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门四众中毒极深!大陆佛教僧俗两界几乎失去了分辨真伪和护持正法的能力,任由左道密宗等附佛外道泛滥成灾。汉地很多人接受密宗,相信密宗是佛陀所传且高于汉传佛法!国际上甚至认为 佛法==密宗!净空宣传“世界末日”的余波尤未散去,2016年元旦,没有任何证量的“净空盟主”突然发声说,汉传佛教没人了,请求五明佛学院的索达吉喇嘛堪布复兴汉传八 | admin 2019-06-19 |
|
|
行小道的菩萨们也像是这些小水的江河,当正法欲尽的时节,便难以忍受这世法的艰辛而纷纷倒地不起,各自灭身而消失(不再受生于娑婆人间);唯有大心菩萨勇猛不惜身命,宁可生生世世在痛苦之中,每每失去性命,也要护持这最后一分正法,如是终此这时节因缘而后灭尽!”“当佛在于世间,当佛示现灭度,菩萨于如是心中而无所动摇,这圣教的法宝都永无灭时,以如是深心清 | admin 2019-06-19 |
|
|
欲爱住地者,谓贪爱欲界五尘触之乐受,乃至恐惧不能觉知欲界中之苦触,因此贪爱欲界中之种种苦乐舍之触觉,恐惧失去如是五尘之触觉,是名欲界爱。如是欲界爱者,主要为男女贪爱,余四为次要。此欲爱住地,乃是藏密等已经成就“报身佛果”之大法王、大祖师所不能断者,皆是执着淫乐之第四喜觉受故,皆欲常保淫乐第四喜之觉受者故。色界爱住地者,谓于色界法生爱不舍; | admin 2019-04-24 |
|
|
所谓欲爱是指欲界的贪爱,是贪爱欲界色、声、香、味、触五尘触的乐受,乃至于恐惧不能觉知欲界中的苦触;因此,贪爱欲界中种种的苦、乐、舍的触觉,恐惧失去这五尘的触觉,就是欲界爱。欲界五尘法的贪爱会使众生轮转欲界中,不得脱离欲界。那欲界是函盖欲界六天、人间、畜生、饿鬼、地狱道,还有修罗道的众生也包括在其中。对于欲界六天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以及这 | admin 2019-04-24 |
|
|
(2)乐受中含摄苦受:如享受美食佳肴是乐受,过饱而反胃呕吐是苦受;喝好酒是乐受,酒醉时心悸头痛欲裂则是苦受;获得美名、权位是乐受,时常忧心会失去而生起苦受;中了头奖是乐受,担心被勒索、恐吓、绑架,则生大苦受,连夜搬家仍然担惊受怕。凡此都是乐受中含摄苦受。(3)苦受、乐受中含摄不苦不乐受。如古人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 | admin 2019-04-24 |
|
|
由此可以证实:离念灵知心是识阴所摄的识,不出于六识之外;而意识觉知心修成的离念灵知性,能离语言妄念而了知五尘,正是意识心的想阴所摄,正好属于意识心的心所法;正当我们离念而对外境六尘了了分明时,不论离念境界的时间有多么长久,仍然可以了了辨认六尘境界,不会因为离念就失去了了知性。所以动中定力修得很好的人,在路上行走时,虽然一直都离念而无任何妄想,或者一 | admin 2019-04-24 |
|
|
[1] 世尊开、示、悟、入如来藏妙理,是佛法迥异于世间宗教的精髓所在,六识论否定第七、八二识,则失去佛法本质。佛法是义学,菩萨五十二阶位皆可实证和现观。诸大菩萨秉承世尊圣教,《瑜伽师地论》、《大乘起信论》、《中论》、《百法明门论》阐述的皆是八识正理,《成唯识论》论中以七转识来指称其它七识。又唯恐世人迷惑于六识,玄奘大师以地上菩萨的深妙智慧造《八识 | admin 2018-12-27 |
|
|
不知不证如来藏,或直接否定如来藏,已失去佛法真正内涵,而与普通世间外道无异,枉负世尊以一大事因缘丶四十九年辛苦说法。断见和常见,本就是佛法出现之前就普遍存在的外道见解。世间人不是落到“常见”,就是落到“断见”,各落一边,[9] 或断常二见皆有。所谓“常见外道”,是以能知能觉的我丶见闻觉知的我是常而不坏的,执着意识心是 | admin 2018-12-27 |
|
|
照常理,原先倍受朝廷礼遇,而今失去了一切官方的支持,被一撸到底,甚至被剥夺掉僧籍,失去了出家人的资格,换句话来说,就是被迫还俗。昨天还站在光芒万丈的台上传法,今天就成为阶下囚被发配充军。随之而来的剧情,大约就是树倒猢狲散,原先亲密者、亲近者只会四处离散,不仅如此,甚至各种检举、揭发、告密的事件也会相续出现,而作为当事人的囚徒,这时候也往往只能叹息到 | admin 2018-12-23 |
|
|
佛祖的清净戒律遭到极大破坏,佛教逐步失去民心。 这一时期密教盛行,以超戒寺为中心,产生许多著名的密教大师。公元8世纪左右,这种密教的经典和修法大量传入西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密教融合西藏本土宗教,形成藏传密宗各派。8世纪中业(约唐代宗时期),藏区由赤松德贞主政,聘请印度人静命(705—762)入藏建庙立僧;再聘请莲花生(约765到西藏具体时间不可考) | 三摩地 2018-08-16 |
|
|
