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果你喜欢当世间法的达人,就会在六道里不断地轮回,不断地生死,根本无法出离三界。如果你发愿当出世间法的二乘达人,我们也随喜,虽然你在世的时候能够利益极少数有情,可是随着你的舍寿入无余涅槃,不在三界现身意,永远也无法再利益广大的众生了。如果你发愿当世出世间法的达人,后学在此赞叹,因为世间多了一个能够利益广大众生的菩萨,是为众生所谓的真善知识,众生有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这其中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是专门教导众生如何断除烦恼,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这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而佛菩提则是法界实相根源的证知,也就是众生生命的实相——真如与佛性的亲证,以及亲证之后所产生的智慧,这种证知法界实相而生起法界实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提道。在简单说过佛法的意涵以后,我们再来说说:什么叫作甘露呢?所谓甘露,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我见、我执不断的缘故,及无始劫来种种邪知邪见不断熏习,譬如执有念灵知常住不坏、谬执离念灵知心为真实不坏心,导致如来藏中不断收存未来世五阴身继续出生的种子,因此而轮回生死。究其实,都是众生不能正确认识一真法界──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故而妄取分别,将生灭缘起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认作真实不坏心,所以集积了未来出生种种五阴身的无明烦恼种子,因此世世头出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说的解脱,就是要从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我们首先来看看三界六道里面,业是如何相应的?我们就可以知道:做了什么样事情,就会跟哪个业道相应,而出生到那个地方去。譬如说第一个最低的地狱,地狱就是造作了五逆十恶的果报。那什么是五逆十恶呢?就是所谓的第一杀父,第二杀母,第三杀阿罗汉,第四出佛身血(因为众生是没有办法杀死佛的,因为佛的福德威德非常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今时人所以为难修四禅定境及五神通,其实每一有过去无量世前都曾修得,只因不曾见道,又再轮回堕入欲界。坏劫三灾来时,只到三禅天为止;三禅天以下宫殿全部毁坏,无不幸存,只余四禅天诸宫殿,其余器世间全部灭失,名为空劫。空劫时间亦为二十小劫,然后回到成劫;如此循环,不断成住坏空变易,念念不住,非是真实不变,故云世间如虚空华,幻生幻灭。小三灾:依《瑜伽师地论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天道世界各种宗教,几乎无不崇仰天神、天主,就连不少无宗教信仰的中国人,在遭遇厄难不平时,也往往祷祝老天爷,或埋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诸贤!如何是正见?是说圣们想到‘苦就是苦’的时候,熏习就是熏习、息灭就是息灭;想到灭苦的道就是灭苦的方法时,或者观察本来所作的身口意业,或者学习回想以前所作的种种身口意行,或者看见种种身口意行的过失招来轮回的灾患,或者看见了涅槃的止息一切痛苦,或者不执着于所忆念的种种观察、善净心获得解脱的时候,于这中间,能抉择正确的道理、普遍在所有境界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有情,都不离生死轮回,故名有情世间。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图二:小/中/大千世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解脱道是讲二乘的行者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菩提道讲的是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的证知,法界的实相讲的就是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常常听禅师说:烦恼既菩提。那么什么是菩提呢?菩提和菩提道有什么联系呢?佛门之内,说菩提者,意谓觉悟——觉悟一切有情无我。佛在《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中说: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对于心志怯懦、但希望不再轮回、可以从生死中解脱的众生,佛陀教导开示这世间的缘起虚妄,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而令其走向四圣道中的声闻、缘觉此二法界;而对于不忍众生苦,也希望得证佛道的众生,便直接倡佛本怀,开示悟入,说明此一大事因缘,开导这世间的圆满实相之理,而令其进入菩萨法道,乃至成佛,这究竟圆满的菩萨以至成佛之道,圆满一切菩提,圆满一切德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小乘因果轮回之说以「因果互生」而流转,如果此说成理,则「因」与「果」到底其中是谁可以接续承接其中业因实际而到未来世?