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瞋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从上面所说八正道当中的正命可以知道,佛教中是要以正当而如法的职业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能够跟有钱的菩萨结婚共享福报,某种程度也是往昔常布施、广结善缘或常供佛的结果!三、自己努力赚钱实现福报:赚钱的方法有很多种:自己开公司、自己做生意或自己投资或去上班赚钱获取高薪!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上班领薪水!少数人是自己当老板!那之前葛格我提到经典中的故事,周利盘特比丘在往昔当乞丐时,他听了释迦菩萨的教导,因此开始做生意赚钱,经过四个月就致富的 三摩地

2018-07-22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 三摩地

2018-07-22

这就像是去银行存款,今天早上存了,不能下午马上就要领利啊!得要存款到期了,才能领到利的。他看见别人布施以后受诸衰恼,而不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所以就担心自己是不是会因为布施而遭受了恶报?因此就对自己曾经作过的布施,产生了后悔心,误认为布施不一定会有善报因果,甚至认为是布施才得到了恶果。所以从世尊所举示出的这六种情形,我们就知道,布施以后要能够欢喜 三摩地

2018-07-22

当你埋头工作付出巨大的劳动,而在抬头喘的片刻,发现提干或涨工资的事情已经过去,每个人都对你微笑,也都不对你提起这些事——你已经被排挤出局。诚实的劳动到底还有什么价值,你已经很怀疑了。你不敬重单位的领导,就会有不顺利的果报。你不能说自己是佛弟子,那样你在机关里的一切前途将全部丧失。你必须对每个人说谎,说自己不是佛弟子。如果有人代表组织来调 三摩地

2018-07-22

有因故有生死,因永尽者,则无生死无明大闇聚障碍,谁般涅槃?唯苦灭、苦、清凉、没。】(《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意思是说:如果圣弟子已经成就“信、进、念、定、慧”五根中的信根时,就会这样修学:知道众生都是无始以来被生死无明所系缚执着,被我爱所系缚,而在无明的漫漫长夜中,不断地生死往来流转奔驰,都不知道自己的本际。有无明为因的缘故,所以才会有生 三摩地

2018-07-21

佛在《妙法莲华经》里面就讲:诸佛方便力,分别说三乘;唯有一佛乘,处故说二。(《妙法莲华经》卷三)为什么佛要分成大乘跟小乘呢?因为要走大乘这条路很长,中间有很多岐路还有险阻;如果你一口气要走完,这样子在对于当时的外道来讲,其实是很困难的。佛因为为了不让阿罗汉退转,所以祂必须施设一个中间一个让他能够休的地方,让他以为说佛法走到这边就是了,但是因为祂 三摩地

2018-07-21

重点就在这一句这一段作者说了:根据他的统计,世界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所说的语言,大概约有八十种主要的语言,而在目前剩下的六千多种语言当中,绝大多数从来都没有过文字的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的图书馆或者是数据库里面,都找不到它们的数据,一切信全部都储藏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当中所包括的若干的世纪以来,关于时间、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或复小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异生异灭。」(6-3,p.394)(二)大乘法中所谓之「心意识」乃指第八、七、六三识。是故「离心意识」即是舍离第八识心体中之阿赖耶性、异熟性,并断除意根及意识之我见与我执。1.《大集 三摩地

2018-07-21

未曾休。虽实与众生。作无上师。而示行尊敬阇梨和尚。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住菩萨道。随其所应。皆为示现。是为第九庄严道。』又《占察善恶报业经》说:『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复次彼心名 三摩地

2018-07-21

恒常炽然未曾休。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No.839占察善恶业报经(卷2)T17,p0907cNo.839占察善恶业报经(卷2)T17,p0908a诸佛法身亦复如是。悉能容受一切众生种种果报。以一切众生种种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长住法身中。为法身处所摄。以法身为体。无有能出法身界分者。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世尊在《长阿含经》中就说有五种外道现见涅槃的存在,比如将欲界五尘中正在享受五欲的觉知心,错认为涅槃心;或者以修除欲界五欲的贪爱,证入初禅境界作为涅槃的境界;或者以舍离初禅身乐,进入二禅无觉无观境界为涅槃境界;或者以舍离二禅进入三禅,领受身心俱乐作为涅槃境界;乃至于舍离三禅的身心至乐,只住于舍受之中正念一心,而不再有极微细的妄念生起了,也不再有微 三摩地

2018-07-21

在我们内在的这个微妙身呢,它是由轮(Chakra)、脉(Nadis,也就是英文的Channels)以及在轮与脉之中所运行的明点(Drops),还有驱使它们运行的、运作的这个风(Wind),这才是人类内在的根源,是大梵所直接出生的。它有一点像是中国医学的经络学:讲这个心包经、膀胱经、肾经什么的。但是在印度这一派脉轮的学问与解脱出离世间有绝对密切的关系。简单的来说:这一派的人相信, 三摩地

2018-07-21

妙明真性常住,倘能屏诸缘,不生一念,妙明真心自然现前。虽然言之则易,行到却难,仍非大家努力参究一番不可。」------学习心得:此段语录,虚云老和尚很明白地指出,我佛出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众生了悟此一生佛不二之如来藏心,修行参禅就是要识得此真心,即如来藏心。(老和尚)上堂曰:三世诸佛。唯一大事化现世间。欲令众生开示悟入如来藏性。出没隐显。若水中月。&nbs 三摩地

2018-07-21

恒常炽然未曾休。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T16,p0489b「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盘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 三摩地

2018-07-21

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譬如饥者食于毒饭,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犹故放逸,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地狱、恶鬼、畜生,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隐辩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生于边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又 三摩地

2018-07-21

复有三法:一者为诸众生受大苦恼,二者次第受之,三者中间不,虽受是苦,心终不悔。复有三法:一者未除爱心、能舍所爱施与他人,二者未除嗔恚、有恶来加而能忍之,三者未除痴心、而能分别善恶之法。复有三法:一者善知方便,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二者知善方便、能教众生令修善法,三者化众生时心无疲悔。复有三法:一者为令众生离身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二者为令众生离心 三摩地

2018-07-21

见邪进者为说恶果,善教众生令修精进,所作未竟不中休;修善法时不随他语。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进波罗蜜。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乐处空闲:若窟、若山、树林、空舍,不乐愦闹贪著卧具,不乐听说世间之事,不乐贪欲嗔恚愚痴。先语软语,常乐出家教化众生,所有烦恼轻微软薄,离恶觉观。见怨修慈,乐说定报,心若逸乱、生怖愧悔。见邪定者为说罪过,善化众 三摩地

2018-07-21

若行施时于福田所生欢喜心:‘如诸福田所求功德,我亦如是求之不。’施于妻、子、眷属、仆使、生怜愍心;施于贫穷,为坏苦恼;施时不求世间果报,破骄慢施,柔濡心施,离诸有施,为求无上解脱故施,深观生死多过罪施,不观福田非福田施,若能如是行布施者,报逐是人如犊随母;若求果施,市易无异。如为身命耕田种作,随其种子获其果实,施主施已亦复如是,随其所施 三摩地

2018-07-21

’如诸众生增十年寿至八万岁,减八万寿还至十年,经尔所时,如是火灾热犹未,是时便从中间禅处降注大雨,复经寿命一增一减。众生业行因缘力故,为持此水,其下复出七重风云。是时雨止,水上生膜犹如乳肥。四天下中,须弥山王渐渐生现,水中自然具有一切种种种子。是时二禅复有一人,短命福尽,业力故堕生于世间,寿无量岁,光明自照。独处经久,心生愁恼,而自念言:&ls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