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须臾便得无生忍,到此宁忧作佛赊。上品中生上品中生尤直截,大乘因果信无疑。不论口诵诸经典,惟愿身生七宝池(串对)。圣众俨临居止处,金台迎接命终时。华开见佛亲称赞,小劫何嫌受记迟。上品下生上品下生人易行,行如中辈不多争。但因无上道心发,直往金莲华内生(串对)。目睹如来诸相好,耳闻妙法众音声。经三小劫登初地,佛果不劳弹指成。中品观中品上生十五观门三品列, 三摩地

2018-07-20

怀净土诗(明)沈朗倩生无生法不须疑,苦向严陵掌上推。收拾金钱提槵子,六爻皆吉是阿弥。怀净土诗(清)莲隐渐看鬓发著霜痕,自省己非自讨论。一世竟成何事业,百年还有几朝昏。便须立志求安宅,休更甘心赴死门。乐国不遥归有路,莲台好去觐慈尊。(原标题:莲华世界诗翻然向往第三) 三摩地

2018-07-20

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答慈圣皇太后问法尊荣豪贵者,由宿植善因。因胜果必隆,今成大福聚。深达罪福相,果中更植因。喻如锦上花,重重美无尽。如是修福已,复应慎观察。修福不修慧,终非解脱因。福慧二俱修,世出世第一。众生真慧性,皆以杂念昏。修慧之要门,但一心念佛。念极心清净,心净土亦净。莲台最上品,于中而受生。见佛悟无生,究竟成佛道。三界无伦匹,是名大尊贵 三摩地

2018-07-20

风柯但奏无生曲,日观长开不夜天。行趁玉阶云冉冉,坐依珠树月娟娟。凡夫到此皆成圣,不历僧祇道果圆。未归极乐尚阎浮,漂泊风尘更几秋。残梦频惊蕉叶雨,故乡只在蕅华洲。屈伸臂顷无多地,高占人群最上头。二大士心怜老病,何妨携手入琼楼。法王治化宝莲宫,菩萨声闻满国中。普覆犹如天在上,大明胜似日生东。青螺髻接浮云岭,白玉毫辉跨海虹。世出世间无比者,当知体性本来空 三摩地

2018-07-20

然七日得不退转,修小劫得无生忍。若夫上品上生者,一往即悟无生法忍,须臾即遍十方,历事诸佛。而究其往生之因,则具戒行,读诵大乘,修行六念之人。可见如来重戒重学与重悟之意,似不欲偏废者也。至龙树菩萨,如来谓其于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非悟明心地乎?曰得初欢喜地,非入地菩萨乎?而继之曰往生安乐国,此又与上品三生皆以大心回向往生之左券,若合符节者也。故云栖云 三摩地

2018-07-20

诸上善人都在那,聚头只说无生话。池边行树不全遮,袅袅金桥露半斜。忽见化生新佛子,红莲开处噪频伽。净土诗(明)博山净心即是西方土,亲到方能辨祖宗。吸尽澄江高著眼,镜清水底日头红。净心即是西方土,肉髻明珠不用亲。万八程途弹指到,莫教孤负好时辰。净心即是西方土,狭路逢人话短长。两耳聋时听愈好,乡音谁与辨宫商。颂是心作佛(明)妙意水入水时无别味,空投空处没 三摩地

2018-07-20

殷勤拶入无生理,七宝池边握手游。禅、土相讥,几于水火。然斯二门,苟实用工夫,分合俱妙。参禅果一念不生,前后际断,虽不言净土,而土已净矣。念佛果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亦未有不心开者也。博山、蕅益二师,虽各有所主,原是水乳之合。假饶悠忽念佛,岂但心地未明,正忧其土之不稳。口头禅者,轻抹净土,岂但失土,正惜其心之未了也。二者各有得失,而就中入门下手,诸佛诸 三摩地

2018-07-20

黄昏戌,勿使身心多过失,十恶虽然亦往生,何如上品莲开疾?人定亥,深心念佛真三昧,十地高人尚尔修,将知不信宁非罪?夜半子,朝朝念佛常如此,皆乘莲华一往生,从兹决定无生死。鸡鸣丑,壮盛俄然即衰朽,忙忙刹海更无亲,唯有弥陀独招手。修西方十劝劝君一,长时念佛须真实,归依佛语莫生疑,制护心猿无放逸。劝君二,唯思念佛无余事,澄心决定愿西方,临终自见如来至。劝君 三摩地

