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尊重法应该如何尊重?是不能够对法做任何戏论的事儿,不许把法拿来开玩笑,把法拿来开玩笑,也是一种戏论。但也有不好的戏论,是随意扭曲正法的义理,也是不尊重法。以前有人教信徒把我的书汇集去环保回收,可是有的人不敢,为什么呢,因为他看见我这些书会放光。我们以前第一次印行《禅悟前与悟后》是七百多页的结缘书,是免费赠送的,不是像现在印成两次的局版书。那时放 admin

2020-07-27

  接下来谈二种无我,也是人无我及法无我。所谓人无我,乃是观察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虚妄的,无有一法是真实。能够如此了知,以及能够现前一一观察蕴、处、界诸法都没有真实我的体性,有了人无我智。例如佛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开示:云何人无我?谓离我、我所——阴界入聚,无知业爱、生眼色等摄受计著生识。一切诸根,自心现器身等藏,自妄想 admin

2020-07-27

  所谓七种第一义,是: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超二见境界、超子地境界、如来自到境界等七种境界。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开示:复次大慧!有七种第一义,所谓: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超二见境界、超子地境界、如来自到境界。大慧!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如来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法;圣 admin

2020-07-27

  所谓七种性自性,是: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开示:复次大慧!有七种性自性:所谓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1经中开示:七种性自性是集、性、相、大种、因、缘、成等七种自性。这七种性自性分别说明如下:所谓集性自性,乃是指真如有积集有情过去 admin

2020-07-27

  所谓圆成实性,是指真心如来藏有圆满成诸法的真实体性,譬如自心如来能够藉著无明、业种,以及其他种种缘出生众生的五阴身,并藉著所出生的五阴身去缘外五尘,如实变现内六尘,让众生在内六尘境界起种种分别,受用种种苦乐等事。又譬如此世界将毁坏之前,共业有情的如来藏,会共同在虚空中变现出另一个器世间(山河大地),于此世界毁坏以及新的世界可以居住时,有情得以转生 admin

2020-07-27

  所谓五法,也是:相、名、觉想(妄想、分别)2、正智、如如。正如《大乘入楞伽经》卷5开示: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分别相;我及余菩萨摩诃萨,于一切地次第相续,分别此法,入一切佛法。入一切佛法者,乃至如来自觉地。”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 admin

2020-07-27

  按照佛陀在经典里所预言:“将来到五百年或一千年之后,人人各在东西两半球,相距数万里,不要用无线电话,可以直接谈话,如同在面前。不用看电视,可以看到各种戏剧娱乐的节目。”当指这时前后的地球科技水平。公元4000年,人寿54岁。公元5000年,人寿44岁。公元6000年,人寿34岁。饥馑灾起,人寿减至三十岁时,人身量不满三尺,于时,人类的道德伦理因果观念, admin

2020-07-24

  是故一切大乘行者当务之急乃是亲证自心藏识——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无有不证藏识而能契会般若中观者;若不亲证自心藏识,尚且不能契会般若中观,更何况能够继续进修相见道位所应修之别相智慧,于最后见道位圆满通达而得实证初地无生法忍道种智,成初地的无生法忍果,乃至十地的无生法忍果。有关内容,平实导师已于诸书中略为开示,然无生法忍果之内涵非常广泛, admin

2020-07-23

  譬如你受三归五戒时,佛会派遣二十五位护法神暗中保护你,让你免除很多外在的干扰;这些外在的干扰,有很多是你不知道的。三归依的途中,这过程中,你已经得到36位护法神——等于36位菩萨在照顾你;等到你愿意受五戒,每一戒又有五位的善法神,所以你如果是受了五戒有61位的这么多的菩萨在旁边在照顾着你,在照料着你的安危。如果你是一个真修行人,你不应该去 admin

2020-07-23

  以这样的神兵利器可以摧伏一切邪魔的任何武器,所以它称为金刚杵──无坚不摧。依这个坚固不可坏,无坚不摧的道理来譬喻佛法中的金刚心──金刚之心,祂是不可能被毁坏的,因此这部经典称为《金刚》之经。在一切法界中,你找不到有一个法可以毁坏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所以称为金刚心。这个金刚心叫作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到达佛地时改名为无垢识。(------《金刚经宗通第 admin

2020-07-23

而所谓的三乘佛法,是诸佛以三大无量数劫的时间实证了四种涅槃,究竟解决了六道轮回等问题之后,以自身的体证经历来教导有情众生,如何经由闻、思、修、证的过程,也能够离开六道轮回,超出六凡法界,而逐步成声闻、缘觉、菩萨以及佛陀等四圣法界。譬如,佛陀在《大般涅槃经后分》当中开示善恶业道、善恶业报、三世因果的道理,而说到: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 admin

