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经中观世音菩萨所开示的种种心,都是在讲众生第八识如来藏本心的体性,这个本心就是佛法的总持,祂的体性本来具备种种相貌,七识心正是应当要依止这个本心而来修行。既然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那么观世音菩萨教导众生持这《大悲心陀罗尼》,当然就是希望众生终能亲证此心如来藏,亲见这真正大悲心的相貌,而不仅只于咒语本身的灵验,感召诸菩萨、神只来消灾解厄,这才是正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最后身菩萨受生于人间,具足蕴处界故名为有情;如是最后身菩萨有情,初夜明心后,复于夜后分、天将明时,因睹明星见性成佛,金刚喻定现前,前五识转生成所作智,第六识转生上品妙观察智,第七识转生上品平等性智,此乃有情一至七识及余五根所共证得之种智,是增上慧学一切种智故;此时因于金刚喻定之现前,亦令第八识真如转生大圆镜智,此亦是一切种智,合此四智而成一切种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如来藏—阿赖耶识本体,含藏着八识心王以及一切法的功能性,所以随着五色根的发展而功能逐渐具足,就能够让意根来触法尘,而由如来藏生起意识;在意识生起之后呢,则可以由意根的作意,而使得如来藏再生起眼、耳、鼻、舌、身识等前五识,而具足八个识;然后就依于前七识对六尘境界的分别以及好恶,在三界之中造作善恶业,并且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断地生死轮回,受苦乐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正藏》册16,页559,中22-25)《入楞伽经》卷7〈11佛性品〉: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大正藏》册16,页556,中29-下5)注2正觉教团电视弘法《三乘菩提系列─学佛正知见》第49集︰由正光老师主讲:意根携著第八识来投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二乘法修证上,是要灭掉前七识心而入涅盘,但在大乘法中则是转识成智,转变七识心之生死染污执着的习气种子,由此而灭掉第八识心的阿赖耶性、异熟性,再灭除无始无明的一切随眠,生起究竟的智慧,最后成就佛地四智圆明,永不入于灰身泯智而不能利益众生的二乘无余涅盘中。3、自心现量至转依如来藏——记得初学佛时,看到「自心现量、转依」这些字就很头痛,不知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中观世音菩萨所开示的种种心,都是在讲众生第八识如来藏本心的体性,这个本心就是佛法的总持,祂的体性本来具备种种相貌,七识心正是应当要依止这个本心而来修行。既然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那么观世音菩萨教导众生持诵〈大悲心陀罗尼〉,当然就是希望众生最终能亲证此心如来藏,亲见这真正大悲心的相貌,而不仅只于咒语本身的灵验,感召诸菩萨、神来消灾解厄,这才是正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中观世音菩萨所开示的种种心,都是在讲众生第八识如来藏本心的体性,这个本心就是佛法的总持,祂的体性本来具备种种相貌,七识心正是应当要依止这个本心而来修行。既然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那么观世音菩萨教导众生持这《大悲心陀罗尼》,当然就是希望众生终能亲证此心如来藏,亲见这真正大悲心的相貌,而不仅只于咒语本身的灵验,感召诸菩萨、神只来消灾解厄,这才是正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随于定力、慧力、性障、福德的差别,在见性了以后,就证悟了世界如幻观而入十住位;有的在见性了以后,同时证得自心七识如阳焰观,而入于十行位;也有的人见性以后,再证得一切行如梦幻的如梦观,所以入了菩萨的十回向位。这个都是因为菩萨在修行上,过去的修行的多世熏修,于福德还有差别。所以佛菩提果在别教上面,为何有这样子修证的这样子的一个差异呢?也就是因为过去 | admin 2018-07-22 |
![]() |
意根是思量心,所以祂是另外一个心,祂就叫作第七识心,祂就叫作第七识心!但是除了这七识心以外,还有一个能够“识缘名色”的识;这个“识缘名色”的识就叫作第八识心。识缘名色的识,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那名色本身就已经具足了七识心;名是受想行识,再加上色,所以名色加起来本身就是七识心。那识缘名色,是哪一个识缘名色呢?名色所缘的识 | admin 2018-07-22 |
![]() |
随于定力、慧力、性障、福德之差别,有于见性已即证世界如幻观而入十住者;有于见性已,同时证得自心七识如阳焰观,而入十行位者;有于见性已,同时证得一切行如梦幻者,即成十回向位菩萨。此依往昔世之多世熏修而有差别,非一切见性人皆同一位也。依最低标准而言,真悟藏识之人,若不退转否定所悟藏识转取意识心为真心者,此人位在七住位,尚须依第三章之第三、五、六、七节进 | admin 2018-07-22 |
![]() |