2018-07-20

娑婆随业转轮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法忍,若愿度生则任意自在,不为诸业转矣。其净秽、寿量、苦乐、生死,如是差别,而众生冥然不知,可不哀哉!阿弥陀佛,净土摄受之主也。释迦如来,指导净土之师也。观音、势至,助佛扬化者也。是以如来一代教典,处处叮咛,劝往生也。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不著此岸,不留彼岸,不止中流,唯以济度为佛事。是故《阿 三摩地

2018-07-20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方等集贤护经贤护,彼善男子、善女人,端坐系念,专心想彼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如是相好,如是威仪,如是大众,如是说法。一心相续,次第不乱。或经一日,或复一夜,如是或至七日七夜,是人必睹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也。若于昼时不能见 三摩地

2018-07-20

”又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满菩提愿《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 三摩地

2018-07-20

以初心菩萨未得无生法忍,志虽洪大,力不堪任也。《大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得离母,又如弱羽只可传枝(8)。未证无生法忍者,要须常不离佛也。问:法相宗学者,欲见弥勒菩萨,必须求生兜率耶?答:不尽然也。弥勒菩萨乃法身大士,尘尘刹刹,同时等遍。兜率内院有弥勒,极乐世界亦有弥勒。故法相宗学者不妨求 三摩地

2018-07-20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亲菩萨言“愿生”耶?答曰:说众生无生如虚空,有二种:一者如凡夫所谓实众生,如凡夫所见实生死,此所见事,毕竟无所有,如龟毛、如虚空。二者谓诸法因缘生故,即是不生,无所有如虚空。天亲菩萨所愿生者,是因缘义。因缘义故,假名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问曰:依何义说往生?答曰:于此间假名人中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我们在经中会听闻到一句这样的唱诵:或生十方净土中,七宝莲华为父母,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同学。(《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这里就告诉我们,生于十方净土中,以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来譬喻,七宝莲华就是化生到极乐世界有情的父母;这个父母当然不是指我们在欲界受生的这种父母,而是说是由这个莲华来化生的;以莲华化生就是阿弥陀佛施设的方便善巧!所以, 三摩地

2018-07-20

上品生人,若属上生者,生西之后立即亲值弥陀世尊说法,闻已随得无生法忍果,或在初地……乃至八地不等,随即能往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次第接受成佛之授记。上品中生人,生西后住于莲苞中,待次日清旦方得开花见佛(极乐一日等于此界一大劫),闻法七天(此界七大劫)而得证悟,方能成为第七住位不退转菩萨,未能入地。此时方能至十方供养诸佛、一一随学,经极乐 三摩地

2018-07-20

当您看见阿弥陀佛及菩萨们,持宝莲华来到面前时,请礼拜阿弥陀佛,然后坐上宝莲华中;坐定之后,请一心念佛,莲华花瓣将会慢慢合起来,阿弥陀佛就会带您往生极乐世界;从此以后就是莲华化生之身,永无生老病死等一切苦,享受种种快乐。极乐世界清静庄严、殊胜微妙,楼阁阶道都是七宝所成,种种珍宝清香雅洁,宝池德水荡除心垢,天乐常鸣闻者悦乐,无有寒暑和风微妙,衣服饮食应念即至,佛化珍禽 三摩地

2018-07-20

首先介绍上品三生:上品上生是摄受已经证悟的菩萨,或者是淳善的大心菩萨;上品上生者可以坐金刚台往生,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位在初地乃至八地,须臾之间历事诸佛,次第受记;回到极乐世界,时间非常的迅速。接着说明上品中生:上品中生是摄受不害怕第一义,而尚未证悟的菩萨根性之人。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往生以后在极乐世界的七宝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我们在经中会听闻到一句这样的唱诵说:或生十方净土中,七宝莲华为父母,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同学。(《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这里就告诉我们说,生于十方净土中,以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来譬喻,七宝莲华就是化生这个生到极乐世界有情的父母,那这个父母指的,当然不是指在我们说在欲界受生的这种父母,而是说是由这个莲华来化生,那以莲华化生当然就是表示 三摩地

2018-07-20

无生法忍菩萨应住三施,何等为三?所谓王位布施、妻子布施、头目支分悉皆布施,如是施者名为大施,名极妙施。(CBETA,T11,no,310,p.515,c2-8)经中已明言:唯有无生法忍菩萨(正光案:指初地满心以上的菩萨,不论出家菩萨或在家菩萨)可以作头目支分的布施,而这种布施,佛说为大施、极妙施,这不是无生法忍菩萨以下之出家菩萨或在家菩萨所能作得到的。又佛开示在家菩萨财施有 三摩地

2018-07-20

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往生咒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三遍)◎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十数声)阿弥陀佛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