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而在佛门当中,我们知道:如果有受三归依,那么就会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来护佑,如果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每一戒各有五位护法神来守护,因此三归与五戒合起来,就有六十一位护法神,守护着我们,加上修十善业,有上百上千的天神护佑着。如果我们是真实地信受大乘法教,依教奉行,甚至很虔诚地、很恭敬地受持菩萨戒,那更为无量诸佛、护法龙天所护念。这 admin

2020-02-21

心习惯于戒法的限制时,凡是犯戒的事就不会去作;习惯之后,未来世的清净种子还是会现行;种子现行时,自然不偷、自然不邪淫、自然不会妄语,虽未受戒而自然不犯,这叫作无作戒。也代表此人已经成就心的清净习惯,因此能够成就无作戒。因此这一世能够精进持戒,除了有作戒,也能够成就无作戒而带到未来世去,那当然更能够庄严菩提了。事实上无作戒的成就,跟我们把佛菩萨的教导 admin

2020-02-21

当我们看到众生的眷属都能够不被侵害,每个家庭都能够和乐平安,每个家庭眷属之间都能够不因为有外遇,或者有所谓劈腿的行为,彼此产生纠结乃至让孩子产生阴影,就这样因为持不邪淫戒,每个众生都这样的持守的话,每个家庭就能够有着和乐以及平安的状况;但是如果有人犯了邪淫戒,这样的影响,不但影响到他的家庭,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让下一代的孩子都有阴影。所以我们说,如 admin

2020-02-20

因为如果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会因为酒后乱性,而对他们造作前面四种杀、盗、淫、妄等等恶业。而且,因为持不杀戒,是对所有的一切有情众生都发起誓愿,从今以后不再去杀害任何一位有情众生;所以,持不杀戒的功德果报,是从所有一切 admin

2020-02-20

乃至如果三归依后,又受了五戒——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受持了五戒之后,也不一定立刻要吃素。这个时候,他可以吃三净肉。它是佛教徒刚开始修学佛法时,可以食用的。什么叫作三净肉?。这三种净肉叫作见、闻、疑。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看到某一个众生牠被杀,我们亲见了,那么,这个众生的肉,我们就不忍心去食用牠。因为我们见了牠之后,是跟牠结 admin

2020-02-20

这个的道理是说,因为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会因为酒后乱性,而对他们造作前面四种杀、盗、淫、妄等等恶业。而且,因为持不杀戒,是对所有的一切有情众生都发起誓愿,从今以后都不再去杀害任何一位有情众生。所以,持不杀戒的功德果报 admin

2020-02-20

三、不邪淫,而净心。四、不诳语,说实语。五、不两舌,善调和。六、不恶口,常慈语。七、不绮语,言正法。八、不贪爱,利众生。九、不瞋恚,常慈悯。十、不愚痴,勤修慧。十善业道是一切善法的基础,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中开示:如果于十善业缺漏不全,则得人趣报。如果具足修行增上十善,则得欲界天报。如果修行有漏十善,并且与定相应,则得色界天报。因为生 admin

2020-02-19

三、不邪淫,而净心。四、不诳语,说实语。五、不两舌,善调和。六、不恶口,常慈语。七、不绮语,言正法。八、不贪爱,利众生。九、不瞋恚,常慈悯。十、不愚痴,勤修慧。十善业道是一切善法的基础,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中开示:如果于十善业缺漏不全,则得人趣报。如果具足修行增上十善,则得欲界天报。如果修行有漏十善,并且与定相应,则得色界天报。因为生 admin

2020-02-19

 又譬如有人不肯布施而悭贪成性,下一世就会下堕到饿鬼道,每天饱受饥饿口渴之苦;又譬如有人很努力受持五戒,也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下一世仍然出生在人间而不会下堕;又譬如有人很努力修十善业,下一世就会往生欲界天,乃至有人很努力修十善业以及禅定,下一世就会往生色界、无色界。 又譬如有人无量劫以前曾供养承事诸佛,于今世有因缘遇到世 admin

2020-02-19

如果比丘或在家菩萨把所有恶律仪都犯了,他们的恶业也比不上已受恶戒而不杀人、不邪淫的人来得严重,这是因为受恶戒而发誓愿一生实行或尽未来际实行的缘故。所以恶戒千万不能受,宁可持善戒而犯了下地狱,也不要受持恶戒;因为持恶戒下了地狱,铁定是无间地狱,不会在有间地狱,而且受苦的时劫会特别长久;所以恶戒真的不能持,纵使所有恶律仪都犯而成为无戒人,也不可以接受那 admin

