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语译:【就像是这个样子,都是我亲自听闻的:有一段时间佛陀住在王舍城的鹫头山中,与大比丘众一万二千人同在一起,全都是阿罗汉,欲漏、有漏、无明漏都已断尽,不会再有烦恼重新生起,已经抓住自己的利益了,也就是断尽了三界诸有的结使,心中已经获得自在而不受生死系缚了。他们的名字叫作: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揵连、摩 | admin 2020-06-20 |
|
”】语译:【“世尊!这时候这贫穷的儿子听闻到父亲这样子说明,心里面就非常地欢喜,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欢喜,心中这样想:‘我本来并没有生起一个心思,对大富长者所有的财宝有所希望或者求觅,而如今这些宝藏自然而然就来到我手里了。’世尊!那位大富长者就是如来您,而我们这些大阿罗汉们其实都好像是佛陀的儿子一样,因为如来常常都说我们是您的儿子 | admin 2020-06-20 |
|
文师殊利啊!这就是出家菩萨们的初亲近处啊!”】今天讲到这里。讲义:《妙法莲华经》,上一周把一二六页第一段语译完毕了。请欧老师把今天要补充的那一段经文在讲到第二行时播出来。这是〈安乐行品〉,世尊说:在后世想要为人演说这部《法华经》的人,“当安住四法”;在这四法里面,第一法是“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菩萨行处”在上 | admin 2020-06-20 |
|
因为三贤位中的初机学人还没有实证般若,只能作财施以及无畏施,法布施其实还谈不上;但是能够受持此经的人,既然懂得如何书写此经,也懂得教人如何书写此经,表示他是通达第一义的人;否则便只能在文字上抄写,在口头上念诵当作受持,并不是如理的受持;那他所修的布施就不可能是如实的法布施,就只能是一般所谓的布施表义佛法,也就是只能作依文解义式的法布施,其实不是真能 | admin 2020-06-20 |
|
第二十一辑-摘录精华篇那么话说回来,色界天有情中,就是有一些愚痴人看见欲界天的天人、人间的人类,都是一下子出生、一下子又死了;特别是看到人间,因为他们天寿很长,而人类一般而言以百岁为准,少出多减;这个少出多减是说,只有很少人出过于百岁,大部分人是少于百岁的;因此以色界天的寿命来看,不必一个早上,刚刚才看到谁出生了,在人间当了转轮圣王轰轰烈烈,怎么一 | admin 2020-06-20 |
|
空性,讲的就是不空的如来藏,因为这个空确实有真实性,不是缘起性空,所以称为不空如来藏;缘起性空是没有真实性的,可是如来藏这个空,有真实性,所以不能说祂是缘起性空的空无。另外一个空是指空相,蕴处界等法都是其性无常故空,无常空就一定有生住异灭的法相存在;既然有生住异灭的法相存在,有生则必有灭,那就叫作空相,而这个空相却仍然是附属于如来藏;这个空相,就叫 | admin 2020-06-16 |
|
从上面例子来看,德光论师的心态就是标准的声闻心态,是以出家表相来认定一个人是不是有修行的人。这样的情形自古以来就发生了,不是现在才有。这样的声闻心态,就是认为现出家相才是最尊贵的、最崇高的,如果现的是在家相,譬如弥勒菩萨现天人相、在家相,不是出家相,声闻人绝对不会礼拜弥勒菩萨。可是,他们有没有注意到,观世音菩萨不是也现在家相吗?如果以声闻心态的标准 | admin 2020-06-16 |
|
佛所认定的而真正的出家人,那就是菩萨,因为他能够实证自心如来本来离一切相,了知自心如来本来具足一切法,了知自心如来具足三乘菩提的内涵;并以此正知见在三界中成熟一切有情,能够这样说法利乐有情的真实义菩萨,才是真正的出家的人。所以,弥勒菩萨已经很清楚开示:能够亲证三乘菩提而发起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并以此智慧以及亲证自心如来离一切相的正知见来教化有情, | admin 2020-06-16 |
|
)好了,這鳥販本来没事,現在就爲了賺那一筆錢,發動好多人到野外去抓鳥。好冤枉,本来在原来的地方生活得好好地,然後突然就被抓了,都因爲那位法师要辦放生法会才被抓的,很冤枉啊!被抓以后,大家都很驚嚇,又挤在那些小小的籠子里,结果真相是:要交货三千只,鸟販大约要抓一万只,其他七千只大概会死掉,在交货时就交三千只。那么七千只鸟不是枉死了吗?剩下的三千只也是 | admin 2020-06-16 |
|
因为在事相上会有许多的差别存在,所以应该有智慧判断而作恰当的处理,所以在司法调查中陈述证言,是否可以准照僧团或修行团体的情形?应该要依具体情形而判断,因为有时候据实的陈述,会严重伤害僧团的名誉,使社会大众丧失对三宝的敬信而导致佛教的灭亡,所以不应该据实陈述;若是据实陈述时,不会导致佛教的灭亡,而且可以正本清源时,就应该据实陈述。例如西藏密宗喇嘛以教 | admin 2020-06-16 |
