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平实导师著─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由是缘故,唯识经论云:“入见菩萨皆名胜者,证阿赖耶故,正为说之。”若无人能证阿赖耶识者,则是缘未熟时,佛终不为众生说之。如窥基大师所云:“如来设教,随机所宜;机有三品不同,教遂三时亦异。诸异生类无明所盲,起造惑业,迷执有我,于生死海沦没无依,故大悲尊初成佛已,仙人鹿苑转四谛轮,说阿笈摩,除‘我有’执,令小根等渐登圣位。彼闻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彼若言有,则本质已非佛教法师,则是已经严重毁破声闻比丘根本重戒、已经严重毁破菩萨十重戒之根本戒者,已成地狱种性,自身已无比丘戒及菩萨戒之戒体,实质已是严重破戒之在家人,已无资格评论任何人。若彼言无,是否有覆藏之罪?复过半月之后即成僧残重罪,再半月之后即成波罗夷罪,除原有破戒之性罪及戒罪外,重加一重覆藏重戒之重罪,必入地狱。所以者何?修学密宗二十余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又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人有过失,你可以私底下劝诫他,但是你不能一直在背后宣扬他的过失;如果给他知道了,他会刻骨铭心地记恨你,这就是在人际的应酬关系上不要做懊恼的事,也等于佛教里面讲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26~27)然而星云口中虽作是说,其实心中根本不畏恶因,绝非真正之菩萨也。所以者何?星云既然对人物及诸徒众指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潭州道吾山圆智禅师僧问:“无神通菩萨为什么足迹难寻?”师曰:“同道方知。”曰:“和尚知否?”师曰:“不知。”曰:“为什么不知?”师曰:“汝不识我语。”云岩问:“师兄家风作么生?”师曰:“教汝指点著,堪作什么?”曰:“无遮个来多少时也?”师曰:“牙根犹带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于吾此语,若有不服,则当造文或出书公开破斥平实,令众周知;若于平实如上所言,不能置一语者,则当尽速公开忏悔,否则来日有殃在:阎王必定一一计算汝广受众生供养,及无根诬谤与贤圣菩萨之一切罪业也。是故,未知禅者莫说禅;不解般若者,唯可依文解义,莫依自意所想而广作演说,更莫因己法之下劣于人,恐名闻利养受损、眷属流失,而横加诬蔑、否定、诽谤,否则终将被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潭州道吾山圆智禅师师闻僧念《维摩诘经》云:“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皆欲随从文殊师利。”师云:“甚么处去?”其僧无对,师便打。后僧问禾山,禾山代云:“给侍者方谐。”师下山到五峰,五峰问:“还识药山老宿否?”师曰:“不识!”五峰曰:“为甚么不识?”师曰:“不识!不识!”问:“如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又发愿云:“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每日佛前唱诵、忏悔罪业,祈求佛菩萨加持得遇弘传之明师,期望证得般若;然而逢遇佛菩萨遣来真善知识时,却又各依表相而无根诽谤其法及人;如是每日佛前求遇真善知识、求悟智慧、求消灾障等,复有何义?岂非至愚至痴者之心行?如斯等人每日随星云个人之邪见,而造作故意诽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今阅读平实之著作已,已知一念不生之知觉性乃是意识心之自性,乃是缘起性空之法,非是实有常住之金刚法,四阿含诸经明说之文俱在,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经佛语现在,则应殷勤探究第八识实相心之所在,求觅自身本有之空性实相心,求觅从来本离见闻觉知之实相心,求觅本来不曾稍起烦恼、本来不起妄念之第八识实相心,方能入于证悟贤圣之列,方入菩萨数中。若仍如今日之尚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已,却又每日晨朝立在佛前发愿:愿证无上菩提,愿得值遇真正菩萨,证得般若实相。如是,诽谤佛遣来受生弘法之菩萨已,却又每日立在佛前,恳求佛菩萨别派菩萨前来传授、前来救度之;及至别派菩萨受生于人间,二三十年后出世弘传时,却又诽谤之。如斯等人,诸佛菩萨亦复无可如何,每日闻其祈求已,亦唯有苦笑怜悯而已,不复有所能为也!无法救之也!是故,平实今日责彼四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今由星云所言“佛法普遍存在‘虚空’之中”一语,即可证明星云其人根本不懂大乘佛法之基本要义,何况能是禅门证悟之人?