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印禅师于是拊掌赞叹道:“只有这汉,犹较些子。”郭祥正居士生前著有《醉吟庵诗文》(又称《青山集》)三十卷。 (原标题:248提刑郭祥正居士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张商英听完这一段开示,如醍醐灌顶,赞叹道:“美哉之论,岂易得闻乎!”于是便向克勤禅师执以师礼,并请克勤禅师留居夹山碧岩。不久克勤禅师又迁湘西之道林。后蒙太保枢密邓子常之奏请,得赐紫服及佛果禅师之号。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在宰相李纲的奏请下,克勤禅师又奉敕住持镇江金山寺。在金山寺,高宗皇帝曾诏见克勤禅师,请问佛法。克勤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圆悟禅师曾说偈赞叹道:“休夸四分罢楞严,按下云头彻底参。莫学亮公亲马祖,还如德峤访龙潭。七年往返游昭觉,三载翱翔上碧岩。今日烦充第一座,百华丛里现优昙。”亮公指西山亮座主,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参见“西山亮座主悟道因缘”。德峤指德山宣鉴禅师,龙潭崇信禅师之法嗣,参见“德山宣鉴禅师悟道因缘”。安民禅师悟道后,曾礼偈过蒋山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道元禅师于是把自己的领悟告诉了大别道禅师,道禅师遂予以肯定和赞叹。后来,道元禅师又前往参礼佛鉴慧懃、佛眼清远二位禅师,皆蒙赏识。最后,道元禅师又来到金山,投圆悟克勤禅师座下。他把自己的领悟告诉了克勤禅师,可是克勤禅师却不予印可。克勤禅师奉诏住持云居山的时候,道元禅师亦随而从之。道元禅师对宗门之旨虽然早有信人,但是蕴积在胸中的疑滞尚未完全脱落,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事后来传到成都昭觉寺,圆悟克勤禅师听说后,不禁赞叹道:“龙门有此僧耶?东山法道未寂寥尔!”善悟禅师后住江西云居山,开法化众。曾有上堂法语云:“少林面壁,怀藏东土西天。欧阜升堂,充塞四维上下。致使山巍巍而砥掌平,水昏昏而常自清。华非艳而结空界,风不摇而片叶零。人无法而得咨问,佛无心而更可成。野蔬淡饭延时日,任运随缘道自灵。毕竟如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眼禅师于是作偈赞叹道:“有道只因频退步,谦和元自惯回光。不知已在青云上,犹更将身入众藏。”世奇首座晚年的时候,因学者一再邀请他出世接众,不得已,便升座说法。临终前,曾说偈云:“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诸法同。诸法我心无别体,只在而今一念中。且道是那(哪)一念?”大众一时惘措。于是,世奇首座便喝一喝,奄然迁化。 (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圆悟禅师赞叹道:“是子他日必类我师。”于是,宝印禅师便在昭觉寺留住了三年。在这期间,安民禅师一直在中峰弘法。后来他邀请宝印禅师回中峰,充当首座和尚,但被宝印禅师婉言谢绝了。安民禅师很失望,说道:“我以法得人,人不我传,尚何以说法?”因此想放弃中峰僧众,前往他方隐修。中峰之僧众都非常惶恐,于是便前往昭觉寺恳请宝印禅师回中峰,圆悟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那僧于是赞叹道:“师再来人也。大兴吾道,非师而谁?”说完便在雪地上书偈而别。从此以后,印肃禅师便屡有神迹,不可具计。曾有人问印肃禅师:“修何行业而得此异迹?”印肃禅师于是当空画一画,说道:“会么?”对曰:“不会。”印肃禅师便道:“止!止!不须说。”印肃禅师自题像赞云:“苍天!苍天!悟无生法,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是他便急忙回到室内,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叹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并作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参见“香严智闲禅师悟道因缘”一节。]昙密禅师于是述偈呈弥光禅师。为了勘验昙密禅师,弥光禅师遂举“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端裕禅师于是赞叹道:“俊哉!”景蒙禅师悟道后不久,即归故里探望母亲。后往龙翔,礼谒昙贲禅师。昙贲禅师是庆元育王介谌禅师之法嗣,天宁长灵守卓禅师之法孙。昙贲禅师一见景蒙禅师,便非常器重。