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假如说平常烦恼染污很重,所造作的身口意业都与烦恼相应,这样的情况之下,假如说饮酒,因为饮酒容易让人放逸,因为饮酒它会让这个意识失去理智的;因为意识失去理智而放逸,就有可能与眷属以外的第三者发生邪淫,假如事情发生以后又覆藏、妄语,就有可能造成家庭的破裂。另外一种情况是说,饮酒以后又是过失伤人或杀人,譬如说现在的这个酒驾车祸,就有可能因为这样子,而 三摩地

2018-07-23

也因为跟随自己的感觉,所以造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然后渐渐地失去了我们中华文化当中固有的宽、恕、仁、德原本的道理。也因为喜欢依止自己的意识心,所以会有种种宗教上、社会上的乱象出现。例如在中国地区,在,少部分的主张的人士,他们又何尝不是被这样子错误的佛学的知见所误导的,所以就只好用心在自己的狭隘的感觉上面,乃至于因为意识心的原因,就把原来在印度属于吠陀 三摩地

2018-07-23

释昭慧于2013年1月13日在脸书上写:「们对于『总有一天会失去她』,感到深深不舍,因而将『宇宙大觉者』的圣像,塑造成类似她的模样。」「他们试图在有一天『后证严时代』到来之时,能够在他们心目中『如佛』的师长雕像座下,重温师长叮咛。」释昭慧文中坦言:「我也不习惯看到这样像她的『宇宙大觉者像』。」释昭慧响应表示,佛陀是光头的比丘,宇宙大觉者设计成光头僧并没错 三摩地

2018-07-23

道亲们(一贯道互相称呼信徒为「道亲」)的心里根深柢固的认为「道」(此处指一贯道的道统与道脉心法传承)是珍贵的,而失去了「道」就无法解脱;与其说道亲害怕失去「道」,倒不如说道亲其实更害怕无法解脱──生天。综上所述,一贯道的道亲──也就是信众,认为就是通过点传师所谓的修道就能,就是解脱六道轮回,就是究竟的解脱,因此一贯道又名天道,他们以前也常常自称天道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布施的时候,要懂得以智慧为前导;失去了智慧的前导,过去生所累积的福德,可能反而会成为我们下堕的因缘。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行布施,他是为了怜悯众生;是为了想要使他人得到安隐快乐;是为了让他人也能跟自己一样,生起布施的心;是因为布施本来就是圣人修行之道;是为了破坏自己种种的烦恼的缘故;是为了证入涅槃,断三界有的缘故而行布施。在世间法上,我们能够生为 三摩地

2018-07-23

11五欲有种种过患,就像涂在刀上的蜂蜜,舐者贪著甜味而没有察觉会有伤舌的过患,众生贪爱五欲之乐亦然,为了追求短暂的五欲乐受,甚至造作种种恶业亦所不惜,却不知五欲无常终将失去而受痛苦。而对于贪著五欲的爱味,只会使人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乃至造恶堕落三涂而使未来世受无量苦,所以有智慧的人自当选择远离。五欲就是指对于财、色、名、食、睡等五事,以及色、声、香、味 三摩地

2018-07-23

宗喀巴等藏密广修双身法,甚至母亲、阿姨、亲子之间都可以合修,师徒更是平常事,乃至畜生女亦用以实行双身法,如此无惭愧法,与畜生相应,失去人之格思,后世必生于畜生道中,此是趣入无暇者之第二因。藏密行者修诸罗剎、夜叉等鬼神相应法,喜乐鬼神相应的境界与感应,贪着鬼神喜乐的男女淫液屎尿等供养,妄想死后往生「乌金净土」的罗剎、夜叉境界,此乃趣入无暇者之第三因。 三摩地

2018-07-23

不过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即你将来生病,生活也很困顿,即使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也绝对不要对佛法失去信心;当生病到了很惨的地步,你就当作你就是把它受报了结。即使后来我们不能作身行上的佛事,可是你的心念还是可以念念回向啊,念念灭除你的贪瞋痴,这就是用功,这就是佛事啊!你还是可以改变你这些恶业生起之前的这些念头,因为你之所以会受种种恶报的因缘,它就是来自于你的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你没有转依如来藏的这些体性,你还是会失去的。可是如果你现在还在往转依的路上走,那这种「得」还是距离你很遥远,「证悟」的本身是要包含这些的,因此说有「证悟」还是客气的说法。因为证悟的人都知道一点,下辈子因为你还没有离开胎昧,你还是要重新再来,如果说再来到这个世界,你又恢复没有开悟的样子,形同凡夫,新的意识心根本连佛法是什么都不知道,何况是佛法中所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也知道,很多人因为这一件事情,对于目犍连神通第一,生起了疑心,所以就继续说:你们不要怀疑,目犍连的神通真实不虚,他可以上天入地,变化莫测,他的神通并没有失去;只是遇到了业力现前,目犍连知道这个业果必须要去酬报。因果的法则就是佛陀也不能违背,所以大家要欢欢喜喜地来接受业报,不要逃避,也不要怨恨;大家要明白业力的可怕,精进修行,谨慎个人的身口意三业 三摩地

