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七识末那识意根,虽然可以贯通三世,但是依然无法去执持这些业种跟习气种子。所以只有第八识这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根本因能贯通三世,也能执持这些业种跟习气种子,才能够成就这个三世的因果。所以不管我们造作任何的业种,如来藏都会帮我们记录得非常清楚,因此我们要学习释提桓因,以虔诚恭敬和谦虚的身口意行,来对治不好的外境,也要学习他向天人开示的人当莫嗔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创伤,就是因为担心「我」被伤害!那什么是断我见呢?这个平实导师的书上都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说确实观行五阴十八界是虚妄无常,因缘和合的,五阴十八界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一个组合体 三摩地

2018-07-23

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入楞伽经》佛性品【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于未来世有谤于我法轮身披于袈裟说有无诸法说无真如我惟是虚妄说作比丘学者不应共和合是人立有无堕于二朋党破坏诸佛法彼不住我法——《入楞伽经》卷十说无真我者谤法着有无比丘应羯磨摈弃不共语说 三摩地

2018-07-23

八识心王及其体性如下:(1)眼识:能见;(2)耳识:能闻;(3)鼻识:能嗅;(4)舌识:能尝;(5)身识:能触;(6)第六识意识:能详细分别善恶、美丑、冷热、利弊等相对的境界;(7)第七识末那识: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具有见闻觉知的作用,但不作主,处处作主的是末那识,但末那识的分别能力极差,一般要借助意识具体分析后再来决定如何行动。这前七识 三摩地

2018-07-23

三界唯心的意思,就是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都是这第八识如来藏心所出生的、所现起的,不但如此,前七识也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而万法唯识的意思,是这一切诸法都是八识心王真妄和合的结果,第八识随著六识的了别以及第七识意根的思量作主而随缘任运,所以才会出现这一切诸法的森罗万象。每一位有情都各自有第八识,而如来藏虽然含藏了每位有情各自不同的业种 三摩地

2018-07-23

祂又显现出两种的义理:第一种义理是觉,意思是说,祂从本以来离一切的妄念相,法界一相无二,即是如来的平等法身,这个法身恒有本觉,祂能了别有根身、器世间以及七识心的心行,因此而说一切如来为本觉。而第二种义理则是不觉,意思是说,凡夫不能证知从本以来不起妄念的如来藏阿赖耶识,误以为制伏烦恼妄念让它不再出生,这样便是觉悟;马鸣菩萨却说:像这样的人,其实是不曾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如来藏祂没有要干涉一切有情自己的决定,祂让你的七转识心自己决定说,你觉得怎么样比较好,你就自己决定好了;你的六识心里面的意识聪明又伶俐,你的第七识心末那-就是意根,最后遵从这个意识心的决定,作了最后决定,最后这个决定就造这样的业来继续辗转、流转了。因此如来藏就让这个果报这么现起。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法界,就是拥有这样的实理。对于世间善恶,佛法解释 三摩地

2018-07-23

大乘菩萨证得如来藏阿赖耶识以后,经过很长时间的修行,把如来藏中七识心相应的贪嗔痴慢疑等现行修除掉,证得解脱道,能出三界;但却发起受生愿,继续轮回生死,自度度他,一面修除七识相应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一面修证如来藏中含藏的一切种子,直到无生法忍究竟,成就一切种智,然后成佛。那时的第八识就改名为无垢识,又名佛地真如。而大乘菩提的内涵,可以分成两部分,一 三摩地

2018-07-23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也就是说,我们一切生命的这八个识,其实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一般人比较容易了解;可是第七识末那,一般人就少有人知了;至于说第八识能够储存记忆,成为记忆所储存的处所,他到底是什么?就没有人知晓。胜鬘夫人就跟世尊说:众生有种种的烦恼,而且有烦恼来染著这个心;而且这个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著,就是说第八识心就称为 三摩地

2018-07-23

他们所证的真如法身,却是意识心,不但没有证得第八识,甚至连第七识在哪里都不知道,这就是他们自以为是「无我」的无我法,其实还是常见外道的「我」;这一类人一直主张要永远保持觉醒,让自己的觉知心不灭,永远一念不生要保持我不灭,这其实就是我见与我执。由于这种错误的认定,以为觉知心不执着一切法,就是证得无我,其实就是我见。以上所说的是断见论者和常见论者的无我 三摩地

