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失去向道之心而行放逸的人,将会败坏或丧失解脱出离生死的因缘。佛陀告诉比丘们说:你们应当忆持不忘出家修行的初衷,而精进行于不放逸行,就应该像这样子。诸比丘们!你们应当这么修学啊!这时比丘们听完佛陀的教诲之后,都欢喜地信受奉行。以上佛典故事教育我们,若因贪著五欲,所以也会爱慕眷属、财物、虚名、权力,于是随顺世俗的法,和世俗人一样,在五欲中打转。修学佛菩 admin

2020-02-19

离念灵知心虽离语言文字,仍能了别苦乐及是非,这正是识阴所摄的意识,不出识阴六识之外,而意识觉知心这种离语言妄念时亦能了知五尘的离念灵知性,正是意识的心所法,为想阴所摄,佛说想亦是知故;当意识心离念而对六尘了了分明时,不论这离念境界的时间有多长,都仍然可以了然明辨六尘境界,不会因为离念就失去了知性,所以动中定修得很好的人,在路上行走时,虽然一直都处在 admin

2020-02-18

换句话说,六根是六识的所依——眼根是眼识现起的所依根,耳根是耳识现起的所依根,乃至鼻、舌、身、意等根是鼻、舌、身、意等识现起的所依根;所以如果六根有问题时,六识就无法生起或正常运作,例如假使眼根毁损失去功能,虽然外色尘仍然存在,眼识也无法生起,当然就没有眼识的存在及运作而对色尘作了别;耳、鼻、舌、身乃至意识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没有意根的存 admin

2020-02-18

这样修止,不仅与真如三昧绝缘、与欲界天果报绝缘,甚至连人身都会失去;因为心中所想、所相应的,都是罗刹鬼神之流,当然会成就欲升反堕的业流中。对于初学的人来说,是不会有天魔来干扰,因为还没到那个程度。因此,主要会自心取相的是五阴魔、烦恼魔、见魔等,也是因为自心有相应的心行,才会成就魔事。禅宗四祖道信禅师曾说:修学要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导师开示: admin

2020-02-18

到了这里他为什么不敢舍弃呢?不敢舍弃非有想非无想的境界?因为再过去他就没有依靠了----觉知心没有依靠了!那么证得非有想非无想的这个外道,因为恐惧失去我,因为他把觉知心当成我,他害怕堕入到无所得当中。所以,禅定的本质其实是通外道的。外道也证得四禅八定,但为什么还是外道?因为禅定的本质就是这个样子。从这样的观点来看,其实你就可以了解到:般若禅就是菩萨所修 admin

2020-02-18

[1]世尊开、示、悟、入如来藏妙理,是佛法迥异于世间宗教的精髓所在,六识论否定第七、八二识,则失去佛法本质。佛法是义学,菩萨五十二阶位皆可实证和现观。诸大菩萨秉承世尊圣教,《瑜伽师地论》、《大乘起信论》、《中论》、《百法明门论》阐述的皆是八识正理,《成唯识论》论中以七转识来指称其它七识。又唯恐世人迷惑于六识,玄奘大师以地上菩萨的深妙智慧造《八识规矩颂 admin

2020-02-18

不知不证如来藏,或直接否定如来藏,已失去佛法真正内涵,而与普通世间外道无异,枉负世尊以一大事因缘丶四十九年辛苦说法。断见和常见,本就是佛法出现之前就普遍存在的外道见解。世间人不是落到常见,就是落到断见,各落一边,[9]或断常二见皆有。所谓常见外道,是以能知能觉的我丶见闻觉知的我是常而不坏的,执着意识心是常而不断[9]。佛门假假大师不知、不证如来藏,不懂如 admin

2020-02-18

】(《中阿含经》卷58)这意思是说,死人是因为寿命时限已经到了,所以入胎识离去,色身就会败坏,温暖也跟着失去了。但是灭尽定与无想定中,虽然都如同死时一样没有意识,没有见闻觉知,也没有呼吸与心跳,可是因为寿命还没有终了,所以入胎识仍然驻于身中,使得温暖不会失去,色身虽无呼吸及脉搏,历经三、四天也不会败坏。这意思就很清楚地说明了一个事实:死亡与入灭尽定、 admin

2020-02-18

如果没有这个大脑胜义根,例如:打一针麻醉剂,让这个有情失去意识,即使他醒著的时候,能够进入四空定等至位中,这个时候意识也都会完全消失、昏迷不醒了。因此人间有情要能够进入四空定的等至位,必须要有大脑胜义根、意识、意根及阿赖耶识这四个条件;而无色界的天人,他们所存在的境界,是意识、意根及阿赖耶识这三个条件,不需要物质的大脑胜义根,这是无色界天人和人间有 admin

2020-02-18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认为拜佛是落伍的事,是老人家已经与世无争最后的归宿,要我这个青年菁英不努力追求富贵钱财而去拜佛,未免太消极了;讲白一点,学佛是失去社会斗志的人才会走的路。这是几百年来一般人对佛教的观感;然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会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会去学佛;而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佛是什么?佛法是在讲什么?鬼谷子的智慧,那是没 admin

