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诸位一定要记住这一点,用预定的数目来放生,其实是在造恶业,因为己经看见了因果。假使商人不是为这个放生的人而故意去抓来的,刚好看见有野生动物己经被抓了,你刚好在市场,遇见就把牠买来放生。去抓的人并没有把握一定会有人买去放生,是随机的买物,这样才叫做造善业。可是,光这么一个简单的善与恶己经不容易了知,真正的善恶哪有那么容易了知呢?-----《法华经讲義一一 admin

2020-06-16

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 三摩地

2020-06-14

  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诸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佛告 admin

2020-06-14

  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婆罗 admin

2020-06-14

  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诸天龙八部,及未来世众生,顶受佛语。尔时世尊,告普广菩萨,及四众等。谛(dì)听谛听。吾当为汝,略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福德之事。普广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普广。 admin

2020-06-14

  因果将熟,遇佛授记。汝今具大慈悲,怜愍众生,及天龙八部。听吾宣说地藏菩萨不思议利益之事。汝当谛听,吾今说之。观世音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观世音菩萨。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何况见闻 admin

2020-06-14

html《优婆塞戒经讲记》摘录 平实导师述著详解在家菩萨戒法,细说布施之功德及布施得福之因果原理,详述自作自受、异作异受、无作无受之第一义谛真谛,兼述三乘菩提法义与精神之异同;读此能知福慧双修之真实义,可以助益大乘学佛者之证道。自序宣讲菩萨戒的经典,有《梵网经、地持经、菩萨璎珞本业经、优婆塞戒经》以及《瑜伽师地论》,此书所宣讲之经典是其中一部经典, admin

2020-06-11

  例如,说一切有部所执:『一切有唯十二处,十二处依名色而有,实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名色、十二处;五蕴假我虽刹那灭,由于烦恼与业的势力,因此刹那灭之五蕴能为缘,使得因果无间展转相续,至后世生起新的名色五蕴;实有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说一切有通三世无为。』又例如犊子部所执:『补特伽罗自体实有(众生非假名),其自体与蕴不一不异;涅槃有「学、无学、非学 admin

2020-06-10

  同时,因为这个信你能够具足以后,能够深信三世因果。因为三世因果从佛菩提道来讲,它是要有三大阿僧只劫的修道的。三大阿僧只劫的修道,当然里面有所修的因、所呈现的果报;那么所修的因、所呈现的果报,一定是自己努力所修来的这些善因,自己努力所断除的这些烦恼因,所以能呈现这样未来这种可爱的异熟果报,以及这种解脱的果报,以及最后这个成佛的果德。你如果不能深信三世 admin

2020-06-08

  (《佛说佛名经》卷1)就是说,这三种障彼此之间有着先后因果的关系:众生因为有我见、我执等种种烦恼的缘故,就会造作恶的身口意行而种下恶业种子;将来种子成熟,就要去受不可爱的异熟果报。所以诸佛菩萨及证入真实理的圣人,都以种种譬喻来诃责烦恼:说烦恼就是众生佛道修学的怨贼——就是怨家与盗贼,怨家会夺去众生的法身慧命,盗贼会劫夺众生种种善法财宝;烦 admin

2020-06-08

  这个部分若要详知,唯佛能够究竟具足了知,因唯佛具足了知一切的因果,诸菩萨因为所证智慧的高低而能多分少分的了知。--------《正觉电子报第046期般若信箱》问一接着来说业障。就是由身行、口行、意行所造作的不善业,尤其是五逆十恶的大恶业,足以障碍众生佛道正法的修学,因此称为业障。譬如《瑜伽师地论》中这样说:言业障者,谓五无间业,及余所有故思造业,诸尤重业。彼 admin

2020-06-08

  (《佛说佛名经》卷1)就是说,这三种障彼此之间有着先后因果的关系:众生因为有我见、我执等种种烦恼的缘故,就会造作恶的身口意行而种下恶业种子;将来种子成熟,就要去受不可爱的异熟果报。所以诸佛菩萨及证入真实理的圣人,都以种种譬喻来诃责烦恼:说烦恼就是众生佛道修学的怨贼——就是怨家与盗贼,怨家会夺去众生的法身慧命,盗贼会劫夺众生种种善法财宝;烦 admin

