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长捷法师,不但法相庄严,而且通达教理,善于讲经说法。此时奘师虽然刚满十岁,但因跟随二哥一起住在净土寺,早晚诵习佛经,时时得到佛法的薰陶,奠定了日后出家与佛学的根基。【1.1.3破例准度】=>《慈恩》=>《行状》奘师十三岁时,正值炀帝下诏,要在洛阳招考,剃度二十七人出家为僧。为什么出家还需要皇帝下诏许可呢?原来在隋文帝的时候,曾经准许百姓自由出家当和尚。 | admin 2019-04-29 |
![]() |
然后当这个破参悟后的修行人想去探讨成佛之道,想去了解:为什么佛菩萨同样证得这个如来藏、这一个实相,祂们有无量的功德智慧,有无量的威神之力,为什么我同样证得这个实相、这个真心如来藏,却还没有这样的功德智慧?还没有这样的一个威神之力?所以就想去探讨,探讨成佛之道,或者是去探讨菩萨修学的次第还有内涵,这时候这个破参明心的菩萨就能够相应无始无明里面的上烦恼 | admin 2019-04-24 |
![]() |
可是众生没有智慧,不知色身虚幻,所以非常宝爱这个色身,尽在这个色身表面作种种庄严,乃至有人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年轻更漂亮而去整形美容等等,让这个色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完全不知道是在活动厕所的表面作种种庄严,仍然是臭秽的,有何漂亮可言?有何庄严可说?如果众生能够观察自己的色身是污秽不净的,同时也观待其他有情的色身亦复如是,就不会将色身当作是真实我,因而 | admin 2019-04-24 |
![]() |
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花,花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之内,经于六劫,莲花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 | admin 2019-04-20 |
![]() |
后来商人果然登门拜访,但是这次商人不复上次出现时那样的衣装光鲜,相貌庄严,而是变得破衣烂衫、容貌丑陋。并且站在门口高声说道:“我的好友在里面,是你邀请我来的啊。为何不出来接待我呢?”富人家看门的人急忙进去禀报。富人的妻子出来,看了一会,并没有认出商人,于是冷言道:“你不是我的朋友。”曾变化为商人现在化现为穷人的帝释天大笑道:&ldq | admin 2019-04-19 |
![]() |
五庄严佛像。六孝养父母。七信重圣贤。八谦卑离慢。九梵行无缺。十远离损害。如是十种获报端严。复云何业获种族卑贱。有十种业。云何十种。一贪爱名利不修施行。二嫉妒他荣。三轻毁父母。四不遵师法。五讥谤贤善。六亲近恶友。七劝他作恶。八破坏他善。九货易经像。十不信三宝。如是十种获报卑贱。复云何业得豪族富贵。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离嫉妒庆他名利。二尊重父母。三信 | admin 2019-04-18 |
![]() |
他生而相好庄严,聪慧异常。按印度习俗,生了孩子要请相师看相。相师惊异地说:此儿具足轮王相,长大必然要当转轮圣王。国王及满朝文武得知此事,惶恐异常,急欲觅得此子杀之。其父预感大祸临头,即将弥勒藏于舅父家中。待其年龄稍长,舅父恐其难逃杀身之祸,即令其从佛出家修学佛法。由于从小生活在婆罗门贵族家庭,弥勒出家后,依然交游族姓,喜爱穿著。如国王以一件金缕袈裟 | admin 2019-02-21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维摩诘经讲记》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4月初版二刷)通达无我法,帮众生修证佛菩提 你如果通达了无我法,你在庄严佛土的时候,都不会想到是在庄严佛土。你在帮众生修证解脱道、佛菩提道的时候.也不会想作是在帮众生修证佛菩提道、解脱道。你都不会去想这个,你只是一心一意去作。要是有人不信的话,可以去问问你们各班的亲教 | admin 2018-12-27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7月初版首刷)十方如来示现入无余涅槃 从事相上来说,十方如来成佛之后,庄严报身永远不坏,却在人间示现应化身的生住异灭,乃至入无余涅槃。如果你修到初地以后舍报时,不往生去极乐世界,而是生到娑婆世界的色究竟天密严净土,就能看见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卢舍那佛,那时你往后脑勺一拍说:& | admin 2018-12-27 |
![]() |
宗喀巴又主张:为弟子灌顶时,须有美丽之十五六岁少女作为明妃,方为弟子灌顶,故说灌顶之轨时云:【修曼陀罗时生三昧耶曼陀罗,与入智坛之规,如鬘论云:“所绘之曼陀罗刹那空后,观成所修之曼陀罗俱守护轮、钉魔碍”等,眷属仪轨,如云:“明妃颜殊妙,年可十五六;香花善庄严,欲乐于坛中(案:于灌顶坛中与上师共行淫乐)。德带摩摩格,慧者加持彼,放寂静 | admin 2018-12-27 |