故说星云法师其人,既非声闻初果人,未断我见故;亦非大乘证悟之菩萨,尚未证得自心如来故,大乘佛法之基本法义尚且不曾知晓故。更道“青青杨柳、各色花朵,都是如来的法身”,则当星云每日吃饭食菜时,皆是吃佛法身,则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一首诗偈使我想起:当初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在世经常行善,好多人都想到普陀山去看观世音。有一个屠夫他非常不孝顺父母,但是对观世音非常虔诚,一心一意赶到普陀山去朝山,要见观世音,……(故事譬喻,略而不录)。所以,观音菩萨都在自己的家里,佛祖就在我们的心里:堂前双亲你不孝,逢庙拜佛有何功?能孝顺父母,行道德、行慈悲,那就是我们人人的灵山宝塔。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胤栖心佛理,幸逢道人,乃为赞曰:菩萨遯迹示同贫士独居寒山自乐其志貌悴形枯布裘弊止出言成章谛实至理凡人不测谓风狂子时来天台入国清寺徐步长廊呵呵抚指或走或立喃喃独语所食厨中残饭菜滓吟偈悲哀僧俗咄捶都不动摇时人自耻作用自在凡愚难值即出一言顿祛尘累是故国清图写仪轨永劫供养长为昔居寒山时来兹地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聊申赞叹愿超生死 (原标题: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诘旦说梦,一一无差;视神像,果有所损;惊异,牒申郡县;郡谓“贤士遯迹、菩萨应身”,号(之为)拾得贤士。初,闾丘胤将牧丹丘,头疾,医莫愈;遇禅师名丰干,言自天台来谒使君,告之病;师曰:“身居四大,病从幻生;若欲除之,应须净水。”索器咒水,噀之立愈。闾丘异之,乞言示此去安危之兆,师曰:“记谒文殊、普贤;此二菩萨见之不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更因星云法师一心欲与外教攀缘示好,不肯解说教之上帝所住境界低下,故令曹先生伉俪无法知悉教之上帝实仅是三界中之欲界众生尔,尚不能修入色界无色界之凡夫境界,何况能知阿罗汉之解脱境界?何况能知禅宗开悟菩萨之境界?更何况能知地上菩萨境界?佛之知见则更无论矣!由星云不懂三乘菩提,以致所教导之知见粗浅故,使得曹先生伉俪完全不知上帝只是欲界天境界中之凡夫,所以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不必拈示公案悟入之关节所在,只要能时时问人:“谁是禅师?”即已经是禅师也!禅师如是容易担当,无怪乎恁多法师居士,个个自告奋勇,出世竞当禅师,于是现在连慈济之证严法师也敢以悟者自居,说起十地菩萨之证境来。然而,究竟禅师问尔“谁在辛苦?谁在说话?”时,究竟阿哪个才是“谁”字所指之真实心、直心?尔佛光禅师还曾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今者星云法师所说“冲破了最后一道生死的关卡”之境界,却是连我见都不曾断除,尚非声闻初果得亲证者,却敢说是能出三界生死之阿罗汉“冲破了最后一道生死的关卡”之境界,其言非妄而何?复次,“体会到了不生不灭的究竟安乐”,乃是菩萨所证境界,非声闻阿罗汉所知;此谓声闻阿罗汉所证解脱三界生死之境界,并非不生不灭境界,而是灭尽五蕴十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大师又言:“今日修道者,只重生死,不重生活,实离道远矣!”果真如其所言而可说为临济禅宗之佛法者,则应今时一切学佛人皆不许追求了生脱死之法,则四阿含诸经中纯说可以令人解脱生死之二乘菩提,即成无用之法;则二乘圣人皆是离道极远之人也!亦应大乘菩萨六地满心时取证灭尽定,七地取证念念灭尽定者,皆非佛法。星云如是主张,如是开示佛法,是耶?非耶?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实只是学得善于使用机锋之方便手段尔,如是手段者,余在禅三精进共修期间,常常使用;然因二○○三年四月禅三时,佛菩萨谓余晚间开示公案太过明白,恐学人悟得太易,般若智慧难以发起,悟后将如同以往所度之人退失信心而致退转不信,是故指示平实:不许讲得过于浅白。然因公案之讲解,既已了知其间所有密意,若欲作保留而故意不说者,以余一向无遮无隐之习性而言,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光《石头路滑》页17)平实云:星云法师根本不懂唯识学,根本不懂禅,说得如是言语,岂不怕他人见了笑伊?犹自印于书中流通天下,非是智者之心行也!比见坊间多有宣讲唯识之法师居士,将其所宣讲之唯识内容,整理成文字,梓行于天下,以邀“懂得唯识”之令名;殊不知唯识一学,本属增上慧学,乃是地上菩萨之行门,直至等觉地,皆不可丝毫离之;故说此门为增上慧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