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看,在佛世的时候,佛陀有的时候乃是要开示一个非常重要的法要,所以示现了一种瑞相;有的时候乃是说,要说一个重要的本生因缘,所以祂又示现了另外一种瑞相;那也有的时候,乃是要说某一尊佛的世界是多么的殊胜,因此祂就示现了一种瑞相,乃至多种瑞相;也有的时候,佛陀是因为看到了某些殊胜根性的弟子,要藉由这样而赞叹这位弟子,所以也示现了瑞相让大家注意。所以,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是他临命终的时候;由于过去生修来的福报,遇到了善知识跟他赞叹阿弥陀佛的十力威德光明神力,并且赞叹持戒、修定、修慧、解脱、解脱知见,听闻信受之后,他的地狱重罪消除了,往生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在莲花之内经过六大劫方能花开,然后观世音菩萨等两位大士为他说甚深的大乘经典,而发无上道心,仍未能证果,将来证果的时间要很久远。下品下生,是摄受造作五逆十恶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是故舍利弗于契经中,赞叹如来具七胜法。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具足获得微妙,名阿羅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羅呵。觉了二谛:世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随喜就是跟着欢喜赞叹,不反对而且帮助他。可是这二位老人家因为只有这个独子,而且他们年纪也大了,所以告诉他:「你不要这样讲,我们现在年纪都很大了,而且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如果出家后,我们一定会死的。」好说歹说,总归一句话是要把他留住,如果留不住,日夜想念的结果只有一死。当时,大精进菩萨就讲了:「你们不让我出家,说会死,那我要设个方便,让你们二位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 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不住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好!现在先来说说:既然念佛能往生,是不是可以百分之百的往生?也许你曾经听过古德这么说千修千人去,而近代也有大德依于这样的说法,鼓励学人求生西方,这是应当要加以赞叹的;可是假如他又加上一句说:哎呀!我的假如能够下品下生就很不错了!这也许只是他的谦虚之词,假如不是的话,那么他跟大众说千修千人去,难道就只能下品下生而往生吗?下品下生而往生,是哪一类的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们看,在佛世的时候,佛陀有的时候乃是要开示一个非常重要的法要,所以示现了一种瑞相;有的时候乃是说,要说一个重要的本生因缘,所以祂又示现了另外一种瑞相;那也有的时候,乃是要说某一尊佛的世界是多么的殊胜,因此祂就示现了一种瑞相,乃至多种瑞相;也有的时候,佛陀是因为看到了某些殊胜根性的,要藉由这样而赞叹这位,所以也示现了瑞相让大家注意。所以,经典上还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倾,即生彼国七宝池中。】------《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来看这段几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我们看这段在说明,西方三圣祂亲自来接引。所以上品中生的菩萨,也是西方三圣亲自接引----就是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亲自来接引!来接引,而且还有无量的大众眷属来围绕在行者前,来护持摄受,而且这时候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到这个部分所说到,上品下生的菩萨乃是西方三圣化作五百化身的阿弥陀佛来接引此人,而且这五百化身的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一个上品下生的这个菩萨,同时授手,而且同样赞叹这位行者,赞叹的内容是什么?赞叹他有发清净愿----发清净的成佛之愿,发成就无上道心的志愿。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就知道:发愿成佛是非常重要!倒不是有些人小鼻子小眼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知道中品生的念佛菩萨,乃是阿弥陀佛所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乃敷,花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中品中生的菩萨,他是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就是说他在娑婆世界是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或者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或者声闻具足戒而不违犯。也就是说,虽然他是一日一夜,可是他是精勤的持戒,一日一夜执持出家戒律,是非常精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可是因为他没有一个重大的障难----他没有毁谤大乘法的障难;而舍寿的时候,他是遇到善知识的帮忙,所以命终时遇到善知识为他赞叹,这个善知识为他赞叹大乘十二部经的经首题名字----就只赞叹经典的名字。譬如赞叹《妙法莲华经》多棒多棒、《大方广如来藏经》多棒多棒、《解深密经》多棒多棒,赞叹这些经名而已。只是赞叹这些经名,这样子就加持这个下品上生的菩萨,因此这个善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善知识怎么开示?善知识要替他赞叹阿弥陀佛的十力威德光明,也要赞叹持戒、修定、修慧、修解脱、解脱知见。如果这个善知识,他根本不信受阿弥陀佛,甚至说阿弥陀佛是太阳神崇拜,他怎么可能说阿弥陀佛有这些无量的功德、威德的光明神力呢?所以说善知识是非常重要!那一样的道理,他因为听闻善知识说了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乃至听闻了以后他信受,而听闻以后信受理解,虽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末学妙宽合十求菩提菩萨答:妙宽大德法安,赞叹您能起惭愧心和悲心,佛说惭愧乃清白善法,能坏一切恶业。同修会的亲教师说明白因果的佛不故意造恶业,但因为未明心见道,意识心尚未转依清净法性,性障未除,仍会因为烦恼习气的现行而造恶,请师兄忏悔即放下,不要落入掉悔盖当中。今日师兄能遇到,当依大善知识平实居士所阐述无相念佛(详见法门修学,可忆念大慈大悲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例如弥陀世尊摄受众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三辈九品普皆摄受,所润摄的众生之广大,慈悲之无比,乃十方诸佛所赞叹者;但有许多的净土行者因为师父教导的知见错误,妄自菲薄、看轻自己,也缩小了弥陀世尊的许多大愿,却以小心小量的心态只取受下品下生,而不知只要依照经中的开示去行,上品上生乃是容易或可以达到的,无奈的辜负了弥陀世尊的慈悲,这乃是末法众生根器与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昨晚刚好有听说:某地有位师父要求学人,每天早晚练习无相忆念拜佛时,必须要将自己现在所处在无相念佛十个次第中的那个阶段之开示,先念一遍(最好是背下来)然后再开始拜佛,如是每月修完一个次第,这样不但十个月克期取证亦兼有正确教导他人之能力!另末学赞叹不已,所以若要增上还是如实一点比较好。(原标题:佛法之魅力就是一定可以亲身检验如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走笔至此,末学不得不由衷地赞叹萧导师之善巧方便之睿智与仍坚守岗位之各亲教师(须自备广大福藏以便承担末法众生之业力)。但愿十方诸佛菩萨能加被他们,令正法久住。阿弥陀佛!(原标题:无相忆念拜佛是修观行的最佳基本动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而此受害之原由,却是因于修习日本之本愿念佛法门所致;如是以善因而得恶果,余人既已知之,宁无善念而欲救之?由是缘故,正德居士造此《净土圣道》一书,揭橥正见,比对日本传来之本愿念佛法门之种种邪见,令诸净土行者悉能了知,速谋补救之道,非唯可免下堕之恶业,以可免除障碍生西之恶业,兼可提升生西之品位,真乃功德无量,正应极力赞叹而广流通,以利众多净土门中之修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此特别呼吁大家,将禅法与净土法门加以简择和圆融,互相赞叹!互相学习,并且转相告知,使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们都能迅速成佛,广益有情。至于中辈往生人是属声闻种性,不论成佛,所以我们不加以详论。我们认为修学佛法不该偏执一边,应该禅净圆融,撷长舍短,则禅与净土相得益彰,娑婆与极乐互相辉映。有智慧的人必定不会执着禅而毁弃净土,也不会执着净土而毁弃禅法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