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当你在发愿的时候,你那一种平静或是欢喜的心,是没有办法用其他的取代的,何况是你最后产生的决定的心,这一定会有你的决定心,你想要怎么样去成就你的菩萨道。就像是我们忏悔的人,会说「永不复作」,可是还是会一直作,可是你愿意这样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终于那个不良的劣行,它会减低它的势力,如果你还能作观行,然后呢,这样最后你会,慢慢地你的戒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最可怕的是,你的功德性会不见了,因为你的功德性会影响到你的种性,让你的菩萨种性会很不牢靠。你会很容易被人家牵引,人家说这个有好处,这个有好处啊,那你就会跟这三界法的种种三界有而相应,因为人家不会特别介绍坏处给你嘛,那有好处,你这个也要,那个也要,看起来哪个都不错。所以,这个东西还是要说,从过程中自己去把这个苦呢,还有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做一个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在这个漫长的佛道的过程中,有得到智慧的法喜,也有得到说,他自己感觉的回报的法喜,不是众生给他的那种东西的法喜,他感觉的回报是众生可以成就佛道的法喜,就是说,是基于助人本善,而扩充到这个助人让他成就于佛道,当他走上了成佛的道路,那种的喜悦。你这样想想,你这一辈子,在座的每一个都想想,你可能间接的帮助过别人成就佛道,或是间接地接引他到来,那你没有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知识也没有说过,也没有保证过,将来你就可以一步轻轻松松地走过第二大阿僧祇劫,这世界没这么便宜的事情啦,绝对没这么便宜!那个是要你拿出你世间的性命来换得的,如果没有精进到这样的地步,如何可以显示你可以获得这殊胜的果位的殊荣,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你要还价的话呢,那你就要认命,你要从这点开始就要很清楚地知道,当你开始讨价还价的话,你是在你菩萨道的路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真正能够被称誉的人,叫作什么?叫作是菩萨摩诃萨。真正能够被称誉的人,以戒行来说,叫做二地满心的菩萨。真正能够从解脱有一点所得的,然后可以不再生生世世迷惑中流转的,叫做远离整个胎昧,那是三地满心位菩萨。于世间法的智慧能够多修学而了知者,是五地满心位的菩萨。然后能够远离末那的种种不善性,那个叫八地菩萨。真正于法界中受职法王子位子的,是十地菩萨,所以以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如何去弥补这些亏负呢?佛也是可以报恩的,所以这样呢,现在你在因地,便不需要再去思议哪!你就要去想:你要慈悲,你要平等心,你要一点一滴地建立菩萨的德行,那是你应该转依到如来藏的康庄大道,那是你的成佛之路,你要以这样的平实之路来让许许多多的未来的菩萨也藉此走向无上菩提。不要再去想说:风会不会把我吹起来,我这样会比较风光一点,如何我才会风光?你要开始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今天你听了,就要想:世间的人关心的事,都是以为他可以主宰的、都是眼前现下的事;而我自己呢,我关心的是佛道佛事,我关心的都是尽未来际,至少我关心的是我舍报以后,会何去何从?这都不是一般人所关心的,因此「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能够走我自己的道路,行我应该尽的菩萨行,世间人要的三界有,是他们的份,毕竟我有佛法为伴,有诸佛为伴,有大觉者作我的明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后对于根器深厚而又悲愿化世的听众,那这样就是菩萨的大乘。”可能他又转着又会说:“事实上佛法又分为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人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人生人,然后把五戒十善综合合起来叫作人天道。声闻是由于听闻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而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合称为解脱道。而菩萨道是既求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菩萨道里面为什么一定有一个誓愿,叫作「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你发了这么大的愿,一定要救度他们,那你怎么可以毁弃你自己的誓约?即是你觉得说「真的是太累了,算啦,不要度啦!」,然而这样也是不可以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应该进一步来解释,因为永远永远永远的永远,不管这宇宙怎么成住坏空,不管你将来修行多么好,摄受众生的智慧能力是如何地高明,这永恒的永恒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呢,菩萨要学,因此不要说,这样造了恶业,这业种被记录下来,将来一定会受苦果,所以还要反过头来埋怨如来藏。