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心量狭小的人,对于发重新受生心生畏惧,恐怕会再受无尽的轮回,唯恐解脱无期,故不肯发起受生而再来人间受生,不想要来人间住持佛法,舍寿的时候想要赶快入涅槃,不想修证大乘菩萨所修证的自心如来所住境界,不能生起欢喜心而去求证如来藏,这都是只学半截佛法。我们也恭敬阿罗汉,但毕竟佛来人间,不是只有教我们成就阿罗汉,是要成就佛道,这才是佛陀的本怀。声闻人的心 admin

2020-02-18

阿罗汉虽然能够出离三界,只是自己想要迅速得解脱,对生死轮回还是有恐惧,所以不能于三界中安隐;菩萨则是不怕三界生死轮回,他要广度一切众生都能成就佛道,这种无边广大的菩提心是他成佛的动力,这种众生无边誓度的力是令人赞叹的!为何菩萨不畏生死轮回?因为菩萨有出离观,也有安隐观,他能观察五阴有生死,而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体恒常住不坏不断,没有一刹那的生灭相 admin

2020-02-18

平实导师以实证的现量教导大家学习真实的佛法来复兴佛教,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佛法长兴,正法久住!------《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17集出离观与安隐观(三)>正明老师 admin

2020-02-18

如果是后者的话,你可以说这个人没有口德;可是如果是前者的话,法义辨正是无关对方的行为过失的,他讲的纯粹是告诉众生什么才是真正正确的佛法;所以他是基于大悲心,才会意承担,然后出来作法义辨正的。对于这点来说,也请大家要能够安忍,如果您能作到这样的话,我们也说您在这方面,已经有趋向于菩萨忍陀罗尼了。------《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03集菩萨妙陀罗尼>叶正 admin

2020-02-18

正觉大家长平实导师,他的一个心就是希望世尊传下来的如来藏妙法能够重返内地,利益广大众生。------《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二)》<第031集证道之正因----生长善根方便>刘正莉老师 admin

2020-02-18

他的眷属嘛,他会帮助他,然后让他往上升,他也会意做。所以说天魔为什么他可以是在欲界里面最高的天呢?因为他也帮助很多的众生。所以他的长相是怎么样呢?他也是很慈悲,也是慈眉善目。因为他救非常多的众生,所以他功德非常广大,所以他成为欲界里面最高的天主。所以当有众生造恶的话,他会帮助他让他提升,可是提升之后,如果这个众生因为受苦,受到三恶道的苦之后他想要求 admin

2020-02-18

乃至连弥陀世尊极乐净土之易行道,都因缺乏正知见的熏习,而无法发起信力及行,导致念佛多年能否往生一点把握也没有,令人不忍。实因目前佛教界,充斥着太多凡夫、异生、外道知见的假佛法,以致佛教表相兴盛,实质内涵贫乏衰颓。有人以为消灾、超荐、拜忏种种法会就是佛法,有人以为慈爱众生、救济贫困病苦就是佛法,有人以为制心一处、不起妄念、离念灵知、一念不生、保持清 admin

2020-02-18

这部就是闻名遐迩的《地藏菩萨本经》,是中国历代以来亡者,几乎丧家在有人过世的时候,都会朗诵的经典;因为这部经典告诉我们许许多多存亡两利的事情,如何能够在生死之中来救度自己的父母,所以地藏王菩萨就如是现身于忉利天。那我们再说,忉利天人他们实际上都是化生,他们根本没有父母;既然没有父母,那为什么要特别对忉利天人来说这个法呢?这一点是可以这么说:忉利天 admin

2020-02-18

不但了义正法的广大弘传是如此,即使是层次低的人天善法弘传就已经是如此了,因为弘传人天善法而意归心三宝,将来都生到欲界天去,不当魔子魔孙。除非修很大的善事,但是却同时在破坏佛法,才会成为魔子魔孙;因为天魔波旬往世一样是修很多善事的,但他就是想要破坏正法,想要阻扰所有人离开欲界五尘境界,所以才成为天魔。广修善事,但是却也在否定正法或弘扬六识论邪法,将 admin

2020-02-18

《吉祥经》云: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一切时中吉祥者,诸三宝哀摄受。佛教徒常用六时吉祥作为祝福语送给同参道友或护法檀越。大家都知道六时吉祥的大概意思是,美好祝,时时刻刻都能够吉祥如意。六时吉祥具体指哪个六时,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佛教六时的说法源于古印度。昼夜六时即,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三时为昼)、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三时为夜)。依《 admin

