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谓无生法忍,一切亲见佛性者皆已分证无生。因见性者最多不过一来,明心者最多不过七来,即究竟解脱。欲修无生法忍,须先从事上修生忍。法忍即是不害怕一切深奥的法门,如实修证之后能安忍于无生之法中。已得无生忍之后,能忍受众生的怀疑与诽谤。能忍辱者才能精进修学无生法忍,否则没有多久的时间即会退失。精进者,时时刻刻不离佛法,尤其须有长远心。有长远心者才是真精进 三摩地

2018-07-20

到那边花开见佛,悟无生忍,就结束了。不是这样的,花开见佛时为何能悟无生忍呢?是因为弥陀世尊和两大菩萨向我们开示什么是真心,开示第一义的意旨。我们了解了,才能悟无生忍,悟了后还有许多要学的。要往生极乐国土,有时需要第一义的知见,有时不需要;端视求生极乐的众生,所求品位是高是低而有差别。想求上品中生的人要体究,体究之前要先思惟第一义,并深入了解。想求上 三摩地

2018-07-20

色身和天身一样,无生老病死。天人还有五衰,极乐世界不但没有,且永远不死,直到离开为止。因此身心欢喜,发愿往生,一心持无量寿佛名号,从此每周念佛共修风雨无阻。拜佛时真心赞叹阿弥陀佛,祂是唯一的皈依。但是唱忏悔偈时,又想:自己去得了吗?为何都没见过阿弥陀佛?苦得不得了!所以一条手帕是不够用的,这是一种善根的现象,表示和弥陀世尊有缘。也因为知道想求往生之 三摩地

2018-07-20

二千五百年前,人们看见有释迦牟尼佛应化出世;可是,释迦如来真实的身相是什么?是无生、无灭。二千五百年前所示现的只是一个应化之身,但是真实的如来---空寂、无所有,是一个空性。本然的存在而不可见,不可触、不可摸、不可嗅、不能知道他是什么。面对这样的一张佛像,大精进菩萨继续思惟下去:「这一张佛的画像,它不能觉知,不能做任何一切身、口、意的行为。」「非觉非 三摩地

2018-07-20

有的人往往误解,以为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就一切具足了,其实往生到极乐世界马上花开见佛,具足无生法忍及各种神通,那不是一般的人。一般的人到了那边,要在莲花里面坐。为什么要在莲胎里面坐呢?那个莲花含苞待放、内外不相见,一般往生的人就在里面坐。这一坐短的半天,长的一天、七天、十天那可不一定。那里的一天是我们这里的一个大劫,一个大劫算算是多少个地球的年?有人 三摩地

2018-07-20

第九观修学完成之后,在这个报身坏掉之时,他一定可以生于诸佛之前,得到无生忍。想无量寿佛的时候,要注意有个要领,要从其中的一种相好先想---先想祂的眉间毫相,这个白毫相要观想得非常清楚,非常分明。如果眉间的白毫之相能够观想得很清楚的话,八万四千种的相自然而然就可以看见,所以不要听到前面那样讲,就害怕了。第九观成就的时候,诸佛会现前为你授记,会告诉你:&ld 三摩地

2018-07-20

在阿含部《央掘摩罗经》卷三记载:“释迦牟尼佛住无生际,住解脱地,而复住此世界。”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住在本来不生的境界,住在究竟解脱的境地里,但也同时住持在我们的世界。央掘摩罗是一位大阿罗汉,为了求得证明,于是借著文殊师利菩萨和世尊的神力到十方佛世界去,所谓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上方下方,每一方各到十个佛世界,总共见了一百尊佛, 三摩地

2018-07-20

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这段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无量寿佛来时不是从某个地方来,去的时候也没有去到某个地方去,没有生灭,不是过去、现在、未来,仅仅是为了实现因地所发的大愿来度众生,所以在西方世界现出报身形像。由此可见,净土经典亦说到理---般若的部份,根性好的人由这段就知道,念佛的人应当要层层升进、次第前进,不应老是停留在初 三摩地

2018-07-20

到这个时候就真实的、完全的知道,什么叫作归命无量寿佛,原来归命无量寿佛就是归命自己这个真如、这个自性弥陀嘛!那么体究念佛的人,如果在这个娑婆世界体究很久,而仍然不能亲见自性弥陀,不能悟明真心的话,在往生极乐国后,见佛闻法,得到无量寿佛的开示以后,一样可以悟入、一样可以亲见,可以得无生法忍,到那个时候,也一样可以了知无量寿佛为什么叫作无量寿佛的原因。 三摩地