2020-07-23

  如果从实际理地上来说,众生的每一个人的业,乃至于每一个物种他的业,是储存在自己的如来藏里面,然后跟他有相邻关系的,也是储存在另外一个对象或是更多对象的如来藏里面,如果要改变所有完全的业,必须要所有牵涉到这件事情的业行的一切众生都改变,这样才叫作改变。而大修行者,所谓的大修行者也有定义上的问题,他如果没有办法可以观察到这个如来藏,这样的话,他根本还 admin

2020-07-23

  亦有改认[冥性]—无念无相之灵知心,认为此心本有,不从缘生,籍四大极微,成人之五根及见闻觉知;不出数论外道二十五冥谛之范畴。错误佛子所执此二外道见,与一神教之梵天不生灭论,及四大极微派之唯物论,合称四大类外道。六十二见及九十六种外道皆由此四大类外道而演生。前述四大外道之前二类所犯过失,末学已于《正法眼藏—护法集》之附录中预先破斥,期望诸多 admin

2020-07-23

  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五世纪初年灭度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期”;此后一千年为“像法时期”;再后一万年是“末法时期”。(照此推算,佛陀涅槃已经2500多年,现在进入末法时期大约已经1000年了。)《涅槃部法灭尽经》指出:末法时期,法欲灭时,虽然仍有一些菩萨、罗汉、辟支佛会来世间度化众生,却遭到邪魔外道的排挤,不得不隐居起来。直到月光 admin

2020-07-22

  在四阿含里面,佛陀把如来藏祂称为叫作“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而这个大光明法祂是隐藏在五神通里面,特别是在宿命通或是宿命明里面,其实它涉及到我们现代人在科学研究上面的记忆研究,也是现代的人对于记忆是什么?它是如何存在呢?产生疑惑。可是我们如果翻阅四阿含,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在《阿含经》里面早已经在作这样的研究。我们可以看《长阿含经》的《梵 admin

2020-07-17

  某某法师他是平实导师今世唯一的师父,但是他给予平实导师的参禅知见以及方向却是错误的;因此,平实导师在功夫成熟之后却一直没有办法破参,最后只好放弃了祂师父所教导的方法,自己重新参究;但是依于祂自己在过去世的智慧,反而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明心见性悟入宗门了。但是,平实导师所亲证的禅定以及般若诸法,这位法师他却一直没有办法实证,这当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 admin

2020-07-15

  「明心以后,因为是真正修学佛法的人,所以过去世的眷属们当然大部分也都是学佛人;所以悟后心地开始清净了,会由于种子流注而感应出过去世的配偶。在第一次遇见时会出现状况──一见钟情,于是心迷意乱。请大家都要很小心提防,不要因为这种情况而产生邪淫,免得坏了如来藏正法。如果直觉到某某人过去世是你的配偶,接着在第二剎那必须了断,不许犹豫而拖到第三剎那, admin

2020-07-15

  中国禅宗自古皆以明心开悟为标榜,大乘门庭开引无量众生(一)琅琊阁写手质疑:正觉同修会由创办以来以“明心开悟”的“密意”为招牌,标榜自己是唯一可以帮助学人明心见性的团体。又说:“密意”的吸引力非常巨大,许多对经论一知半解的学人,为了上禅三获得“密意”,耗费大量金钱、时间、精力,多少年过去都不肯放弃,深信获得&l admin

2020-07-12

  宗杲到了景德寺,拜见住持绍珵,绍珵是琅琊慧觉禅师之法孙,他指点宗杲参悟云门宗雪窦重显禅师(俗姓王,字隐之)之“拈古颂古及古老之因缘”,宗杲当下能洞达先德微旨。绍珵见他悟性如此之快、之高,非常惊叹,认为宗杲必须广参诸家语录,博学诸家宗学之真谛,方能成为佛门高僧,便鼓励他云游四方。大观元年(1107),19岁宗杲辞别绍珵宝印大师,开始四方参学。先 admin

2020-07-06

  ”高宗皇帝年老昏沉,分辨不清,误以“宁波”为“宁国”,便说:“家住宁波回宁波阿育王山光孝寺去吧。”并拨款到宁波为其修建庙宇。宗杲当年想回宁国家乡、重建山东慧云寺的愿望破灭了。2004年,五台山僧人妙幢在宁国市委的支持下,集民众之力量,在宁国青龙湾风景区秀云岛上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慧云禅院,圆了宗杲八百余年前的遗愿。 admin

2020-07-06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222   223   下一页»   共4457条/223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