2020-02-18

我们先来看这个三三昧的意思:三三昧包括空三昧、无相三昧,还有无三昧。三三昧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在《长阿含经》卷10中的开示:云何三法趣向涅槃?谓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虽然有无量的百千三昧,但是三三昧是趣向涅槃解脱,这里面三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因此佛世尊特别要把它标示出来,而施设这个三三昧,目的是让修学者容易掌握重点。以上我们大致了 admin

2020-02-18

那为什么会有人生到边地去呢?经典中佛陀曾这样讲,有人在布施的时候,心中没有很大的意,对三宝布施的同时,自己发说他要生在没有三宝之处,当然他就因为这样子生到边地去了,这是在经典中佛曾经说过的一个因缘。接下来经中佛又这么讲:【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众生生于中国,又且六情不完具(盲聋瘖哑不能听受),亦复不别善恶之法,是谓第六之难 admin

2020-02-18

也就是说,菩萨去观察众生有各种苦,其实总共有一百一十种苦,菩萨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也要灭这一百一十种苦,所以他会去作观行;当他在观行当中,同时体会到说“原来众生有这么多苦”,他也发要把众生的这些苦都灭掉,所以他不要入无余涅槃;所以当他入初地菩萨的时候,他就发了十无尽,只要有众生没有离苦,他就不入无余涅槃。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他不断的让自己 admin

2020-02-18

大慧!如来应正等觉,以性空、实际、涅槃、不生、无相、无等诸句义,说如来藏,为令愚夫离无我怖,说无分别、无影像处如来藏门。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不应于此执着于我。】(《大乘入楞伽经》卷二)我们就从这一段经文来看,为什么要说如来藏。从这一段经文我们说,以性空、实际、涅槃、不生、无相、无等诸句义,来说如来藏,所以表示前面讲的什么?性空、实际、涅槃其 admin

2020-02-18

这时候仙人一看,说:我今天为了法,可以这样不惜身命,我意剥皮为纸、我意刺血为墨、我意折骨为笔,只要能够得到帮助众生利益的法,我这样的诚心是丝毫不虚,到底还有什么地方,有大慈悲的菩萨,有大慈悲的佛,能够现身来为我说法呢?他的内心非常非常的至诚,在那边恳求着,这时候,从这边到东方有三十二刹的距离的佛国土,有位佛名字叫作普无垢,这尊佛祂的号叫净名王 admin

2020-02-18

那么这个时候,已经有坚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力。可是问题是,学净土法门的人都知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同时,应当要修学三福净业。也就是,第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来请问一下说,这位某甲他的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坚定?乃至说,他念佛的境界为什么可 admin

2020-02-18

若诸位菩萨既已得知有其善法修学的地方,更应该把握住值遇有孔的浮木机会,也就是要紧紧抓住真正善知识的大乘道场的地方,来听闻思惟、来证得真实义理,才不枉世世难得今已得的人身的此大好因缘啊!祝各位: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41集人身难得甚于盲龟浮木>卢正娴老师 admin

2020-02-18

三归依的仪式很简单,要件是应该要在寺院中,佛像前,由佛教的比丘或比丘尼见证,并且传授三归依,也就是归依佛、归依佛所说法、归依住持佛法之贤圣僧和凡夫僧团;并且发起四宏誓:众生无边誓度,烦恼无尽誓断,法门无量誓学,佛道无上誓成。归依完成以后,就成为佛法僧三宝弟子,这是成为佛弟子的首要工作。在归依三宝之前,还应该要先了解:什么是三宝呢?三宝有什 admin

2020-02-18

如是要修学要能够明白这一点,然后就要能够在大乘的道场受三归依,在正法道场受三归依,必定有所不同,能够发起四宏誓,能够对于识蕴乃至于其它诸蕴,这样的五蕴,能够了解其中的内容。虽然自己想要在家修学,但是没有受过三归依,理论上来说,是万万不可的,除非因为种种因缘所限制,这样就只好在家里面自誓三归;自誓三归意思就是说:自己在佛菩萨圣像面前,发誓归依佛、归 admin

2020-02-18

所以,现在佛陀继续请问下一位现声闻相的弟子阿难,也是诸声闻大弟子中的最后一位----问阿难是否意前往探病呢?结果阿难也说:世尊!我一样不堪任去见维摩诘菩萨,我不能探望他的病。(------《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第035集阿难尊者>正伟老师)阿难向世尊解释了为什么他不堪任去向维摩诘居士探病。阿难尊者说:因为我想起以前世尊有一次身上有一点小疾病,应该要饮用牛乳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