2020-02-19

譬如十善业中的不杀生,是要能够作到不杀生而护生;同样的,也要作到不偷盗而布施,不邪淫而净心,不诳语说实语等等。因此,如果没有受持戒法里面最基本的远离伤害众生的种种行为,那他在行十善业利益众生的善行中,就很难作得好;因为一方面伤害众生,一方面利益众生,这样的行为基本上是有冲突的。如果善行、恶行掺杂,最终来说,还是无法真正成就十善业;因为一般情形,善、 admin

2020-02-19

当我们看到众生的眷属都能够不被侵害,每个家庭都能够和乐平安,每个家庭眷属之间都能够不因为有外遇,或者有所谓劈腿的行为,彼此产生纠结乃至让孩子产生阴影,就这样因为持不邪淫戒,每个众生都这样的持守的话,每个家庭就能够有着和乐以及平安的状况;但是如果有人犯了邪淫戒,这样的影响,不但影响到他的家庭,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让下一代的孩子都有阴影。所以我们说,如 admin

2020-02-19

那因为能够依止于真正的正法中的三宝来归依,同时也来受持五戒,受持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说对这个五戒,了解这个内容以后,觉得说那我来受持,认真的受持五戒,可以得到二十五位善神的守护;这二十五位善神都是属于四天王天的善神,他们就会来护念持五戒者,所以人间持五戒者,四天王天的善神都乐意来守护。如果受到这个善神守护的话,就能够远离 admin

2020-02-19

而在家的菩萨也有应当要受持的律仪,譬如说随顺世间良善的礼仪、应对、穿着等等,或者如一般所说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再者,受持了五戒以后,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也一样是律仪,更何况是又受了菩萨戒呢!受持律仪的一分目的,是为了要降伏或粗、或细的烦恼,作为来世能够进一步现观蕴处界虚妄的一个因缘。试着想想看,若是心心念念都在五欲 admin

2020-02-19

而在佛门当中,我们知道:如果有受三归依,那么就会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来护佑,如果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每一戒各有五位护法神来守护,因此三归与五戒合起来,就有六十一位护法神,守护着我们,加上修十善业,有上百上千的天神护佑着。如果我们是真实地信受大乘法教,依教奉行,甚至很虔诚地、很恭敬地受持菩萨戒,那更为无量诸佛、护法龙天所护念。这 admin

2020-02-18

受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哪怕只受一戒,因为种种因缘只能够受一个戒,这样也是好的,以后可以次第圆满,最后能够持五戒。等到五戒能够持守一段时日,对于戒法也比较了解了,这时候可以上网或是请善知识的书籍,来看看如何来受菩萨戒,因为菩萨戒才是真正入大乘法门。今天你可以因为众生可怜,或种种因缘来发起菩提心,可是你要安住于菩萨行,就必定 admin

2020-02-18

所以说,如果有人刚开始接受佛法,他受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他受了归依之后,他并不需要马上立即吃素;乃至如果说三归依之后,他又受了五戒——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不饮酒,他受持了五戒之后,他也不一定一定要吃素,这个时候他可以吃“三净肉”。   ***********三归依要同时守五戒吗?佛世通常是 admin

2018-08-06

邪淫时多不邪淫时多。世尊。不邪淫时多。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嫉嗔恚时多。不嗔恚时多。世尊。不嗔恚时多。舍利弗。是十不善道中何者罪重。世尊。十不善中邪见罪重。何以故。世尊。邪见者垢常着心。心不清净。由此可见,十恶业中,邪见罪重,重于杀生偷盗······。第二,是故,糟粕大恶逆贼陈宝生今朝东窗事发,实在是重重掌掴了其师义 三摩地

2018-07-23

如是种种不作,名为不邪淫。”以上是龙树菩萨对邪淫的解说。不过,同样是邪淫,还是有轻重不同的。如《优婆塞戒经》卷6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因为北郁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郁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 三摩地

2018-07-23

那因为能够依止于真正的中的三宝来归依,同时也来受持五戒,受持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说对这个五戒,了解这个内容以后,觉得说那我来受持,认真的受持五戒,可以得到二十五位善神的守护;这二十五位善神都是属于四天王天的善神,他们就会来护念持五戒者,所以人间持五戒者,四天王天的善神都乐意来守护。如果受到这个善神守护的话,就能够远离鬼神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52条/8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