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此说〈正觉总持咒〉已经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是一切佛法的总持,所以修行的佛门弟子如能配合修习无相念佛功夫所得的定力,每日以作意清净诵持〈正觉总持咒〉,所得功德威神不可思议,能令恶鬼远离;不论诵持时间长短、次数多寡,都有诵持此咒的大功德。如果每天将诵持此咒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皆能早证三乘菩提,便可与累劫怨家解冤释结,更可同时利益往世亲属,广结善缘, admin

2020-02-19

从世尊这段圣教开示可以知道,发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发了要成就佛道的愿心之后,就应该生起灭度自性众生,及有情众生的作意,这样才能摄受众生,才能摄受佛土,也才有因缘成佛。所以庄严佛土非常重要,必须既庄严自己的佛土,也要庄严所度众生的佛土,这是成佛之道所必须的。然而成佛的目的,还是为了救度众生,否则历经三大阿僧祇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千辛万苦的修行, admin

2020-02-19

因此说〈正觉总持咒〉已经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是一切佛法的总持,所以修行的佛门弟子如能配合修习无相念佛功夫所得的定力,每日以作意清净诵持〈正觉总持咒〉,所得功德威神不可思议,能令恶鬼远离;不论诵持时间长短、次数多寡,都有诵持此咒的大功德。如果每天将诵持此咒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皆能早证三乘菩提,便可与累劫怨家解冤释结,更可同时利益往世亲属,广结善缘, admin

2020-02-19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另一种状况:假使有人先生起作意计划要把某人打死,可是正在下手的时候,拳头还没有打到身体,在前一刹那,被打者已经命终,觉知心已经不在了,这时候打者不得杀罪。也就是说:【若先作意,规欲挝打,然下手时彼便命终,不得杀罪。】(《优婆塞戒经》卷6)因为死者觉知心断灭在前,也就是说,舍寿在前而打击在后。就像法律一样,人已经死了才加以刀杀,叫作 admin

2020-02-19

邪淫的根本罪,就是说怀疑或是已经认定有归属的女人,而在她身上作了非梵行以后,也就是说,在她身上想要行非梵行的这样子的一个作意,这个就是犯了邪淫罪的根本罪。经中虽然强调妇女,也就是说《优婆塞戒经》虽然它强调的是妇女,因为这部经讲的是《优婆塞戒经》,不是对优婆夷讲的戒,所以强调妇女。但是,其实不论对方是妇女或是男人,凡是已经婚嫁而系属他人的,道理都是一 admin

2020-02-19

哪三件事呢?第一个以疑心想要断其命根,第二个动身作相想要杀害,第三个口说杀而想要杀,到这个阶段而尚未动手之前,都叫作根本罪;也就是说,只要有这样子的一个作意,虽然还没有动手去杀的时候,这个就叫作根本罪。换句话说,只要存心行杀,想要杀的心已经成就了,决定要杀就已经犯了杀业的这样子的根本罪。杀生的方便罪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呢?在《优婆塞戒经》里面如此说: admin

2020-02-19

为什么要以疑心?因为心想把它移动地方藏起来,看财物主人会不会寻找?如果这个主人没有发觉的话,过几天以后,就可以带回家而不被发觉;所以,以疑心移置异处,就是起心作意准备要设方便法而想要让这个盗业成就,这样子是摄属在犯根本罪里面,因为有盗心,虽然财物还没有到手,但这个是属于根本罪。偷盗的方便罪呢?偷盗的方便罪,经中如此说:【若坏垣墙,咨问计数,置梯缘墙 admin

2020-02-19

我们如果想要实证解脱果,一定要透过如理作意的观察以及思惟,来确定五阴十八界都是因缘所生法,将来也必定会随着因缘而坏灭,要能够把这种以五阴为我的错误见解给断除了,并且心得决定而没有疑惑,能够如实安住在五阴十八界非真实我的正见当中,才能够成为解脱道中的初果人。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如果断了我见、疑见以及戒禁取见等三缚结,成了初果人之后,即使还没办法像三果 admin

2020-02-19

所以一个受持戒行的人,他对于这一件事情----也就是口业的现行,他会起作意而忍于随顺语业起行的一个习惯,谨慎自己口业的起行。也因此有一些人习惯开口就是恶口,有些人习惯开口就是妄语,有些人习惯开口就是夸大,如果没有一个忍心的话,没有办法看到自己有这样的行为;没有办法看到自己有这样的行为,就失去了改变的契机。所以如果我们要注意自己有没有妄语的习性的时候,我 admin

2020-02-19

若想要进入远离生死轮回,而得不生不死的涅槃法,则要对于三界都已无贪爱的人,清净持守禁戒的人,才能够止息而不攀缘,不堕于六情与五尘中,亦不在于六情五尘中作意,全然地只是转依自心如来之真如法性。一切解脱与生死,都是自心如来所出生、所显现的境界相,本来无生亦无死,才能成就圆满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两大甘露法门。祝福诸位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阿弥陀佛! admin

