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里所说的正法,就是真善知识所说符合世尊的正法,而不是依附佛门的常见、断见乃至邪淫外道法。所谓的无畏施,就是让众生免于恐惧。譬如众生畏惧死亡,菩萨应该持戒清净不杀害众生,而让众生免于死亡而无所畏惧;又譬如众生有难,菩萨应该帮助他度过难关等等,这些都是无畏施。这三施是菩萨应该去做的,而且还要努力去做;这是因为六度万行的第一度就是布施,如果不去布施,想 admin

2018-08-05

现行烦恼的部分,譬如说是欲界财、色、名、食、睡的境界,在这境界中生起了希望追求而去造作,这个就是贪的烦恼的作用;乃至于说,在财、色、名、食、睡的境界中,对于违逆境不能安忍而能愤发出来,这就是瞋的烦恼的作用。因为这个贪、瞋、痴等等烦恼现行而造作了这个不善业,就称为现行烦恼。 随眠烦恼指的是说,我们还有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还没有断除,随逐眠藏著;既然 admin

2018-08-05

相似佛法出现之后,也会导致佛弟子逐渐违背真正的清净佛戒,乃至遵循非由佛所制定的错误戒法。因为五浊的关系,众生的善根退减,因此不易受持佛陀施设的清净戒律与善知识的教导。五浊中的烦恼浊,乃因为众生种种的贪、瞋、痴烦恼不断地现行,使自己攀缘执著于五欲境界;而且身口意行多与鬪讼、妄语等恶不善法相应,而被五盖性障等遮障。这样的心性,就很难安住于正法与净戒之中 admin

2018-08-05

到了他那一生以后,那一生他总共供养了如来一千五百条线,他后来在一亿五千万大劫中,他都不堕入三恶道,乃至之后他又变成转轮圣王,然后变成世界上目前所说的玉皇大帝,就是帝释。最后他还遇到一百亿尊佛,如是地不断地修学,最后他未来的佛国是什么呢?他的佛号叫作善摄受如来。最后他能够成佛,就是当初从布施世间所认为非常微薄的这个细线所产生的。目前我们身上所穿的任何 admin

2018-08-05

根据《佛藏经》〈往古品第七〉的记载,大庄严佛的末法时期,有很多人因为破坏正法的缘故,成为一阐提人,所以从久远劫以来,不断的出入地狱,虽然值遇过九十九亿诸佛,乃至从佛出家精进求道,仍然改不掉谤法的业习,这种人连诸佛都救度不得,我们当然更拿他们没办法。您的建议:“放下万缘,加行用功;若证圣道,当以证量,摧邪显正,证明所说之法为正法,转变不信者之心 admin

2018-08-05

譬如,有一个人是你今世从未见过面的人,可是你一碰到他,会觉得这个人很熟悉,似曾相见一般,不会讨厌他,反而喜欢他;乃至有人觉得,这个人过去世是自己的眷属,而且是亲密的眷属。这表示过去世曾与他结过缘,而且是善缘。这些缘都含藏在个人如来藏里,带到未来世,今世有因缘遇见,自己的如来藏种子与别人的如来藏种子相应而产生的结果。这些现象与结果,很多人都经歷过,不 admin

2018-08-05

同样的道理,极乐世界与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世界,乃至十方佛国净土,都是释迦佛陀为此界五浊恶世众生所开示往生继续修学佛道的方便道,并且世尊也于经中说明如何实证的资粮与方法,但这些实证却必须众生配合实践,待自己该有的因缘资粮具足成熟,就能于此世或舍寿后亲见弥陀世尊或药师如来。足见极乐世界、琉璃光如来世界,乃至十方佛国净土,都是真实存在的。一般佛弟子唯有信佛 admin

2018-08-05

可是佛菩提道就不一样,因为这个修行的目的最主要是要成佛,所以第一个特征就是在于说,他的修行的时间非常非常的长,乃至于以三大阿僧祇劫来量度。所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可以说除了解脱于所有一切的烦恼的现行跟习气之外,也包含了解所有一切世间万法它的本源,以及它的种种的种子流注,所有一切的这个过程都完全了知,那等到完全了知之后,最终就是可以成佛,这是他修行的 admin

2018-08-05

众生界中,就是不于五种境界中取,在境界法里面,你不要生起爱贪,乃至强烈生起贪婪的作意。这五种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这样,你说,那众生就只有这五种境界吗?当然你可以有法尘境,而产生等等相。但是呢,众生的境界,几乎都是在这五种境界里面。比如欲界众生最重要的受用的境界法就是男女贪,男女贪第一个就是色——容貌;然后声音、香味,最后到男女的淫触。所 admin

2018-08-04

或者是说,你开始转变这心态,知道你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我所,不是扩大自己的我见的势力范围,而是单纯地为了修行自己的道业,因此虽然还是取用这世间,可是许多的地方,你的顺位调整了,你可以权当布施而给予别人;有的地方,你可以晚一点再来受用;有的地方,你可以受用世间人所认为的比较低劣的东西;乃至有的地方,你根本无有心思来受用。在许多的层面上,你也会去注意到: admin

