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现观了涅槃本际的本来无生亦无死,就方便说是进入涅槃的本际了,就是与涅槃本际同在一处的菩萨,这就是为入涅槃断于有故而行布施。〖善男子!菩萨布施远离四恶:一者破戒、二者疑网、三者邪见、四者悭吝。复离五法:一者施时不选有德无德、二者施时不说善恶、三者施时不择种姓、四者施时不轻求者、五者施时不恶口骂。复有三事,施已不得胜妙果报二一者先多发心、后则少与,二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到了初地开始修学无生法忍、学道种智,也就是修学一切种子功能差别的智慧;因此初地要修百法明门,对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有法、色十一、二十四心不相应行、六种无为,都要一一了解去领受。也就是说,在人间必定八识心王具足,若无八识心王具足及运作,五遍行心所有法不能在人间生活存在及运作;若无五遍行,则五别境心所有法亦无法生起及运作;若无五别境心所有法,则不能了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听到导师当时称呼我为菩萨,我实在是吓了一跳:虽然受完菩萨戒后,便也当自己是一位小小的菩萨了,但蒙导师亲说,我当时实在是与有荣焉,即使今生为佛法赴汤蹈火,这也是菩萨的本分事!想来,今生忽忽过去,都是因为不敢以菩萨行,菩萨名为己任!枉费导师每次周二周六上课时候,称呼大众菩萨!固然菩萨不是人当的,尤其大菩萨的入地圣位,实在是可望似乎不可及,然而今天既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切智有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苦集谛智,苦灭谛智,苦灭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无生智。一切种智谓八识心王一切种子界之智慧,由触证如来藏之基础上,循序修学。历经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初地起所修般若别相智之种智——八识心王一切种之智慧——唯识百法明门,千万法……明门;一切种之智慧修证,则断变易生死而成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桌上这盆花,须有种子、水、土、风、日等缘,方能蔚为青杆绿叶的花;如其间缺少一缘──--不论水、土、风、日中那一缘,决无生成之可能。一花一草由此而成,一切万法无不如此。乃至事事无碍之万法,重重无尽之现象,皆如此而已。故了知离开一切众生不能有菩萨,也别无佛觉可成,因此遍缘法界有情,发大悲心以求成佛。若有一个有情未获益乐,则于所求菩提即未。如同花草之缺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如果在护持正法上面凡事都瞻前顾后,一直怕伤害到自己,那我告诉你:这不是菩萨!菩萨要怎么当呢?要像我同修那样,她有时对人家讲:“他(编案:指平实老师)如果被破法者杀了,那也好啦!早点去极乐世界,也就用不着这么辛苦了!”为了护持正法而不得不做,如果早点被杀了就早点去极乐世界,不必在这边一直辛苦为众生做事还要被骂;而且去那边混个八地回来也比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住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又须以佛法为鞭策,菩友为提携;造次弗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矣。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都是在跟学人开示说:每一个人的真心,祂虽然本然离见闻觉知,却不是叫你要把意识心修成一念不生才叫作无生。因为这样只是将灭止生,而非本来无生。这个道理也是可以了解的。跟前面情况相关的部分,就是落在五现涅槃之中。因为听到善知识开示,或是读到经典之中说,佛法是可以让人离苦得乐的;那也许因为他修定的缘故,引生了种种境界,或是种种的快乐,他就以为说现前就已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如来藏的体性是无异、无变、无生、无诤,祂是不生不灭的;但是,却又不妨碍从祂所生的种种法是有生生灭灭的外相。因为诸法在过、现、未来生生灭灭的同时,心意识也伴随着运作,而如来藏却不在心意识之中;乃至说非色受想行识,不离色受想行识,非地水火风大,不离地水火风大。所以说,如来藏不在心意识,不离心意识,是要以这样的知见去参究。离心意识参不是要保持在无念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今天,我们有幸得遇,正好借着这样一个千年难遇的好因缘,得蒙诸佛菩萨的悯佑证悟无生,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发现自己的无我如来藏,发现原来自我并不存在,发现匮乏也不存在,发现本不需要如此费力经营贪着,到处寻求认同和欣赏,更不需要借着愤怒来守护,因你的本来面目,百害不侵,生死尚且于你无关,何况世界的种种忧悲苦恼,你本是天上天下的唯我独尊。菩萨种性尊贵,这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念佛人于此世界,修念佛法门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至极乐世界者,于花开见佛后,闻法而入无生忍(注二),亦复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门皆当汇归于禅定。