昙贲禅师问:“言无展事,话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只如言诠不及处,如何通个消息?”景蒙禅师于是用左手画了一个圆相。昙贲禅师便拈拂子打了的左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说法大有古德之风,浮山竺原禅师听了法林禅师的开示之后,曾赞叹道:“五百众中居上首,妙解堪作人天师”。在净慈,法林禅师后住蒙堂(丛林中,执事等退职之后静养之地)静修,足不出户者九年。此后又应行省丞相脱欢公之邀请,出世住持万寿寺,不久又移住中竺、灵隐。最后退居灵隐了幻庵,终其天年。法林禅师曾有上堂法语云:“拨尘见佛,谁知佛亦是尘。罕逢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二将赞叹道:“果然有是父有是子也!”于是二将礼沼禅师为师,并与印简师结为金石之交。沼、简师徒二人后得到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恩重,并奉诏住持兴安香泉院。太祖后来又赐沼禅师“中观慈云正觉大禅师”之号、印简禅师“寂照英悟大师”之号,并以官给奉养。沼禅师和印简禅师后北渡朔漠,来到赤城。当时印简禅师才十九岁。同年,沼禅师圆寂。临终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海印禅师曾当众赞叹法枢禅师道:“永嘉枢侍者,是煅了底金。”后来,法枢禅师又前往东林,参礼泽山咸禅师。那一天,正好赶上泽山咸禅师开堂说法,为大众举“竹篦”之话头——宗杲禅师在室中常举竹篦问僧众曰:“唤作竹篦则触(冒犯第一义谛),不唤作竹篦则背(违背世间常理)。不得下语,不得无语,速道!速道!”泽山咸禅师话头还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信禅师曾当着大众的面,赞叹清珙禅师道:“此子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从此以后,清珙禅师道名远播,经常出入于吴越之间,激扬禅风,广结般若之缘。后偶游霞雾山,清珙禅师喜其山势峻秀,于是卓庵而居,名曰“天湖”。禅坐之余,清珙禅师经常吟诗自娱。其山居诗多脍炙人口,充满烟霞之气。现举五首——1.“竞利奔名何足夸,清闲独步野僧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大觉禅师一听,便赞叹道:“奇哉,斯人!是从上果地中语也!”大觉禅师圆寂后,德宝禅师又重新回到关子岭,参礼正聪禅师。一日,天气寒冷。正聪禅师令德宝禅师生炉子。其间,正聪禅师趁机便问:“人人有个本来父母,子之父母今在何处?”德宝禅师道:“一火焚之。”正聪禅师道:“恁么则子无父母耶?”德宝禅师道:“有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赵吉贞居士赞叹道:此儿不可轻视,当善教之。从此以后,西林禅师便请人教德清禅师学习《法华经》和《四书》等内外典籍,以及为诗作文之法。十九岁时,清禅师前往栖霞山,礼云谷禅师。谷禅师令他阅读传德参云《灯录》和《高僧传》。当他读至《中峰广录》这一部分时,德清禅师忽然心生欢喜,决志参禅。于是他便请求永宁禅师为他剃度,并焚弃俗书,专究生死大事。德清禅师虽用功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学禅师赞叹道:“真狮子儿,善能哮吼!”崇祯癸酉年(1633)年,如学禅师离开沩山,移住金陵祇陀林,不久便圆寂。生前著有《五宗派叙》。 (原标题:449无经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学禅师赞叹道:“真狮子儿,善能哮吼!”崇祯癸酉年(1633)年,如学禅师离开沩山,移住金陵祇陀林,不久便圆寂。生前著有《五宗派叙》。 (原标题:450五峰如学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百丈禅师赞叹道:“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黄檗禅师于是便礼拜。举完这则因缘,圆悟禅师继续说道“故临济三度问佛法大意,三度被打。济后出世,惟以棒喝接人。不得如何若何(意思是说,不得用言语文字作种种解说),只贵单刀直入。”刚说到这里,法藏禅师便从大众中走出,大喝一声。圆悟禅师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方念禅师一听,遂赞叹道:“语句绵密,不落终始,真当家种草也。”[种草,犹言佛种,意谓佛性之于人,犹如草木之含种芽,人人本具,故名。后专指能够延续佛法慧命之大根器者。]于是便将衣法交付给圆澄禅师,并作偈云:“曹溪一滴水,佛祖相分付。吾今授受时,大地为甘露。咄!五乳峰前无镞箭,射得南方半个儿。”圆澄禅师后出世于会稽云门传忠广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