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观察祂的体、性、用、相,及其与前七识的互动关系,如何与前七识和合而辗转出生世间万法。(原标题:止观是贯穿全部修行过程的一个很具体的方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显境名言,即指能了境之心、心所法,亦即指前七识之见分等心,此等心之体虽非名言,然以其能显所了之境,故亦称为名言。概略而言,四加行是菩萨于大乘佛菩提道见道,证悟明心前所需要完成的修证,去证实我们这个世间法上及佛法上所讲的一切名---我们的显境名言、表意名言--都是虚妄;再去证验我们的自性--也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心、处处作主的心--这个自性也是虚妄;然后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的人也许是过去世曾经诽谤究竟了义法,不承认有如来藏,否定第七识、第八识,舍报前忏侮而没有落入恶道中,但这也会成为他的重罪,未来世的现在真正遇到了义法时,这个重罪产生的障碍就出现了,就会遮障他。有些人更有趣:去禅三参禅时,她总是不肯好好的参究,所有时间都在看我,看我对谁使机锋?接着又对谁使机锋?后来又对谁使机锋?其实我本来要给她机锋,可是我终究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语译如下:佛说:「大慧!这个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的种种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外道等人,都无法分别了知,为什么呢?由于如来藏心体是清净相,但是因为有客心七识相应的烦恼法尘染污了祂内含的种子,所以有污垢杂染不净。」从这两段的开示中,可以知道的:如来藏的境界是菩萨所亲证的境界,非声闻缘觉所能够亲证、分别了知。「精进四句差别」的小节中所说: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还有人不断地告诉众生:没有第八识啦、也没有第七识啦,佛说只有六识。又说:如来藏思想就是外道的神我、梵我,不是真正的佛法。这样子在破坏。众生不知道,就因为谤法者是很有名气的师,著作等身,迷信大师的大名声,所以就跟着大胆误谤起来了,就跟着成就谤菩萨藏的地狱业了!我们知道了,就得生起悲忍,想办法来救护那些被误导了的广大佛四众,让他们赶快修正邪见,赶快补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意识现起贪着,攀缘于名中的受,也攀缘于第八识的心行及名中七识心王的行;继而攀缘于了知性,那就是攀缘于想蕴;七识心王对六尘的了知性也是名所摄的想蕴。同时又攀缘于意识的自己的存在,如同存在主义的想法一般:我思故我在、我想故我在、我知故我在……。也有法师用这个想法在弘法,但这只是哲学家讲的三界世俗法,都是意识层面的法;我思故我在只是执我众生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法界定上是很清楚明白,有情有心识,所以有情有八识,一心有八个识;然后这个心,实际上就是如来藏心,祂实际上就是第八识,前七识都祂出生的,所以这样道理应该很清楚。那我们众生一般理解上,就认为我的眼睛可以看到色尘,那就算是一个识别,就一个;那如果眼睛闭起来,你看不到,这样就有一些障碍。有天生障碍的人,我们称他什么?瞎子、眼盲或是生盲,如果是后来得到障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没有一尊佛会入涅盘,因为涅盘就是祂如来藏所显示的,如来藏在佛地称为无垢识,无垢识就是代表说再也没有无明的垢染,在没有无明垢染下,得到究竟之觉;这种情况下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这佛所说的这个八识的正理,这六七八就完全可以相通。你那个时候就知道,这个心完整的相貌,完全没有遗漏。虽然十地菩萨可以对诸佛的智慧起一分觉照,但是对于你究竟不是这个究竟心,不是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如果能够参禅悟得如来藏,那就知道如来藏如何能够对众生悉知悉见,就是说前七识没有一法如来藏不能够了知的,要是没有了知,如来藏就没办法现起五阴、十八界。所以这个是悟后,我们再继续转依如来藏,然后能够现观五阴、十八界跟如来藏如何真妄和合来成就三界,这个都是我们悟后起修的范围。因为这个是有尘沙那么多,所以学佛想要成佛,就要有三大阿僧祇劫,这个就是种智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修三十二相业时,不管是修哪一项,任何一项都有修集的行门和方法;当你在修这个行门时,虽然只是修其中一项,但是在这个项目中要先起五十种的思惟:「我怎样可以让这个色身、道器清净?如何可以让我的七识心清净、调柔?」这样思惟过五十种。以这五十种修行方法确定可以让身根及七识心调柔清净以后,心中要生起五十种法的每一个决定思。......为什么讲一个大人相就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乃至有人在正觉同修会中明心了以后,还会把退转当作增上,返堕离念灵知意识心中,回到凡夫位中,还自以为是增上呢!所以,退转的事相真的不容易知道啊!