因此,广义的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的各种法门在内,都属于禅定的范围,而八万四千法门之修持,只要是有修有证者,多少证得唯心净土。若到无学(注三)之阶位,则安住涅槃,真是净土。若到此地位,随意得生诸佛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念佛人于此世界,修念佛法门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至极乐世界者,于花开见佛后,闻法而入无生忍(注一),亦复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门皆当汇归于禅定。因此,广义的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的各种法门在内,都属于禅定的范围,而八万四千法门之修持,只要是有修有证者,多少证得唯心净土。若到无学(注二)之阶位,则安住涅盘,真是净土。若到此地位,随意得生诸佛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所谓的开悟,我们可以把它定义如下:“藉由定力参详而了知有情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因而导致无生解脱慧生起的一念相应的过程,即是开悟。”在悟之前需要修动中的功夫——参禅的功夫,以及听闻参禅的知见。悟了以后,却发觉到真如佛性不是因为修行而得,是本来就有的,也没有一个门可以进入让我们看见真如佛性。所以祖师常说:“无门为法门&rd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所谓的悟,我们可以把它定义如下:藉由定力参详而了知有情生命最初与最后的根源,因而导致无生解脱慧生起的一念相应的过程,即是开悟。在悟之前需要修动中的功夫——参禅的功夫,以及听闻参禅的知见。悟了以后,却发觉真如佛性不是因为修行而得,是本来就有的,也没有一个门可以进入让我们看见真如佛性。所以祖师常说:无门为法门,就是这个道理。而真如不是从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心经宗通》 《心经宗通》——借《心经》通达解脱道、佛菩提道、禅宗公案之宗旨MasteryofSchoolTenetsintheHeartSutra【作者】萧平实述著【出版日期】2012-10-01【书号】9787547504413书摘平实导师以其所证解脱道之无生智及佛菩提之般若种智,将《心经》与解脱道、佛菩提道、祖师公案之关系与密意,以演讲之方式,用浅显之语句和盘托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无生无住着。处处是全身。……檀越请小参。师云。尽大地是个解脱门。头头物物皆证入无边刹海如来藏。(2)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第二十四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上进又佛谓富楼那曰。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如来藏即此心此性也。(3)永嘉证道歌唐慎水沙门玄觉撰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我见断除的观行没做好,找到了如来藏时教你整理,你还是不容易整理好;喝了一整天的水,可是进了小参室一问,什么都不知道,白喝了!但是别人喝无生茶是越喝越欢喜,有好多法出来了,智慧越来越增上;结果你不是,这时越喝越痛苦:好难喝!这杯水比什么苦药都苦。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断我见的观行,你在禅三前得要独自坐下来,好好去思惟弄清楚,色受想行识一一弄清楚,十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见若能观行很彻底,把它断除了,找到如来藏时稍微为你点一下,你就知道怎么整理了,如果我见断除的观行没做好,找到了如来藏时教你整理,你还是不容易整理好;喝了一整天的水,可是进了小参室一问,什么都不知道,白喝了!但是别人喝无生茶是越喝越欢喜,有好多法出来了,智慧越来越增上;结果你不是,这时越喝越痛苦;[好难喝!这杯水比什么苦药都苦。]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切五阴世间及三界世间皆是生异住灭,成住坏空,念念不停,如梦如幻,暂时现有;唯有证得如来藏,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永无生灭,体性真实,非如虚空之常,亦非如色法之有、之无常,远离二边,不堕常见断见外道论中,永无生死,方能出离生死;上平居士、元音老人、徐恒志居士、一切藏密古今诸师,乃至台湾四大名山诸大法师,皆认取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为真实心,或者认取觉知心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明心真的很难,而「断我见」只是明心的第一步!断我见就是把虚妄的见闻觉知心舍掉(否定它),而明心就是找到我的真如心〔阿赖耶识〕究竟是哪一个心?您要怎样「了生死」啊?有人说「我有大神通」,藏密的喇嘛们说「我有修无上瑜伽」,或者说「我有观想大威德天,所以有大威德」,或说「我有四禅八定的功夫,能入非想非非想天,能一念不生,离念灵明」等等;这些境界确实都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