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末法时代,密教横行,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佛法本非迷信,犹如日月一样磊落光明,皎然纯净!祂调化人心的刚强、点亮智慧的明灯!乃是这宇宙间亘古长存、永恒不变的真理!然而如今的中土,强敌环伺,国土危脆,面对境外各色外道猖獗的渗透,国家焉能听之任之?佛法之于华夏,千年传承,早已嵌入灵魂、深入识海,焉能断绝呼?然时局艰辛,我佛陀圣教亦需体察国之 admin

2018-11-21

于是我开始怀疑,难道学佛就必须和家人决裂?有一位曾经在我们道场学习过的外地师兄,赶来和大家分享了他受上品菩萨的情形,当讲到萧平实导师亲自为他授的时候,在座的师兄、师姊们个个泪流满面,也都发愿要去受上品菩萨。老师也很是随喜赞叹这位师兄的受功德,但话锋一转她却告诫大家,即便受了菩萨,也不能在真善知识身边修学,很多问题还是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既然 admin

2018-11-10

  莲花生在印度超寺以修炼双身法著名,娶寂天的妹妹为妻,后来他把双身法带到西藏(约765年到藏),成为西藏红教(宁玛派)的创始人。阿底峡(982—1054)给双身法套上佛教名相,而宗喀巴(1357—1419)说跟畜生双修也是可以的。下面我们说印度六识论的起源:印度之佛教于公元2、3世纪时,龙树菩萨依大般若经,造《无畏论》,总有十万偈,宣示藏识空性法门。后由此论中拈出八 admin

2018-11-07

性爱持。数习善品。乐为胜事。作诸福行。极善防护。恒思质直不为放逸。有大智慧临终无悔。即便受生。或是七生预流。或是家家。或是一来。或是一间。此人由先修善行故。临命过时虽苦来逼受诸痛恼。心不散乱正念而终。复还正念入母胎内。了知诸法由业而生。皆从因缘而得生起。常与诸魔作居止处。难陀应知。此身恒是一切不净窟宅。体非常住。是愚痴物诱诳迷人。此身以骨而作机关 三摩地

2018-10-14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孝亲报恩,当奉是法念佛吃素,杀护生供佛及僧,诵《地藏经》南无阿弥陀佛!-----------------------------------------------------------------------------《佛说盂(yú)兰盆经》西晋三藏法师竺(zh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í)树给(jǐ)孤独园。大目犍(jiān)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 admin

2018-08-23

当年,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取经的时候,当时候在那烂陀寺最著名的一个高僧,就是所谓的贤大师。据传,贤大师在【当时】的时候其实已经身患重病,苦不堪言,本来贤大师【当下】就想要舍寿的;那是因为他知道了玄奘大师要到西天来取经,所以他百般的忍受希望能够等到玄奘大师来,再把所有的法宝交付给玄奘大师;这个过程的的确确也作到了,而且贤大师经过这样的一个事件之后 admin

2018-08-20

佛祖的清净律遭到极大破坏,佛教逐步失去民心。 这一时期密教盛行,以超寺为中心,产生许多著名的密教大师。公元8世纪左右,这种密教的经典和修法大量传入西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密教融合西藏本土宗教,形成藏传密宗各派。8世纪中业(约唐代宗时期),藏区由赤松德贞主政,聘请印度人静命(705—762)入藏建庙立僧;再聘请莲花生(约765到西藏具体时间不可考) 三摩地

2018-08-16

附三:达赖喇嘛(格鲁派的一个领袖)对男女双修之“乐”的解释,认为出家男师父应该从与持女弟子的交合中感受快乐。要男出家师特别注意三个阶段:一个是射精的时候,一个是精液在脉中移动。一个是永恒不变的乐(这个也要请教宗喀巴法师的弟子们解释才行,也许是射精前,也许是射精后,具体哪个阶段大概宗喀巴法师和得宗喀巴法师“真传”的人才清楚。)&m 三摩地

2018-08-16

已有多处触犯谤佛、谤法、谤僧十重。9、净空与李洪志、喇嘛教一样认为还有超过 佛的“佛”(外道佛),其性质已属依附于佛教而创立的新兴宗教——邪教。10、净空拿着弟子们的大量血汗善款来大陆做敲门砖,以求落脚之地,第一笔就给中国妇联三千万人民币,末学当时在场。11、净空讲法有大量私货,曲解 佛陀原意,编造经文、教义和事例。12、净 admin

