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平实导师补注:您不需为我耽心因果的事,佛菩萨既然已向某些人放出我的来历讯,私底下渐渐流传开来,我也欣然接受,请问您:我能反对吗?没有谁可以不接受佛菩萨的指示,乃至等觉、妙觉菩萨亦然。如是接受,也包括佛的斥责在内,所有因果我都愿意承担,明人不作暗事。此如世尊在世有时私下讲一些他方佛国的事,说明佛教遍于十方世界,不是只有此土才有。但那些还在凡夫位的六 admin

2021-02-02

  ”然而倘若真有如是爆料者,以琅琊阁“瞋恨”自己的师父到有如“寇雠”的地步,怎肯放过这天赐的良机?必然公开一切具体之人证、事证、物证等以令正觉教团“垮台”;故必动之以“情”、说之以“理”、兼以“利”诱,“迫使”这群提供讯给琅琊阁之爆料者于大众前公开亲身经历,以“狠狠地攻 admin

2021-02-02

  针对事相而无法平自身忿懑的人,释惟护与琅琊阁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当这些受到平实导师帮助而悟入,又由于性障的缘故无法转依所悟,反过来抨击平实导师的人,他们受到相当的注目;然而透过这样的过程,正觉学子们之想法也会调整:大家会关心这正法的延续,胜过自身的修证进程,自己的心态会调整改变,也会思惟不应让自身的言行成为退转者抨击教团之理由。如此则自 admin

2021-01-02

  那么二乘人所修的入了三摩地,就是二乘的止观,那二乘的止观它就是只是局限于一切有为法,一切因缘所生法的无常、苦、空、无我,从这里能够止于这些法,然后能够去观察而去断除我执、我所执——那么这个是二乘阿罗汉的修证的内容。那么他们说了他入三摩地,以什么方便来圆满通达他的解脱道。那这里的无学大菩萨呢?祂所述说的是,以什么样的方便来入三摩地,圆满通 admin

2020-08-28

  这四种方便行是哪些呢?第一,行根本方便;第二,能止方便;第三,生长善根方便;第四,大愿平等方便。我们先看第一,行根本方便。《大乘起信论》卷2,马鸣菩萨开示说:彼方便行略有四种:一、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本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又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善行,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以真如离于生死涅槃相故;此行随顺以为根本,是名行根 admin

2020-08-28

  马鸣菩萨说:佛弟子修证佛菩提的正因,大略来说有四种方便行,第一,行根本方便,第二,能止方便,第三,生长善根方便,第四,大愿平等方便。这是佛弟子在佛法修证上直接切入的正因,如果不修这四种方便行,佛菩提道就很难有证悟的因缘。上一集已经解说第一行根本方便,今天要继续探讨第二能止方便。《大乘起信论》卷2,马鸣菩萨开示说:二、能止方便,所谓惭愧及以悔过 admin

2020-08-28

  马鸣菩萨说,佛弟子修证佛菩提的正因,大略来说有四种方便行:第一,行根本方便;第二,能止方便;第三,生长善根方便;第四,大愿平等方便。这是佛弟子在佛法修证上,直接切入的正因,如果不修这四种方便行,佛菩提道就很难有证悟的因缘。前面两集已经解说:第一,行根本方便;第二,能止方便;今天要继续探讨第三,生长善根方便。《大乘起信论》卷2,马鸣菩萨开示说:三 admin

2020-08-28

  前面我们已经解说了证道的三种方便行:第一,行根本方便,第二,能止方便,第三,生长善根方便。这些都是佛弟子在佛法修证上直接切入的正因,今天要继续探讨:第四,大愿平等方便。《大乘起信论》卷2马鸣菩萨开示说:四、大愿平等方便,谓发誓愿尽未来际平等救拔一切众生,令其安住无余涅槃;以知一切法本性无二故、彼此平等故、究竟寂灭故随顺真如,此三种相发大誓愿,是名 admin

2020-08-28

  八者大愿∶若有众生,广造诸恶,堕于地狱,无有出期,经无量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生于五趣,先作畜生,将命还于前生;负物作驼驴猪狗、牛羊象马、奴婢仆从,偿他宿债,累劫赔命,还他偷盗,无有休。我于五道,从形受化,常生同世,教化于人,或作贫穷困苦,盲聋喑哑,最下乞人,于一切众生众中,同类同缘,同事同行,导引得入佛道;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九者大愿∶若 admin