2018-08-04

也就是说,赖耶缘起就是一切法的缘起,离开阿赖耶识就不可能有一切法的缘起缘灭,所以一切世间法的缘起缘灭,包括一切有情蕴处界的缘起缘灭,都是以阿赖耶识为因,乃至佛法解脱道中所说蕴处界缘起性空的正理,以及佛菩提道的实相般若与一切种智,都依阿赖耶识而起,这就是赖耶缘起。因为阿赖耶识集藏了八识心王一切种子,也就是一切的功能差别,并且无始劫来恒不断灭地集藏有情 admin

2018-08-04

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经中说这时大梵天王就起身合掌,恭敬地请求观世音菩萨开示这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形貌状相。陀罗尼如果就只是咒语文字,怎么会有形貌状相?大梵天王的请问不是很奇怪吗?可是观世 admin

2018-08-04

也就是说,咒原本的意思,就是把某一些法的主要意思贯串起来,就能够方便记住所要忆持的法,然后就能为人一一详细的宣说;这整个贯串的偈颂就是咒,一般称为咒语,也就是陀罗尼;梵文称为嗢拕南,因此陀罗尼也就是咒,就是总持,它代表一部或多部经,一个或多个,乃至整体佛法的总纲;只要持咒而能忆念不忘失,当意识心缘于咒语中一法、一文或一义时,同时就摄持了一切法、一切 admin

2018-08-04

财色名食睡,欲界的财色名食睡您如果没有办法解脱出离,您不可能能够证得色界的初禅乃至二禅;您对这个色身的执著没有办法出离,您不可能证得无色界的这样的四空定。四空定即使证得了,如果您是依外道而修了这个四禅八定,您没有断我见,您会像欝头蓝弗一样,虽然证得了三界当中无色界四空定当中的第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他因于我见不断,他没有办法出离三界。刚刚说了,很 admin

2018-08-04

当某一位考生,他要申请学校科系的时候,如果他的考试成绩非常高,他可以选择的学校就非常多,从排名最好的台湾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成功大学等国立大学,乃至其次的许许多多的私立大学,都可以随其志愿选择,所有的学校都非常欢迎他;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这一位考生的成绩很差,他就只能填他考试的成绩所允许的学校科系,更上层分数更高的学校,他就没有办法进入。在这 三摩地

2018-08-03

如果僧俗四众是为了护持正法、护持清静持戒比丘,举呈恶僧过失乃至要求国家主管机关、司法机关、上级佛教组织治其罪过,都是合乎《涅槃经》经文之规定,其主观目的不是搬弄是非、自赞毁他,就不犯戒,不是“随意”、“率尔”说僧过恶。     在《大般涅槃经长寿品第四》的开篇,佛陀指出:“毁谤正法及一阐提,或有杀生乃至邪见及故犯禁,我于是等悉生 三摩地

2018-08-02

乃至觉知心正在梦境中颠倒时,或觉知心断灭而眠熟、而入灭尽定时,祂都继续保持着寂灭境界而又运行不断。证知如来藏而现前观照到祂的这种不被物碍、不被寂困的实相境界时,往来宛转一切万法,都汇归于如来藏了,自然就成为一家子里的法了,妄心、六尘万法也都归如来藏所有了,自然就成为一家子的法了,这时又岂有真心、妄心可分别?这就是天童禅师所悟的心,当然不是离念灵知心 admin

2018-08-01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如来藏识藏,唯佛及馀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凡夫外道乃至二剩愚人也不能证);是故汝及馀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复次大慧!愚夫依七识身灭,起断见;不觉识藏(即藏识-阿赖耶识如来藏)故,起常见(以五蕴十八界为常为我为作者为实际为)。」No.670《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admin

2018-08-01

那有的人会说:大乘的入道就是修禅定喽!我修得欲界的禅定,修得色界的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修得无色定,这样子以定为禅修得禅定之后,就是大乘入道嘛!其实也不是。为什么?因为世间的禅定毕竟还是世间法,大乘法乃是世、出世间法,不仅含有世间法,而且还有出世间法;所以世间法的一切都能够贯通,而且还有出世间法应有的解脱功德,是具足世、出世间法,所以大 三摩地

2018-08-01

更有甚者,身为佛教师及弘扬佛法之居士,竟认同一神之佛学研究结论,派遣出国留学,以彼为师而研究佛学,怀疑如来藏思想,进而否定或批判如来藏思想;乃至著书立说,鼓吹如来藏思想非佛说之歪理,此类行为无异砍伐佛法大树之根本。如来藏思想乃三乘佛法及世间一切法之根本,舍如来藏之根本,则一神教之一切法及世间诸法,乃至三乘佛法之茎干枝叶花果,皆无所附丽,全盘瓦解,则 三摩地

2018-08-01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