2020-02-18

如果有人离开了欲界他会很痛苦,他会说:我失去了眷属。就好像世间的国王,他总是希望说我的领土最大、我管的人民最多----来代表他的威德。所以这个天魔外道他就是有这样的心,就跟世间的国王是一样的----他有很强烈的欲界爱眷属欲,所以他要系缚众生在欲界里面,全部当他的眷属,这个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我们要知道天魔外道可能跟很多人的想像是不一样的。有人想到魔一定是长 admin

2020-02-18

)这一段《楞严经》中说的外道五种现见涅槃的过失,于拙著《楞严经讲记》第十五辑有详细说明,谨转载如下,供养佛门四众学人:【讲记:『而且住在金刚三昧中的诸善男子,已经证知金刚心而凝聚澄明正住其心,十类天魔已不能在他身上找到扰乱他的方便,他已穷究众生出生于三界中的各个不同种类的本元;当他观察那些不同种类众生幽隐清净而经常不断扰动的本元就是行阴,于是对无量 admin

2019-11-22

 那晚在书房上床后入等持位中,因为阅读该书的缘故,与他空见弘扬的相关往世情境现前了:一次又一次的辩经胜利之后,都是二、三天后就有外人持刀持棍前来打杀;每次打杀后,我方总是死伤极多,因此就失去寺院;经过六、七次的辩经与打杀等重复过程后,所有寺院都被抢夺,无一得保。最后笔者被驱逐出境,只有一匹老马及二名随从,离开西藏。 看后觉得感伤,不想再看更 三摩地

2019-11-22

大乘别教的法如果灭掉了以后,通教以及二乘菩提的解脱、涅槃也都会失去根本的依据,最后也都难逃外道论理的破坏;因为失去如来藏的正理,失去如来藏的这一个根本依据,二乘菩提的解脱道就会成为断灭空的法。这样的罪过是无比的严重,这一些盗法的人在世的时候,如果不赶快发露忏悔,谋求补救之道,谋求补救的方法,到舍报的时候,等业相现前了,就没有人能够帮助他了。所以一切 admin

2019-09-13

现在放弃网络就等于全面弃权啊,普通的鸡汤佛教团体吸引信众能力已经在逐步下降,失去的阵地很快就会被喇嘛教和一神教占领。后来,正觉的正礼老师发文说,正觉也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弘扬佛法,不能轻易解散网群,散群风波就这样过去了。这其实是正觉紧张过度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不希望大家因为学习佛法而受到伤害。这事儿被反派嘲笑好多天。 释惟护等人借助政治来打压正法 admin

2019-09-09

既是修行而后成就的,未来这个修行的缘坏散了以后,所修的境界也就跟著失去了,是生灭法。所以你修行开悟想要证得的,一定是你本来就有的;本来就有的表示并非有生的法,是本来就存在,本来就存在的就是无生,没有出生过的才不会坏;有出生过的将来必定会坏,因为有生必有死!所以假使有个徒弟,有一天把师父教导的功夫修学好了,他去跟师父抗议说:“师父!我供养了您五 admin

2019-09-02

 那晚在书房上床后入等持位中,因为阅读该书的缘故,与他空见弘扬的相关往世情境现前了:一次又一次的辩经胜利之后,都是二、三天后就有外人持刀持棍前来打杀;每次打杀后,我方总是死伤极多,因此就失去寺院;经过六、七次的辩经与打杀等重复过程后,所有寺院都被抢夺,无一得保。最后笔者被驱逐出境,只有一匹老马及二名随从,离开西藏。 看后觉得感伤,不想再看更 admin

2019-09-02

) 这一段《楞严经》中说的外道五种现见涅槃的过失,于拙著《楞严经讲记》第十五辑有详细说明,谨转载如下,供养佛门四众学人: 【讲记:“而且住在金刚三昧中的诸善男子,已经证知金刚心而凝聚澄明正住其心,十类天魔已不能在他身上找到扰乱他的方便,他已穷究众生出生于三界中的各个不同种类的本元;当他观察那些不同种类众生幽隐清净而经常不断扰动的本元就是 admin

2019-09-02

当时诸多外道逐渐失去供养利得,四处乞食往往难有所获,为饥渴所逼故,遂入于佛门中作沙门;虽然表相已经是佛法中之沙门,但却仍然以其原有之外道戒律与法义来教化人民,一切威仪进止完全不遵照世尊所规范──不依当时真正佛门比丘应当遵守的律仪而行。到了布萨(诵戒、忏悔)的日子,这些表相佛法之假名沙门也到场参与布萨,可是当时所有善守佛门律仪之比丘们却不愿与他们一起 admin

2019-07-29

不过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即你将来生病,生活也很困顿,即使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也绝对不要对佛法失去信心;当生病到了很惨的地步,你就当作你就是把它受报了结。即使后来我们不能作身行上的佛事,可是你的心念还是可以念念回向啊,念念灭除你的贪瞋痴,这就是用功,这就是佛事啊!你还是可以改变你这些恶业生起之前的这些念头,因为你之所以会受种种恶报的因缘,它就是来自于你的 admin

2019-06-19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21   22   下一页»   共434条/2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