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原来医生以手电筒照病人的瞳孔,若不收缩,即判定无生命迹象,□□□□□故。最感叹的是,读《金刚经》、《心经》时,读了十几年,现在终于不觉得陌生了。亦在较空旷的地方,试著经行一段路,试著体验……〔此段体验内容省略不载〕,修行之路亦如是,若无善知识明眼人来依止,就如同此题之结果一样,终致掉入万丈深渊而万劫不复。以前学气功时有一句话:“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要到佛前礼拜,不是在座上拜哦!”谆谆叮咛,唯恐稚子迷航,不知归却如来家乡一般!跪在释尊像前,至诚感谢佛菩萨慈悲摄受,感谢佛菩萨让我得遇善知识,得与胜义菩萨僧上平下实和上修学,并能明心体证生命实相:“足下灿莲花、步步无生忍。”若非导师指引教导,一直以来这么样的“粗心”,究竟要再如何的流浪生死啊!正觉茶,让我明了一切法无非是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剩下的一家三口,为了避免谈论家姊时又触动情绪,相聚时就一起大声的唱诵阿弥陀佛佛号,专注摄心念佛,并将功德回向家姊俐廷师姊,愿她能往生极乐净土、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对一家人而言,俐廷师姊始终不曾离去,妈妈总是说:“看到俐廷的照片,就是一个阿弥陀佛的净念;须谨记生死的无常,随时提醒自己勇猛精进。”想到她虽受病苦,却勇敢承担,深信因缘果报,未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而此其时也,正当汹涌澎湃、“记取脚下、何期自性本自俱足”诸句涌现其真实义理时,也动念耽心了一下:已然夜深,要到哪里找监香老师报告及小参(那时还不知道导师尚在小参室里赶工增产七住菩萨呢!)耳畔忽闻弹指声,不能置信与抬起泪眼,竟是孙老师来叫我去小参!导师呀!导师!您真是神目如电!追寻终生幸能得遇,此生虽倍受磨难、多乖孤独,亦了无遗憾!喝无生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并说道,“昔可大师付吾法,后往邺都行化,三十年方终。今吾得汝,何滞此乎(当年慧可大师传法给我之后,寻即前往邺都,行游教化,时间长达三十年,一直到入灭。如今,我已经找到了你这个继承祖业的人,为什么不去广行教化而要滞留在这里呢)?”于是,僧璨大师便离开了皖公山,准备南下罗浮山弘法。道信禅师当然非常希望能随师前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慧能禅师跪受衣法之后,问道:“法则既受,衣付何人(法我已经受了,将来这祖衣该交付给谁呢)?”五祖回答说:“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若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慧能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生无生相,生照一同。欲得心净,无心用功。纵横无照,最为微妙。知法无知,无知知要。将心守静,犹未离病。生死忘怀,即是本性。至理无诠,非解非缠。灵通应物,常在目前。目前无物,无物宛然。不劳智鉴,体自虚玄。念起念灭,前后无别。后念不生,前念自绝。三世无物,无心无佛。众生无心,依无心出。分别凡圣,烦恼转盛。计校乖常,求真背正。双泯对治,湛然明净。不须功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禅师一听,言下大悟,遂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原标题:10韶州法海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把色身和法身、生死和涅槃打成两截,看作是两个相互外在的东西,认为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是恒常的,无生无灭,这样他就把涅槃理解为在五蕴生灭之外的某种死寂的状态,认为涅槃就是生命归于死寂,永不再生。听完志道禅师的解释,六祖呵叱道:“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解,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 | admin 2018-07-20 |
![]() |
