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以上仍落生与无生两边)中没者,就如有情众生因无明遮盖,妄心染着,贪恋男女欲爱,不知自拔,就好象沉没在江水中,无法摆脱江水的纠缠。在岸上者,即追逐享受世间‘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境界乐,而不知放舍此五欲系缚。为人所捉者,就有如在家佛弟子发这样的誓愿:‘持此功德福佑,未来世能作大国王或作大臣。’非人所捉者,就有如比丘,发这样的誓愿:&l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五部分:净土之修行法门,最后也不离于佛菩提之亲证《观无量寿佛经》世尊向阿难及韦提希开示说:「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上品中生者,……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 三摩地

2018-07-23

(以上仍落生与无生两边)中没者,就如有情众生因无明遮盖,妄心染着,贪恋男女欲爱,不知自拔,就好像沉没在江水中,无法摆脱江水的纠缠。在岸上者,即追逐享受世间『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境界乐,而不知放舍此五欲系缚。为人所捉者,就有如在家佛发这样的誓愿:『持此功德福佑,未来世能作大国王或作大臣。』非人所捉者,就有如比丘,发这样的誓愿:『未来世能生四天王中修清净 三摩地

2018-07-23

精进的意思是说,你对于布施、持戒、无生忍这三度,都得要精进修行了,不可以再像以前那样随缘而修了。修精进行,就是佛法上所讲的:要修学各种的善法行,无一善法不修。不但要修各种善行与善法,而且还要永远心不懈退呀!如果心懈怠了、退失了,那就不叫精进。换句话说,菩萨确实不好干,不但要修布施行,还得要不断的布施,永远都没有了期;一直到你成佛以后,还是继续布施,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三无生忍,什么是无生忍?无生忍分为二乘无生忍以及大乘无生忍。二乘法是说要把五阴十八界统统灭尽入无余涅槃,未来世不再出生叫作无生;能够忍于自我在未来世永远都不再出生,这是二乘法的无生忍。但是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斥责说:二乘的无生,是将灭止生。不是本来无生,是用灭掉自己来停止未来世再出生;由于未来不再出生,所以称为无生,这是二乘无生忍。什么是大乘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三无生忍,什么是无生忍?无生忍分为二乘无生忍以及大乘无生忍。二乘法是说要把五阴十八界统统灭尽入无余涅槃,未来世不再出生叫作无生;能够忍于自我在未来世永远都不再出生,这是二乘法的无生忍。但是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斥责说:二乘的无生,是将灭止生。不是本来无生,是用灭掉自己来停止未来世再出生;由于未来不再出生,所以称为无生,这是二乘无生忍。什么是大乘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能够观察甚深极甚深如来藏,就是第一义谛无上妙法,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本来的无生,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所生的五阴十八界也是本来无生,同时能够安忍于自己所修学的次第,安忍于自己所需要对治的烦恼,所需要修集的福德,以及一定要亲近善知识来修学,不得少为足,不生起增上慢,不生起高慢之心!这些都是菩萨修学忍辱应该修学的主要三项内容。-----《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7 三摩地

2018-07-23

世间忍,要依戒相和相似般若的智慧去应对,都属于忍受众生羞辱的事相;出世间忍,则是二乘的无生忍,能忍于无我、忍于离念灵知心虚妄而愿意灭掉自己;世、出世间忍,则是大乘的无生忍和无生法忍,能忍于万法摄归如来藏所以万法本来不生,这才是世、出世间忍,依于此忍,就不会再有入涅槃贪。可是我们想要再补充一个忍,因为这个忍越到末法时越重要,叫做悲忍。由于起悲心而生起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三无生忍,什么是无生忍?无生忍分为二乘无生忍以及大乘无生忍。二乘法是说要把五阴十八界统统灭尽入无余涅槃,未来世不再出生叫作无生;能够忍于自我在未来世永远都不再出生,这是二乘法的无生忍。但是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斥责说:二乘的无生,是将灭止生。不是本来无生,是用灭掉自己来停止未来世再出生;由于未来不再出生,所以称为无生,这是二乘无生忍。什么是大乘 三摩地

2018-07-23

佛法中常常讲无生忍、无生法忍。无生忍,在三贤位的菩萨七住位开始就有无生忍了,二乘圣人也有无生忍,可是无生法忍只有诸地菩萨才证,也就是有了道种智才算是。忍的意思就是能接受、能安住,佛法的忍(安住)要透过精进修行才能得到。若是能安忍于真正的佛法而又是到彼岸,这就很难得;因为一般大师们所谓的忍都是依错误的见解而忍,真正的佛法境界是不容易安忍的。能忍而又已 三摩地