2020-06-08

  第三邪见,总括来说,就是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颠倒妄见都可说为邪见;其中拨无因果,认为造恶不会有恶报,行善也不会有善报,使人不修善道,这是佛法中最偏邪的错误见解。再来是见取见,就是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也不管自己的看法能不能通过理则乃至经典圣教的考验,纵使别人的说法是合理有根据的,他也不管,都一概加以贬抑,认为自己的看法永远是胜过别人的 admin

2020-06-08

  如果真是这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岂不等于失效作废?(四)为死苦,死分两种;一是病死――因为疾病而寿尽命终;二者因为外缘――由于外在因素导致,如遭受水、火、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汽车、飞机、船舶意外失事,乃至战争中被杀害、、药物中毒等死亡,《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云;云何死?谓由寿量极故便致死,此复三种;谓寿尽故、福尽故、不避不平故,当知亦是时非 admin

2020-06-08

  三世因果之主体心必定是常住不灭的,方能成立三世因果;但印顺的意识细心说决定不是常住而不生灭的,佛已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意根、法尘为缘而生」故;为作补救,印顺又建立发明迥异佛说之真如一法,谓:「蕴处界万法灭后,其灭相不复灭失,灭相永存,故蕴处界断灭后之灭相即是真如。」这个真如却是与三世因果完全不相干的法,异于佛说真如心是因果的主体识与实行因果者。[1]既 admin

2020-06-08

  总的来讲就是对三宝有了信心,以及对于因果的关系坚信不疑,而不为其他的外道邪法所破坏,这个就是信,也就是有了信根。大家都听过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前面说修学佛法,要能够了生脱死,这个生死大海浩瀚无边,修学佛法的人站在岸边,看着浩瀚的生死大海,如果没有对佛法有着坚定的信心,怎么敢冒然地进入这生死的大海当中呢?----如果不是对于佛法真实能够让大 admin

2020-06-08

  总的来讲就是对三宝有了信心,以及对于因果的关系坚信不疑,而不为其他的外道邪法所破坏,这个就是信,也就是有了信根。大家都听过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前面说修学佛法,要能够了生脱死,这个生死大海浩瀚无边,修学佛法的人站在岸边,看着浩瀚的生死大海,如果没有对佛法有着坚定的信心,怎么敢冒然地进入这生死的大海当中呢?----如果不是对于佛法真实能够让大 admin

2020-06-08

  而且从这个地方可以知道,过去世的种种修学的过程里面,所犯下的某种错误所导致的后果,而经过什么样的过程,他又能够逐渐的修行;所以他从这个地方,就可以了知种种的因果;也可以因为这样,而逐渐修正自己修行所犯下的一些错误。而且在定中或者梦中看到过去世种种的菩萨行,一世一世的犹如梦境一般。所以说,因为一世一世的菩萨道的修行,而这一世又同样在修行菩萨道,而菩萨 admin

2020-06-08

  作为一个崇信三宝的佛弟子,要正确的认识善恶业报,深信三世因果。并且要孝顺父母、和睦亲族、守五戒、行十善,这是世间的正见。正思维(正志):思维是思量分别,正思维是由正见所引起的正确的思量分别;这是指无欲心、无瞋心、无害心三种想法,主要是针对身口意三业中的意业而说。亦即是在思维上远离一切贪、瞋、痴、慢、疑等烦恼,而保持心理上的纯正;这种无贪、无瞋、无害 admin

2020-06-08

  (《佛说佛名经》卷1)就是说,这三种障彼此之间有着先后因果的关系:众生因为有我见、我执等种种烦恼的缘故,就会造作恶的身口意行而种下恶业种子;将来种子成熟,就要去受不可爱的异熟果报。所以诸佛菩萨及证入真实理的圣人,都以种种譬喻来诃责烦恼:说烦恼就是众生佛道修学的怨贼——就是怨家与盗贼,怨家会夺去众生的法身慧命,盗贼会劫夺众生种种善法财宝;烦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