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七地满心的时候已经断除了故意保留最后一分的思惑,这时候祂的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同时已经断尽,这时候诸佛现身加持,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而得以入八地心,进入到“大般若波罗蜜多”的位阶,就进入八地入地心。八地菩萨就主修“愿波罗蜜多”以及一切种智,到了满心位的时候,“纯无相观”任运恒起,所以祂能够于相于土自在变现。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时候,佛才会再来加持祂进入第八地,然后继续发起大悲愿,在三界中继续利乐有情;一直进修到佛地时,如来藏中的一切种子都不再变异了,这叫作断尽变易生死。因为对于如来藏心中的所有种子都已具足了知,即是成就了一切种智;当祂成就了一切种智的时候,就不再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了,这时既不住于生死中(纯依大悲愿继续在世间利乐有情永无穷尽),却又不住于无余涅槃中,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初地应修之福慧满足,若蒙佛加持而入大乘照明三昧,是人能游百佛国土等。其后随佛修学,亦得诸方上地菩萨指导,即可渐入诸地,此亦宗通也,得证上地无生法忍故。若未蒙佛加持而入大乘照明三昧,则须随真知识修学而入二地;于三地渐修,满足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以依三地无生法忍般若修定故,所证诸定皆成无漏妙定;然后修五神通,而得转化神足通等为三昧乐意生身。复于四地五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是非常长的,所以成佛事实上是透过累世累劫不断地修行,他不是一生中可以成佛;阿罗汉可以在一生中靠佛的加持,在那一生就因为佛的加持跟教导,他可能就会在那一世就成就阿罗汉。但是佛一定是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他绝对不可能一生中可以成佛,除非他已经是最后身妙觉菩萨,示现八相成道而成佛。也就是说,他已经经歷了三大阿僧祇劫,最后一生示现妙觉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当因缘成熟以及诸佛菩萨加持,于一念间亲证一切有情的生命实相,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成为七住满心的菩萨摩诃萨。所以,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曾开示:【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菩萨璎珞本业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佛法即将灭尽时,世尊以祂的佛力加持,让此法门在世间多留一百年。虽然是方便法门,若肯下工夫去修,所登之境界也不比解脱法门差。因为解脱法门要修定、慧,而未法时代不容易修。若能老实持念佛名,真心相信并迥向发愿求生极乐,临命终时,弥陀世尊一定来接引。到了极乐世界,就相似于解脱境界了。因为在那里已经免除生死轮回的苦难,所以叫横超三界。也借著弥陀世尊和两大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虽然我们心中没有期待,但佛菩萨会很自然的在冥冥之中来加持我们,如果我们去期待就错了,就已经失去体究的正念了。第七目:体究过程中容易饿、容易疲倦、心情烦闷是正常的现象无相念佛和体究念佛不相同,无相念佛轻轻松松,忆佛的念就能存在,心中很欢喜,不必用精神:但是在体究念佛时,住在思惟观之中,时时刻刻在体究,在做直观审察,在做没有语言文字的思惟。所以在此时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思惟多日乃至一月二月,仍不能体会,应当常在佛菩萨像前(尤其是释迦世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像前)礼拜,忏悔罪过,请求加持。并发愿受菩萨戒,行菩萨道,度无量众生。然后细读前段及第三节之说明,详细思惟,勤加练习,即能通达。若无圣像,望空而拜亦可,但需至心恳切,万勿轻忽。一旦通达,即依此法无相忆念拜佛。去除名号及形像,清楚地忆念所拜之佛,而不使忆佛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因无相拜佛念佛,具有佛菩萨之加持力及自己对佛菩萨之信心,故较易安住于无相念佛之净念中,而能都摄六根。但参禅看话头则不然:参禅是自力法门,依赖佛菩萨之加持者较少(事实上亦有加持,而以自力为多,行者悟见自性时自知),所信者是自心。是故参禅者需较强之定力及较细之心神外,尚需更强的自信心,信自己能开悟见性。若行者修成第九或第十阶段时,定力与信心俱足,此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可是我们的心中一定要知道,佛陀祂仍然是存在的,仍然在三界里面度化众生,仍然在加持我们。那这个经律论里面的法宝,现在收藏在所谓的《大正藏》,或的不同种类的经典。我们要区别说八识论的这种正确的经典才是法宝,如果夹杂着错误的经典,夹杂着的伪经或是疑伪经,这个就不是法宝。那我们说出家的僧宝,他是怎么样呢?他要受这个菩萨戒、比丘戒、还有比丘尼式,能够正受这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个时候呢,摩耶夫人从来没有这般的欢喜,就跟随着文殊菩萨来到了世尊的面前,佛陀远远的看到母亲来了,开口说:母亲啊!