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也就是说,菩萨从初发心开始,经过一个大劫乃至一万个大劫,才能对佛的开示圆满具足,因而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广修菩萨的六度万行,这时已经开始与众生广结善缘了,当菩萨在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圆满时,得以遇到真善知识,教导正确的佛法知见,培植定力与福德,最后因缘得以成熟,明心而亲证一切有情因地的真心(也就是未来佛地的无垢识),并经过诸佛菩萨,及真善知识摄受,最后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上品中生的菩萨,也是西方三圣亲自接引——就是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亲自来接引!来接引,而且还有无量的大众眷属来围绕在行者前,来护持摄受,而且这时候是持紫金台来到,来接引这个菩萨。这个就跟上品上生是不一样——上品上生是坐金刚台来往生到极乐世界,可是上品中生的菩萨,他是坐紫金台(就比金刚台差一点,我们后面的经文会讲到) | admin 2020-07-06 |
|
然而即使只是说出来世成佛名号的授记,假如你就是被授记的菩萨,可想而知,你当时的心境会是如何踊跃呢!世尊摄受守护众生的善巧方便,真的是不可思议!因为永远知道在什么时节因缘,用什么样一种方式来摄受众生,令其继续而坚定地往佛菩提道上迈进。须摩当时听闻世尊的授记之后,深生信敬,五体投地,又发了更大的誓愿:持此施綖所有功德,于未来世,盲冥众生,为作眼目;无归 | admin 2020-07-06 |
|
我们举个例子来讲,例如选择本愿持名念佛法门,他们只有选择阿弥陀佛四十八个大愿中的其中一个愿,而排斥弥陀世尊其他的四十七个大愿,但是其他四十七愿也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啊!也是祂的本愿!不能单取其中一愿而排斥阿弥陀佛其余四十七个本在因地已发的大愿,否则即是排斥阿弥陀佛更多的本愿,成为抵制阿弥陀佛其他四十七个大愿的恶人!也不要排斥其他的佛法的修行,否则就会变 | admin 2020-07-06 |
|
我们要讲极乐世界净土的三辈九品的时候,也就是说要谈一谈阿弥陀佛所摄受的众生根器,以及往生后证果的差别。念佛求生极乐的大心菩萨们,应当要深入了解当中的内容差别,才可以透过此世闻熏正法的殊胜因缘而于此世努力精进的念佛,以修行的善根功德发愿回向往生极乐,期望能求生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我们上一节课程的进度乃是讲到体究念佛所应该具备的资粮,这个与上品上生以及 | admin 2020-07-06 |
|
弹指是不到半秒钟,这表示非常快速、非常短的时间,这是因为自己微小的善根,回向功德愿加上弥陀世尊及观音、势至菩萨的无边无量的加持摄受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达到极乐世界。我们从经文知道,这个上品上生者,他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也就是说至少是证得初地心而进入到通达位;更有根器善根福德更为具足者,可以证入二地乃至十地的证境。因为初地到十地所证都是摄 | admin 2020-07-06 |
|
要发起什么心呢?就是要发起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安住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等等。然而要发起这一些的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与因地所发的佛道无上誓愿成等四宏誓愿是相符的。所以说,在这个时候,菩萨深心之中就希望在以后佛法修学的历程之中,能够自利,也要能够利他;自己在佛菩提道上有所成就的同时,也希望有缘的众生也能够如是成就。若能够真的发这样的心 | admin 2020-07-06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到这个经文,我们就知道:在上品中生的这个阶段,它主要是在摄受大乘种性的大心菩萨这些念佛人。虽然他不用证悟实相而转依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而也受持、持守证悟大乘方等经典这些功德,他不需要这个部分,也就是说,他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那这样的菩萨,可是他需要其他的条件,虽然他不必受持方等经典,不必证悟实相而转依, | admin 2020-07-06 |
|
菩萨就是要这样子,不断地利益众生、摄受众生。当未来菩萨您所度化的这些有缘众生,他们的道业应该成就时,那时候就是菩萨您的佛国净土应该成就的时候了,所以摄受众生,就是在摄受自己未来的佛土。各位菩萨!其实所有的山河大地乃至十方世界,都是由共业众生他们各自如来藏中的业种感应所共同成就的。那未来成佛时的佛国净土大小,就看菩萨您的愿力大小,以及愿意跟菩萨您共同 | admin 2020-07-06 |
|
