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娑婆世界为什么是修行很迅速的修行法?说禅这个法为什么是速行道?为什么又是易行道?我们一开始就讲参禅很难,还没有悟的人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又说是易行道呢?我们娑婆世界的修行法门,以禅和定为主,在这世界修学禅与定,如果有因缘的话就很迅速、,能够很迅速的获得无生忍,譬如说信力、慧力、福德具足的人,很容易一念相应,他很容易遇到真正善知识,所以他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念佛人于此世界,修念佛法门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至极乐世界者,于花开见佛后,闻法而入无生忍(注一),亦复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门皆当汇归于禅定。因此,广义的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的各种法门在内,都属于禅定的范围,而八万四千法门之修持,只要是有修有证者,多少证得唯心净土。若到无学(注二)之阶位,则安住涅盘,真是净土。若到此地位,随意得生诸佛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念佛人于此世界,修念佛法门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至极乐世界者,于花开见佛后,闻法而入无生忍(注二),亦复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门皆当汇归于禅定。因此,广义的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的各种法门在内,都属于禅定的范围,而八万四千法门之修持,只要是有修有证者,多少证得唯心净土。若到无学(注三)之阶位,则安住涅槃,真是净土。若到此地位,随意得生诸佛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譬如,上品中生者往生极乐后,在莲花中经宿即开,相当于娑婆世界的半个大劫,花开以后闻佛菩萨说法,七天以后证位不退(七住位开悟明心),过一小劫才得无生法忍而进入初地,时间很久。上品下生的人住莲花中,一日一夜花开,七天才能见佛,经三小劫才能证入初地得无生法忍,时间更久。中品下生,往生七天后,才能见到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闻法以后证得初果,一小劫以后才能证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应时即得无生法忍。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三十四闻名得忍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第三十五脱离女身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第三十六常修梵行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衣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辄以奉散诸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昱烁,香气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原标题:净土五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一说法,令无量无边千万亿阿僧祇众生,住无生法忍。倍此人数,得住初忍、第二、第三忍。宝月,其佛本愿力故,若有他方众生,于先佛所种诸善根,是佛但以光明触身,即得无生法忍。宝月,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佛名,能信受者,即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余九佛事,皆亦如是。今当解说诸佛名号,及国土名号。善德者,其德淳善,但有安乐,非如诸天龙神福德,惑恼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通达无生法者,得入菩萨真实之道,亦名得入大慈悲心,怜愍度脱一切众生。善能深解如是义已,则知一切诸法如幻,但以忆想、语言造化法耳。然此忆想、语言造化诸法,究竟悉空。善能通达诸法空已,是名逮得如幻三昧。得三昧已,以善方便,能化其身,随众形类,所成善根,而为说法,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华德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众中,颇有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西归直指玉峰怀西居士周梦颜安士氏汇辑目次像赞略传图示跋卷一净土纲要阿难启请佛土双标法藏因地愿满成佛四十八愿如来得名堂宇宝池天乐雨华池岸华树树网宣音德水香华鸟宣偈颂景象殊胜自然饮食随宜修习音容相貌作观念佛称名见佛持名往生生非易事末后付嘱修持法门十念法门报恩法门助缘法门(三则)卷二疑问指南度生宜急等(二问答)自性唯心等(二问答)佛土非一等(三问答)无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西归直指卷二度生宜急等(二问答)自性唯心等(二问答)佛土非一等(三问答)无生为宗等(二问答)舍苦趋乐等(二问答)轩轾禅净等(二问答)先见弥勒等(一问答)感应难必等(三问答)福轻业重等(二问答)净缘难致等(二问答)发愿度生等(四问答)修持异同等(七问答)疑问指南《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故八万四千法门,无不从信而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往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又须以佛法为鞭策,善友为提携,造次弗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矣。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汝何过虑彼无生处,而自障障人,不肯求生。闻噎废食,自丧性命。则天下痴人,莫汝若也。汝但知赵州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何不领取下文僧问和尚还为人也无,州云佛佛乎。但欲依念佛一声漱口三日,何不依僧问和尚受大王如是供养,以何报答,州云念佛乎。又何不依僧问十方诸佛,还有师也无,州云有。问,如何是诸佛师,州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乎。汝谓禅宗诸师,多有此等言句。不知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推极而论,举凡六度万行,无非孝道扩充。故梵网戒经,一一皆言应生慈悲心,孝顺心。又云,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是杀我父母。因兹凡所修持,皆悉普为法界众生而回向之。则其虑尽未来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况如来金口所说之生灭无生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乎哉。及如来一期事毕。示现灭度。迦叶阿难等诸大结集法藏,遍界流通。一千年后,教传此土。两土高僧,东西往还,译布佛经,不惜躯命。读法显,昙无竭,玄奘等传,其道路险阻,非常艰辛。不觉哽噎涕泣,莫之能已。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受持读诵,修因证果者乎。然如来所说,实依众生即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证无生而成觉道,如操左券而取故物。校彼仗自力以了生死者,其难易固天渊悬殊也。又仗自力者,百千万人,难得一二即生了脱。以其必须定慧具足,惑业净尽,方可如愿。倘惑业尚有丝毫未尽,则生死轮回决难出离。仗佛力则信愿真切,万不漏一。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根则速证法身,下根则带业往生。如来度生之怀,唯净土法门,方能究竟舒畅耳。由有如上种种利益,故古今来圣君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悲慈,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又况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转开导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为病人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初夏清和四月时,九龙喷水沐婴儿;乐邦化主无生灭,只把黄金铸面皮。不悬艾虎庆端阳,唯面西方古道场;一炷炉熏一声磬,六门风递蕅花香。清泰故乡无六月,从教火伞自张空;金沙地上经行处,阵阵吹来白蕅风。七月人间暑渐衰,晚风池上正相宜;遥观落日如悬鼓,便策归鞭已较迟。登楼共赏中秋月,回首谁思父母邦?不问多生逃与逝,至今垂念未相忘。谁知九月东篱菊,便是西方四色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风柯但奏无生曲,日观长开不夜天。行趁玉阶云冉冉,坐依珠树月娟娟(树光)。凡夫到此皆成圣(结归放下身心),不历僧祇道果圆。妙明觉体即如来(不借),暂借莲华(借)养圣胎。瑞相且分三十二(指自身),流光何止百千垓(垓借作数目字用)(两联皆华开时事)。庄严宝具相随到,细软天衣不假裁(皆不离觉体)。上品上生生死绝(入同生性),尘尘刹刹紫金台(分身作佛)。未归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