唐玄奘大师之修为,至少是三地之入地心,何有不知应成中观之堕处者?直以应成中观之见邪谬,否定七识及八识,已为玄奘大师于《成唯识论》中广破;既造论广破之,焉有可能认同?而复翻译广弘之?无斯理也!印老不解,翻责玄奘之未译,翻以应成中观凡夫邪见为空宗真义,名为颠倒邪见。印老主张一切法缘起性空,否定涅盘本际第八识而说缘起性空,非依涅盘本际说一切法空,本质是断 | admin 2018-07-22 |
![]() |
但也因为众生有这个心的共业种子,又有七识心可以研究与了解,所以能体会、能研究、能发明出来,能把它实现。当核融合的机器研究成功的时候,我们大家就可以有用不完的能源啦。因为水一加就解决了,燃烧以后又没有污染之虞,当然不需要反对啰!这样一来,家家户户自己都可以有能源,因为只要有水就可以利用了;而这些水呢,在地球上循环不尽物质不灭,能源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如来藏—阿赖耶识本体,含藏着八识心王以及一切法的功能性,所以随着五色根的发展而功能逐渐具足,就能够让意根来触法尘,而由如来藏生起意识;在意识生起之后呢,则可以由意根的作意,而使得如来藏再生起眼、耳、鼻、舌、身识等前五识,而具足八个识;然后就依于前七识对六尘境界的分别以及好恶,在三界之中造作善恶业,并且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断地生死轮回,受苦乐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至于贯串三世的心,共有二个,一个是能够受熏持种、记录业行的心,那就是第八识心;另一个,就是表现习气和执着性的心,那就是第七识末那。由于有这二个识的存在,才能够有因果报应和前后世性格的一贯性。假使意识单依五胜义根的头脑就可以出生,则所有人的智愚健衰就应该都一样,都依色法头脑而生意识故。假使说是基因有异而致各人心性果报有所不同,这也说不通,因为依照基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知识也说,圣经的境界只有意识境界,但第八识其实就是上帝,前七识就是魔鬼撒旦,因此真正的如来藏,可修可证,直至成佛,才是真正了解"上帝",的上帝,不过是"冒充"的。期待看你的鸿文。易每旦RogerPenrose(罗杰.彭罗斯)也反对‘强AI’实现的可能性。(AI——ArtificialIntelligence,即:人工智能。)强AI是指有自主意识的AI;弱AI是没有自主意识的AI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在这裡要说,这是因为此人工合成的DNA,它不具备如来藏,也不具备第七识,所以我敢预测,新移入的基因组尽管有可能对原细胞产生一些影响,却不大可能按新基因组的指示而表现新基因组的生命现象,就算有,那所谓的生命也不过是原细胞的宿主所拥有的,而非此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有自己的生命,简单的说,科学家能做到的,就是好比器官移植,能够把一个人造的器官移植到一个动物身上,此器官尽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众生的六识觉知心,乃至处处作主的第七识意根,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尤其是六识觉知心,根本无法去到未来世,要如何让众生依靠而成就无量世的一切修行,只有本来不生也永远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才能让菩萨倚靠而长劫修学佛菩提道,也才能让声闻、缘觉二乘圣者修习解脱道,证入涅槃而不会成为断灭。况且众生接触的一切境界,其实都是自心如来藏所现,包括修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如来藏祂没有要干涉一切有情自己的决定,祂让你的七转识心自己决定说,你觉得怎么样比较好,你就自己决定好了;你的六识心里面的意识聪明又伶俐,你的第七识心末那-就是意根,最后遵从这个意识心的决定,作了最后决定,最后这个决定就造这样的业来继续辗转、流转了。因此如来藏就让这个果报这么现起。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法界,就是拥有这样的实理。对于世间善恶,佛法解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教将人的一心分为八个识:一者眼识,二者耳识,三者鼻识,四者舌识,五者身识(前面这五个识简称前五识),六者意识(第六识),七者末那识(第七识),八者阿赖耶识(第八识),称为八识心王。八识心王的每一个识既有自己独立的功用,又和合运作,是一个整体。譬如,眼识了别色彩,耳识了别音声,鼻识了别气味,舌识了别滋味,身识了别的是和身体接触物的冷热粗滑软硬以及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如来藏祂没有要干涉一切众生有情自己的决定,祂让你的七转识心自己决定说,你觉得怎么样比较好,你就自己决定好了;你的六识心里面的意识聪明又伶俐,然后你的第七识心这个末那-就是意根,最后遵从这个意识心的决定,作了最后决定,最后这个决定就造这样的业来继续辗转、流转了。因此如来藏就让这个果报怎么现起。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法界,就是拥有这样的实理。所以并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