2018-07-20

五、“密因”:密因有两个解释,第一种解释:楞严经里面讲“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这里指的因地心,就是真如、真心。如果以有生灭的、能觉的这个心,做为真如的话,这个心不可能成为将来果地、佛地的因地心。因此,经上讲,“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指的就是这个因地发心不真实,以生灭的、能知能觉的这个心,要想发心成佛。因 三摩地

2018-07-20

此地应修一切种智,等觉地无生法忍;于百劫中修集极广大福德,以之三十二大人相及无量随形好。波罗蜜多究竟位妙觉:示现受生人间已断尽烦恼障一切习气种子,并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永断变易生死无明,成就大般涅槃,四智圆明。人间舍寿后,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利乐十方地上菩萨;以诸化身利乐有情,永无尽期,成就究竟佛道。成就究竟佛果佛子萧平实谨制2012.02版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人于此世界,修念佛法门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至极乐世界者,于花开见佛后,闻法而入无生忍(注二),亦复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门皆当汇归于禅定。因此,广义的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的各种法门在内,都属于禅定的范围,而八万四千法门之修持,只要是有修有证者,多少证得唯心净土。若到无学(注三)之阶位,则安住涅槃,真是净土。若到此地位,随意得生诸佛三 三摩地

2018-07-20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由以上可知,大势至菩萨从过去恒河沙数劫以来,便因超日月光佛教他念佛三昧之故,而一直以此法门修持至今,已是最后身菩萨,即将成佛了,仍以此法门自修及度众生,摄归净土。此念佛圆通章之不长,但自前至后皆用忆与念,而不说执持名号,可见 三摩地

2018-07-20

注二、无生忍:分证解脱乃至究竟解脱皆是无生忍。注三、无学:有修有证谓之有学,或称学人。究竟解脱者于解脱道已经亲证并究竟了知,已无可学谓之无学。注四、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种类繁多,欲知其详,可参阅大正藏经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念佛三昧品。或菩萨念佛三昧经,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分。一般所说念佛三昧大多是指:念化身佛、念报身佛、念法身佛之 三摩地

2018-07-20

五、“密因”:密因有两个解释,第一种解释:楞严经里面讲“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这里指的因地心,就是真如、真心。如果以有生灭的、能觉的这个心,做为真如的话,这个心不可能成为将来果地、佛地的因地心。因此,经上讲,“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指的就是这个因地发心不真实,以生灭的、能知能觉的这个心,要想发心成佛。因 admin

2018-07-20

到这个时候就真实的、完全的知道,什么叫作归命无量寿佛,原来归命无量寿佛就是归命自己这个真如、这个自性弥陀嘛!那么体究念佛的人,如果在这个娑婆世界体究很久,而仍然不能亲见自性弥陀,不能悟明真心的话,在往生极乐国后,见佛闻法,得到无量寿佛的开示以后,一样可以悟入、一样可以亲见,可以得无生法忍,到那个时候,也一样可以了知无量寿佛为什么叫作无量寿佛的原因。 admin

2018-07-20

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上品中生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 admin

2018-07-20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卷五)此念佛圆通章不长,但自前至后皆用忆念,而不说执持名号。凡修此念佛三昧者,都应以想念之念来念佛,而不是口念。忆念之过程,譬如儿子远至他乡谋生,妈妈想念儿子,刚开始时,儿子的音容笑貌时常会出现在母亲心中,等想念久了,儿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不能体解诸佛世尊大慈大悲的缘故,所以无法做下回向——他不会以悟的功德回向发愿上品上生、往生极乐速得八地无生法忍,而回入娑婆世界住持释迦世尊的。因此说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证悟的人容易发起,未悟以及悟错的人不容易发起,除非是再来的回心声闻缘觉种性的菩萨才能发起。(原标题:念佛求生净土应注意的事项) 三摩地

2018-07-20

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位在初地至八地。须臾之间历事十方诸佛,次第受记而回到极乐世界,非常迅速。上品中生是摄受不害怕第一义而尚未证悟的菩萨根性之人。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的紫金莲花台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花开见佛闻法,第七天得不退转,修一小劫以后才进入初地乃至第八地,比上品上生人迟很久。上品下生人,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