2020-02-19

五十一法为:遍行法五(触、作意、受、想、思),别境法五(欲、胜解、念、定、慧),善法十一(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根本烦恼六(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二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散乱、昏沉、掉举),不定法四(悔、眠、寻、伺)。如是五十一法 admin

2020-02-18

遍计执性则是指第七识意根----又叫作末那识,意根虽然是促使意识,乃至前五识出生的主要因缘;意根还有另一个体性,就是处处、时时作主性,不论我们醒着或睡着无梦时,意根总是执著一切法,也总是将前五识与意识的了别性错误地认为是意根自己的功能,从来都没有暂停过;这是因为意根在三界中是一直都存在着,因此能够处处、时时作主,进而执著一切法;也由于这个遍计执性,使如 admin

2020-02-18

这一句是说与八识心王相应的触、作意、受、想、思等五遍行心所法,欲、胜解、念、定、慧等五别境心所法,以及十一个善法、六个根本烦恼法、二十个随烦恼法、四个不定法等,总共五十一个心所有法;这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是由八识心王相应才能现行出来的;依于阿赖耶识心体的现行识,以及阿赖耶识所执藏意根种子的流注,意根就能促使阿赖耶识在心王、心所的配合下,变现许多法相出 admin

2020-02-18

1五阴实有不灭的我见,最难断除的部分是执识阴及受想行阴为我的邪见,而这四阴都是名色中的名所含摄之心与心所法,因此,想要断除我见,当然必须先深入理解名中四阴的内涵;而想要了解名中四阴的内涵,则应该先了解五阴的缘生相及其生起的次第等等,如此才能实际理解名中四阴的真实内涵,我见及我所见才可能如理作意的灭除,而成为预入圣流的初果人,然后才能进入解脱道的修道 admin

2020-02-18

】由以上经文的开示可以清楚的知道:如果经由如理作意观行而确实断除了我见与我执,虽然他的五阴还继续存在,就不再被称为五盛阴而只称为五阴,因为我见、我执的烦恼都已经断尽无余后,他的五阴就已经不是炽盛而不能灭的有漏法了;这就是五阴与五盛阴的差别所在。换言之,只要我见烦恼还没有断除的人,他的五阴就称为五盛阴;所以,如果有人认为色身是常住的,或者认为色身中确 admin

2020-02-18

举例来说,在我们每天眠熟的时候─睡眠无梦的时候─因为意根不作意了,意根不作意了意识就不现起,不现起以后意识就是断灭,所以每天眠熟的时候意识断了。接着说在闷绝的时候,闷绝的时候因为你的胜义根─你的脑袋─受到损坏了,所以意识不能现起,所以医生说没有意识了;没有意识的意思,就是意识断了。另外在正死位的时候,正死位的时候五根坏灭,五根坏灭了意识不能现起,所 admin

2020-02-18

我们虽然知道,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这个妄念就是第六识、第七识这两个识所起不如理作意的心行;所不断相应的,就是依于我们的色身、依于见闻觉知心、依于处处作主的心,所起的分别执著。或是受到邪知邪见等外道法,不正教授的影响而取相分别,这都是属于马鸣菩萨前面所曾开示的执相应染的范畴。例如:某教教徒在修止时所观想的像,都要供血、供肉、供酒;而会贪食血、肉 admin

2020-02-18

又如世间人在下意识中—也就是意根自住的作意中—常常因为自我的存在,而有极微细的洋洋自得,这种心态是很难被人发觉的!不但世间人无法发觉,乃至修行人、哲学家也不知道这种慢的存在,甚至于三果人也很难发觉到这个我慢的存在,所以他无法成为四果人,无法取受现般涅槃,除非有人为他开导我慢的真正意涵。譬如哲学中的存在主义我思故我在,喜乐于自己存在,正是基 admin

2020-02-18

[7]上引经文,谓六识现起必具三要件:根具不坏、境界现前、念起(作意正起),三和合触,故有眼识乃至意识。意识由内意处(末那)触法尘影像而起作意,念欲了别,乃生意识。生意识者因缘也,因缘者以如来藏为因,以根尘触而起了别作意为缘,故知有如来藏为能生意识之因也。[7]凡夫们都落入六识的知觉性中,就称为「凡夫随顺佛性」,以六识为自性佛。执着六识心的自性,说这六识 admin

2020-02-18

但是世尊从不曾说无义语![4]如果没有先正确地修习十因缘观而如理作意地深入思维,只是单修十二因缘观,知见就会产生偏差,结果将会同于断见外道所堕的一切法空断灭境界……成为外于常住的入胎识(如来藏)而说一切法空的断灭见者。[4]若否定如来藏,则涅槃亦无人可证,因为于内有恐怖故。若无如来藏摄持,则胎儿在脑部胜义根发育成熟之前,此时无意识心现起,名色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