想想看,二乘菩提最精进利根的人,一世成就阿罗汉就完成了;然而很精进、很精进的人,纵使超劫精进,一样不可能一世成佛;大多数人却是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这样看来,谤哪个法的罪比较重呢?显而易见嘛!所以这一些谤大乘法,主张大乘非佛说的人,他们从现在开始计算,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七过完了,他们还不可能见道;因为他们死后要下堕三恶道,次第经历地狱、饿鬼、畜 | admin 2020-06-20 |
|
可是将来进入到第八地了,就是真实的涅槃吗?也还不真实,因为仰望佛地犹在遥远,因为还有许多无记性的种子以及业异熟的法性仍然不很懂;所以谈到某某人他这一世如何,他过去世无量劫前的因果是如何,还是无法具足了知,如来藏中的各类种子也还没有全部实证,得要诸佛才能具足了知,所以八地时的涅槃,仍然不能说是真实,还得要继续进修一大阿僧祇劫;把这一大阿僧祇劫的道业完 | admin 2020-06-20 |
|
例如,假使你是个有情生,依你往世所发的愿,此世生而为女性菩萨;在人间一定会有两性,那你往世为了容易摄受众生,所以发愿生为女人之身;就像观世音菩萨常常变化作人类母亲的模样,众生就很依赖他,这是一样的道理。假使你身为女人,那你想为人家演说《法华经》,可就反过来说了:“菩萨摩诃萨不应于男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也就是说,不是为了获得欲觉而 | admin 2020-06-20 |
|
就像无量劫前净目天子法才跟王子舍利弗,他们那时自己开悟了,可是没有善知识摄受,无法忍于这个无所得法,于是又自行否定;否定以后又找不到万法的根源,就无法信受自己所造的业种都会存在自己的如来藏心中──因为他们把如来藏否定而当作是五阴的功德,所以他们心中认为也没有什么因果可说;因此而退转之后,十劫之中无恶不造;直到无量劫后才终于被释迦佛所度,又修学很久以 | admin 2020-06-20 |
|
以种种句于法了别,无碍辩才,百千譬喻,哀愍摄受彼菩萨故,是故广演此如来藏甚深法要,于彼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俱胝百千世界中,菩萨以小功力而皆警觉。金刚慧!彼中菩萨闻此《如来藏经》,乃至得闻此经名号,一切渐次善根成熟;已成熟已,各于异国而成正觉,除四菩萨摩诃萨不取菩提。金刚慧!勿生异念,当彼之时,无量光菩萨岂异人乎?即汝身是。何以故?汝金刚慧于彼,往昔为 | admin 2020-06-14 |
|
世尊涅槃后,以摩诃迦叶尊者、富楼那尊者、优婆离尊者及阿难尊者等为首而结集佛说之声闻三藏法教,当时五百结集之法会内为首者,皆为世尊在世时已亲证解脱果、通达声闻三藏,并能够摄受、教导新进比丘之上座比丘,而所结集下来之声闻三藏法教──四阿含诸经的法义,就由此等大阿罗汉与其所带领之弟子等师资共五百位,互相遵守而传下来,即依这个系统之师资传承而称为『上座部』 | admin 2020-06-10 |
|
因此,对于菩萨行者来说,第八识如来藏当中的业种的消除,就在这样接近两大无量数劫,也就是三十分之二十三的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的过程当中,证悟菩萨靠这些因缘来摄受众生。因此说,实相忏悔灭罪的要领,自己能够转依无罪性的如来藏才是重点。如果证悟之后,还是依于过去的恶见,依于自己所造恶业的习气性障而行,那就不是真实的转依、真实的证悟,因为他的转依并没有成功;既然 | admin 2020-06-08 |
|
诸地菩萨不会在心中起一个念说:现在全球我最棒!他不会这样想,即使为了显示正法而说全球只有他的法才是最胜妙的,但是心中也不会有高慢,只是为了摄受众生而说。他总是拿上面的佛、菩萨来比:自己的修证真的很差!很差!要到何时才能成佛?何时才能像十地、等觉菩萨们那样?他们都是这样想的,从来不会拿下面的人来比较,所以就没有高慢可说,因为他心心念念想着怎么样往上爬 | admin 2020-06-08 |
|
其中有一个誓愿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因为一切的法道无穷无尽,但是同样都能直接或是间接地通往佛地的究竟涅槃,只是为了广度根器、种种差别不同的无边众生,也为了去除众生的无尽烦恼,以及一切所知障尘沙惑,而让无边的有情众生都能够成就无上的佛道,所以菩萨愿意发愿修学无量的法门,来摄受无量的有情众生。--------《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 <第84集 | admin 2020-06-08 |
|
第六种众智,指的就是善于以四摄法摄受众生的智慧。第七种根智,指的就是要善于了知众生善根、不善根、信根、利根、钝根、有漏根,这样种种的轻重;以及说这个众生是可调伏,或不可调伏等差别的智慧。第八种就是分别智,指的就是要善于分别世间法、出世间法、有生死过失的染污法、没有生死过失的清白法、何者是能灭如来正法的相似像法、何者是能住持如来正法的真实佛法,等分别 | admin 2020-06-08 |
|
其中有一个誓愿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因为一切的法道无穷无尽,但是同样都能直接或是间接地通往佛地的究竟涅槃,只是为了广度根器、种种差别不同的无边众生,也为了去除众生的无尽烦恼,以及一切所知障尘沙惑,而让无边的有情众生都能够成就无上的佛道,所以菩萨愿意发愿修学无量的法门,来摄受无量的有情众生。--------《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84集不二法门及八万四千法门》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