![]() |
如果自己的如来藏可以跟别人的如来藏合并,那他就是有增减的法,有增减的法就是无常变异的法,无常变异的法是一定会毁坏的,怎么可以叫做金刚之心?怎么能称之为实相?[9]如果成佛以后,你的真如心得要和所有的究竟佛合并,那么经典中就不应该说贤劫有千佛,星宿劫有千佛,庄严劫也有千佛;也不应该说十方世界有无量无数诸佛同时存在,应该是过去现在未来永远都只有一尊威音王 | admin 2018-12-27 |
![]() |
来到正觉讲堂,我们聆听了亲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菩萨戒相的课程,领略到菩萨们的慈悲和智慧;目睹了助教老师为大家提供无微不致的帮助;也深深地被众多义工菩萨这么多天来,处处为大家辛劳与忙碌地付出而感动,同时也让整个法会,秩序井然,充满了庄严祥和。于此要再顶礼诸佛菩萨!因为有佛菩萨的慈悲摄受,才让我得以回归正觉,成全了我与法眷亲人们再次相聚的愿望!流浪的生活 | admin 2018-11-10 |
![]() |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圆通章自始至终皆说忆、说念。忆者,无名字,无形相。念者,无名号,无声音。从修定知见而言,离于语言,文字,形相来忆佛念佛,此念方是净念。如是忆佛念佛之净念不断,方是净念相继。念佛圆通法门之境 | admin 2018-08-16 |
![]() |
譬如说,布施给众生上妙的饮食,或者是殊特的工具以及物料等等,未来世感得自己的色身庄严,或者是感得所受用的器世间的殊胜。往昔若有种种差别不同的布施,今世就在正报与依报上,分别感得差别不同的受用。若是往昔以香来布施给众生,今世所得的果报是善名远播;若是所布施的食物,使人在味觉上有着胜妙的感受,那么未来世就感得众生都乐意亲近这个人,或者只是听闻这个人的名 | admin 2018-08-15 |
![]() |
所以除掉了一分的瞋心,心境就更加调柔,以后容貌、色身也会因此而更加庄严。可是断掉瞋心的人,看起来应该讲的是听法的人,所以也只有听法的人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其实不然!会如法说出如何是瞋心的过失,以及应该如何除去瞋心的人,难道说,他在说断除瞋心之法的同时,不也会断除掉一分的瞋心吗?当然也会有,只是说随着说法者的修证差别不同,所断的程度会有所不同罢了, | admin 2018-08-15 |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谈谈:菩萨具足福智庄严之后所生的法相。上次说到,菩萨具足福智庄严之后所生的七个法相中,谈到第五个法相:获菩提心。讲的是在亲证了佛菩提道的时候,也会分证解脱果,而这两者其实是汇归于唯一佛乘之中的。接下来谈谈第六个法相是:心不放逸。因为菩萨有了上次所说的自知罪过 | admin 2018-08-15 |
![]() |
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来谈谈“菩萨为什么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知道菩萨有了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 | admin 2018-08-15 |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什么是“菩萨的庄严”?在《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中,有一段经文是:【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戒经》卷2)先说说“庄严”这一词 | admin 2018-08-15 |
![]() |
有三十七种: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妬,人所崇敬;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三、常行施,得身心适悦,无散乱失;四、亲手施,得手指纤长,身相端正;五、为他施,复得他人行大舍施;六、依教施,心离取相,得无为福;七、以妙色具施,得身色端严,众所爱乐;八、以上妙香具施,恒得旃檀之香,受用供养;九、以上味施,得味中上味,充益肢体;十、如法尊重 | admin 2018-08-13 |
![]() |
王即受请,见其家内,氍毺毾[毯-炎+登],庄严舍宅,踰于王宫!王见此已,叹未曾有:「此女自知,语皆真实,而作是言:『我自作此业,自受其报。』」王往问佛:「此女先世作何福业,得生王家,身有光明?」佛答王言:「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名『毘婆尸』。彼时有王,名曰『盘头』,王有第一夫人。毘婆尸佛入涅盘后,盘头王以佛舍利,起七宝塔;王第一夫人,以天冠拂饰,着毘婆尸佛 | admin 2018-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