2020-07-30

  因此缘故,在佛门中,如果有人主张“佛地的无垢识、庵摩罗识就是无明识”、“佛地的无垢识、庵摩罗识,有识名而无实”、“透过男女交合,乃至杂交,可以引生俱生大乐,名为正遍知觉,今世可以即身成佛”等等,你听了就该知道,竟然会有那么愚痴无智的众生,大言不惭地提出非常荒谬的主张,让人看了只有摇头叹的分,因为那是拿自己的法身慧命来 admin

2020-07-27

  如是常轮转,悟者心方。譬如火烧木,渐次而转移,此木既已烧,复更烧余木;依止赖耶识,无漏心亦然,渐除诸有漏,永轮回法。藏识亦如是,习气之所缠,三昧净除已,定者常明见。藏识亦复然,诸识所缠覆,密严诸定者,勤观乃能得。阿赖耶识从无始来,为戏论熏习诸业所系,轮回不已;如海因风起诸识浪,恒生恒灭不断不常,而诸众生不自觉知,随于自识现众境界。若自了知,如火 admin

2020-07-23

  智积菩萨在《妙法莲华经》说: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注8)菩萨为了摄受众生,连性命都能舍,何况身力与财物,何所惜哉!而如来慈悲无极,常在法会时直接加持学人,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如来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令得解。”(注9 admin

2020-07-12

  ”这种思想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相关的。在南宋的历史背景下,积极支持抗金卫国,反对投降。年事已高,然抗金热情并未因遭罪流放而稍减,隆兴元年(1163)三月,宗杲病中得知宋军打了胜仗,收复失地,得胜回朝,欣然做偈:“氛埃一扫荡然空,百二山河在掌中。世出世间俱了了,当阳不昧主人公。”并命阖山僧众齐诵《华严经》,钟鼓齐鸣,祝两宫圣寿及国泰民安 admin

2020-07-06

  回头来看这个故事的当时,波斯匿王正卧床休的时候,听到有两个内官正在诤论着事情:其中一个人说道:我一直都是依靠国王才能够存活的。另外一个人则说:我一向都没有依靠谁,是凭着自己的业力而活。这里所说内官一词的意思,从经文之中的情境看来,因为既是随侍在国王身边,又可以面见王后的人,应该是如同中国古时候的宦官或是太监。波斯匿王听到这两位内官的诤论之后,也许 admin

2020-07-06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苦轮。 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 admin

2020-07-06

  ’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故,说二涅槃。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如彼导师为止故,化作大城;既知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语译:世尊又向诸比丘们开示说:【“如 admin

2020-06-20

  那么他为人讲此经时必须要进入别人家里,因为一部经不是一、两个小时,或一、两个时辰就能够讲完的,所以讲经过程中间,暂停休时,或者托钵的时候,他有时如果必须进入别人家里,世尊规定:“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这是说他单独一个人进入别人家里时,不应该这样子。这是指什么样的讲《法华经》的菩萨呢?是出家的菩萨!还有,这就是阶位上的限制,也就是 admin

2020-06-20

  继续走著,这徒弟想:“师父怎么还不休?走这么久了,好累喔!”于是回头一想说:“不行!跟著我师父这样子修声闻道,现在都这么累、这么辛苦了,若是要行菩萨道,那可是无量世欸!不断地为众生作事,那不累死人吗?不行!我不能去当菩萨!”于是这师父立刻就把行囊交给他背。他觉得奇怪:“师父!您为什么刚才拿回去,现在又还给我背?”师父 admin

2020-06-20

  那么在四禅天的境界之中,是远超过色界中的无想天人,因为他们能把意识灭除,但色界天凡夫们的最高境界就是四禅的无想天;所以纵使有人可以这样表演一入定之后脉俱断,在定中一年才出定,那仍然有色界天有情的“不善之暗”。等到有一天人家来告诉他:“你这个是对色界有的执著,更高的境界你就无法证得,所以你应该舍了色界身,要修习四空定。”于是教导 admin

2020-06-20

  中夜诵经,以自消,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 admin

2020-06-14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64   65   下一页»   共1291条/65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