|
自共于后不修道德,寺庙空荒无复修理转就毁坏,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福德,贩卖奴婢,耕田种植,焚烧山林伤害众生无有慈心。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无有道德淫泆浊乱男女不别,令道薄淡皆由斯辈。或避县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门不修戒律,月半月尽虽名诵戒,厌倦懈怠不欲听闻,抄略前后不肯尽说。经不诵习,设有读者不识字句,为强言是不咨明者。贡高求名,虚显雅步以为荣冀望人供 | admin 2020-06-14 |
|
![]() |
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 | 三摩地 2020-06-14 |
舍利弗,若有比丘成就如是无所得忍,虽现未得无余涅槃,我记是人弥勒佛时当在初会。时弥勒佛欢喜三唱:‘是人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成就无所得忍。’舍利弗。若在家出家成就此忍,我记是人必得涅槃。舍利弗,若有人受如是教已,闻空无所得法即时惊畏,是人可愍,无有救者,无有依者,直趣地狱。何以故?舍利弗,于佛教中惊疑畏者,是人则为具足恶道。所以者何?我常自 | admin 2020-06-14 |
|
楞嚴咒(拼音标注,仅做参考) nàmósàdátāsūqiéduōyē南无 薩怛他 蘇 伽哆 耶(歸命一切諸佛1)ā làhēdìsānmiǎosānpútuóyē阿囉訶帝三 藐 三 菩陀 耶(歸命一切如來應正等覺2)nàmósàpóbótuó南无 | admin 2020-06-14 |
|
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 | admin 2020-06-14 |
|
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闻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 | admin 2020-06-14 |
|
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百千万亿诸佛,净修梵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俱白佛言:‘世尊!是诸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皆已成就;世尊亦当为我等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我等闻已,皆共修学。世尊!我等志愿如来知见,深心所念,佛自证知。’尔时转轮圣王所将众中八万亿人,见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听许。尔时彼佛 | admin 2020-06-14 |
|
其佛国土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劫名宝明,国名善净。其佛寿命无量阿僧祇劫,法住甚久。佛灭度后,起七宝塔遍满其国。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比丘谛听!佛子所行道;善学方便故,不可得思议。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以无数方便,化诸众生类。自说是声闻,去佛道甚远;度脱无量众,皆悉得成就;虽小欲懈怠,渐当令作佛。内秘菩萨行,外 | admin 2020-06-14 |
|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谄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不轻蔑于人,亦不戏论法,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慈悲 | admin 2020-06-14 |
|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末利华香、瞻卜华香、波罗罗华香、赤莲华香、青莲华香、白莲华香、华树香、果树香、栴檀香、沉水香、多摩罗跋香、多伽罗香,及千万种和香:若末、若丸、若涂香。持是经者,于此间住,悉能分别。又复别知众生之香 | admin 2020-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