2018-08-16

 此十年间,亦因平实各方面著作之逐年增加,依如来藏演绎而说的佛法,广及禅、般若、净土、阿含、密宗喇嘛假佛法、楞严真密(真藏传佛教觉囊巴的如来藏妙法)、唯识增上慧学、学之后,而今不再有人谤称如来藏是外道神我,亦不再有人主张“大乘非佛说”,以往密宗喇嘛各个自称已经成佛的事亦如过眼云烟了;而日本专门批判中国大乘佛教之辈亦已杜口不语,如来传 admin

2018-08-16

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如果断了我见、疑见以及禁取见等三缚结,成了初果人之后,即使还没办法像三果人、四果人一样有能力可以入涅槃,但是他们已经能够看穿生死,所以不会畏惧死亡。反而是会挂心,在死后不能入涅槃还要再去受生,继续受生死。所以从实证解脱果的修行人来看,一般人对死亡的担心真的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懂了佛法的道理之后,就知道原来众生本来都是在轮转生死的 admin

2018-08-16

次法的施论、论、生天之论,三论内容,诸佛说法度众,也是先从布施来开始教导弟子。《大智度论》中说:“一切诸佛说法时,檀波罗蜜为初门。如经中说:“佛常初为众生说布施,说持,说生天,说五欲味。先说世间苦恼、道德利益,后为说四谛。”以是故,初说檀。(《大智度论》卷45)”《瑜伽师地论》中也提到,因为深信因果道理、且慎畏惧业报,因而恭 admin

2018-08-15

我们都知道持在学佛过程中,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法可以说是诸佛世尊为了让我们在修行路上,能够安全又快速的前进所制定出来的;法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应该要作,以及什么不应该作。它是诸佛世尊以无量无边的智慧,对于因果之究竟了知,而为我们所制定的;因此,凡是佛子们,都应该要确实遵行。因为法是以利益佛子成就为目的,也是遵循三界因果律而制定出来的;因此依之确 admin

2018-08-15

在《优婆塞经》卷第四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至心施等四种果报,已经在前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跟大家约略提过了,接下来就谈一谈如法求物施的果报。世尊在这里开示:“如 admin

2018-08-15

在《优婆塞经》卷第四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这个部分还没有说完,上一次说的是财施的果报,还得财宝的道理。接下来说法布施的果报,法布施可以使众生无畏于生死轮回,同时法布施的果报,是可以兼而有财、法二报。先来看看法布施之后,其果报是如何?譬如说:假如你可以为人说世间的工巧技 admin

2018-08-15

知道菩萨摩诃萨具足福智庄严所生的七种法相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经》之中,又接着开示说:“善男子!复有七相;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雠,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己所知世语世事以化众生、心不贪着,五者能忍一切恶事,六者终不宣说他人所不喜事,七者见破者及弊恶人、心不瞋恚、常生怜愍。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rd admin

2018-08-15

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来谈谈“菩萨为什么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知道菩萨有了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经》之中又接着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 admin

2018-08-15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什么是“菩萨的庄严”?在《优婆塞经》卷第二中,有一段经文是:【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经》卷2)先说说“庄严”这一词 admin

2018-08-15

我们所说明的菩萨正行,是依着平实导师所着的《优婆塞经讲记》为依止。后面的十集里面,我将要跟各位说明的是〈发愿品〉第七,还有〈名义菩萨品〉第八。在〈发愿品〉第七里面,我们又有两个部分要跟各位来作说明:第一个,是菩萨应如何发愿是为智者;第二个,是菩萨具足哪些条件,得名为法财长者?我们现在就慢慢的来为各位说明。在上一集里面,我们蔡正礼老师为各位说明了菩 admin

2018-08-15

”尔时舍卫国王白佛言:“世尊!我等云何而行布施?”佛言:“大王!若求胜妙福报而行施时,慈心不杀,离诸嫉妬;正见相应,远于不善;坚持禁,亲近善友;闭恶趣门,开生天路;自利利他,其心平等。若如是施,是真布施,是大福田。复次行施,随自心愿,获其报应。或以妙色、名香、珍味、软触,亲手布施,得众人尊重、眷属圆满、富贵安乐之报;或以饮食布 admin

2018-08-1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