2018-07-23

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入楞伽经》佛性品【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于未来世有谤于我法轮身披于袈裟说有无诸法说无真如我惟是虚妄说作比丘学者不应共和合是人立有无堕于二朋党破坏诸佛法彼不住我法——《入楞伽经》卷十说无真我者谤法着有无比丘应羯磨摈弃不共语说 三摩地

2018-07-23

(《大正藏》册16,页559,中22-25)《入楞伽经》卷7〈11佛性品〉: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大正藏》册16,页556,中29-下5)注2正觉教团电视弘法《三乘菩提系列─学佛正知见》第49集︰由正光老师主讲:意根携著第八识来投胎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修三十二相业时,不管是修哪一项,任何一项都有修集的行门和方法;当你在修这个行门时,虽然只是修其中一项,但是在这个项目中要先起五十种的思惟:我怎样可以让这个色身、道器清净?如何可以让我的七识心清净、调柔?这样思惟过五十种。以这五十种修行方法确定可以让身根及七识心调柔清净以后,心中要生起五十种法的每一个决定思。……为什么讲一个大人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修三十二相业时,不管是修哪一项,任何一项都有修集的行门和方法;当你在修这个行门时,虽然只是修其中一项,但是在这个项目中要先起五十种的思惟:「我怎样可以让这个色身、道器清净?如何可以让我的七识心清净、调柔?」这样思惟过五十种。以这五十种修行方法确定可以让身根及七识心调柔清净以后,心中要生起五十种法的每一个决定思。……为什么讲一个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修三十二相业时,不管是修哪一项,任何一项都有修集的行门和方法;当你在修这个行门时,虽然只是修其中一项,但是在这个项目中要先起五十种的思惟:「我怎样可以让这个色身、道器清净?如何可以让我的七识心清净、调柔?」这样思惟过五十种。以这五十种修行方法确定可以让身根及七识心调柔清净以后,心中要生起五十种法的每一个决定思。……为什么讲一个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他们所认知的心全部只有七识:第七识是意根,前面还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在阿罗汉、辟支佛的认知中,一定有这七个心,这七个心都是会跟染污的行为相应。可是菩萨竟然说:生生世世都在生死中,却不跟染污行为相应。阿罗汉想不通。但是对于一切已经明心的菩萨来讲,这是本来就如此的:即使我在人间,跟阿罗汉一样照样有这六识加上意根;今天午餐真好吃,好吃!好吃!多吃一口 三摩地

2018-07-23

不要因为怕那些名师难堪,就不说他们误导众生的法有错;你不说,他永远会以为他真的开悟了,他就永远落入大妄语业里面;那他就不懂得要忏悔,那舍报时节到了该怎么办?你要为他们想一想啊!譬如印顺导师把七识、八识否定掉,说阿含没有讲七、八识;我在这些书里面把他指明:阿含有讲,是他读不懂。那这样,他未来就有机会求证;求证过了,证实自己讲错了,就有机会忏悔谤法的重 三摩地

2018-07-23

坐中一段时间会有一个念头形成妄想出来,是否因第七识之恒审思量执著之特性而去引出第八识中此刻与其相应之粗重种子、遂成妄想?答:你说的没错,事实上就是这个样子。妄想因何而生?大家都很想知道,因为有很多人想要成就一念不生的功夫,想要入定却入不了。修定时很想不起妄想,偏偏它一念出生、很用心去对治,才刚刚过去之后,不知不觉之间又有一念生起,没有办法让它不再生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因为他害怕落入断灭,又不信有第七识意根及第八识如来藏;而他又知道色身无常,所以灭掉了色身进入无色界境界中;然后听说应该进入涅盘,但是又听说入涅盘以后是五阴十八界灭尽的,他又不肯把意识灭掉,因为他不信有七、八识,所以一定要留着觉知心以免成为断灭空,但是要设法把知觉灭掉;当他自以为把知觉灭掉以后就变成住于非想非非想定中,这时不反观自己,是使意识心变 三摩地

2018-07-23

若有比丘知彼处、知彼处习,知灭、知味、知息、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处、计著住彼处耶?答曰:不也!阿难!第二处(第二种入处)者,无色众生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谓非有想非无想处天;若有比丘知彼处、知彼处习,知灭、知味、知息、知出要如真,阿难!此比丘宁可乐彼处、计著住彼处耶?答曰:不也!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