭笞雨下屠割奏刀时,岂复能知遍法界受苦异类身是阿弥陀佛?当其鼎烹刀锯犁耕火炙时,岂复能知遍法界饿鬼地狱受苦身是阿弥陀佛?岂唯是,即俨然而人,当其苦难忽逢,刀兵乍逼,尔时即不能知我辈苦难身是阿弥陀佛。岂唯是,即快然而得意,五欲自娱,荣华满志,尔时即不能知我辈受享身是阿弥陀佛。夫人世间在顺在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可怜平日不念佛之人,在地狱苦难之中,亦不能念佛。近有活阎罗王教地狱人念佛,但能念一句阿弥陀佛,即与出狱。而口噤不能吐一佛字,不信心之障重如此。《大智度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身堕恶道,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善知识,教令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然则吾辈业海中众生,除却一句阿弥陀佛,更从何处觅生活!警世(晋)跋陀罗不结良因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复为广说三界难居,三途苦难,唯佛菩提,是真归依。”呜呼!此如来悲悯众生,拔济于临命终时之苦心也。佛言:垂终之心,其力甚大。故临终之念,能消重业。然予见平生念佛人,至临命终时,容有痛苦逼身,舌根短硬,不能念佛者有之。何况平时观想不熟,至八苦交煎、四山相逼之时,欲其随知识之口,念佛声声不绝,作观心不散乱,此必夙世因中善根深远乃能得之,岂可望于悠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与言教不相应,纵令念佛,共不能救,罪亦不灭,病苦难除。贪财败德,及祸之基;取之非理,为恶之本。一切恶誓愿断,一切善誓愿修,恒沙功德誓愿满,无上佛道誓愿成。(某甲)等,稽首和南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十二部经、诸大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受等请,来入道场,证明。今日今时,蒙善知识教,发露忏悔未觉悟时,及觉悟已来,于其中间,三业造罪。身业不善,杀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是我们何妨只取极乐的好处而努力修除自己的性障与智障,先行求证不退转住的功德来避免生西后的果报低下及时劫的长远?另外,也有许多悲心极重的菩萨,要他们离开娑婆世界先求自利,不先度这里的苦难众生,坐视众生失去得度的机会而更加痛苦,他们是作不到的,因此他们选择留在娑婆世界而不往生极乐。对这些菩萨们来说,苦乐不是问题,行菩萨道以利众生才是重要的。佛法中许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说只要我们能至诚念佛名号发愿往生,并且修诸功德回向,皆是万修万人去,弥陀世尊会依其大愿,救护苦难的众生,绝对不会辜负我们。问题四,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是否大家的品位都一样呢?我们的回答是:不然。根据《观经》记载,往生极乐世界者,随着智慧以及功德的深浅,可分为上、中、下三辈。这三辈中每一辈又分为三品,总共分成九品,摄受不同根性的有情。接下来我们继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岂知快活的时光混得很快,苦难的日子很快便到,慢心一起,智慧便马上被障住了。早斋时萧老师的开示和机锋,让我对自己第一天小参的报告起了怀疑:我原先的方向可能不对,应该是萧老师今早开示这个比较对。马上脑筋急转弯,往另一方向寻找。边吃饭边整理。饭毕,一入禅堂,监香老师问说:有心得的人举手,可安排入小参室。我又把握机会、马上举手,于是又被安排小参。一入小参室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