前些时候,杨荣灿先生他们公然否定阿赖耶识,主张说阿赖耶识心体不是如来藏,这是公然违背佛的圣教!因为佛说:此如来藏名阿梨耶识,与七识心俱,与无明俱。这已经明明白白指出事实:如来藏就叫作阿赖耶识。他们又不是没读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大乘法永远不灭七识心,乃至成佛以后仍然八识心王具足,转为纯净的八识心王而利乐有情永无穷尽,则一切的善业都不会失坏,这样才是真正的作已不失的善业。有的菩萨正是为了这两个原因,所以发起大乘菩提心。此外就是为了胜过一切人天所得的果报而发菩提心。有什么法是胜于一切人天的果报呢?只有三乘菩提可以胜过一切人天的果报!但是三乘菩提的果报,又只有大乘菩提是最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大乘法永远不灭七识心,乃至成佛以后仍然八识心王具足,转为纯净的八识心王而利乐有情永无穷尽,则一切的善业都不会失坏,这样才是真正的作已不失的善业。有的菩萨正是为了这两个原因,所以发起大乘菩提心。此外就是为了胜过一切人天所得的果报而发菩提心。有什么法是胜于一切人天的果报呢?只有三乘菩提可以胜过一切人天的果报!但是三乘菩提的果报,又只有大乘菩提是最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就是心中必须先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能取的七识心是空性如来藏的一部分,所取的六尘及色身五色根也是空性的一部分。能如实建立这个正知见,才有可能积极求证空性如来藏;未来实证空性如来藏时才能如实观察,自行印证“能取、所取空”的正义;在已得未到地定的前提下,证得如来藏时自然心中无疑,即能证转大乘真见道位的智慧。于菩萨所修习的唯识增上慧学中,世亲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现在回头来说,为什么一定要确定说,每一个人不会少于八个识,也不可能多于八个识呢?因为有一分佛学的研究者,他往往主张说:佛教的后期,发展为七识、八识乃至九识说,佛的区分识别,本以六根为主要的根据,唯有眼等六根,哪里会有七识、八识?大乘学者所说的第七识、第八识,都不过是意识的细分。这个是一个很典型的六识论的邪见。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说,每天睡着了以后,前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在否定了第七识、第八识的六识论者,他们不但违背了佛的意旨,而别立了意识的细心作为涅槃的实际,竟然还自己认为说自己的中观见是龙树学!这种假借菩萨的威名来哄抬自己的作法,真的是太可笑了!那么龙树菩萨在《中论》中的这一段偈颂,是什么意思呢?那是说:所有藉着万法本因如来藏以及诸缘出生的种种法,本来就是空性的一部分,但是单从蕴处界来看,却是假名施设而有,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根据善知识的开示,修行就是在各种境界中转化第七识末那(注释¹)的习气,是要趋入无我。只有我才会拣择,修行不是趋吉避凶,修行甚至不是把生活过的更好,修行更不是我要怎样。而是坦然接受生命呈现给我们的一切,因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心如来藏所显现,如来藏本来无我,祂从不拣择,从不考虑要什么、不要什么,如此才是真随缘。若只是依照自己的性子在做,那只是随性而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时候这个菩萨还是不能停下来,他要更进一步的对于能取的觉知心,还要更进一步的去加行,还要更进一步去确认这样的事实:我这个能取的心,祂确实在正死位的时候,乃至能够观察到我们的末那识,虽然在我睡着无梦的时候,我还有第七识心末那心还继续在攀缘着一些法尘;可是因为我的第七识末那心,如果在声闻的解脱来说,我要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声闻人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事实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八识论跟六识论,乃至七识论,或是说有所谓的九识、十识等等,对于法界的八识的这种事实,不管它是减少了而成为六识论或是七识论,或者是把它增加了成为九识论、十识论,这样子或增或减都没有办法能够来修四加行,因为对于法界的基本的认知他就产生了错解了。如果说对于法界的实相产生了错解,那就没办法获得真正的佛法的智慧;没有办法获得佛法的智慧,修四加行也只是变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要以断我见,就是要以未到地定为基础,而来证得四念处当中第三个观心无常,这一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的观心无常,心主要指的是六识心,因为小乘里面没有特意地去讲第七识意根,更没有明确地去讲到第八识;因为小乘的修行,它只是要把这个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要如实现前去觉察。这一切有作有为,因为因缘而和合而造作所成的依他起法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