2018-07-23

忍有不同的层次差别:生忍;二乘人的无生忍;大乘明心时的无生忍;无生法忍。生忍就是前面提到的众生忍,无生忍有二乘菩提的无生忍和大乘菩提的无生忍,无生法忍只有大乘菩提有,那么大乘所证的如来藏的本来无生,就是阿赖耶识的本来无生,能忍于如来藏的本来无生,就是大乘的无生忍,这个层次要比二乘的无生忍的层次高很多《大宝积经》卷87:「云何名无生?云何当得此无生忍? 三摩地

2018-07-23

”〗佛为我们开示修忍的要领:想要安忍于世间法中或无生法中,应当先破除憍慢心、瞋心及痴心。破憍慢心,在世间法上就能忍,在出世间法上也能忍。有许多人不能接受我的法,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有憍慢心,这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我出道比你某某早,我为什么要信你的。”我以前接触过几位居士都是这样,有的居士也蛮有名的,但都是这样。另外一种是因为他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如实的修忍,那你就得常乐观察甚深句义,这就是无生忍和无生法忍的修行了。什么叫作无生忍?五阴空、十八界空、五阴无常无我,无常无我所以是苦,苦所以是空。十八界亦复如是,这样一一界一一阴(十二处也是一一处的观行)这样去现前观察,你能够这样现前观察,亲自证实它、领受它,这样你就可以把我见断除掉,你就可以把我执一分一分的断除掉,最后你成就了无生忍,不再于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与声闻不一样,声闻是一切法无取着,他们要离开一切法;菩萨不是,菩萨是于一切法都无所取着,又何妨拥有一切法!所以菩萨无妨有无生法忍诸法伴随着来利益众生。阿罗汉是要把一切法都舍掉,二者是大不相同的,三乘菩提有此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要因为说:既然于一切法心无取着,那我就把职业辞掉,不要再赚钱了,我什么都不要了。那你就变成声闻种性了。所以应该是示现菩萨的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无量劫修行波罗蜜到彼岸,誓愿度到最究竟的无生无死彼岸,所以修行持戒是这般的清净无贪!--------注释四姓:印度社会的四种阶级:婆罗门、剎帝利、吠舍、戍达罗。《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2〈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有欲之人,无主则乱,国有君主,一切获安,故名王力能护众生。仁者当知人有四姓:一、婆罗门种,多修口业;二、剎帝利种,多修手业;三、吠舍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心想:“才不要去那边浪费生命呢!我要去极乐世界;悟了就可以上品上生,去了很快就得无生法忍,至少是初地心的境界,为什么不去?要是不去的话,还要在娑婆混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分之二才能到初地。有便宜事,为什么我不要?当然要去极乐世界。”有了这个愿,心中忆念着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舍报以后就往生去了。所以不造十恶业,十习因不犯,你就可以确定自己下一 三摩地

2018-07-23

不回心大乘的声闻阿罗汉仍非真正的佛子,未证无生法忍的缘故),都是严重犯戒的破法人,不但不应覆藏他们的过失,而且还要在他们一直都不肯改正的时候,起而公开举证破斥;这样才不会辜负佛的咐嘱。因为在事相上会有许多的差别存在,所以应该有智能判断而作恰当的处理,所以在司法调查中陈述证言,是否可以准照僧团或修行团体的情形?应该要依具体情形而判断,因为有时候据实的 三摩地

2018-07-23

〕再者,若从诸地菩萨自身佛道的修证来说,地上菩萨乃是进入大乘修道位中,其中对于许多无生法忍的亲证及现观,乃是以在家身分来修行,较有因缘证得。例如:烦恼障习气种子的修除,以在家身分历缘对境较有因缘修除,因为众生多看表相,故对在家菩萨多有轻视、诽谤而不信受的行为,故菩萨以在家相于此利益众生的普贤行中,同时能够净除无始劫来的习气种子随眠。三者,对于许多无 三摩地

2018-07-23

然后亲证自心真如,明心不退真见道,打破了无始无明所知障,证得一分无生忍,进入七住位开始见道位修学,并且进入内门广修菩萨六度万行。接着十住位以父母所生眼看见佛性,证身心世界如幻观。之后继续三贤位相见道、别相智的修学。还要断除欲贪发起初禅永伏性障,然后断尽一念无明烦恼障的现行,有能力取证无余涅槃而不证,成为慧解脱的菩萨阿罗汉;再于佛前勇发十无尽愿,那就 三摩地

2018-07-23

既然一切法空,你印顺又何必剃发着染衣、出家现僧宝相呢?一切都是空,你就不需要出家,也不用修行、研究佛法了,反正最后都是空嘛!他的想法到底对不对?从般若系的来看,好像是他讲的这样;《金刚经》大家耳熟能详,文字表面看来好像也是这样,但是其实都是他错会了,因为般若系的经典都是在讲常住不坏而无生死的真实心,所以六百卷般若浓缩简约成《金刚经》,再浓缩简约就成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