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盖讥康之无生徒也。康曰。丹之藏者赤。漆之藏者黑。随汝之赤者非纁绛焉。入汝之黑者非铅墨焉。举众皆云。辞理涣然。可非垂迹之大士也。帝闻之喜曰。何代无其人。诏入安国寺讲此三论。遂造疏解中观之理。别撰玄枢两卷。总明中百门之宗旨焉。后不测其终。系曰。康师曳纳播者何。通曰。梵言立播。华言裹腹衣。亦云抱腹形制如偏袒。一幅才穿得手。肩袖不宽。着在左边。右边施带。多 三摩地

2018-07-19

法若常者无得无生。犹如佛性无得无生。世尊。夫道者。非色非不色不长不短非高非下。非生非灭非赤非白非青非黄非有非无。云何如来说言可得。菩提涅槃亦复如是。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道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菩提之相亦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涅槃亦尔。外道道者名为无常。内道道者名之为常。声闻缘觉所有菩提名为无常。菩萨诸佛所有菩提名之为常。外解脱者名为无常 admin

2018-07-19

若未生时无生者。何故不说虚空为生。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云何不生生不可说。不生名为生。云何可说。何以故以其生故。云何生生不可说。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亦不可说。云何生不生不可说。生即名为生。生不自生故不可说。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说。不生者名为涅槃。 admin

2018-07-19

无生灭故。无所作故。非有为故。是无为故。常不变故。无处所故。无始终故。善男子。若涅槃有因。则不得称为涅槃也。槃者言因。般涅言无。无有因故。故称涅槃师子吼菩萨言。如佛所说涅槃无因。是义不然。若言无者则合六义。一者毕竟无故。故名为无。如一切法无我无我所。二者有时无故。故名为无。如世人言。河池无水无有日月。三者少故故名为无。如世人言。食中少醎名为无醎。甘 admin

2018-07-19

名为无生无出无作屋宅洲归安隐灭度涅槃寂静无诸病苦无所有耶。佛言。善男子。无因缘故。故名无生。以无为故。故名无出。无造业故。故名无作。不入五见故名屋宅。离四瀑水故名为洲。调众生故。故名归依。坏结贼故。故名安隐。诸结火灭故名灭度离觉观故。名曰涅槃。远愦闹故。名曰寂静。永断必死故名无病。一切无故名无所有。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作是观时。即得明了见于佛性。师 admin

2018-07-19

菩萨者即是尽智及无生智。须陀洹人亦复求索如是二智。是故当知须陀洹人得名菩萨。须陀洹人亦得名觉。何以故。正觉见道断烦恼故。正觉因果故。正觉共道及不共道故。斯陀含乃至阿罗汉亦复如是。善男子。是须陀洹凡有二种。一者利根。二者钝根。钝根之人人天七返。是钝根人复有五种。或有六五四三二种。利根之人现在获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善男子。如汝所问何因缘故须陀洹人喻以 admin

2018-07-19

这就是说,师徒合演一出无生法的戏,利益那些已得四禅及五神通而有往世恶业所以障道的菩萨们。如来就说:「停止啊!停止啊!你不要作逆事啊!不要害死『我』。」我故意把「吾」字用个双引号括起来,因为一般人都误以为如来在这里讲的我是应身佛那个五蕴我。其实不是,是在说不要害死这个真实『我』。可是下一句又说:「『吾』必被害。」这个『吾』又同时讲五蕴了,说:「『我』 三摩地

2018-07-19

禅宗的法门就是以「顿入印证」实相来作为根本;而「顿入」即是「一念相应」的智慧,在那一刹那间,瞭解了这世界真正的实相究竟是在哪里,这实相心是真实活活泼泼地存在,永远不变易的心却能出生万法!当亲证这实相心──如来藏──第八识,去体验领受祂的自性,可以契入「印证」佛陀所说的甚深微妙的法,确认这就是法界的实相,法界的根本,于慧眼实见中,发起般若智慧,获得根 三摩地