你要转过这个念头来想,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业果性可以成就,所以我们才可以自在地学佛,将来可以成佛;当我们都不去造这些恶业的时候,以后我们就会和这些恶果绝缘,这我们所领受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善的境界,这样不是很好吗?这样得到也才会心安理得啊!而对于以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有的菩萨是真的来监视你的,当然也是来保护你的。比如说,常跟随在你身边的神,从你受佛法的皈依开始,就有36位;乃至受五戒,每一戒有5位神,这样总共36+25就61。因此除非你不是真的想学佛,不然这些神就会跟着你,就61位。何况你今天受的是菩萨戒,这个是「不共二乘戒」,唯有大乘佛子真正能发、能持的殊胜戒,那这样的话,你已经没有办法数出到底有多少的神在你旁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菩萨总是会想,这些境界法要舍弃,真的是很难,而我们在这里说的:是心舍,不是身舍。我们可以讲白一点,释迦如来现在也有在注意你,但是我们不说是监视你,如来是很关心你。所有全部的如来都很关心你,因为佛佛道同。那你知道全部的如来有多少?经典说是无量无边的阿僧祇的数量那么多,就是没办法计算的意思。这么多,那每一位都很关心你,那每一位都会注意你。你如果要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颦蹙相就是皱眉头,菩萨常常这样的话,人家心里面就会讲,这个叫大乘法,哼……,心里面会产生不满。菩萨呢,要在许多的场合,因为的时候不太一样,但是你是在接众的时候,那你一定要笑脸。在佛世的时候呢,菩萨有一个相貌体性,就是他一定是容色熙怡,熙就是像阳光一样,就是阳光和煦,温暖的阳光照射,如此怡然自得;然后呢,他一定是还没有讲话,还没有来问候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这样来看的话呢,「转依」,它不是一个名相,说来似乎也不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就是你要甘愿一点,就是要做菩萨啦!菩萨呢,就是坏事向自己,好事向他人。所以在这些次法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即使说你已经在行菩萨道,一劫、两劫乃至无量劫了,我们还是可以确定你亏负众生。只要你还没有真正走向圣位之前,就是亏负众生。就算走向圣位,你亏负众生的部分还是非常多的,更何况是我们现在还在颠仆学步的时候。所以,能够从这点开始思维的时候,自己的种性才会开始变化。因为,我以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欠债还钱是应该的,天公地道。作个修行人,对于过去所亏欠的、所亏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极乐世界的好事你能够做的、应该自己要做的,就是于法门上自我精进,因为别人都不需要你帮助,别人法上有问题的时候呢,佛菩萨就直接指点了。或是说,你可以去十方世界供佛,但这还是属于个人精进,不是利益别人的好事。所以说,业报因果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了解。我的意思是说,要记录因果,要成就种子的功能,这必须要有超越人类所已知的一切知才行。因为你拣择因果的智慧是没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证悟不证悟,它是督促一件事情:你到底是不是菩萨?所以归结回来,就是说菩萨种性很特殊,就是说证悟菩萨最后会不断的转依到如来藏、转依到如来藏的体性上去;而生生世世无量辈子的熏习和实证这个心体,会让他的末那意根所要如来藏含藏的种子慢慢地转变,渐渐地妄心也出离这种种的虚妄想。像这样,每一辈子对于这世间的贪染都有深刻的认识,对于污染法都有想要克制的作意,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佛菩萨所产生的智慧不是这样的,所引生的三昧境地也不是这样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境地、任何时空点,祂都能显现,只要不违背因果,祂就可以显现,所以如来藏的功德藏是超过一切诸法,祂真的是可以出生一切诸法。而我们无始无明而产生的思决定,让我们被这些无尽的业果所缠缚,所以如来藏产生了符合我们业道、业果的种种功德藏,祂一样满足我们,但这不是世间法说的机率问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课题告诉我们,当我们还是存在于人间的时候,当我们还是拥有世间法的时候,当我们还是有五蕴假我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去以佛法的无我观,来继续活在这世间?因此菩萨就会以如来藏服务这假我的精神和体性,来转而服务一切有缘的有情!一切有情虽是假,可是他还是受苦啊!因此我们不忍心,在我们能力之内,就是于此世间,来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而渐次修学、得到佛的智慧。人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知道:我最终还是取用这些法,是因为菩萨于这个世间必须有基本的营生利用,因此来受用;但我还是可以将这些法先提供出来给予众生受用。如此慢慢地,你退两步:一步代表你了解你的贪欲之火焰开始消退;另外一步是将这些法,布施给比你更需要的众生,这样真真实实地做到,如此慢慢的你退到最后的一个顺位上去。所以说,不是要你全部舍离世间法。是说你对于取的、有好处的,你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