你历经了人世的痛苦,又享受了天界的快乐,应当要知道这一些都是虚妄的,所以要修学佛道,求得涅槃,永离三界啊!摩耶夫人听到世尊开示后,就五体投地跪在佛陀的面前,一心专精、正念,蒙佛加持,使得摩耶夫人想起了过去生种种的宿命,此时结使就消除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是,在佛陀示现涅槃以后,也就是说,佛陀不在人间住世的时候,例如到了像法、末法的时期,也就是说,这时候有许多的修行人,因为他在某个因缘而见到了佛菩萨的加持,所以示现了一些瑞相,因此有的时候也会相应发生瑞相的显现,看见到瑞相的情形。例如,有些人他忆佛念佛的时候非常精进用功,所以感应到诸佛的加持,因此生起信心而更为用功。但是有的时候,所发生的时候未必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我们在看说有没有效的这个事情的时候,其实应该要问说,这件事情——因为佛菩萨最终关心的是每一个众生将来无量世的福祉,所以如果说这个福祉是跟未来世的福祉有关系的话,佛菩萨就必然会加持。这个在许多学佛人的身上其实都可以验证的,诚心祈求的结果,往往都会顺应着这个人学佛的状况而得到佛菩萨最适当的加持,这是每一个学佛人都会有所体会的事情。那顺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可是如果说自己有努力,并且经过佛菩萨的加持的话,那就如同有一个大船的力量,哪怕是有一百个大颗的石头,也能够承载得起。所以国王听了之后就非常的信受。从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理解,所谓的念佛这件事情,除了我们刚才说,止息我们自己的恶念以及跟众生结善缘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力量,那就是佛菩萨的加持。......接下来要跟大家说的是,所有的佛菩萨的加持,既然说的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是仰仗释迦世尊愿力慈悲加持的往生,而能够达到在心所愿而生;特别是要发心,要护持如来正法的人,可以亲住如来座下。也就是说,不只是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甚至命终时,能够往生十方一切净土。因此,并不是说“只有念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净土”。十方诸佛都各有四种净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及常寂光净土。然而其中愿心特别宏大殊胜,又与我们中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娑婆世界悟后起修,慢心消除,性障消除,所以他的烦恼障很淡薄,他的所知障也打破了,而且一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他没有粗重的五阴遮盖,他是莲花化生,再加上弥陀世尊无比广大的慈悲本愿的力量加持,所以一旦往生极乐净土,当下闻法之后,立刻得到无生法忍,进入初地乃至八地,多快啊!若在娑婆世界要修行将近两大阿僧祇劫才能进入第八地,所以求生极乐净土是速行道、是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至少是证得初地心而进入到通达位;更有根器善根福德更为具足者,可以证入二地乃至十地的证境;乃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开示加持力,加上自己在此世娑婆熏习修学正法的功德种子成就,这样透过佛力以自己善净法的实证数习力,一起相应而得成就这个果德。上品中生极乐世界一个晚上花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是,在佛陀示现涅槃以后,也就是说,佛陀不在人间住世的时候,例如到了像法、末法的时期,也就是说,这时候有许多的修行人,因为他在某个因缘而见到了佛菩萨的加持,所以示现了一些瑞相,因此有的时候也会相应发生瑞相的显现,看见到瑞相的情形。例如,有些人他忆佛念佛的时候非常精进用功,所以感应到诸佛的加持,因此生起信心而更为用功。但是有的时候,所发生的时候未必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弹指是不到半秒钟,这表示非常快速、非常短的时间,这是因为自己微小的善根,回向功德愿加上弥陀世尊及观音、势至菩萨的无边无量的加持摄受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达到极乐世界。我们从知道,这个上品上生者,他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也就是说至少是证得初地心而进入到通达位;更有根器善根福德更为具足者,可以证入二地乃至十地的证境。因为初地到十地所证都是摄属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而且诸佛菩萨与诸众眷属来围绕护持行者,使得冤亲债主不能干扰这个行者的往生,透过弥陀世尊及两大菩萨、诸佛菩萨的愿力加持,而且这些佛菩萨还赞叹行者。我们来看一下,赞叹行者的重点是甚么?赞叹行者:你这个菩萨,你是行大乘的菩萨行,因为行菩萨行,所以说你是大乘的种性。从这一点的事相来看,我们就知道种性的建立是非常重要,是希望大家能够在舍寿前就要培养大乘法的这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