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智隍禅师闻言,于是南下曹溪,礼请六祖为他解决心中的疑团。六祖问:“仁者何来?”智隍禅师于是把他与玄策禅师相遇的因缘详细地告诉了六祖。六祖对智隍禅师不远千里前来求法,心生悯念,于是开示道:“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六祖道:“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玄觉禅师道:“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六祖一听,便印可道:“如是!如是!”玄觉禅师这才具足威仪,大展礼拜,然后准备告辞。六祖挽留道:“返太速乎(你回去不是太快了点吗)?”玄觉禅师道:“本自非动,岂有速耶?”[自性本来无来无去,哪有快慢之分?]六祖于是便追问道:&ldq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请看法常禅师接引夹山、定山二位禅人之公案--一日,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次,定山禅师道:“生死中无佛,即无生死。”夹山禅师道:“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二人互相不肯,于是一同上山,参见法常禅师。一见法常禅师,夹山禅师便问:“未审二人见处,那(哪)个较亲?”法常禅师道:“一亲一疏。”夹山禅师复问:“那(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灵源独耀,道绝无生。大智非明,真空无迹。真如凡圣,皆是梦言。佛及涅槃,并为增语。禅德,直须自看,无人替代。”“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璿玑(音xuanji,观测天象的仪器,此处喻自性)不动,寂尔无言。觌(di)面相呈,更无余事。珍重!”宝积禅师临入寂的时候,仍不忘用画肖像的因缘,启悟他的们觉悟自性本空的道理。他告诉徒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父子共团圆,共说无生话。”庞居士另有一首偈子,表达了他对即世而出世的在家修行的理解:“心如境亦如,无实亦无虚。有亦不管,无亦不拘。不是贤圣,了事凡夫。易复易,即此五蕴有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若舍烦恼入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庞居士的女儿灵照,修行也非常好。父女俩还经常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究实而言,无生死可得。若悟本来面目,生死不过如浮云一般,而我们的自性何曾减损过一毫,何曾移动过一步!志勤禅师在灵云山驻锡期间,与雪峰义存禅师之间多有机锋往来。雪峰禅师曾作偈送双峰古禅师,最末一句是:“雷罢不停声。”志勤禅师知道后,另作一句云:“雷震不闻声。”雪峰禅师听说后,遂赞叹道:“灵云山头古月现。” (原标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药山禅师又道:“争奈目前生死何!”云岩禅师道:“目前无生死。”药山禅师道:“在百丈多少时?”云岩禅师道:“二十年。”药山禅师道:“二十年在百丈,俗气也不除。”云岩禅师参药山的时候,当时道吾宗智禅师亦在药山座下,且已经开悟。为了帮助云岩禅师早日见道,一天,道吾禅师陪同云岩禅师前往池州参南泉和尚。南泉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药山禅师道:“有一人不受戒,亦无生死可免。汝还知否?”高沙弥道:“恁么则佛戒何用?”药山禅师道:“这沙弥犹挂唇齿在(这沙弥犹在拾他人之言语,徒图口舌之快)。”高沙弥师闻言,礼拜而退。高沙弥刚退下,道吾禅师前来侍立。药山禅师道:“适来有个跛脚沙弥,却有些子气息(刚才有个跛脚沙弥,倒是有一点儿修道者的气息)。&r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为报北堂休怅望,譬如死了譬如无。良价禅师受具足戒后,即开始游方参学。他首先礼谒了南泉普愿禅师。良价禅师到达南泉的时候,正好赶上寺院为马祖的忌辰准备斋事。南泉禅师问大众道:“来日设马祖斋,未审马祖还来否?”[马祖不是圆寂了吗?他怎么会来赴斋呢?]大众都无言以对。这时,良价禅师从大众中走出来,回答道:“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脚驴脚并行,步步踏著无生。会得云收日卷,方知此道纵横。”总颂曰:“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为报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慧南禅师虽设三关接人,但是他对学人的酬答从来不置可否,惟敛目危坐而已,人皆莫测其意。后来有人问其意,慧南禅师便道:“已过关者,掉臂径去,安知有关吏?从吏问可否,此未透关者也。”黄龙三关因其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三句--“诸禅德,须明平常无生句、妙玄无私句、体明无尽句。第一句通一路,第二句无宾主,第三句兼带去。一句道得师子嚬呻,二句道得师子反掷,三句道得师子踞地。纵也周遍十方,擒也一时坐断。正当恁么时,作么生通得个消息?若不通得个消息?来朝更献楚王看。”“如何是平常无生句?”师曰:“白云覆青山,青山顶不露。”“如何是妙玄无 | 三摩地 2018-07-20 |