2018-07-23

而且要享受五欲之前,一定要花许多的心力和体力去追寻筹谋,得到的时候,时间又极为短暂,失去了又有各种的苦恼。所以佛陀说:“五欲就好像在舔刀上的蜜,当享受着蜜的甜味的时候,但是其实舌头已经被刀所割伤了。”所以沉溺于五欲,必定会在三界当中轮转,佛陀就是这样以各种的譬喻,来警示弟子要认清五欲的过患。而弟子们在刚开始修学定的时候,或我们在开始修学无 三摩地

2018-07-23

那欝头蓝弗失去神通以后,离开王城然后又去接受百姓的顶礼供养之后,回到他原先修行禅定的地方,他开始选择一个寂静的树林的一个角落坐下来了,开始想要修回,回复他原先就已经证得的非想非非想定;很不幸地因为是树林、是河边,结果水里面的一些鱼虾、这些鳖、这些乌龟,这个溅水的声音干扰了他。因为修学禅定,初禅还可以不离五尘,二禅以上无寻无伺、无觉无观,是绝对不能有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证得非有想非无想的这个外道他因为恐惧失去我,因为他把觉知心当成我,他害怕堕入了无所得当中。所以呢,我们来看看,禅定的本质其实是通外道。外道也证得四禅八定,但是为什么还是外道?因为禅定的本质就是这个样子。从这样的观点来看,其实你就可以了解到:般若禅就是菩萨所修学的法;那么禅定呢,它是一切的人都可以修学的法。也就是它基本上、它的本质上是不同的。接下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如果有人用恶口骂过来,菩萨也不会用恶口骂回去;因为如果同样用恶口骂回去,那就失去了菩萨的格调。有智慧的人,不会用互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何况世间法的骂有两种:一种是真骂,一种是假骂。真骂是说我真的作错事了,确实该骂,那就接受吧!接受了就不会生起瞋心。如果别人骂的是假话、诬赖的话,那与我无关,又何必生气呢?如果因此而生气,就和他一样在造口业,甚至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如果有人用恶口骂过来,菩萨也不会用恶口骂回去;因为如果同样用恶口骂回去,那就失去菩萨的格调。有智慧的人,不会用互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何况世间法的骂有两种:一种是真骂,一种是假骂。真骂是说我真的作错事了,确实该骂,那就接受吧!接受了就不会生起瞋心。如果别人骂的是假话、诬赖的话,那与我无关,又何必生气呢?如果因此而生气,就和他一样在造口业,甚至因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如果有人用恶口骂过来,菩萨也不会用恶口骂回去;因为如果同样用恶口骂回去,那就失去菩萨的格调。有智慧的人,不会用互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何况世间法的骂有两种:一种是真骂,一种是假骂。真骂是说我真的作错事了,确实该骂,那就接受吧!接受了就不会生起瞋心。如果别人骂的是假话、诬赖的话,那与我无关,又何必生气呢?如果因此而生气,就和他一样在造口业,甚至因 三摩地

2018-07-23

五、人一旦动怒,就难以冷静,往往因此而失去理智,把学来的佛法道理忘光光,结果常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来。同时,一发起怒来,第一个身心受怒火煎迫的,必然是动怒者自己,真所谓「未得伤人先伤己」了。所以,动怒真的是一件划不来的傻事。六、怎样才能不动怒呢?对我执、我见未断的人,要不动怒是非常难的。故事中佛陀举了「调伏」这个大原则。调伏的落实,就是对治错误心态与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穷人、这位修行人,面对这样的景象详细地观察之后,就完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就主动跟这个货主、这些商人说:你们千万不要为了我一个人的性命,而害了你们这么多人失去宝贵的生命,那绝对不是我所乐意见到的,所以我愿意自己离开这艘船只,让你们大家能够解除这一次的灾难。这个货主听到他的话之后,就准备好了竹筏,然后给他一些干粮,就把他放到这个竹筏上,然后就推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施设方便还不具足,一定是对方的生命因为你施设了这个方便而失去了。所以,当对方的生命失去的时候,这时候因为你起了恶心杀他,你也施设了方便,而且也成就了;这时候你就犯了杀人罪了,也就是你犯了重戒。犯了重戒的后果是什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他具足了根本、方便、成已,把对方给杀了,那杀了以后,你受戒以后,这个是不通忏悔的。不通忏悔就是说,你的戒体就永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失去了祂,就会像《百喻经》中,杀了大海舟航的导航师来祭天的商人们,迷失津济终致困死一样,必定生死旷路永无出期,经历三涂受苦长远。所以,众生需要通逹无量法门而能教导真正佛菩提大乘第一义的真善知识,菩萨持守菩萨戒,当然也不能违背大乘第一义。最后,菩萨持守菩萨戒,如果能具足不违背解脱、不违背菩萨的慈悲、不违背大乘第一义这三个基本原则,那也就一定能够逐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