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3、回向往生者:兹以……殊胜功德回向OOO得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莲品增上,见佛闻法,悟无生忍。4、回向修学道业:愿以……殊胜功德,诚祈诸佛菩萨护佑OOO法缘具足,无魔障之邪扰,无无明之惑乱,慎护身口意,福慧圆融,道心弥坚,永不退转,诸功德,终证无上正等正觉。5、回向一切冤亲债主:愿以修学正法、护持正法、流通正法、弘扬正法之殊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里面忍辱行,最重要还是忍;因为如来藏这个法无生,本来无生的法是非常深的,非常深到说你如果没有建立正知见是不能安忍的。因为在你自己现在的能观察的法中,你只能观察到生灭法,只能观察到你的这个觉知心的法,你可能还没有办法完全彻底了解说,这些生灭法的内容是如何;所以,你会误认为说,有一个生灭法中有一法是不生不灭法的。但是,如果你没有正知正见,你就不能安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里面忍辱行,最重要还是忍;因为如来藏这个法无生,本来无生的法是非常深的,非常深到说你如果没有建立正知见是不能安忍的。因为在你自己现在的能观察的法中,你只能观察到生灭法,只能观察到你的这个觉知心的法,你可能还没有办法完全彻底了解说,这些生灭法的内容是如何;所以,你会误认为说,有一个生灭法中有一法是不生不灭法的。但是,如果你没有正知正见,你就不能安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假如不能转依的时候,就会回到五蕴的我见以及我所的贪爱上面!一切的身口意行就会与我执的贪嗔痴烦恼相应,而不能安住于如来藏的本来无生,就会退于七住位,不能安住于七住位而不退!所以,能不能转依,是七住位菩萨能不能安住而不退的最重要关键点。菩萨能够转依如来藏,来内门广修福德,能够于生活中、于修学中、于护持正法中,能够追随善知识,来护持正法、广修福德之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能够观察甚深极甚深如来藏正法,就是第一义谛无上妙法,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本来的无生,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所生的五阴十八界也是本来无生,同时能够安忍于自己所修学的次第,安忍于自己所需要对治的烦恼,所需要修集的福德,以及一定要亲近善知识来修学,不得少为足,不生起增上慢,不生起高慢之心!这些都是菩萨修学忍辱应该修学的主要三项内容。接下来就是精进。要发起精进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在描述维摩诘居士时说: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本,得无生忍,辩才无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畏,降魔劳怨,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就,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别诸根利钝。久于佛道,心已纯熟,决定大乘;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仪,心大如海;诸佛咨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久劫生死中,能得人身又能听闻的机率如同盲龟遇浮木孔,人身难得今已得;得人身已,不一定能闻;难闻,如今既得既闻,就要好好珍惜,慎选真善知识,听闻,如理思量,如理修证,很快的就可以证得法界实相得无生忍,就可安稳而不堕三恶趣。并且进一步趣入第一义谛,证得无生法忍。生生增上修,地地增上学,最后成佛,这才是真正增上生与决定胜。现代所谓「学佛人」,由于过去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如果在护持正法上面凡事都瞻前顾后,一直怕伤害到自己,那我告诉你:这不是菩萨!菩萨要怎么当呢?要像我同修那样,她有时对人家讲:“他(编案:指平实老师)如果被破法者杀了,那也好啦!早点去极乐世界,也就用不着这么辛苦了!”为了护持正法而不得不做,如果早点被杀了就早点去极乐世界,不必在这边一直辛苦为众生做事还要被骂;而且去那边混个八地回来也比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再者,若从诸地菩萨自身佛道的修证来说,地上菩萨乃是进入大乘修道位中,其中对于许多无生法忍的亲证及现观,乃是以在家身分来修行,较有因缘证得。例如:烦恼障习气种子的修除,以在家身分历缘对境较有因缘修除,因为众生多看表相,故对在家菩萨多有轻视、诽谤而不信受的行为,故菩萨以在家相于此利益众生的普贤行中,同时能够净除无始劫来的习气种子随眠。三者,对于许多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样人通常会以悟道圣者的身分自居,他们都是追求禅定有为的境界,自以为是禅宗证悟的明心;当他遇到证悟的祖师的时候,反而毁谤这些证悟者无所得、无境界的真解脱、真无生忍,说他们没有证悟。