2018-07-19

菩萨透过参禅的功夫,于因缘成熟,得以一念相应的慧心所找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然后依此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际理地,现前观察祂真实存在;也知道祂从无始劫以来没有生死,所以才有你过去、现在、未来世五阴的生死,当你转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无生的体性,根本没有生死可言;既然没有生死可言,还会有生死疲劳出现吗?根本没有嘛!这是因为你已经转依了祂,而说没有生死可言 三摩地

2018-07-19

菩萨透过参禅的功夫,于因缘成熟,得以一念相应的慧心所找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然后依此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际理地,现前观察祂真实存在;也知道祂从无始劫以来没有生死,所以才有你过去、现在、未来世五阴的生死,当你转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无生的体性,根本没有生死可言;既然没有生死可言,还会有生死疲劳出现吗?根本没有嘛!这是因为你已经转依了祂,而说没有生死可言 三摩地

2018-07-19

如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1〈3贤圣学观品〉中说的:「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无我人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是为退相。 三摩地

2018-07-19

佛法讲的是离见闻觉知的、寂静的、涅盘的、无生死的。这离念灵知却是始终落在六尘而不寂静,也不能住于无余涅盘中,从来都是有生有灭,一直都在六尘丛闹之中,怎么叫作寂静法?所以,学人家公案里面那些机锋,学来学去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元不知只是捏目生华、担枷过状,」人家有天眼通的人,看见天人来散花供养;他老哥看不见,就把眼睛捏一捏,冒出金星来,于是就说 三摩地

2018-07-19

释迦佛于因地时,听人家说然灯佛要从此经过,就以自己的身体和头发铺在湿泥地上,让然灯佛从他身上走过去,因此而发大愿,蒙然灯佛开示而得证悟无生,当场即被授与成佛的记别。在人间并不是能够常常值遇诸佛的,当时他以身上的五百金钱(以金子作的钱,在以前黄金很贵,金跟银的兑换比数很大,不像现在金与银的兑换倍数已经比较少了,以前金是非常尊贵的,远超过白银很多倍), 三摩地

2018-07-19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语译:从如来藏自己所住的境界来说,本来就无罪无福,亦无损减或增益可言;真如心体乃是纯然寂灭之性,在祂自己所住绝对寂灭的境界中,根本不需询问及寻觅生死与解脱。自从证悟以来看见众生各自都有的这一面蒙尘的污垢铜镜,是从来都未曾磨治修净的,我今日应该很分明的剖析给大众知道。诸位应该探求到底本来 三摩地

2018-07-19

或入无灭无生菩萨之地。或得无量诸陀罗尼。或得五眼。或得六通。或脱三恶。或出八难。或离人天三界之苦。如来慈力清净。如来解脱法门不可思议。乃至涅槃一切世间人天四众起七宝塔。供养舍利得大功德。能令众生脱三界苦入正解脱。以是因缘。佛般涅槃。一切世间人天大众。报佛甚深无量慈恩。起七宝塔供养舍利。理应如是。世尊。其余三塔于诸众生得何等利。而令起立恭敬供养。佛告 admin

2018-07-18

风柯但奏无生曲,日观长开不夜天。行趁玉阶云冉冉,坐依珠树月娟娟。凡夫到此皆成圣,不历僧祇道果圆。妙明觉体即如来,暂借莲华养圣胎。瑞相且分三十二,流光何止百千垓。(垓,借作数目字用。)庄严宝具相随到,细软天衣不假裁。(皆不离觉体。)上品上生生死绝,尘尘刹刹紫金台。未归极乐尚阎浮,漂泊风尘更几秋。(自痛余生。)残梦频惊蕉叶雨,故乡只在蕅华洲。(念佛三昧 admin

2018-07-17

惟愿学者: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同入法性海,共证无生智。八识规矩颂唐三藏法师玄奘撰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 admin

2018-07-06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