以意识心或各种想象说法来作为佛法中心,说灭相不灭是实相;这样否定如来藏的说法,充斥在佛门大道场中,失去根本的佛法,使经典解说只能停留于假想和个人创意上,而脱离佛法能真修实证的最初本怀。层层转变教导,加上佛法内容庞大,所以一般学人也迷惑,很难一下问到本源上,终究失去方向,失去了根源,在修学上也失焦,完全不知如何前进?坐禅最后该坐到哪里?它能连结什么? | 三摩地 2018-08-09 |
|
|
有一天夜里刮起大风,商人们仓猝起身离开,忘了来接他;就这样慈童女被遗落在后面,既失去了同伴,也不认得回家的路。后来慈童女看到有一座山,便爬上山顶,远远看到有一座青琉璃色的城池,由于既饥渴又困乏,于是赶忙往城的方向跑去,这时城中走出四名玉女,手中拿着四颗如意宝珠,歌舞弹唱种种乐曲前来迎接,留慈童女在城中生活,经过四万岁,一直享受极大的快乐。但慈童女日 | admin 2018-08-09 |
|
|
什么是三归依?三归依的真实义?为什么要三归依?三归依之后是不是就不能吃肉喝酒杀生了?三归依以后就要遵守五戒了?三归依要同时守五戒吗?三归依的好处?三归依功德很大,怎样才不会失去三归依?一定要在寺庙里面归依出家法师吗?我已经归依某某出家法师了,还要再次归依吗?有关三归依的戒体通讯皈依三宝注意事项,归依费用全免*************什么是三归依?三归依的真实义 | admin 2018-08-06 |
|
|
但即使如此,菩萨还是可以在三大阿僧祇劫里面来好好作这个布施,并不会失去布施这个事情,而说布施是空无的、布施是不究竟的。所以菩萨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作到许许多多的布施,因为布施它没有极限,布施不论是钱财或是法、或是无畏、或是心意等等,而且最重要的布施中间要有一个法,什么法呢?就是想要成就佛道。这个就是不放逸。不放逸这个成就佛道,这样的知见作为根本。 | admin 2018-08-05 |
|
|
后来因为国王夫人用头面接足礼礼拜,接触了郁头蓝弗的身体,使得郁头蓝弗心里起了贪念,便失去了五通。由于没有五通,无法运起神通,只好向国王请求用车子载他回去居住的地方。后来,郁头蓝弗想恢復五通,所以进入树林间,心一境性的专注修练神通。就在快要恢復五通时,有鸟类在树上叫着,使得郁头蓝弗无法专注一境;遂捨树林间,到水边去修神通。可是坐了没有多久,又听到了鱼 | admin 2018-08-05 |
|
|
”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过僧过”的根本目的在于“大护佛法”,因为“僧宝”是佛法住世的表相,如果过分宣扬破戒僧人的过恶,就会让众生对于整个佛法失去信心,让有情众生失去断恶行善、求证菩提的愿望,对于佛教整体的发展和僧俗弟子的信仰与修行造成很大的障碍。从一般意义上,“不 | 三摩地 2018-08-02 |
|
|
道亲们(一贯道互相称呼信徒为「道亲」)的心里根深柢固的认为「道」(此处指一贯道的道统与道脉心法传承)是珍贵的,而失去了「道」就无法解脱;与其说道亲害怕失「道」,倒不如说道亲其实更害怕无法解脱──生天。 综上所述,一贯道的道亲──也就是信众,认为就是通过点传师所谓的修道就能升天,升天就是解脱六道轮回,就是究竟的解脱,因此一贯道又名天道 | admin 2018-07-23 |
|
|
毕竟之前我在这个国家赢得了卓著的声名,还有国内外世界各地几十万的皈依;这一切都将失去吗,我该怎样面对和如何做出交代?都知道面子不重要,放下却好难;都知道人的一生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同样也是知易行难。也许这都是我的业力吧,但也是这一辈子能避免死坠地狱求出无期的唯一希冀。我要坚定做一次那个指出皇帝没穿新衣的小孩,戳破历史上千年以来即身成佛蒙蔽信众的无耻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只是恐怕失去名闻与利养,每一个人嘴里都不敢承认。藏传佛教密宗的,每天都在期待「即身成佛」的时刻,要求自己即使是在睡梦中也不能离开双修的念头与梦幻不实的快乐;这种挥之不去的淫念、淫行,与佛教中出家人离欲的清净行止,根本就是南辕北辙的两码事。如果将双身法说是「成佛」的修行法门,那是恶意的误导佛弟子,也是恶意栽赃给佛教原本清净的出家人的不良行为;剃了光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对于一个法师来说,如果定智不配位,同样要有灾殃,而且还是自他的灾殃,是失去法身慧命的灾殃。对自失去正路,对他则引入歧途,对于修行人来说是非常可惜和可怕的事情。这并不是单单说“老法师”,任何法师如果对自己的修行和见地的水平没有足够的认知,若登上某种较高或影响力较大的位置,都有这种自他相害的可能。而且现实中,某些教内地位尊崇知名度高的大和尚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