但实质上他们误会了,然后却以禅定当中有所得、有境界的证悟内容当作是证悟;因此就这样毁谤、毁谤贤圣的方式,结果成就了地狱业。我们今天要藉这个因缘,来概括说明一下各种以定为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样人通常会以悟道圣者的身分自居,他们都是追求禅定有为的境界,自以为是禅宗证悟的明心;当他遇到证悟的祖师的时候,反而毁谤这些证悟者无所得、无境界的真解脱、真无生忍,说他们没有证悟。但实质上他们误会了,然后却以禅定当中有所得、有境界的证悟内容当作是证悟;因此就这样毁谤、毁谤贤圣的方式,结果成就了地狱业。那我们今天要藉这个因缘,来概括说明一下各种以定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诸大师过在不明二乘无我空相、不明真如阿赖耶识,错认空明觉知之意识心为真如,又复未曾眼见佛性,不明真如佛性之实相,误认空明觉知心中无妄想妄念即是涅槃,教人舍报时以此心住于无妄想妄念之中,名为入无余涅槃;误以为如此即可不再受生,以此名为无生。而不知真如本来已在,本来无生;真如之本来无生,非由空明觉知心修除妄想而成,乃是空明觉知之心断除三界贪着、了知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时起修四禅八定,还不晓得要修今天所修的无生法忍。在修四禅八定的时候,一上座就无相念佛,目的是希望妄念不起来,可是只能在起来之后不随它,继续保持忆佛的净念,无法不让它不起来;所以当年在修禅定的时候,也只能不随妄念起舞,无法让它不出现。到后来,初禅现前之后,要修二禅时,我心里想:既然要修禅定,那就不忆佛,改用禅定的标准修法来修。可是仍然没有办法,要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解脱道中的行者,有种种差异存在;其余的信解脱、法行、信行者等人,在解脱道中,他们是否都属於具足解脱功德的人呢?其实是有种种不同的!除了俱解脱、慧解脱的圣者以外,其余都是还没有获得解脱证境的,虽然他们的见地与观行都已达到阿罗汉的智慧境界了,却还必须再经由不放逸行的勤修以后,才能具足获得心解脱与慧解脱;即使是周利盘特伽已证八解脱,得到身证,却也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菩萨已经明心见性以后,无生智现前,要修定就比一般人容易多了,因为性障烦恼渐渐地开始消除了。还没有得到无生智者,修学禅定大部份会停住于未到地定里面,在定中暗无觉知,空无所有,他就会误以为是证得空性,因此而生起大我慢,就不能导向解脱。因为性障所障的缘故,不得初禅,只得到他化自在天的天福;因此智者大师云:魔是未到地定果。如果我们能够先修得智慧,能除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种追求境界、以证得定境为证悟的人却反过头来毁谤:证得无所得、无境界的无生忍,不是真正的开悟。以定境这样的有所得法、有境界法而毁谤,其实是违背了了义经典的圣教量,这样的行为已经成就了地狱的重罪。那么想想看:一个人在这一辈子呢,以修学佛法、弘扬佛法的善因,却得到了未来世地狱重罪的果报,想想看!他们是不是很可怜呢?平实导师以悲心的缘故,特地在《生命实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外道修行四禅八定是以证得四禅八定的境界为目标,他们不修声闻的无漏空智,也不修缘觉的缘起智慧,更不修菩萨的大乘无生智,所以即使已经修得无色界顶——非想非非想处定,而仍然不免要轮回生死。声闻的俱解脱大阿罗汉,修四禅八定到了无色界顶的时候,他们依照所悟的声闻无漏的智慧而证入灭受想定,成为大阿罗汉。大乘法里面菩萨修行到了一定位次后也要修四禅八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三缚结还没有断的缘故,因为他还没有获得无生智的缘故。如果是外道,他修定照样可以获得初禅。但是如果外道修得初禅,不是依四念处观而修得初禅的话,那叫做外道初禅,还不能称为二住菩萨,不入贤位。菩萨52个阶位,十信位是凡夫位,称为外凡。初住位开始到十行、十回向总共30个阶位,称之为贤位。对外道或世间人而言,已是圣人;但从佛法别教而言称之为内凡贤人,不能称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三缚结还没有断的缘故,因为他还没有获得无生智的缘故。如果是外道,他修定照样可以获得初禅。但是如果外道修得初禅,不是依四念处观而修得初禅的话,那叫做外道初禅,还不能称为二住菩萨,不入贤位。菩萨52个阶位,十信位是凡夫位,称为外凡。初住位开始到十行、十回向总共30个阶位,称之为贤位。对外道或世间人而言,已是圣人;但从佛法别教而言称之为内凡贤人,不能称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外道修行四禅八定是以证得四禅八定的境界为目标,他们不修声闻的无漏空智,也不修缘觉的缘起智慧,更不修菩萨的大乘无生智,所以即使已经修得无色界顶——非想非非想处定,而仍然不免要轮回生死。声闻的俱解脱大阿罗汉,修四禅八定到了无色界顶的时候,他们依照所悟的声闻无漏的智慧而证入灭受想定,成为大阿罗汉。大乘法里面菩萨修行到了一定位次后也要修四禅八定,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