此业种今生或可存之,然未来生之业种何处可以存之?有些业种尚且必须过百千万劫而后实现,于此中间,业种都不为流转轮回众生之五蕴所知,乃至和合生起;离此五蕴而存在又实际不灭,又可储存业种的,必有其体,真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对于蕴处界的变动,可以根据佛陀所说的生住异灭、生老病死、成住坏空,这样来观察,这样所得到的最终结论还是,归于无常,以无常不是究竟,所以诸法本空而不实,因此趋疾入灭,了得干净,不再轮回。可是当如果这三界中也伴随着实相,这「不相在」的真理存在时候,为什么要趋疾入灭呢?不能因为自己无法读懂书籍,就说没有书籍上面所说的道理,这中之捡择,实在是清楚不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谓的苦圣谛,是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这七种苦合起来而说,就是五阴炽盛苦,即是所谓的八苦,这是众生轮回于六道中所受的八种苦果。兹分述如下:一为生苦略有二义:一者生为众苦所逼——即在母胎之中,经过十个月的时间,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的下面、熟脏的上面,夹压如狱,俱受种种不净物的逼迫。母啖一杯热食,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无余涅槃其实是灭尽十八界,使如来藏单独存在而没有意识存在了,全无见闻觉知了,是绝对的寂灭而不再有生死的轮回。所有阿罗汉们都是知道这一点的,这在北传、南传的阿含诸经中都还可以找到明文证据的;问题只是:不回心的阿罗汉们并不晓得自己的如来藏在哪里啊!而这个道理,其实在北传的四阿含中早就讲过了,并不是在大乘经中才讲的。这是因为阿罗汉们在世时也与菩萨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子的过程,在这个见闻觉知、思惟、分析、比较过程里面,是因为有情他有自我存在的意识,自我存在的意识就会知道说,原来是我在生死轮回、我在受苦;那要求解脱。从佛法上来知道说,原来这个自我存在的意识,如果一直对祂以为是真实的,那就是不能解脱。因为有这个自我存在的意识,所以了解要解脱就要认识到这个自我意识的虚妄不实。所以这个前提就是因为有情有八个心识,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此众生,一世生为人,下一世出生于天界,然后在善业福报享用完后,只剩下恶业果报,因此再下一世就出生为饿鬼,然后在饿鬼报尽后,再下一世上升出生为畜生,畜生报尽后,然后才有机会上升投胎当人,当人时,如果造了恶业,又下地狱去,如此反复地循环不已,形成了所谓的:众生六道轮回、反复不停,无有出期的现象。佛,则是永远出离三界的存在,永远不受苦恼,永远常、乐,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观察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全然不干预的观察者去体察,这更像是一个科学实验,自己来看看生命究竟是什么样子?五蕴都是怎样和合运作的?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烦恼究竟是什么样子?究竟什么是苦?轮回的本因又是什么?这样的观察不分环境、不分时间,久久观察自然会升起功德受用,自然会升起智慧,了解到原来书本上写的那些知见实际是怎么回事,体察到所谓的我其实是多么的狭隘和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观察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全然不干预的观察者去体察,这更像是一个科学实验,自己来看看生命究竟是什么样子?五蕴都是怎样和合运作的?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烦恼究竟是什么样子?究竟什么是苦?轮回的本因又是什么?这样的观察不分环境、不分时间,久久观察自然会升起功德受用,自然会升起智慧,了解到原来书本上写的那些知见实际是怎么回事,体察到所谓的我其实是多么的狭隘和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经中开示可知:不愿意看到诸佛以及听闻如来藏法,乃至否定如来藏存在的人,那是对佛及如来藏法不信受而且在漫漫长夜中不断轮回生死的人,也是佛在经中所说的可怜愍者。又,菩萨亲证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的真心如来藏后,发起了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所谓的法身德,是菩萨亲证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的真心如来藏,也是经中所说,菩萨亲证本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无量世以来,我们轮回六道,互为父女夫妻。偏偏离得越近的人,总是相互伤害最深的人。今生能相遇、能成为这世上最亲密的关系,总是过去生深厚的缘分;有些是来要债的,有些是来报恩的,是要债是报恩,也许很难准确清晰的界定,因为人与人的相处,往往恩德与亏负交织,没有纯粹的好,也没有纯粹的不好。不论你和你最亲近的人(最恨的人也是最亲的人,因为都在离心最近最深的位置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